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docx
- 文档编号:28873650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6.32KB
中考总复习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docx
《中考总复习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总复习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总复习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
《曹刿论战》
一、按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庄公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
3.作战前,中,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4.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认为(彼竭我盈)之时是最佳的反攻时机,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之时则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
5.本文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
二、阅读题
1.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只有取信于民并使用准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2.“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的双方,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
3.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取信于民;使用准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4.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5.本文中详写了战前准备,略写了战争的过程,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
之所以详写曹刿论战前准备、掌握战机、详查敌情、战后论述战胜原因,略写战争过程,是为了突出曹刿这个在政治上有远谋的军事家的形象,强化中心。
6.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本文重点写的是:
战前准备(或:
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7.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并且曹刿十分爱国,有责任心。
8.鲁庄公回答曹刿提问时被曹刿两否一肯的过程中,你理解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
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9.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什么品质?
曹刿具有爱国热情;且深谋远虑,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0.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
取信于民是战争的先决条件。
11.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原因: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目的:
判断敌情;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12.曹刿的“远谋”或“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
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
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三次答话,两否一肯,纵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这是他政治上的远见。
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重视战略战术,抓住战机。
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12.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通过文中曹刿冲破乡人偏见而进谏庄公,说明他具有爱国意识,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关心国家大事,敢于进见。
对鲁庄公“小大之狱”的认可说明他有政治远见;面临强敌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作战过程中能准确分析敌情,掌握战略战术,即时把握战机,说明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3.判断“击鼓进军”和“下令追击”的时机充分体现了曹刿的什么军事思想?
作战时,细心观察敌情,准确分析判断,恰当把握有利战机的军事思想;表现了曹刿细心观察,镇定从容,善于把握战机,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4.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的是什么?
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能够击鼓进军?
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能够追击?
15.鲁庄公回答时被曹刿两否一肯的过程中,你理解到他是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6.在作战前,作战时与作战后,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方面?
战前:
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战时: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战后:
既克,公问其故。
17.“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急躁,冒进。
18.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鲁庄公是一位平庸的国君,但他与昏庸的国君不同。
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恩小惠和不存有的神灵身上,可见他政治上的无能;战争中,他急于求战,战胜后又不知原因,可见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听进意见;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指挥,战后能虚怀若谷询问战胜的原因。
由此可见,他和一般昏庸的国君不同,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2、词语解释
(1)发:
起,指被任用
(2)畎亩:
田间,田地(3)举:
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4)筑:
捣土用的杵(5)士:
狱官(6)市:
市井之间(7)任:
责任,使命(8)苦:
使他受苦(9)空乏:
资财缺乏。
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0)拂乱:
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做事不顺(11)所以:
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12)动:
使惊动(13)忍:
使坚韧(14)曾:
同“增”,增加(15)恒:
常(16)过:
犯过失(17)衡:
通“横”,梗塞,不顺(18)作: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9)征:
征验,表现(20)色:
脸色(21)喻:
了解(22)入:
在里面,指国内(23)法家:
守法度的大臣(24)拂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辅佐。
(25)出:
指国外(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萎靡不振直至衰亡。
3、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并解释:
(1)曾——增,增加
(2)衡——横,梗塞,不顺(3)拂——弼,辅佐
4、相关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内忧外患
5、相关对联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使人委靡死亡3.生无情轻如鸿毛死有义重于泰山4.孔仲尼厄而作《春秋》,生于忧患李后主囚乃赋离愁,死于安乐
六、用原文答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怎样的磨练: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受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理,提出了什么论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
”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人恒过,然后能改。
8、独立成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炼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0、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做出怎样反应的: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1、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问答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是?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4、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
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说明忧患能够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
6、六个例子基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年代顺序。
(按严格的时间顺序,百里奚应该排在孙叔敖的前面。
)
7、“发”和“举”意思相近,为何六个例子不用同一字?
“发”是“起”,指被任用”;“举”是“被举用,被选拔”之意。
但舜为帝王,其余人为臣子,故而有细微差别。
8、第一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例证/事例证明/摆事实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指哪些人?
上述六个人及与此命运相似的其他人。
10、上天要把使命给予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
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心理、身体、生活境遇。
(生活、思想、行为)好处是:
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道理论证,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为下文由个人成材问题提及国家治理问题做铺垫。
13、“人恒过……国恒亡。
”段内部层次是:
第一层:
“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第二层:
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
从个人有所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14、第三段内容和第二段的论述有什么联系?
第三段进一步论述磨难如何使人“动心忍性”。
15、有人做事怕失败,因怕犯错误而畏缩不前。
请用本文观点评价一下这种做法。
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经历失败才能持续积累经验。
16、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说说经历磨难困苦对一个人有什么益处?
增长经验,磨砺性情,使人充满生活的激情。
1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
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
不能。
因为当今这个时代的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实现个人价值,还是振兴民族大业,或是追求人类美好理想等的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所以要常怀有忧患意识,从容应对,才能处变不惊,面临挫折才能坦然,绝不能养尊处优,耽于安乐。
18、文中“举”“发”有何异同?
同:
即表现人物由低微向显贵的转换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
异:
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主要是靠自身才干和努力,故用发;傅说等人,他们的成功除自身努力外,主要是得益于明主知遇之恩,故用举。
19、第1段与第2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由第
(1)段的六个特殊事例,归纳出第二段的普通性结论。
并论证其事业上成功的原因:
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不过,也正因为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接困难挑战,谋求发展中增长了才干。
20、如何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一个人遇到困难并不可怕,相反它能够激励人们勤奋,发愤;而人们贪图享乐倒是可怕的,因为它会使人萎靡不振,甚至导致国家灭亡。
八、中心:
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导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主要写法:
1.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论出论点。
)
2.两处使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一、增强语言气势,引出的下文议论。
“人恒过……”
二、句式灵活,增强语言气势,有说服力,增加美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整体感悟
1、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纳”、“谏”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
讽:
动词,讽喻。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特指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辞实行规劝。
)
纳:
动词,接受。
谏:
名词,指批评建议。
2、概括各段大意。
第1段:
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2段:
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刺齐王除蔽纳谏。
第3段:
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3、概括本文的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邹忌讽谏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表现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推理,巧于讽喻的谋臣形象,表达作者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的愿望。
4、本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人不能被美言所迷惑,要有自知之明;说话要讲究方式,语言要委婉;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等。
(或:
启示:
从邹忌的角度说,要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赞誉,不盲目听信;从齐王的角度说,要有虚怀若谷,勇于听取批评的胸襟。
)
二、用原文回答
★第一自然段
1、文中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语句是?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邹忌悟出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的句子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第二自然段
邹忌分析“王之蔽”的句子是?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第三自然段
暗示“王之蔽”已彻底根除,突出纳谏效果卓著的语句是?
虽欲言,无可进者。
三、段落分析
▲第一自然段
1、第1段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邹忌形象的?
从这段文字看,邹忌有哪些特点?
答:
从肖像、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刻画邹忌的形象。
相貌美丽,虚怀若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
2、妻、妾、客对邹忌的赞美有何不同?
从中能够看出他们怎样的不同的心态?
答:
语气明显不同。
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可见其妻的偏爱之情,用反问句,语气十分肯定,不容置疑。
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人的回答不但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是平淡的肯定,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3、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
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答:
①“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尤其是“三答”。
②邹忌由此想到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至此,他豁然顿悟,理解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
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齐王埋下了伏笔。
4、面对妻、妾、客的不同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答:
不盲目亲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性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第二自然段
1、邹忌怎样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答:
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三种不同回答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然后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较,把家事与国事实行类比,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以此劝谏齐王。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
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
原因有三:
①齐国是大国,齐王位高权重。
②齐王身边的人偏爱或者害怕他。
③举国上下都对齐王有所求。
4、请就第2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答:
如内容方面:
作者以家事和国事实行类比,推己及人,由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第三自然段
1、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答:
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2、文中说“王曰:
‘善。
’”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怎样的纳谏态度?
答:
表明了齐王心悦诚服的纳谏态度。
3、“王”下令,是受了谁的启发?
他颁布了什么命令?
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个道命令?
答:
①邹忌
②颁布的命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③颁布命令的目的:
是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齐国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的政治理想。
4、齐王在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最终取得了什么效果?
答:
①措施:
下令群臣吏民提意见,并给予了不同的奖赏。
②效果:
纳谏除弊,内政修明,四国朝齐。
5、从“面刺”、“上书”“谤讥”三种不同奖赏,能够看出齐王怎样的胸怀?
答:
广开言路、虚怀若谷,听取批评的胸怀。
6、文章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的人数,说明了什么?
答:
依次说明:
①“令初下”“门庭若市”说明齐王治政问题很大。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说明齐王采纳了很多人的意见,持续改正了错误。
③“期年之后”“无可进者”说明齐王已完全采纳群臣吏民的意见,国家大治。
总来说之,这样写,就是为了说明齐王纳谏后,朝廷的弊端越来越少,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7、第3段中的“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短语能否互换?
为什么?
答:
不能。
因为这三个短语从时间上表现进谏由多渐少至无这个渐进过程,突出纳谏的卓著效果。
8、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
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答:
①区别在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②为进谏者颁奖表明齐威王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9、“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
“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答:
①“此”,指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种情况。
②“战胜于朝廷”是指内政修明,不必用兵就能使别的国家畏服。
▲全文
1、从文中看,齐王之所以能够最后“战胜于朝廷”,原因何在?
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答:
原因有二:
一是有勇于并善于讽谏的邹忌;二是齐威王勇于纳谏、勇于改过。
贤臣、明君精诚团结,所以“战胜于朝廷”。
启示:
(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
(2)要虚心对待师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
(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
(4)要敢于、善于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俗话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
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
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答:
那句俗语没有错。
我们能够有新的理解。
劝谏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要讲究劝谏方式。
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意见,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愉快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3、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
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
邹忌的进谏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答:
①建议:
开张圣听
②启示:
邹忌是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劝说齐王的。
而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对方,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语言委婉,从而使之愉快地接受意见。
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能够借鉴这种做法。
4、你从全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答: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3)批评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的道理?
答:
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准确理解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即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作为普通人,亦应如此。
6、邹忌用什么方式来讽谏齐王?
这有什么作用?
高明在哪里?
答:
①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
即以家事喻国事,由自己的切身体会实行类比推理,由小及大,现身说法,启发诱导,委婉规劝。
②作用:
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含蓄委婉。
③高明:
使对方乐于接受。
7、课文题目中哪个词标明了邹忌劝说齐王的方式?
请你简评一下此种方式的好处。
答:
“讽”标明了劝说方式。
“讽”之意是“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这种劝说方式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能够借鉴。
《鱼我所欲也》
问答题: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在作者看来,“苟得”指什么说的?
答:
为了“生”放弃“义”,苟且偷生。
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在作者看来“甚于死者”之所恶是什么事?
答:
不义,即放弃“义”
3.“非独贤者有是人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指什么样的人?
答:
“贤者”指坚守道义,不为利所动,不为势所屈,无论如何都不会丧失本心的志士。
“本心”即指舍生取义之心。
4.本文赞扬了什么精神?
批评了什么行为?
答:
(1)赞扬了刚正不阿,坚守道义,敢于舍生取义的正气。
(2)批评了见利忘义的行为。
5.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而当今社会人们更强调“热爱生命”“珍爱生命”,这两者矛盾吗?
答:
不矛盾。
“舍生取义”是从人格尊严角度教育人们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屈服于邪恶势力;
“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是从人生态度告诫人们要热爱生命,不虚度光阴,不浪费生命,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6.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义”?
在你的思想意识中,我们最应该坚守的“义”是什么?
答:
舍生取义的“义”指道义,礼义,封建道德规范等。
我认为是正义。
7.本文中大量用了对比手法,试举出几例。
8.
(1)鱼和熊掌对比
(2)生与义对比
(3)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
(4)乡为与今为对比。
8.本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好处。
答: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本来这句话用一句话就能够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但作者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增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9.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千百年来,很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生命践行了这个主张,但是强盗有时也讲“义”,例如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为了效忠天皇而“杀身成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别正义与非正义呢?
答:
正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理应做的,通常指人们按一定的道德标准所理应做的事,也指一定道德评价,在汉语里它通常与公平,公道,正直,正当,公理、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崇高理想、高尚品德、人格尊严、自爱等相关联,在日本的教育体系里没有是非,没有善恶,只有忠诚、利益和对强者的崇拜。
所以,日本军人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并不是反抗侵略压制的正义之举,而是指对天皇无条件效忠和对大日本帝国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其糟粕显而易见。
10.本文使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答: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1.文中说“所欲有甚于生者”中“所欲”能够指哪些事情?
答: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祖国建设、为别人的安危等。
12.文章开篇使用了什么修辞?
为何使用这个修辞?
答:
比喻。
本文论述“舍生取义”,“义”是抽象事物,难以把握理解。
用比喻使人容易接受。
13.文章从“所欲”入手,而当人在“所欲”发生矛盾时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答:
应采取准确的原则态度,要实行准确的抉择与舍去。
14.文章用“鱼”和“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答:
“鱼”比喻“生命”,“熊掌”比喻“义”,形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复习 语文 文言文 重点 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