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研究报告性学习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893364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1.94KB
五年级数学研究报告性学习方案.docx
《五年级数学研究报告性学习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研究报告性学习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研究报告性学习方案
研究课题名称:
倍数与因数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五年级
研究学科
联系
电子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在五年级上册《倍数和因数》这一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容。
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
因此设计了“倍数与因数”为主题的研究活动。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3、课题介绍
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网络下载、参阅电子图书、查阅书籍报刊杂志、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归纳。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2)、通过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合作中从事科学研究的魅力。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1、参与课题学生是五年级全体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身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有探索的强烈欲望;
2、学生刚学过本单元《倍数与因数》的基础知识;
3、学生思维活跃,渴望得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
4、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之前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不知道如何选题,没有写过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目标与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从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中,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可通过以下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些目标:
1.通过研究北师大版《倍数与因数》单元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事例:
如数字游戏等,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通过计算、比较和交流,发现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应用能力。
3、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学生可能的选题容是:
1、自然数和整数
2、倍数与因数
3、2、5、3的倍数的特征
4、质数和合数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是:
开题报告、演示文稿、研究报告、各种记录表格、反思报告等
六、资源准备
根据研究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
1、 教材、书籍报刊、数学学习、学校阅览室等出现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例。
2、准备“买西瓜”的故事。
2、多媒体课件、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3、调查记录表、各种评价表、反馈表。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
从生活学习中或从网上、各种书籍上搜集到有关倍数与因数的材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
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认真听取《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掌握学习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2、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与倍数与因数有关的知识,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初步确定一个有效的研究课题。
1、给学生做一个关于《研究性学习》主题讲座。
(准备演示文稿)
2、给学生提供预习的相关资源。
(准备网络资源、例等)
3、及时了解学生选题的情况,组织学生提问题并给予适时适量的指导。
4、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2天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提出选题
2、确定选题意向,敲定研究课题。
围绕《倍数与因数》这一主题,向学生提出选题:
《、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3、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数字游戏》并对每组同学提出的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选择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
3天
成立课题组
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确定自己的选题,并根据选题形成小组,各小组民主选出小组长。
2、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
3、组员明确分工,小组分工可分为收集资料队、撰写方案队等
1、实施兴趣与异质相结合的分组策略,在学生兴趣组合小组的基础上,协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调配,保证各小组能有效开展研究,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的机会均等。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容,制订出小组研究方案,预定成果。
2、全班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每个小组总结和分享各自在形成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经验、策略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2、设计“倍数与因数”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3、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资源、条件和环境,当学生在研究收集资料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沟通,协助学生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3、小结学生的分享(尤其注意总结小组合作经验与合作策略)。
第三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1、多渠道收集倍数与因数的相关资料。
2、通过网络通讯、班级论坛等交流想法、分享经验;或向老师寻求帮助。
3、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数字游戏、体会最优方案。
4、最后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归纳倍数与因数方法、撰写研究报告。
1、给学生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2、班上模拟多个情景,让学生写出解决的方法,小组交流、汇总;
3、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15天
第四阶段:
评价
(思考:
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2、各成员参照(附表1)进行自我评价,由各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小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参照(附表3)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参照(附件2)展开评价。
4、各成员集成自评、组评和教师评价,填写完成学生的综合评价表(附表4)。
5、老师根据实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来,各小组在整个活动过程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开展的情况。
并对学生的归纳总结给与指导和评价。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与反思如下: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
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改进建议:
在教学中多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量表设计以及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为了顾及学生的水平,尽量少用运筹、优化和对策论等数学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附件1:
自评表
自评容
方式
(1)你是否一直对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填写“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
(3)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7)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附件2:
同学互评
互评容
方式
(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对以上容进行评价,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收入档案袋中。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附件3:
教师评价
评价容
评价指标
等次(星级评定)
1、活动态度方面
A、态度是否积极,是否主动组织或参与活动。
B、与小组同学合作是否良好。
C、活动是否认真、善始善终。
D、是否勇于克服困难。
2、知识技能方面
A、查阅资料技能。
B、学习记录能力。
C、调查研究能力。
D、整理材料能力。
3、完成活动任务综合情况方面
A、运用工具能力。
B、交往与表达能力。
C、分析总结能力
4、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A、选题新颖、独特性。
B、研究问题方法的积极性、多样性。
C、活动方法的灵活性。
D、独立设计活动、开展活动能力
附件4:
综合评价
《倍数与因数》研究性学习成果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评价容
得 分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一、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1、认真参加每次活动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3、做好资料积累和处理工作
4、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
5、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6、实事,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7、不怕吃苦、用于克服困难
二、活动中的知识能力、实践能力
8、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9、“反思”中前进
10、能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11、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12、有好奇心、探索的欲望
13、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4、积极实践,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总评
(星星总数)÷3
(总自评+总互评+总师评)÷3
注:
1、评价结果分五个星级
2、五星表示优秀;四星表示较好;三星表示一般;两星表示尚可;一星表示仍需努力。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评价表
课题名称
所属年级
所属班级
对课题方案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
□清晰□一般□模糊
进度安排
□合理□一般□不合理
资源准备
□丰富□一般□很少资源
选题的可行性
□好□一般□较差
选题是否与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符合
□相符□一般□不符合
活动过程是否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进行
□好□一般□较差
研究环节
□明确□一般□不明确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与指导
□好□一般□较差
学生是否能经历所有活动并有所收获
□是□一般□较差
预期成果
□合适□一般□不合适
另附:
教师表现评价表(课题组填写)
课题名称:
课题组组长:
指导教师:
课题组成员:
A:
对指导教师的评价
在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了课题组哪些具体的帮助
课题组希望指导教师在哪些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对指导教师工作表现的评定(分五个等级)
A(100)B(90)C(80)D(70)E(60)
注:
如有一名以上的指导教师,应对每位指导教师做出评价。
填表人:
填表日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研究 报告 性学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