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889123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2.79KB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教案.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通过五幅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三、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
“秋”景如何?
“秋”意怎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2.7~1945.8.29)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主编《创造周刊》。
1921年完成了其处女作短篇小说《沉沦》。
1923年写了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这是他创作的高峰。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在家吃点精制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
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围绕秋景抒发内心感受。
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
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
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
文中3--12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
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文章层次段落:
一、总起(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分写(3-12)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总括(13-14)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晨景图。
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
第三段,秋院(秋院晨景图);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图);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图);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图);第十一段,秋果(清秋佳果图)
学习五幅画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第一幅画面内容,这幅画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明确:
(1)冷暖色调的判断。
(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
(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
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
(2)声音的体现。
(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
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
(“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
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
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2、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3、总结:
第一幅图写清晨作者在院中所见到的景象,无论是“一椽破屋”“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是“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的蓝朵”,还有作者对牵牛花色彩的评价,都显得这幅图冷清寂静,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暗示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淡淡的悲凉,一切景语皆情语。
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4、赏析秋槐落蕊图,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秋槐落蕊图
明确:
“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
——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
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课堂小结: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绘秋景、谱秋声、摄秋实,都是为了真实地表达他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布置作业:
1、借助本节课学的方法,写一段秋景的片段,2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1、赏析剩余三幅图,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秋蝉残声图
明确:
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
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
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秋雨话凉图
明确:
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
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
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清秋佳果图
明确:
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
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小结:
通过对五幅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合作探究:
阅读思考1-2段,3段,13-14段
1、文章开头是怎样说秋天的?
明确:
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在文章开头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国秋天的喜爱?
明确: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3、对比北国的秋与江南的秋,分析其作用。
明确:
北国:
清、静、悲凉
江南:
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作用:
烘托出故都的秋的与众不同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4、江南的秋天在哪些方面不如北国?
明确: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5、观赏几幅图片
6、读12节,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明确: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7、第1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这一段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品读赏析
1、作者是怎样运用比喻来比喻北国与江南的秋天?
明确:
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范围狭小,北国之秋范围广大。
比喻最大的区别在于:
味。
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2、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呢?
明确: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运用对比手法,再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拓展延伸
1、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2、“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方法:
联系背景)
明确:
郁达夫,三岁丧父。
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课堂小结: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感知景),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
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布置作业:
完成《创新设计》相关习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都的秋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故都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