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93073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21KB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
它有何特征?
答:
唐代才有确证出现了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中国古代报纸
特征:
在内容、形式、发行和传递上三个方面不同于现代报纸,具体来说内容上:
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开降奖惩。
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
只是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消息等。
发行与传递:
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的。
总之其刊载的材料来自官方,有官文书色彩,是作为人们满足了解朝廷动向的需求而抄传的。
因此,它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介。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答:
“开元杂报”是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其性质是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因此是中国古代的报纸。
而“归义军进奏院状”是主管(节度官)的文书,内容并不是朝廷公分所载的,而是进奏院管院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性质,并且其在进奏院发出前、传递过程中、主官收到后,都有可能被抄录、传阅,因此它实际上发发挥了新闻传播的作用,因此它是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管报纸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作用。
邸报:
内容:
日益丰富,趋近于规范化,基本内容为:
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升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
宋代邸报的性质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唐代进奏院状更接近大众的传播媒介。
作用:
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方报刊,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
内容:
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些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性质:
它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
作用:
满足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内容:
基本上是宫门抄,皇上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门。
性质:
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作用:
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状况。
印刷:
唐,宋为手抄,但是宋代有印刷的报纸而且流行很广;明、清为手抄,直到清代的乾隆、嘉庆时期的京报是刻印的。
发行状况:
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个地方;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并且京报有人专送。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1.外报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为什么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居垄断地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以农业小生产为本,商品经济不发达,新闻传播发展迟缓,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实现近代化和大众化,即在报业中运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经营管理方
1
法,报刊面向社会大众,报业成为独立的社会行业之一。
在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来到中国。
他们带来了鸦片和种类商品,还在西式的学校、医院和报馆,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观念和宗教意识。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开辟通商口岸,割让土地,“国中之中”的租界出现了,外报也从此开始在中国许多城市出版。
外报有一些中国古代报纸所不具有的特点:
①在办报思想上,每一家外报都有明确的、具体的宗旨,并公之于世。
反观中国古代报纸,却找不出一篇直接阐述办报思想与办报方针的文章。
②在内容和版式上,外报逐渐形成以新闻、评论、文艺作品(副刊)、广告为基本内容的格局,而邸报、京报始终以官方文书为基本内容。
③在机构设置与专业分工上,外报的报馆是独立的机构,办报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
报馆内部有明确的分工,从出报到营销能有序地运作。
从最早的外报起,就有专门的编辑工作人员,他们除了处理稿件外,还要制作标题、设计版面。
由于采访新闻的需要,专做外勤的“访事人”(访员)也应运而生。
④在新闻舆和印刷技术上,当邸报、京报还在手抄、木刻活字(或胶泥活字)印刷的时候,外报已经利用近代科学技术传输稿件和排印报纸。
⑤在传播范围和效果上,邸报传递的是官方文书,主要在官吏中传播,范围很小,发布者不会很多,报房评价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普通商品投向市场,不会重视其传播效果和影响。
而外报面向社会发行,办报者有明确的读者观念和市场意识,他们努力使报刊满足读者的需求,强化传播效果,扩大销售市场。
2.分别评述《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万国公报》、《申报》等著名报刊的创办经过、基本内容、性质与特点。
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利用统治印度的有利地位,在对华贸易竞争中,击败法国、荷兰等竞争对手,在各国对华贸易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50%。
为了打破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局面,抢占广阔的中国市场,在尚无足够实力用武力叩开大门的情况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不仅通过走私和非法贸易进行经济上的侵略,还通过传教、办学、行医以及出版书报等方法进行文化上的渗透。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19世纪西方传教士出版的第1个中文刊物,历史上第1份中文近代报刊。
月刊。
1815年8月创刊于马来半岛西部城市马六甲。
英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米怜主编,麦都思参加编辑,中国刻工梁发担任雕版和撰写部分稿件。
雕版印刷,中国线装书式。
出版后在南洋华侨聚居地区发行,少数传入中国境内。
全部赠阅。
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唯一急务”。
内容多以浅显中文诠释《圣经》,兼谈伦理道德和天文之类的科学知识,后期刊有少量评述政治时事的短文。
宣传方式注意迎合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与习惯,经常用附会儒学的方式阐述基督教义。
文体多样,有论文、小品、对话、书信、诗、告帖等。
近代中文报刊上的第1条消息《月食》即刊于该刊第2期。
初印500份,后增至2000份。
1821年停刊,共出7卷。
1807年,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派遣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arrison,1782—1834)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最马礼逊初马礼逊全力学习中文,不到三年就可说一口流利的中国官话和粤语,并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以及编写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
为了扩大宣传,马礼逊冒着杀头的危险,诱使中国出版商出版《新约》和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结识中国印刷工人蔡高、梁发并介绍他们入会。
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Wi11iamMi1ne,1785—1822)来华协助。
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
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
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开始出现。
《万国公报》是美、英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中文报刊。
原名《中国教会新报》(又称《教会新报》)。
1868年9月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
周刊。
1874年9月改名《万国公报》。
1883年7月,出至第750期休刊。
1889年2月复刊,仍称《万国公报》,改为月刊,册次另起。
1907年12月,出至第227期停刊。
参加编辑的外国传教士有慕维廉、艾约瑟和李提摩太等人;中国人有沈毓桂、蔡尔康、范祎等人。
初期以教徒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宣传宗教为主。
改名《万国公报》后,增加介绍西学等内容。
1889年复刊后,成为广学会(原称同文书会。
1892年改用此名)的机关刊物。
以上层官绅与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除继续宣传基督教义外,更注重刊登时论及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与自然科学等译著,成为一本综合性的时事政治刊物。
在中日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期间,登载鼓吹变革的时论明显增多,主张中国在外交上联英拒俄,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在内政上广辟商埠、筑路采矿、聘用洋员等。
这些议论,对部分洋务派官吏和维新派人士产生过影响。
其目的是希望中国按照它所提出的方案,进行社会改良,以逐步加深中国的殖民地化。
这一时期所刊重要译著,有林乐知的《中西关系论略》、《文学兴国策序》、《中东战纪本末》,李佳白的《新命论》、《中国宜以新学辅助旧学说》,李提摩太的《泰西近百年来大事记》、《新政策》等。
《万国公报》在传播西学的过程中,还涉及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称为“安民新学”。
1899年2~4月,曾刊登李提摩太节译英人B。
基德的《社会进化论》,题名《大同学》,是国内刊物上最早提到马克思和《资本论》名字的文章,“马克思”这一译名,也是由此文首次使用的。
此报1889年复刊时销数仅1000份,1894年增至4000份,1899年最高达38400份,是当时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刊物。
后期影响趋小。
《申报》创办于1872年4月30日。
历经了清朝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朝代,又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时因历史原因停刊。
《申报》曾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份商业性报纸,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文献参考,全称是《申江新报》。
1872年4月30日创刊。
1949年5月27日解放上海后因历史原因停刊。
前后办了78年,共出版25600期。
美查于同治初年(1860年代)其兄弟菲尔特利克〃美查来沪经营茶叶、缫丝等出口贸易,约在1862年前后开办江苏药水厂。
他的中国买办陈莘庚看到《上海新报》销路好,利润高,便建议其办报。
《申报》由英商安纳斯〃美查(ErnestMajor)等人集资1600两白银创办,初由美国人美查、伍华德(C。
Woodward)、普莱亚(B。
Pryer)和麦基洛(J。
Macki11op)4人出资,后产权归美查一人所有。
关于美查办申报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其做生意不成,“思改业”。
另外一种则是说由于江苏药水厂生意兴隆,盈利颇丰,美查将多余资金拿来办报。
1872年4月30日创刊。
初为双日刊,从第5号起改为日报。
早期申报在商业经营和本土化办报模式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作为外商投资的报纸,《申报》除了美查以外,经营和编辑人员均由中国人担任。
甲午战争前,赵逸如、席裕祺先后负责经营,蒋芷湘、何桂笙、钱昕伯、黄式权先后任总主笔。
为突出中国特色,将报纸取名为“申”。
报纸也没有采用《上海新报》所采用西式直栏,而继续沿用符合当时读写习惯的书册式。
因为编撰者都为中国传统文人,报纸的口味和风格都是中国式的。
也很注重言论,每天头版都有评论文章。
在新闻报道上也比较注重猎奇性强的社会新闻,创刊之初就公开征集“令人可惊可愕可喜”的来稿,刊登过很多谈神说鬼、志怪述异的新闻。
也发表过很有影响力的作品,如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和杨月楼案的连续报道等。
是年11月,出版《瀛寰琐记》,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份文艺期刊的出现。
在业务经营上,《申报》并未采用进口白报纸,而用土产连史纸,虽然只能单面印刷,但大幅缩减了成本。
(每份售价定为8文/10文[外埠],大大低于对手《上海新报》每份30
文的售价)。
同时在上海设了22个代销点,并请人给商号上门送报,雇用报童等措施提高销量。
申报的本土化经营和商业措施,很快使得销量上升,4个月内就使销量从起初的600份上升到了3000份,只用了半年,就挤垮了《上海新报》,成为当时上海唯一的中文商业报纸。
1876年3月3日面向中下层读者群出版通俗副刊《民报》(周三刊),被认为是中国最
早的白话报纸。
1882年10月,曾用电报传送北京顺天乡试的榜文,次日见报,引起轰动。
1884年5月8日增办中国第一份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旬刊),创设申昌书局并出版《古今图书集成》等图书,进行多种经营。
1899年美查将申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售出自己的股份,得银10万两,返回英国,《申报》事务由董事会主持。
董事会中有一位中国人梁金池。
改组后的报馆买办为席裕祺(原买办赵逸如病故),主笔黄式权,英籍董事埃波诺特(E。
O。
Abufhnot)总揽馆务。
1909年5月,该报华人买办席裕福出资7.5万购进《申报》。
1912年9月,因经营不善,席将《申报》售予史量才、张謇、应德闳、赵凤昌和陈冷五人。
史量才任总经理,陈冷为总主笔,席裕福仍任经理(年余解职,由张竹平继任)。
三年后张謇等人相继退出,《申报》归史量才一人所有。
史全面接手《申报》后,聘用张竹平担任经理,在馆内设广告推广科和报纸推广科,大力拓展广告业务。
1916年,发行量达2万份。
1918年斥资70余万兴建《申报》新大楼,又先后从国外购入新式印报机、制铜版机等先进设备,使报馆在国内硬件设施方面首屈一指。
同时由于在业务上的提高,《申报》蒸蒸日上,利润逐年攀升,成为上海乃至国内大报。
1922年,创刊五十周年时,申报发行量达到5万份。
在国内时局混乱的情况下,《申报》以政治态度保守着称,为在各种政治势力混战的局势下避免麻烦,对于一些敏感问题,申报采取少评论或是不评论的策略。
1929年冬,总主笔陈冷、经理张竹平等相继辞职,事业发展因人事变动面临危机。
史量才任用张蕴和继任总主笔,马荫良继任经理,同时酝酿改革。
1931年1月,《申报》成立总管理处,统辖一切馆务。
史量才自任总经理兼总务部主任,聘请黄炎培、陶行知、戈公振等民主派人事入馆,参与报纸改革。
1932年11月30日,《申报月刊》发表《申报六十周年革新计划宣言》,提出在新闻和广告编排、国内外通讯、《自由谈》副刊等12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此次改革在副刊《自由谈》方面最为显著。
《自由谈》创刊于1911年,一直是鸳鸯蝴蝶派文人的重要阵地,此次改革,史量才撤换任12年主编的周瘦鹃,启用曾留学法国的青年黎烈文。
黎烈文的主持下,大量左翼作家(以鲁迅为代表)发表文章,时评紧扣时事,尖锐泼辣,风格多样,很受读者欢迎。
言论在《申报》的地位上升到重要地位。
此外,《申报》还积极拓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从1932年到1933年12月,报馆相继创办了流通图书馆、妇女补习学校、新闻函授学校,出版《申报月刊》、《申报年鉴》、《申报丛书》、《中华民国新地图》等。
九一八事变后,《申报》对不抵抗政策大肆抨击。
此做法很快引起当局不满,1932年8月,蒋介石下令“禁止邮送”《申报》。
最后申报与政府达成妥协,辞退陶行知、黄炎培等人,但拒绝了“由国民党中宣部派员进驻报社指导”的条件。
35天后,《申报》解禁。
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工暗杀,震动全国,一时舆论哗然。
史量才身亡后,《申
报》产业由其子史泳赓继承。
《申报》言论又趋于保守。
晚年
抗战期间,《申报》数度停刊复刊,历经波折。
上海沦陷后,日方企图控制该报,《申报》拒绝其新闻检查,于1937年12月14日宣布停刊。
1938年1月、3月,汉口版、香港版先
后复刊,但汉口版不久停刊,香港版也于次年7月停刊。
1938年10月10日,《申报》借美商之名在上海租界复刊。
1941年12月8日,日军开进上海公共租界,申报再次停刊。
一周
后,在日军威胁下,《申报》复刊,完全为日军报道部所控制。
1942年日军军部突然派人查封《申报》。
12月6日,日本海军派汉奸陈彬和以“军管会”的名义接管《申报》,并任命陈为社长。
日本投降当天,陈彬和潜逃,《申报》停刊。
战后,国民党以《申报》“附逆”为名,成立以CC系要员潘公展为主任的申报报务管理委员会,对其实施接管,将设备封存。
1945年12月22日《申报》复刊,潘公展任指导员,立法委员陈训悆为总经理兼总编辑。
从此,《申报》完全被国民党控制。
1946年5月,国民政府强迫史泳赓出让51%股份给政府,实行官商合办,改变了申报的民营性质。
在此基础上,改组董事会,调整报社工作机构,杜月笙任董事长,陈冷任发行人,潘公展任社长兼总主笔,陈训悆任总经理兼总编辑。
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中共派工作组进入报馆。
5月27日,《申报》出至第25599号终刊。
5月28日,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原申报馆原址上出版。
3.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①外报的产生与发展,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从1815年到1840年的20多年间,外报发展缓慢,寥寥数家中文宗教报刊也只能在境外出版。
鸦片战争以后,外报迅速在中国境内扩展,在19世纪40-60年代的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中,外报占据了垄断地位。
事实证明,外报的发展是同西方列强的侵略活动相伴而行的。
一些外国人并不讳言他们来华办报的目的。
外国人来中国办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准读者对象,即“影响”什么人;然后才是如何去“影响”的问题,即争取中国人心的策略。
朝廷和各地方当局的官员与士大夫,这些中国社会的上层人物成了一些外报瞄准的读者对象。
直接干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文字也较深些。
但有一点是贯彻始终的,那就是在宣传策略上利用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特别是附会儒学,用他们的话来说,叫做“孔子加耶稣”。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来外报的政治面目显露得越清楚。
它们从维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益的立场出发,一方面认为清廷腐败,非更弦易辙不可;另一方面又依赖利用这个顽固的封建政权,同它一起反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外报的主持人,大都同中国当局有密切的关系,成为达官显贵们的上宾和谋士。
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即中国人民阅读的、也有中国人参与工作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影响:
(1)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以。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书上的:
1:
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2:
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
3:
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
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4.国人办报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国人办报首先是从对外报的利用开始的。
外报以其内容丰富和传播迅速吸引了大量中国读者,但在政治上替外国说话又为中国人所不满。
中国人在同外报打交道中,渐渐地对它熟悉起来,甚至开始为自己所用。
这种利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官员与商人,从外报上收集情报,了解政治、军事、商业动向;二是在外报工作的华人,从刊发“替华人说话”的文章到利用外报的条件创办华人主编的中文报纸。
前者如林则徐主持编译外报,后者如王韬、陈蔼廷主编中文报纸。
5.简要评述王韬的生平与主要贡献。
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报人和报刊活动家,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
1867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新闻事业 课后 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