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865839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60.16KB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大题,37小题,共100分答题时间:
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受试者每分摄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mL,其每分输出量是:
A.3L/min
B.4L/min
C.5L/min
D.8L/min2.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运动中,经过哪一状态后机体便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A.赛前状态
B.假稳定状态
C.进入工作状态
D.疲劳状态
3.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受刺激的感受器是:
A.腱器官
B.肌梭感受器
C.触觉感受器
D.压觉感受器
4.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增高,其主要原因是:
A.心脏泵血功能增强
B.慢肌纤维的百分比含量增高
C.血液运氧能力增强
D.肝脏对乳酸的清除能力增强
5.正常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
A.1~2L
B.2~3L
C.3~4L
D.6~8L6.血管内外均可以使衰老的红细胞得到破坏,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A.肾和肝
B.脾和肝
C.胸腺和骨髓
D.肺和淋巴
7.脊髓小脑的功能是调节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运动,协助大脑皮质对何种运动进行适时的控制:
A.状态反射
B.翻正反射
C.随意性运动
D.节律性运动
8.女子第一次来月经称为初潮,通常年龄是:
A.8~10岁
B.11~12岁
C.12~14岁
D.14~16岁
9.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
A.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
D.雄激素
10.运动时与脂肪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
A.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B.性激素分泌减少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生长素分泌增加
二、填空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
)和()增多,使其在高原训练回到平原
11.高原环境可使运动员血液中(后机体供氧能力得以提高。
后恢复过程也()
)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肌肉中毛细血管开)三个基本活动。
)
17.运动生理学通常将机体依靠肌肉收缩()或(
力,称为肌肉力量。
18.运动时动脉血和组织细胞间氧分压差和二氧化碳分压差(
放数量()。
19.生命基本特征包括()、()和(
20.能源物质中糖、()和()都可参与有氧氧化
三、名词解释(该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21.交互抑制
22.整理活动
23.自由基
24.肺活量
25.氧通气当量
四、简答题(该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
26.简述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自我监控的目的和意义。
27.试比较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区别?
28.简述肥胖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29.简述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及其功能。
30.简述呼吸型式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五、论述题(该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
31.详述运动时循环系统功能的变化。
32.为什么说运动技能是一种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33.试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及规律,并阐述各阶段形成的生理原因、动作表现及采取的教学方
34.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有哪些生理特点?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什么?
35.试述激素对急性负荷的应答以及对长期运动的适应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该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
36.某市环保局透露的数据显示,在夏季机动车尾气污染占到整个空气污染的22%,这一比例在
所有污染物中排名第二,仅次于25%的扬尘污染,比挥发性污染高出两个百分点。
为迎接全运会召开,该市出台应对极端天气预案:
全运会期间重污染一旦来袭,政府将按照预案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届时,三环以内所有运输残土、沙石和水泥等物料的车辆,都将被禁止驶入。
70%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机动车辆,也将停止使用。
此外,还采取了重污染企业限产、实施交通管制、二环内所有施工工地停工等措施,用来保障空气质量。
依据上述案例说明该市全运会期间应对大气环境污染预案的意义。
37.某教师在投掷标枪的教学课中,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给学生讲述了投掷标枪中“引枪”的动作要领和技术特点,并再三强调其对投掷技术的完成和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性,随后又进行了几次动作示范,获得了同学们的一片赞叹声,效果良好。
此时有一位同学突然问到:
“老师,投掷标枪为什么不直接向前投,而要做一个引枪动作呢?
”老师深思片刻但确没有做出明确的答复,就让学生开始练习了。
请你从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角度来帮助这位老师分析一下“引枪”这一技术动作的可能生理机制是什么。
运动生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总计:
6大题,37小题,共100分一、单选题
1.C
2.C
3.B
4.A
5.D
6.B
7.C
8.C
9.C
10.C
二、填空题
11.
空1.红细胞数量
空2.血红蛋白
12.
空1.肝脏
空2.骨骼肌
13.
空1.平台
空2.长
14.
空1.迂回通路
空2.物质
15.
空1.正压
空2.困难
16.
空1.高
空2.较快
空
1.
对抗
空
2.
克服
18.
空
1.
加大
空
2.
增多
19.
空
1.
新陈代谢
空
2.
兴奋性
空
3.
生殖
20.
空
1.
脂肪
空
2.
蛋白质
三、名词解释
21.牵拉肌肉引起某些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而另一拮抗肌的运动神经元抑制,这一生理现象称为交
互抑制。
22.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
23.自由基是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
24.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活量,其值相当于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25.每分通气量与每分摄氧量的比值(VE/VO2),称为氧通气当量。
四、简答题26.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自我监控是很重要。
通过对运动过程中多项指标的采集与分析,可以及时、准确地收集运动中和运动后身体的反应,客观地评价身体状态、疲劳程度、机体的恢复情况,以监控和调节运动量,对预防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有积极的作用。
27.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真稳定状态出现在进行中、小
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
假稳定状态是出现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②在真稳定状态,当人体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以后,机体的摄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的要求,不再产生氧亏,能
量供应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很少产生乳酸。
而在假稳定状态,当人体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以后,机体的摄氧量虽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不断产生氧的亏欠,能量供应是以无氧代谢供能占优势,乳酸水平逐渐升高,血液pH下降;③处于真稳定状态的运动,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而假稳定状态的运动,运动持续时间不可能持久。
28.肥胖形成的生物学机制主要有:
①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遗传是肥胖的主要决定因素。
人类大
多数肥胖属于多基因性肥胖,其易感性决定于遗传因素,有研究显示,双亲都肥胖的家庭子女约有80%肥胖、单亲肥胖的家庭子女约有40%肥胖;②生理因素。
这一因素可用中枢体重“调定点”理
论来解释,在中枢的下丘脑部位存在有体重“调定点”,正常情况下,当体重增加高于“调定点”时,食物摄入量减少,整个机体代谢水平升高;当体重低于“调定点”时,能量消耗急剧下降,食物摄入量增加。
肥胖是在提高了“调定点”的情况下对机体能量平衡进行调节;③代谢因素。
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供能,而肥胖者更多地依赖糖的氧化供能,而不是脂肪。
因此,肥胖者脂类氧化能力降低与脂肪储存过多有密切的关系;④环境和行为因素。
不良的环境和行为因素作用于特定的遗传背景而易导致肥胖,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儿童肥胖,约有80%将会延续
为成年人肥胖。
成年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每10年其基础代谢率分别降低2%和3%,如果食物摄入量没有随着减少、或体力活动量不足,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肥胖发生率也就会随之增加。
29.答: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①支持作用;②绝缘、屏障作用;③保护、修复与再生作用;④物质代谢营养作用;⑤免疫应答反应;⑥维持局部离子平衡作用;⑦对递质的调节;⑧合成神经活性物质。
30.答:
呼吸有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两种形式。
以膈肌收缩为主所实现的呼吸称为腹式呼吸;以肋
间外肌收缩为主所实现的呼吸称为胸式呼吸,正常成年人的呼吸这两种呼吸都参与,所以是一种混合式呼吸。
人体在不同的运动时,如能合理地应用呼吸形式,就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完成。
在完成需要胸廓固定而便于发力的动作时,如支撑悬垂、倒立,应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完成需要腹肌紧张的动作时,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应以胸式呼吸为主。
五、论述题
31.运动时循环系统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心率、搏出量、每分输出量增加。
机体
运动时,心率加快是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可从安静时的75次/分增加到180次/min,甚至可达200次/min以上。
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与运动的强度之间呈线性正比关系,直到达到最大心率。
运动时,
不仅心率大幅度增加,而且心肌的收缩力量明显增强,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可从安静时的60~70ml增加到110~130ml。
高水平耐力运动员可从安静时的80~110ml增加到160~200ml。
目前大部分
的研究认为,在运动强度为最大强度的40%~60%之间时,搏出量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超出
此范围后,搏出量达到最大并处于平台期,并且在力竭前不再发生变化。
由于运动时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显著增加,心输出量可从安静时的5L/min增加到25~30L/min,运动员甚至可达35~40L/min;②血液的重新分配。
运动时,心输出量大幅度增加,但增加的量并不是按照安静时的比例在进行分配,而是通过体内调节机制,进行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
心脏以及运动的骨骼肌血流量明显增加,最高可接近总血流量的90%;内脏器官、脑、肾等的血流量明显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在运
动初期减少,随着肌肉产热的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③动脉血压的变化。
当人体进行全身性耐力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血液重新分配,大量的骨骼肌血管平滑肌舒张,内脏血管平滑肌收缩,总的外周阻力变化不大甚至略有下降,因此,此时动脉血压的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不会显著升高,甚至会略有下降。
32.由于多数运动技能都是由一连串复杂动作组合而成的,所以它是在大脑皮层主导下建立复杂运
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其复杂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复杂性。
一般条件反射通常只需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中枢之间建立暂时神经联系,而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多个中枢参与活动,多个感觉中枢都与大脑皮层运动感觉中枢之间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其反射活动较为复杂;②链锁性。
运动技能是一连串复杂动作的综合,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便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使整套动作形成一连串前后呼应的条件反射;③本体感受性。
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本体感受性传入冲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不能建立,运动技能就不能掌握。
综上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就是建立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33.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有其阶段性变化规律。
一般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泛化阶段、分化阶段、
巩固与自动化阶段。
但各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度的,各阶段的出现及持续时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运动技能形成初期,由于大脑皮层有关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呈现扩散状态,而出现泛化现象,动作不准确,教师在教学中应抓动作的主要环节和主要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的概
念。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大脑皮层有关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日趋分化和集中,运动技能进入分化阶段,初步形成了动力定型,此时教师应重点加强对动作细节的要求,使动作日趋准确。
随着运动技能日趋巩固和完善,大脑皮层有关中枢的兴奋与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精确和集中,动作完成得更加准确、协调或出现自动化,该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34.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血液总量比成人少,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年人;第二,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少、心缩力弱,因此每搏量和每分心输出量都小于成年人,但每公斤体重的心输出量相对值较大,相对血量也高于成人;第三,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口径相对比成人宽,外周阻力比成人小,所以血压偏低;第四,
胸廓狭小、气道较窄、呼吸时的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都比较大,而呼吸肌的力量又较弱,所以每次呼吸的深度和肺活量不及成人,但儿童少年代谢旺盛,对氧的需求相对较多,因而呼吸频率较快。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活动应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练习、力量性练习和静力性练习,课程的密度应小一些,间歇的次数要多一些;第二,要注意区别对待。
对心脏发育较差的儿童少年,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的强度和量都要严格控制。
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学生,如经常参加运动,且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者,可照常参加运动,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不宜做举重等憋气练习,需定期检查,加强医务监督;第三,为发展心肺耐力,12~13岁后力量及耐力性练习的比例可稍增加,15~17岁后,可参加较为剧烈的活动,可
适当进行长距离项目训练,而超长距离项目的训练建议在20岁后进行;第四,在运动中应注意根
据动作的结构、节奏及用力情况,逐步掌握适宜的呼吸方法,如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作过多的屏气动作,运动时有意识地加大呼吸深度,提高呼吸效率。
35.答:
激素对急性负荷的应答以及对长期运动的适应的基本特征有:
①应激激素水平在急性运
动过程中会升高,而且升高的幅度与运动负荷强度和/或运动持续时间相关;②对主要应激激素
而言,运动中要引起其浓度升高,需要有一个运动强度阈值,而且,激活不同激素升高的阈值不尽相同;③长期运动训练后,激素水平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去补偿”现象,表现为反应幅度更加精确,机能更加节省化;④经过长期训练后,不同激素变化的综合结果总是朝着有利于运动的趋势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36.分析要点:
①该市全运会期间出台应对极端天气预案,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大型比赛期间可能发生的大气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预案操作性强,具有针对性明确、防治力度大等特点;②汽车尾气过量排放是该市夏季大气环境污染源之一,为城市大气治污重点。
限行方案不仅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而且有利于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③大气环境污染危及比赛环境,不利于运动员健康,不利于实现比赛目标。
验证了大气环境污染对运动的影响。
37.分析要点:
“引枪”这一技术动作的生理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投掷标枪时,通过
“引枪”动作可以牵拉肢体大部分肌肉,使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使之产生发生器电位进而形成动作电位,此信息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中枢,从而使中枢的兴奋性得以提高,从而可增强下传指令;第二,“引枪”技术运用了人体的牵张反射原理。
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这种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
因此投掷标枪时,通过“引枪”动作可以使肌肉在收缩前适度地受到快速牵拉,在一定范围内增强其后收缩的力量,这就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
但应注意,在牵拉与随后收缩之间的延搁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否则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就将消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运动 生理学 期末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