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复习资料第二课.docx
- 文档编号:28905886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97.91KB
八下复习资料第二课.docx
《八下复习资料第二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复习资料第二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下复习资料第二课
课程标准
3-4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结构分析
本课在上一节基础上,主要叙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地球变小了”“文明与野蛮相交织”和“挑战与回应”,分别讲述了“整体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整体世界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面对整体世界的形成我们该怎么办?
”三个问题。
三部分之间的内容前后衔接,环环相扣,逐层深入。
“地球变小了”分为三个层次:
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整体世界的表现和整体世界何时形成的。
教材图文并茂,通过大量具体事例着重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整体世界。
世界不仅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而且在交通、人员往来、文化、体育活动等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是一个整体。
“文明与野蛮相交织”——围绕着两个内容展开,整体世界的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以印度为例说明整体世界的形成对落后国家的影响是“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也就是说整体世界的形成既给落后国家带来工业文明,使它们逐渐融入到整体世界中,同时这些国家也遭到野蛮的殖民侵略,社会经济破坏十分严重。
“挑战与回应”——分别针对挑战、回应,进行选材,说明挑战——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使亚非拉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回应——以海地和日本为例,说明亚非拉国家面对挑战进行了积极的回应。
由于这两个国家面对的挑战不同,回应的结果也不一样,但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教学评价建议
在本课中不宜过多地强调整体世界的准确概念,也不要一味地在理论上挖掘深度,去分析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影响、意义。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应侧重于学生能否从直观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对整体世界进行描述;是否知道并能举例说明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不同国家产生的不同影响;能否认识整体世界的形成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能否在学习的基础上,对整体世界的形成进行客观评价。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2课时。
[新课导入]
建议一:
复习导入
可结合第一单元中学过的“新航路的开辟”等内容,提问学生:
“新航路开辟以前,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状况如何?
什么时候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又是在什么时候?
”通过复习整体世界形成的完整过程来导入新课。
建议二:
现实生活导入
首先提问学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国外知名品牌有哪些?
”(如有耐克、阿迪达斯运动服装;东芝、索尼、三星电器;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奔驰、丰田汽车;戴尔电脑等等。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
“大家知道这些国外品牌为什么会来到我们身边?
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追根溯源要归功于整体世界的形成。
建议三:
讨论导入
教师可首先提出问题:
“在古代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在今天,我们能不能不与外面的世界交往、联系,只靠自己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由此导入新课。
[地球变小了]
1.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原因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首先提问学生:
“我们说地球变小了,是指地球的大小真的发生了变化吗?
”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看阅读卡,引导学生认识并非地球真的变小了,而是由于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来往和联系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密切,世界最终形成了一个整体,从而在感觉上觉得地球变小了。
○接下来进一步启发学生:
“这些新型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工业革命的成果)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然后让学生观察图6-24“19世纪英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提问学生:
“英国是一个面积较小的国家,为什么能生产出那么多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国?
”
○组织学生讨论,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是工业革命发明的机器生产创造出了巨大生产力,超越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市场。
○教师最后总结: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机器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把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而铁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出现,又为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的教学建议
○首先提问学生:
“我们知道了地球变小是因为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各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讨论时让学生先注意观察或阅读课本图片和阅读卡等相关课文内容。
同时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还可视具体条件,利用多媒体补充展示一些课外资料。
如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19世纪后半期世界人口流动示意图、华侨和唐人街等。
注意内容不可过多,应结合课文适度拓宽,否则学生会眼花缭乱而无所适从。
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要只充当旁观者,而应帮助学生分析或设计问题启发学生。
如结合图6-24,提问:
“英国人消费的糖、茶叶、咖啡、石油等可以分别从哪些国家进口?
奥运会为什么能在近代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盛会?
”
○然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列表的形式将讨论结果逐条列出。
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或补充。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列表方法,如按不同领域分类归纳。
具体内容参见下表。
○最后,要求学生尝试用最简单的话概括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地球也显得越来越小。
各个民族相互依赖,任何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可能影响到世界各地。
3.整体世界最终形成时间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
“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整体世界,那么整体世界是什么时候最终形成的呢?
为什么形成于此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从而认识:
1900年前后,由于新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1.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教学建议
○教师首先设计三个问题,逐一设问:
“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一样吗?
”
“有什么不一样?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强大了,而亚非拉国家更落后了。
)
“为什么不一样?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占领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加快了殖民侵略的步伐。
到19世纪末,将整个世界基本瓜分完毕,亚非拉国家则沦为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遭受其奴役。
)
○为了进一步理解上述问题,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殖民情况简表,然后设计问题:
“占有殖民地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是其本土面积的多少倍?
”
“这些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总面积是多少?
是其本土面积的多少倍?
”
“广阔的殖民地对这些国家意味着什么?
”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是建立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基础上的。
殖民地为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变得更加强大。
2.整体世界形成对印度的影响的教学建议
○教材以印度为例说明整体世界的形成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
教师可首先提出问题:
“整体世界的形成使帝国主义国家更强大,那么对亚非拉落后国家的影响又怎么样呢?
具体表现有哪些?
”
○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用列表的形式逐条列出其具体表现。
参见下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
工业文明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进步;但野蛮的殖民掠夺又破坏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学习下文作好铺垫。
[挑战与回应]
1.亚非拉国家面临挑战的教学建议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前面所讲印度的例子是个别现象吗?
”
○接下来设置情境,让学生思考: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和殖民掠夺的冲击,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选择逃避、投降、被动接受,还是奋起抗争、积极进取,或者其他做法?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统一认识:
只有直面挑战、积极进取才是唯一出路。
2.海地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先告诉学生:
“教材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两个直面挑战并成功摆脱殖民统治的例子:
海地和日本。
请大家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分别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
(海地:
坚持武装斗争,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到底,最后摆脱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日本:
推翻腐败的幕府统治,主动向西方学习,顺应工业文明的大潮进行全方位改革,使自己富强起来,从而摆脱了民族危机。
)
○最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00年前后,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活动]
图中蒸汽火车、铁路、电线、一些人穿的西服等是新事物;而帆船、人力车、马车、日本和服等是旧事物。
图画再现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主动向西方学习,在多个领域吸收工业文明成果的情景。
2.这段话说明了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世界各地到处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并对殖民地进行野蛮的掠夺。
它反映了发端于欧洲的工业文明向世界各地扩散,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铁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各国间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出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如奥运会。
4.C
内容点析
[地球变小了]
1.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工业革命是生产力进步的集中体现,决定了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必然性。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是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为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2.阅读卡介绍了新航路开辟后新型通信与交通工具的发展,其中图6-23展示的就是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它与新航路开辟时所使用的木帆船有明显区别:
帆船依靠风力,航速慢,不稳定;汽船动力稳定,航速快。
这种汽船最早在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制成并试航成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3.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工业革命的成果加速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国际贸易日益频繁。
图6-24展示的是19世纪英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从中可以看出英国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他们从不同国家获取的经济资源是不同的,在贸易交往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联系与依赖都大大加强,整体世界正在形成。
4.除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外,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图6-25、6-26分别展示了19世纪末两个著名的港口城市:
伦敦和上海。
工业革命的成果带动了港口城市的发展,港口城市的繁荣又使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紧密。
5.作为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之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迁徙、各国文化的交流等都是新航路开辟以后带来的变化。
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这种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更为深刻。
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与感受,可让学生把握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种种表现,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6.阅读卡主要描述了在整体世界形成的大背景下,中国是如何被纳入到整体世界的体系中的。
其中,以介绍严复和林纾两人的译著为例,强调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
7.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形成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其中以奥运会为代表。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世界各国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而体育比赛有助于世界和平与相互理解,于是成为联系各国的桥梁和纽带。
[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1.“1914年一些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情况”以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当时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掠夺殖民地的情况。
从表中不难看出,这些在工业革命中首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海外的殖民侵略是疯狂的,它们都占有着本国面积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殖民地。
其中,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因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更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国家。
2.课文选取印度为例,是因为印度遭受西方侵略比较早,19世纪40年代被英国完全征服。
为了说明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殖民侵略,教材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印度人民所受的压迫,而殖民者却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挑战与回应]
1.海地位于加勒比海海地岛的西部。
1492年12月,哥伦布到达海地岛,将它取名为“小西班牙”,1502年它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1697年,又被西班牙割让给法国。
法国占领海地后,从非洲贩入大批黑奴,扩大种植园。
海地逐渐成为法国海外最富庶的殖民地,被称为“安的列斯群岛中的一颗明珠”。
1791年,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海地的黑人奴隶联合起来起义。
经过12年的浴血奋战,1803年,海地终于获得国家独立,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并为拉丁美洲各族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2.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是一个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朝廷统治大权全归幕府,天皇形同虚设。
此制自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开始,至1867年德川幕府被推翻为止。
3.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
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当时日本的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而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政治力量,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
加之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
此外,当时民族危机严重,幕府引狼入室,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
这些因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4.为了使改革更为彻底,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日本政府决定向西方学习。
1871年,为了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刚建立不久的明治政府派遣代表团出访欧美各国,实地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情况,以便为明治政府制定治国方针作参考。
图6-30反映了代表团出访时,人们去码头送行的情景。
参考资料
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 ……如此,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
但现在,人类穿着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跨过了地球。
人类能够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信。
这些成就和其他一些使人类能利用煤的能量、能成本低廉地生产铁、能同时纺100根纱线的成就一起,表明了工业革命这第一阶段的影响和意义。
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极大地超过了世界早先在罗马人时代或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这种支配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扩散到其他地区为止。
斯塔夫理阿诺斯:
《全球通史》
注:
“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来自英文SevenLeagueBoots,即七里格之靴。
里格(league)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里格大约相当于近5千米的路程,七里格大约有34千米左右。
作者在这里使用的是夸张的手法,以反映工业革命以来交通工具的巨大进步。
苏伊士运河 位于埃及境内,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是连接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线,每天有成亿吨的货物在这里通行,所以被称为“国际航道”。
苏伊士运河是在1869年开通的,在此之前,过往的船只必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这样就增加了5500~8000千米的航程。
1854年11月,法国人勒塞普受命来到埃及,他找到开罗总督赛义德,送上许多贿赂,用尽办法终于使赛义德同意开凿苏伊士运河,但运河由法国租用99年。
经过几年的准备,运河工程于1859年4月破土动工,经过十年的艰苦劳动,1869年11月,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
它全长170多千米,北起地中海的塞得港,南到红海的苏伊士城。
为了争夺运河的使用权,欧洲各殖民国家采用了各种手段,使得苏伊士运河虽在埃及境内,但为外国人所管理,这种局面持续了100年。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下令收回运河主权,苏伊士运河才永远归属埃及人民所有。
巴拿马运河 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蜂腰地带,纵贯巴拿马海峡。
全长80多千米,宽152~304米,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1万多千米。
1903年美巴签订《巴美条约》,美国获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
1904年美国开凿运河,1914年完工,1920年正式开放。
运河区对宽16.1千米,在美国的控制下成为“国中之国”。
六十余年间,美国共获利45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
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及运河区主权进行了长期斗争。
经过谈判,1977年9月巴美双方签署条约,废除旧《巴美条约》,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主权。
至1999年年底,巴拿马已完全收回运河区的主权。
伦敦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
工业革命以前,英国唯一超过五万人的城市是新航路发现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伦敦。
但工业革命让城市得以迅猛发展。
1632年伦敦人口为31.7万,1700年为70万,1790年为86万,1801年为111.7万,成为当时世界上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城市。
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英国五万人以上的城市增加到了20个,伦敦更是暴涨为230万人,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
在工业革命期间,城市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出现,主要包括住宅奇缺、污染严重、卫生状况恶化等。
当时伦敦城市下层人民恶劣的居住条件和住宅的大量缺乏,形成了许多住满工人阶级的贫民窟。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另一严重问题是城市空气污染。
1848年,英国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
1829~1879年,伦敦的煤消费量增长了五倍,每年超过1000万吨。
当时工厂林立,每日排出大量浓烟,同时由于城市设施的不足和组织的混乱,城市的人们饱受空气污染之苦。
当时的污染物主要是烟尘、湿雾和有害气体,如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
到19世纪后期,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疾病。
1873年、1880年、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燃煤引起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1800人的生命。
上海 开埠以前的上海,按照晚清人的说法,作为江苏省松江府下属的一个县,其地位与直隶静海、浙江临海、广东澄海相差无几,是一个普通的海滨县城。
按照西方学者比较乐观的估计,在1843年以前,上海可以排进中国城市的前20名,但排不进前十名,其规模远在北京、苏州、广州、武汉、杭州、成都、福州、西安、南京等城市之下。
总之,在开埠之前,上海在中国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
开埠以后,上海以超常的速度膨胀、发展,人口在1900年超过100万,1915年超过200万,1930年突破300万大关,成为中国特大城市,远东第二大城市,也是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
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显赫一时,其地位重要到令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地步。
《上海通史·总序》
工业革命推动移民潮 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由此引起的人口压力是通过海外迁移找到出路。
铁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这种种因素相结合,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移。
每过去十年,人口迁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长。
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
1885年以前,大部分移民来自北欧和西欧,那时以后,多数移民来自南欧和东欧。
一般说来,英国移民前往英帝国的自治领和美国;意大利人前往美国和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前往拉丁美洲;德国人前往美国,其中还有小部分人前往阿根廷和巴西。
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这种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
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俄国亚洲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是完全对着美洲和大洋洲的。
结果,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在种族方面几乎完全欧化。
虽然南美洲的印第安居民设法活下去,但幸存下来的只是少数。
换句话说,1763年之前这一时期中的殖民地分支,在19世纪期间已成为与旧欧洲相并排的若干新欧洲。
欧洲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严复(1853~1921年) 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福州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教育。
1877~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
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回国后,严复从海军界转入思想界,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他的译著既区别于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他所提倡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
他的著名译著还有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的仕学馆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2年严复受袁世凯之命担任北大校长之职,这也说明严复在思想界和学术界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
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更深一层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但也因其逆潮流而为,多受世人的指责。
林纾(1852~1924年) 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人。
他不但是我国著名古文家,也是以古文翻译外国小说的第一人,其译作有184种之多,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40余种左右,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
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
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
是什么使这位不懂外文的古文大家与外国小说结缘呢?
1897年春,林纾偶然结识了留法归来的王寿昌,王寿昌不但精通法语,中文造诣也很高。
王寿昌向林介绍了小仲马的名著《茶花女》,并建议与林合译这部名著。
林与王来到石鼓山,王手捧法文原著逐字逐句绘声绘色口译,林则铺纸于几,边听边译。
当然这“译”,并非是机械地记下王的口译,而是运笔写出“信、达、雅”的文言。
由于译文妙语连珠,富于情感,这部译品出版后洛阳纸贵,一时有“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之誉。
《巴黎茶花女遗事》翻译的成功,成了林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资料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