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点解读借鉴范文汇编.docx
- 文档编号:28926948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19KB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点解读借鉴范文汇编.docx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点解读借鉴范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点解读借鉴范文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点解读借鉴范文汇编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点解读借鉴范文汇编
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解读1、养老金并轨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
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解读2、全民参保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参加养老保险
报告称,目前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员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等。
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XX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
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解读3、延迟退休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要建立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会保险激励机制,建立兼顾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
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解读4、社保基金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机制不健全
代表国务院向会议作报告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说,社会保障筹资渠道仍偏窄。
目前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已经较高,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面对老龄化高峰的迫近,养老抚养比持续增高,医疗费用上涨,给社保基金长期收支平衡带来了很大压力,亟须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他说,目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机制尚不健全。
结余基金绝大多数存银行、买国债,投资渠道单一,收益率比较低。
补充性社会保障推进缓慢。
将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增强基金支付能力。
数据:
3700多万人不用自己支付养老金
据统计,中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支付,而社会企业单位则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
这导致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引发公平性质疑。
49%被调查者不满养老金双轨制
从20XX年5月起,全国人大财经委调查组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
据调研组在中国人大网的问卷调查,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甘肃两类职工退休收入相差近1200元
调研组发现,上世纪90年代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
甘肃省有关部门向调研组反映,20XX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月人均2065元。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到2035年约达2.7万亿元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发布的《老龄社会的养老金结构与制度整合》的课题报告指出,如果现行退休金政策不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年支出总成本到2035年约达2.7万亿元。
解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咋交?
针对养老金并轨相关问题,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苏培科。
记者:
中央已经通过改革方案,未来有哪些方面需要关注?
苏培科:
主要关注点应该是并轨后公务员的缴纳标准与企业是否一致,其次是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延迟退休方案、财政补充养老金的比例,以及养老金未来如何管理、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记者:
如何分配单位与个人的缴费比例,是否也与企业相同?
苏培科:
既然要并轨,就应该与企业相同,如果不一致的话还是双轨制,否则与并轨的初衷就相悖了。
记者:
现有员工不需要补交部分险费?
苏培科:
应该新老划断、从现在开始缴纳,如果让补交的话,估计很多公务员受不了。
记者:
机关及事业单位会不会增加相应的补助,变相代缴?
苏培科:
既然要并轨,就不要再搞变相补助和变相代缴,否则双轨制的不公平依然存在。
难点:
可能会使某些地方社保基金形成缺口
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公务员和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他们的养老金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全额拨付;另一类则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被纳入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如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作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政只负担其职工的一部分养老金,其他的由单位自筹。
后一类则是改革的难点所在。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主任苏海南认为,全额拨款或者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主要看财政能不能兜底,这些人已经欠缴费很多年了,退休后要动用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钱,可能会使某些地方的社保基金形成缺口。
观察:
养老保险并轨重在协调利益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据媒体报道,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公布之日算起,有关养老金并轨,推进时间已经将近7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然而,这项改革涉及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切身利益,如果没有顶层设计和顶层推进,落实中势必面临强大阻力。
从过去几年一些省市的改革试点情况看,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进展缓慢。
究其原因,不在于技术设计问题,而在于利益平衡问题。
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统账结合的制度,改变单位和个人不缴费的历史。
这项改革的技术设计并不困难,制度参数等也可以通过精算来予以确定。
即便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转型成本,也可以通过名义账户等方式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在于避免改革前后养老金待遇差距过大。
这并不是说保持机关事业单位当前过高的替代率,而是要形成合理的养老金结构,除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外,还包括职业年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换言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尽管待遇变化不大,但结构应更为合理,各方的权利义务更为对等。
如果这一点没有得到保障,恐怕改革难以推进。
改革的关键是要打破固化利益格局,在保障合法利益的基础上加快制度并轨。
解读养老保险改革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的改革终于有了确切消息。
昨天,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称,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焦点
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拟定全国同步实施
马凯在报告中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马凯表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解读
1养老金并轨后差距逐步缩小
问:
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金,养老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4成,养老双轨制待遇差距大的根本之一即养老金替代率,替代率在“双轨制”并轨后会很快就趋同吗?
答: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大前提,说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
但二者差别过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逐步并轨才能确保改革平稳实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教授认为,为体现改革决心,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少应该先降低10%至15%。
相对小幅的降低水平,更利于改革推行。
李实认为,国家应确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逐步下调的机制,并确定逐年下调比例。
如通过8—10年时间,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逐步拉近至只有10%至20%的差距。
2改革初期或分三类养老基金
问:
20XX年19个省级地区出现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缺口共计1702亿元。
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后,是否意味着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要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发养老金?
答:
李实分析,从理想状态或最终目标来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然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就应使三者统一使用一个社会保险基金,实现养老制度一体化,并由统一基金同时为三类人员发放养老金。
在统一制度下,三类人员完全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比例的多寡,来计算最终应得的待遇。
但从实际看,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改革初期预计不会统一,缴费标准也会不尽相同。
因养老保险目前还存在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大头的情况。
再考虑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初期个人缴费积累少的问题,为避免出现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背上新加入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这一沉重包袱的情况,李实认为,还是应分别设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三个养老保险基金。
并轨初期,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互通,只为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
3实行新老有别政策利推改革
问:
根据报告,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且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即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入职人员、在职人员,会否区别对待?
答:
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教授表示,采取新老有别的政策,是改革顺利推行的重要措施。
“老人”和“中人”都有社保视同缴纳的阶段,继续认可这一缴费工龄很重要。
而新人则需要全程自己交费。
至于缴费工龄在并轨后如何折算退休待遇,还需要有关部门后续出台相关细则加以明确。
4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或现普涨
问: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否意味着公务员即将普涨甚至大涨工资,变成由财政买单的局面?
答:
对于完善工资制度,孙洁提出,由于无法直接介入企业的工资发放问题,这应该主要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
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确实存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
一些基层公务员2000余元的收入,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
对此,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李实建议在结合各地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上,为各级公务员进一步制定更明确的工资标准,严禁地方随意为公务员增发津补贴。
他预计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有可能实现普涨,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则较小。
5建议职业年金设准入门槛
问:
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因养老双轨制并轨而缩小的养老待遇差距,是否会因职业年金被强制推行,企业年金则自愿建立,再次拉大?
答:
李实分析,无论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其定位都应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一旦采取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的模式,因预计其主要由财政拨款,可能不仅会普遍建立且会具强制性。
这会使职业年金不再具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定位,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年金,而要设置准入条件或明确只有部分符合相关条件的特殊对象才能享受职业年金。
调查
养老金差距大约五成人不满
[摘要]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中国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支付,而社会企业单位则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标准缴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做了调研,根据调研报告提供的数据,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今年5月开始全国人大财经委成立了调研组,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等几个方面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报告指出,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双轨制亟待解决。
这一结论是依据调研组在中国人大网一份问卷调查得出,据悉,根据这份调查问卷,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企业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并未参加,虽然后来一些地方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但多数仅是在形式上缴纳社保费,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在调研中,各地也反映双轨制是当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问题。
调研报告还指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
甘肃省有关部门向调研组反映,20XX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月人均2065元。
一些国有企业的退休职工,当时接受国家分配到企业工作,退休后养老金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干部职工的退休金,对双轨制很有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退休职工意见更大。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丧葬补助等福利标准不同,进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
调研报告还指出,双轨制也影响了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流动。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也没有个人账户。
企业职工要缴费,有个人账户。
人员流动时存在缴费记录的差别,影响到将来的养老保险待遇。
从完善制度体系的角度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后未覆盖的领域,应该将各类人群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内。
举措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
马凯提到,要进一步提高统筹层次,统一规范制度和政策。
职工养老保险要在完善省级统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筹资与支付责任,统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增强基金的互济性和抗风险能力。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基金省级统一管理,化解基金管理分散化的风险。
全面推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探索省级统筹,缩小地区间、人群间政策差别。
值得注意的是,马凯提到,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同时,要完善养老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快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加大扶持慈善事业发展力度,研究建立慈善帮扶与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
还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网络,做好跨地区、跨制度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异地就医费用结算等工作。
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建设,推进各项社保统一征收管理,提高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还要抓紧制定基本医疗保险条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修订失业保险条例,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法治体系。
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
报告说,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3亿人,为实现“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通过优化政策、加强宣传、严格执法、提升服务、逐人逐户登记确认等措施,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XX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
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调研报告
社会保险基金仅6地区真正省级统筹
建议抓紧启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报告指出,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
20XX年底,在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实现预算管理的标准,有28个实现了省级统筹,但按照基金在全省区市范围内统收统支的标准,只有6个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其中包括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和社保资金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西藏、青海。
财经委认为,统筹层次低使得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难以解决。
如20XX年全国19个省级地区出现当期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缺口共计1702亿元,需要中央财政补助;其他13个省级地区当期收大于支,基金结余4042亿元。
基金缺口与结余并存,财政补助与基金闲置并存,未能发挥出一个覆盖数亿人的保险制度应具有的风险分散和互济保障功能。
此外,统筹层次低拉大了各地在缴费和待遇水平上的差距。
调研报告举例称,20XX年四川省和浙江省的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分别是20%和14%,而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分别是1525元和2500元。
省份内不同地区的差距也很大,广东省韶关市和深圳市的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分别是20%和13%,而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分别是1744元和3635元。
地区间高待遇、低缴费和低待遇、高缴费并存的现象不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报告同时还指出,较低的统筹层次是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难的根本原因。
因此建议抓紧启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并表示,“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要求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目前时间已过大半,如期完成目标的任务很重,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要按照资金统收统支、统一调剂使用的标准,尽快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为下一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做好准备。
要抓紧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实施方案,注重新旧制度的衔接和平稳过渡。
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社会保障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建立与基金统筹层次相适应的财力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制度。
建立与全国统筹相匹配的信息管理系统。
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也要依法尽快实现省级统筹。
社保基金贬值严重投资渠道狭窄
建议改革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体制机制
调研报告还指出,我国社保基金贬值严重。
20XX年底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2万亿,加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基金结余共约4.6万亿。
20XX年至20XX年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2.2%,远低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8%的涨幅,资金贬值严重,各地对此反应强烈。
对此,财经委认为,社会保险作为国家举办的公共事务,由参保人承担主要缴费责任,资金贬值影响了参保积极性和待遇水平。
调研报告对于造成社保基金贬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投资渠道狭窄,按现行政策规定,社保基金在留出一定金额用于当期发放后,应全部用来购买国债和存入专户。
各地购买的国债数额有限,90%以上的社保资金都是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其中活期存款接近一半。
与此同时,财经委分析,社保基金尚未建立专业化的投资体制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鉴于此,建议改革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体制机制,推进基金投资的市场化、多元化。
建立有效的投资风险控制、绩效评价以及责任追究机制。
在基金治理机制比较完善、投资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的基础上,拓宽基金的投资渠道。
根据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在社会保障上的事权划分,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投资权限,研究设立相应的资金管理机构,行使委托人职责,制定投资决策。
京华时报记者孙乾赵鹏
专家观点
提高参保者待遇减少阻力
我国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劳动力需求也不断增加,李实认为,这确实正在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我国大多数女性50岁的退休年龄标准相对国际而言,也确实显得较早。
因此在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启动后,延迟退休年龄确实是一项不得不进行调整的政策。
由于女性退休年龄较早,建议有关部门可考虑先行提高女性的退休年龄。
但鉴于目前一些公众并不愿意提高退休年龄,尤其是一些中低收入者,对此更是持反对态度。
因此有关部门可先行设计更好的激励政策,例如延迟退休5年,这5年获得的社保待遇是此前5年的两倍甚至更高。
通过提高参保者待遇水平的方式,来减少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阻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 要点 解读 借鉴 范文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