浅谈口风琴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docx
- 文档编号:2894410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54KB
浅谈口风琴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docx
《浅谈口风琴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口风琴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口风琴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口风琴教学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新课标指出:
“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口风琴它既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特点,使用比较简单,方便适合学生接受,因此把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识谱、唱歌、听赏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教学中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奏、唱、听、动相结合,互相渗透,代替原来单一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以及自己动手创造音乐取得学习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
口风琴课堂教学识谱唱歌听赏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们对学习音乐的渴望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强。
许多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购置了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乐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为的是更有利于孩子的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身为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更应担负起这一使命。
新课标指出:
“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教育的本体目标是“音乐感受、理解、表现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感受美、认识美和欣赏美、表现美来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而器乐合奏形式则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教师在教学中必需知道“器乐教学的本质是教儿童通过乐器来表现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
”器乐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不能局限于只掌握乐器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用乐器来共同感受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听”与“唱”是课堂的老把式,而乐器的引入则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使学生多方位地感受和参与了音乐实践。
在众多的乐器中,我在二年级音乐教学中选择了口风琴进行辅助教学,打破了无音高打击乐伴奏的范畴,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
特别是口风琴作为键盘乐器,具有音色优美、音高固定准确的特点。
运用唱歌时的呼吸方法吹气,用右手弹奏,边吹边奏,无须高难度技巧,很容易学会,对于熟悉键盘的老师们来讲,可以轻松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更容易直观地把指法与音名的认识相结合进行学习,能较快地学会演奏简单乐曲的旋律,能满足学习的成就感。
口风琴还可以配合唱歌课进行教学伴奏。
可演奏单旋律,也可进行声部训练,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非常适合集体教学。
把它们引入课堂后,不但丰富了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调节了课堂气氛,扩大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固定音高并激发了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它轻巧美观、携带方便,不仅在音乐课堂上使用,还可以在礼堂、操场、广场、体育馆等场合演奏,有时还可以带到郊外春游,坐在绿绿的草地上演奏……因此,作为旋律乐器,在整个小学阶段都适用。
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听、唱、奏、动相结合,互相渗透,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以及自己动手创造音乐来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
我想,乐器进入课堂后怎样把它教好、用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它作为一种学具,如何在音乐课中很好地得到运用呢?
以下谈谈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口风琴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口风琴教学在识谱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听觉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与核心。
”具有绝对音高的人可以说已具有了良好的音乐素质,而教儿童学习固定音高的乐器,正是培养其绝对音高概念(至少是良好的音准)的最佳途径。
当今世界上被公认为最先进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法,如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等都将器乐教学作为重要内容,而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则本身就是儿童器乐教学法。
铃木先生认为“学好音乐则应从学习乐器入手。
”我在课堂中运用课堂器乐进行听辨单音、节奏和旋律的训练,让学生从自己演奏的乐声中去感知乐理知识,比以往单调地解说效果要好得多。
1、用口风琴演奏具化音乐基础知识
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而言,要他们规规矩矩地坐在那儿听音乐课中的理论知识,是极其枯燥的。
课堂乐器的引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了,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就能感受和掌握理论知识。
例如:
在各种单纯音符的学习中,学生能很快地掌握各种音符,但将多个不同的单纯音符放在一起时,部分学生就一头雾水了,音符的时值总是张冠李戴。
通过口风琴的演奏后,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掌握音符间的倍数关系还兴致勃勃地考起了同桌,在快乐的合奏中掌握了一直抵触的乐理知识。
2、用口风琴演奏提高学生的视唱技能
视唱是学生把所学的乐理知识利用内心听觉实践的过程,教师往往很难做到寓教于乐,但是,如果把视唱教学与器乐合奏教学结合起来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实效,活跃我们的课堂,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的合奏使视唱教学更生动。
例如:
在小学音乐湘教版第三册《音阶歌》的教学中,我让一部分学生演奏旋律,另一部分学生跟唱曲谱,或者分组接龙演奏,效果很好。
学生从感性上进一步感受了音响效果,特别是平时视唱音不准的学生,听到自己演奏出这么美的旋律都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视唱起来也更准了。
3、用口风琴加强节奏训练
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我采用过很多方法,如模击、念歌词等,但总觉得不够,而乐器的引入既丰富了节奏训练的内容,又很好地结合了固定音高。
例如:
可在同一音高上进行各种节奏型的模奏,让学生在相同乐音中感受不同时值的音符;经过一段时间的节奏训练后就可以加入旋律的创编了。
由上可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有固定音高的乐器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活跃了课堂。
同时,也为唱歌教学和听赏教学提供了“音乐的耳朵”。
二、口风琴教学在唱歌教学中的运用
在唱歌教学中,器乐合奏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
把乐器的演奏与教材内的歌曲相结合,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断被新的、能唱的曲子所吸引,更能激发学生表现歌曲的欲望。
1、辅助歌曲教学,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
在学生掌握简单的演奏方法后,我就把乐器演奏引进歌曲教学中,一首新歌,在部分学生演奏的带领下很快就学会了,有的学生唱不准,有的甚至走调,而乐器却巧妙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借助同伴的演奏唱准每一个音,在吹奏中让耳朵记忆旋律。
例如:
在小学音乐湘教版第三册《小雨沙沙》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口风琴合奏教学,让学生通过识谱——视唱——演奏——听辨等环节进行自主地学唱歌曲。
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想学、会学的空间,最后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学会”的喜悦与成就感。
2、为歌曲简单伴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多元化。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在歌曲处理环节中通常会让部分学生用无音高的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型伴奏,但在不断创新的现代教育教学中,学生们需要更全面的培养,也喜欢面对新的挑战,教师可根据歌曲的特点加入适当的乐器织体伴奏,使学生感受音乐的多元化。
例如:
在小学音乐湘教版第三册《时间像小马车》的教学中,我巧妙地让部分学生用演奏每小节第一个音,使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还稳定了演唱者的音准和速度。
然后我又让学生在不断变化速度的形式下快乐地合奏着,整个课堂非常活跃。
3、为二声部合唱教学增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教学,由于学生内心音准的均衡感不够,不能快而准确地掌握音准节奏和音程关系,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难点,而课堂乐器这一学具却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把握副旋律的音准节奏,还可以使歌唱基础差的学生扬长避短,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艺术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例如:
在小学音乐湘教版第三册《大钟和小钟》这首合唱歌曲的教学中,我先让部分学生演奏主旋律,其他学生聆听教师演奏的副旋律,接着学生在同桌间试着合奏,再把合奏的音准感受转移到合唱之中,轮流奏唱,有机地过渡,不但顺利地解决了合唱的难点,歌曲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也加强了。
这样看来,口风琴的演奏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
三、口风琴教学在听赏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听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理念中指出: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
”同样在听赏的教学领域中,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
把器乐合奏运用到听赏教学中,正好迎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擅长模仿的特点。
在听赏课中,我一改原来听、看的教学模式,在初听作品后,让学生用乐器演奏听赏曲目的主题旋律,使其加深对主题旋律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鉴赏和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了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情感。
1、在口风琴的演奏中发现乐曲规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孩子们总是试图找出它的规律来记住它,表现它。
器乐演奏的学习使学生更直观地见到了旋律的流动方向,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例如:
在听赏《闪烁的小星》时,学生都非常自豪地跟唱起来,因为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歌了,于是我让学生用乐器合奏后说出所奏旋律的流动规律。
学生马上利用手中的乐器,通过奏与听,很快就感受到了旋律的行进特点 ,有的说整个歌曲才用到了六个键(音),有的说每一个乐句都用到了下行的音阶……每个孩子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2、由听赏主题转变为演奏主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美的想象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美的想象是知识的源泉。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让学生演奏歌(乐)曲中的主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想象和加强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这时学生们就不仅仅是音乐的听赏者了,同时也是直接创造美的演奏者了。
例如:
在听赏管弦乐曲《小杜鹃》时,学生们对乐曲主题——“杜鹃的叫声”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让学生先学习跳音的演奏,学生在音乐形象的影响下很快就学会了第一个主题,还相互地轮奏,教室俨然成了一片“杜鹃林”;在吹奏第二个主题时,同学们都随着圆舞曲的节奏摆动着,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和谐,学生不但在形式上创造了美,也在心灵中感受到了美。
通过在听赏教学中器乐合奏形式的运用,使学生从感受美、鉴赏美逐步上升到创造美,加深了学生对听赏内容的理解,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效课堂,
综上所述,课堂口风琴演奏形式的多样化拓展了学生表演的空间。
同时,教师有机地将理论知识、唱歌、听赏、演奏结合在一起捕捉音乐艺术形象,能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使学生“想学——会学——爱学”,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扩大了学生知识的应用范围,促进了知识的迁移。
通过口风琴教学的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器乐进课堂是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文化,提高其总的音乐文化素质(而不是仅限于提高视唱练耳水平之类的狭义音乐素质)。
口风琴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非乐器化的教学中,视唱和听音是很枯燥的,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在“玩”乐器的过程中,则可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或无意注意,从而掌握视唱与认谱。
口风琴教学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促进眼、耳、口、手、足(行走中吹奏)多种器官协调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口风 教学 低年级 音乐 课堂 中的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