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克隆抗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887975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3.97MB
单克隆抗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
《单克隆抗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克隆抗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克隆抗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
2016年11月
正文目录
图表目录
表格目录
1.单抗:
飞速发展的生物制品
1.1何为单抗?
抗体(antibody,Ab)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典型的抗体结构由两条重链(H链)与两条轻链(L链)构成(重链与轻链之间通过二硫键相连接),每条链又可分为可变区(V区)与恒定区(C区),其中可变区有三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为高变区(HVR),由于高变区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因而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CDR),不同重链轻链的CDR组合决定了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
抗体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各种片段,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是最常用的两种蛋白水解酶。
木瓜蛋白酶可将Ab水解为2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ofantigenbinding,Fab)和1个可结晶片段(fragmentcrystallizable,Fc),Fab由VL、CL和VH、CH1结构域组成,只与单个抗原表位结合(单价);Fc无抗原活性,是Ab与细胞表面Fc受体相互作用的部位。
胃蛋白酶则可将Ab水解为1个F(ab’)2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
F(ab’)2由2个Fab及铰链区组成,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双价);pFc’最终被降解,不发挥生物学作用。
图1:
抗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示意图
单抗是单克隆抗体的简称,是指由单一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统一、仅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图3:
单抗与多抗
不同于多抗(多克隆抗体),单抗的理化性状高度均一、生物活性单一、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更强、便于人为处理和质量控制,并且来源容易。
这些优点使得单抗广泛应用于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表1:
单抗与多抗的比较
单抗制品主要有诊断性单抗与治疗性单抗,本文主要讨论治疗性单抗药物,后文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是指治疗性单抗药物。
1.2全球单抗产业增速远超医药行业整体增速
1992年,全球首个单抗药物OrthocloneOKT3(Muromonab-CD3)经FDA批准上市,主要用于肾、心、肝等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异反应。
由于OrthocloneOKT3为鼠源性单抗,易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效应,部分患者在服药后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而其使用受到了较大限制,全球单抗市场在此期间也表现平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1997年,全球迎来了首个治疗肿瘤的嵌合单抗药物——Rituxan(美罗华)。
Rituxan是Genetech生产的一种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单抗药物,通过联合化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作为嵌合单抗,Rituxan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因而其在B细胞NHL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上次年Remicade(类克)、Herceptin(赫赛汀)等重磅单抗药物的上市,全球单抗产业开始了突飞猛进地发展。
1997-2015年全球单抗产业发展迅猛,CAGR高达37.2%。
1997年,全球单抗产业市场规模仅约3.1亿美元,到2015年,市场规模已达到916.3亿美元,年均
复合增长率高达37.2%。
图4:
1997-2015年全球单抗产业市场规模
1997-2007年是全球单抗产业增长的爆发期,2008年后增速放缓明显,但仍要显著高于全球医药行业的整体增速水平。
1997-2007年是全球单抗产业增长的爆发期,十年间CAGR高达58.6%。
2008年以后,全球单抗产业增速放缓明显,年均复合增长率降至14.8%,但仍要显著高于全球医药行业约5%的增速水平。
图5:
1997-2015年全球单抗产业市场增速与全球医药行业增速对比
单抗产业现已成为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占比最大的子行业。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单抗在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的市场占比已由1997年2.5%上升到2015年的34.7%,成为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市场占比最大的子行业。
与此同时,在单抗制品的带动下,生物制品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的占比也逐年攀升。
图6:
1997-2015年单抗在全球生物制品行业中的市场占比
单抗药物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的重要来源。
在FirstWord发布的2015年度全球前100名最畅销的品牌药榜单中,单抗药物占据榜单前10名的5个,成为全球最畅销药物的重要来源。
图7:
单抗占据2015年全球最畅销药物榜单前10名中的5个
欧美在全球抗体产业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
1992-2015年间,国外共批准上市了61个原研抗体药,后有6个退市(见附表1)。
在现有上市的55个产品(49个单抗产品,6个具有抗体功能的受体-Fc融合蛋白)中,有51个是由美国或欧盟首先批准上市的,数量占比高达92.7%;生产企业方面:
罗氏、诺华等10家欧美企业共开发和生产了全球70%以上的抗体药物,欧美国家在全球抗体产业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
图8:
1992-2015年国外年度批准的原研抗体药物数目
图9:
国外55个原研抗体药中有51个在欧美首批上市10
未来5年,全球单抗药物市场仍将以9.8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
根据爱尔兰商业咨询公司ResearchandMarkets的预测,2016-2020年,全球单抗产业仍将以9.8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同期全球药品市场CAGR约为
5%),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美元。
图10:
2016-2020年全球单抗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1.3我国单抗产业增速远超全球增速水平
我国单抗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2010-2015年CAGR近50%。
我国单抗行业起步较晚,直到1999年才上市了第一个国产单抗药物——注射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抗,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2015年,我国单抗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75亿元,近5年CAGR近50%(2010年国内单抗产业市场规模约10.3亿元),发展迅猛。
2016-2020年国内单抗行业CAGR达30%。
据中投顾问预测:
到2020年,我国单抗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亿元,2016-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仍远超ResearchandMarkets预测的未来5年全球单抗产业9.84%的增速水平。
图11:
2010-2020年我国单抗产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2.多重因素推动我国单抗行业高速发展
2.1单抗特异性强,应用领域广
单抗的属性决定了其技术优势。
1957年,澳大利亚免疫学家F.M.伯内特提出了克隆选择学说,他认为一个淋巴细胞(B细胞)只接受一个抗原决定簇刺激,刺激后扩增的淋巴细胞克隆只产生均一的同质抗体,即单克隆抗体。
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预示着单抗的诞生,同时也揭示出单抗的属性:
高度的特异性与均一性。
杂交瘤技术的诞生为单抗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使能分泌该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大量增殖。
然而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无法大量增殖,因而长久以来制约了单抗的发展。
1975年,英国科学家克勒(Kohler)和米尔斯坦(Milstein)发明了杂交瘤技术,他们将鼠的骨髓瘤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与B淋巴细胞融合,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使得单抗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制备成为了现实,为单抗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图12:
鼠源单抗制备流程
人源化历程逐步减少了HAMA效应,单抗获得更广泛应用。
鼠源单抗在人体内易产生HAMA效应,一方面使得单抗的半衰期变短,药效降低;另一方面则会使部分患者在服药后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使得鼠源单抗的应用受到了较大限制。
随着单抗技术的不断发展,鼠源单抗不断被改造,人源化比例不断提升,HAMA效应逐渐减少,单抗的应用得到大幅拓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单抗凭借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副作用小(人源化程度提升可减小药物副作用)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对药物作用靶向性要求很高的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等领域。
图13:
全球单抗药物主要应用疾病领域
已应用于临床的单抗药物适应症不断扩大,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已上市的单抗药物表现出更大的适应性,如由Genetech生产的贝伐单抗于2004年上市之初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2006年新增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2007年被欧盟国家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2014年被FDA批准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此外,贝伐单抗一直以来还被医生用来治疗黄斑变性眼病(AMD)。
图14:
贝伐单抗适用症不断扩大
前沿技术双抗和ADC的发展为单抗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双抗是双特异性抗体的简称,是指含有两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相较于单抗,双抗的特异性更强,对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更小,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双抗主要是以现有单抗为基础,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进行制备的。
图15:
双抗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图16:
ADC示意图
ADC是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conjugate)的英文简称,是通过一个化学链接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连接到单抗上,单抗作为载体将小分子药物靶向运输到目标细胞中。
单抗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但药效不如小分子药物;小分子药物活性强,但在人体内半衰期较短,专一性较差,容易产生副作用。
ADC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提高肿瘤等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发展空间巨大。
2.2肿瘤治疗的巨大市场推升我国单抗行业高速发展
国内单抗药物主要应用于抗肿瘤领域。
不同于国际市场,目前国内上市单抗药物主要应用于抗肿瘤领域,相应市场占比超过70%。
图17:
当前我国单抗药物主要应用疾病领域
我国恶性肿瘤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受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数持续增长。
2015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已接近1000亿元,2020年则有望突破20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图18:
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及占比变动趋势
图19:
不同年龄段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
图20: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图21:
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及预测
传统肿瘤治疗方式副作用较大。
传统上一般采用放疗或化疗等方式来对肿瘤进行治疗,但这些治疗方式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极大地损伤了机体正常细胞,副作用较大;且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易产生耐药性,长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与放疗、化疗等传统肿瘤治疗方式不同,单抗药物治疗具有靶向、特效、低毒等
优点,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具针对性,副作用也较小。
此外,单抗药物的半衰期相较常规化疗药物和小分子靶向药物要长得多,一般能达到20天左右,因而对于肿瘤这种慢性病的治疗来说,单抗药物显然要更适合。
表2:
单抗药物与常规化疗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比较
单抗药物开发更具资金和时间优势。
与开发创新化学药物(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相比,开发单抗药物具有明显的资金和时间优势。
开发一种创新型化学药物需要在临床前阶段进行大量的分子筛选和动物试验,有机化学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筛选出新的化学分子以发现“引导”化合物或对既有“引导”化合物进行新的修饰,并再次通过动物试验来初步评价药品的安全性以及收集吸收、代谢、排泄等相关生物效应数据,以保证该化合物可以进入人体临床测试阶段即成为“研究用新药”。
整个过程一般需要5-7年,花费上亿美金。
而对于单抗药物,由于相关适应症靶点更加清晰,可选择蛋白质结构范围更加狭窄,因此在临床前阶段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资金进行筛选。
通常一种化学药物从研究开发到投放市场,约耗资8-10亿美元,开发周期12-15年,而单抗药物的开发周期为6-8年,耗资仅约2亿美元。
因此,与开发化学药物相比,开发单抗药物具有明显的资金和时间优势。
事实上,我国单抗药物治疗对于传统肿瘤治疗方式的替代已经开始。
图22:
近年我国单抗药物在抗肿瘤药物市场中的占比走势
2.3政策利好我国单抗行业发展
产业政策
作为生物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我国单抗产业的发展。
表3:
近年我国政府出台的鼓励抗体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医保政策
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进入到地方医保目录。
单抗药物价格通常较高,因而暂时未能进入到国家医保目录,但随着其治疗效果不断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单抗药物被增补到地方医保目录。
随着人社部在时隔七年之后再次对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展开调整,不排除有重磅级单抗药物进入到国家医保目录的可能。
表4:
部分进入我国地方医保的单抗药物
药品审评审批政策
新药审评时间长阻碍了我国创新药的发展。
长时间以来,我国新药审评耗时冗长,2014年,我国1.1和3.1类新药从申请临床到上市获批平均耗时63个月,远远长于同期美国新药的平均审评时间(约10个月)。
新药审评时间长不仅降低了我国药企对创新药研发的热情,也使得我国在全球创新药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
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将加快我国单抗行业发展。
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明确将加快创新药的审评审批,对创新药实行特殊审评审批制度,单抗药物作为创新药的一员,必将受益于此次药审改革,得到快速发展。
图23:
我国新药平均审评时间远远长于欧美国家
图24:
药审改革后创新药的审批时间将大为缩短
2.4我国单抗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国外单抗专利药陆续到期助推我国单抗市场发展。
目前,国内在研单抗药物大多为国外重磅单抗药物的仿制药,随着近年国外单抗药物专利陆续到期,我国将迎来单抗市场发展的大时代。
图25:
部分重磅单抗药物各地区专利到期时间
我国单抗药物人均治疗费用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发展空间巨大。
当前,我国人均单抗药物治疗费用约为0.8美元,仅约占世界人均单抗药物治疗费用的1/16,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图26:
我国人均单抗治疗费用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
3.研发与生产技术是单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1研发技术进步引领行业持续向前发展
单抗从诞生到如今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而每一个大的发展阶段无不是由于抗体研发技术的进步而推动的。
图27:
全球单抗产业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一:
杂交瘤技术的诞生使得单抗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制备
自1957年F.M.伯内特提出克隆选择学说以来,单抗便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但由于B淋巴细胞在体外环境下无法大量增殖,因而单抗一直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直到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发明了杂交瘤技术,使得单抗能够在短时间内
进行大量制备,为单抗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
发展阶段二: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使单抗的应用得到大幅拓展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诞生之前,人们通常取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通过杂交瘤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
由于该抗体是由鼠的淋巴细胞分泌,因而称之为鼠源单抗。
然而在临床应用中,鼠源单抗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1)鼠源单抗在人体内易产生HAMA效应,使得单抗药物在人体内易作为异源蛋白而被清除掉,从而削弱其治疗的有效性;
(2)HAMA效应会使部分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副作用较大。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人们一直致力于人源性抗体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开发抗体药物(基因工程抗体),以降低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及其功能。
基因工程抗体是指利用重组DNA及蛋白质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同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配,经转染适当的受体细胞所表达的抗体分子。
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主要包括人源化技术、抗体库技术及转基因小鼠技术等,在这些技术的推动下,单抗在鼠源后又历经了嵌合、人源化及全人源三个发展阶段,人源化程度不断提高,应用领域大幅拓展。
图28:
抗体药物主要开发技术
图29:
四代单抗结构对比
基因工程抗体已成为当前全球抗体药物制备的主流。
相较于鼠源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具有免疫原性低、可塑性强以及成本低等优点,现已成为全球抗体药物制备的主流。
图30:
基因工程抗体制备示意图
单抗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不仅给单抗行业带来了巨大发展,也引领着其未来发展方向。
今后,抗体药物的研发将继续朝着“提升药物疗效”与“减少药物副作用”的方向发展。
提升药物疗效方面
抗体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对传统抗体的结构进行改造,构建出具备更好空间构象的抗体分子,将有助于增加抗体与抗原的接触概率,提升抗体药物的特异性与亲和力,进而增强药物疗效。
例如,经传统抗体分子改造而成的小分子抗体已成为当前全球基因工程抗体领域的研究热点。
小分子抗体主要包括抗原结合片段
(Fab)、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等类型,相较于传统抗体,小分子抗体的特异性
更强、亲和力更高,且具备组织穿透性好、稳定性好、易于表达等优势,在提升
抗体药物的疗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31:
小分子抗体主要类型
新靶点不断被开发用于疾病治疗。
传统的用于肿瘤治疗的抗体类药物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某些癌细胞的特定抗原及肿瘤供给血管方面,如利妥昔单抗(作用于CD20)、贝伐珠单抗(作用于VEGFR)等。
近年,一些新靶点的发现使得抗体药物对疾病有着更广泛的用途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2014年上市的抗PD-1(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Nivolumab(Opdivo),能通过阻断PD-1介导的淋巴细胞负性通路,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除能力,提升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上,Nivolumab的客观缓解率超过紫杉醇18个百分点。
减少药物副作用方面
单抗全人化。
全人源单抗能有效避免HAMA效应,增强药物活性,并减少因鼠源成分而导致的药物副作用,提高单抗药物的安全性。
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及转基因小鼠技术的成功应用,全人源单抗在所有单抗药物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
图32:
国外历年上市的不同抗体类型的单抗数量变动趋势
3.2抗体药物的生产是一个技术密集型流程
除研发外,抗体药物的生产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流程,大体可分为上游工程系的构建、中游细胞大规模培养工艺开发、下游大剂量重组蛋白的纯化与质控三个关键技术环节。
每个关键技术环节都异常重要,并能最终影响抗体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产能。
图33:
重组抗体生产工艺与抗体产业化关键技术
工程细胞系的构建
工程细胞系的构建是重组抗体产业化制备的第一步,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工程细胞系”不仅要求能够正确表达重组抗体,还需具备“生长能力强、表达水平高、遗传稳定”等特性。
目前,国际上用于抗体生产的工程细胞系表达水平可达20~70PCD(pg/cell/day),大幅高于我国细胞系的表达水平(<20pcd),过低的工程细胞系表达能力严重制约了我国抗体的表达水平(<1g/L)。
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构建生产细胞系,已成为我国抗体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细胞大规模培养工艺开发
目前,国际上重组抗体的制备主要采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工艺,该工艺的核心在于实现哺乳动物细胞的规模化培养,从而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
作为国际生物制药产业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细胞大规模培养工艺开发具有技术难度大,资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等特点。
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以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为基础,同传统转瓶培养技术相比,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优点众多,并已成为发达国家生物制药产业细胞培养的主流。
图34:
哺乳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优点
然而,同国外相比,我国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技术十分落后。
目前国际大型药企的生物反应器规模超过200,000升,如Amgen达到200,000L,Genentech达到250,000L等,容积产率一般可达3-5g/L,而国内生物反应器规模不超过5,000L,
容积产率低于1g/L,技术差距悬殊。
落后的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技术是我国细胞大规模培养工艺这一关键技术长久以来处于薄弱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而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抗体药物的产业化进程。
大剂量重组蛋白的纯化与质控
随着越来越多的抗体药物获得临床批件和投入生产,抗体下游对纯化工艺的效能和成本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抗体纯化环节介质的成本占据抗体药物生产成本的70%以上,纯化工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抗体行业产能扩大的主要因素。
工业上抗体纯化方法主要包括离子交换法、盐析法(中性盐沉淀法)及亲和纯化
法等,通过提升抗体纯化技术水平,可在保证抗体纯度的基础上提升抗体纯化能
力(如新兴的Q膜色谱技术处理能力可达10~36千克/升,远远大于亲和色谱
15~50克/升的处理能力),缩短纯化步骤,提升生产效率(纯化收率),进而增强
抗体生产企业的竞争力。
质控:
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日益凸显。
质量源于设计理念意味着药品从研发开始就要考虑最终产品的质量,消除因药品及其生产工艺设计不合理而可能对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从细胞株构建、细胞工艺开发、纯化和制剂等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现行药典的要求。
3.3掌握单抗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在产业竞争中胜出
单抗产业链
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是试剂和耗材,试剂主要包括培养基、氯化钠、磷酸盐等,耗材主要包括细胞培养瓶、移液管、枪头、离心管、层析填料等。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较多,市场竞争充分。
单抗下游需求市场主要是医院,终端用户为患者,抗体药物定价通常较高,但鉴于其作用机制的独特性以及国内品种的稀缺性,下游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弱。
单抗行业经营模式相对简单,通常包括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三个环节,其中抗体药物的研发与生产环节技术壁垒极高,所需资金投入量大(国际上一个单抗专利药的研发投入通常在1亿美元以上,国内抗体仿制药的研发投入也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
行业对上下游产业议价能力较强,因而,技术壁垒极高的抗体药物研发及生产能力成为抗体产业链的核心。
图35:
单抗产业链
竞争格局
行业整体竞争程度低,进口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当前,国内上市抗体品种较少(12个进口产品与12个国产产品,其中进品产品市场占比超过80%,居于主导地位),针对的治疗疾病多样化,行业整体竞争程度低。
图36:
当前我国进口与国产抗体药物市场占比
综上,企业对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能力是抗体产业链的核心,掌握抗体药物研发及生产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在抗体产业竞争中胜出。
图37:
单抗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4.投资建议
4.1投资思路及建议
当前,我国单抗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单抗自身的技术优势、肿瘤等疾病治疗的巨大市场、政策利好及国外重磅单抗药物专利到期等因素都为我国单抗行业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
单抗行业技术壁垒极高,资金投入量大,具备抗体药物研发及生产关键技术的企业将拥有产业核心竞争力。
因此,我们看好掌握单抗研发与生产核心技术的抗体生产企业。
4.2相关公司
三生国健:
国内抗体行业的领军者
业绩总体表现平稳
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自创建以来即专注于抗体药物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抗体制药领域的领军企业,提供覆盖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重大疾病领域的靶向药物。
目前,公司共上市2个抗体产品: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注射用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克隆抗体 行业 深度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