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主题.docx
- 文档编号:28876901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63MB
环境保护主题.docx
《环境保护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主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主题
环境保护
雾霾对人健康的影响?
1.
首先,离开经济发展讲环境保护,无异于缘木求鱼。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仍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因此解决环境问题,不能离开经济发展。
其次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无异于竭泽而渔。
环境问题产生于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产生于向环境排放废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只重经济发展,不讲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就难以持续。
中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反映了我们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新认识。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我们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更多地依靠节约和循环经济推动,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但发展的基本内涵必须是科学发展,是注重长远利益、不断改善环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保护环境的主要任务是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问题突出:
①大气、水、土壤等主要环境要素污染严重,②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加剧,③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加速,④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
多年来粗放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集中爆发,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已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形成了比较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环境趋势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其原因是法律执行不到位,也有制度不完善的原因。
同时原环保法从理念、制度没有能够在这部法律中体现出来。
不适应于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也落后于其他专项法律。
强化法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原环境保护法侧重于污染防治,目前我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我国的生态破坏非常严重。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必须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并重。
保障公众健康是环境保护法立法的根本任务,也是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
良好的环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保证,也是公众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环境保护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保护公众健康权益出发,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
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从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盲目自大的发展观念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这是我们从理想激情到现实理性的回归,是我们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生态文明顺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有力保障,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有效地维护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经济建设在良性循环下,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
是一种发展思想和战略,其概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先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内容,环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良好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和加强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
基本国策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的基本准则。
目前有四部法律分别将计划生育、男女平等、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等明确为基本国策。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共同准则。
明确了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①保护优先十八大报告提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保护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就是从源头加强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生态破坏。
如“划定生态红线”;②预防为主就是事前采取预测、分析、和防范措施,避免减少环境危害,改变“事后治理”“末端治理”舍本逐末的方式。
从外部管理如环境监测、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三同时制度以及企业内部的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排污少的工艺。
③综合治理就是环境要素的治理要统筹考虑、多种手段治理环境、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环境治理格局、由点上管理到面上联防联治等多元治理体系。
如跨行政区域联防联治协调机制;④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要有公众参加,要保障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管理参与权和环境违法监督权,体现了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理念。
如监管部门依法公开环境信息、企业公开排污信息、环评报告全文公开等⑤损害担责就是环境损害者对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承担责任,损害是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担责侵权责任、行政处罚、行政拘留和刑事责任。
1、增加生态保护红线规定2、明确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3.完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
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通过向一定地区和排污单位分配特定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将该地区和单位的特定污染物数量控制在规定的限度内的污染控制方式和制度。
强化了责任
(一)政府责任
(二)、强化企业责任
(三)、强化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
公民的环境权利和环保义务公民的环境权利。
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公民的环保义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每个人既是环境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环境的加害者。
环境污染与我们每个人都有间接或者直接的关系。
生产建设活动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而生产建设活动,最终都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所以我们的需要,会间接影响到环境。
我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垃圾,开车出行,会增加空气污染,这些会直接影响环境。
所以,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此,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作了如下规定:
一是公民应当低碳生活。
第6条第4款规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用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二是公民应当绿色消费。
第36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和再生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三是公民应当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第38条规定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加大违法排污的责任,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加大了处罚力度。
一是规定了按日计罚制度,二是责令停业、关闭行政拘留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此外,违法排放污染物,构成犯罪的,还要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THANKS!
!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保护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