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8862919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9.19KB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一: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4、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思路
2、通过CuSO4、NaOH与Na2CO3、稀H2SO4实验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总结、概括等加工信息的方法
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本质原因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学习,树立“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历程的科学史料,体验科学家揭示自然规律的艰辛和曲折二、教学内容分析
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其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即从“质”到“量”的过渡。
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事实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
由此来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关键是要做好探究实验。
三、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储备分析: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对物质的构成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对化学变化的一般过程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天平使用技能。
已有生活经验分析:
对化学反应变化过程中质量守恒存在质疑,蜡烛越烧越短、樯橹灰
飞烟灭,这些生活常识似乎在诉说着一个道理: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质量不一定守恒。
认知过程分析:
就物质来看,是从单一物质的质量到各物质质量总和最后到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就对理论认知看,从实验证明守恒到从微观和本质角度去理解守恒。
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
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从分步称量到整体称量的实验“思维”转换; 从物质质量到微粒质量的理性思维转换。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2、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六、教学模式
本节课以主动探究知识、发展智能为旨的探究教学模式为主,便捷的掌握系统知识的接受教学模式为辅。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能。
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释反思—交流应用”的程序来探究。
整个设计不仅注重了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以实验探究为主,采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本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融入到课堂中,体验化学的再发现过程,学习化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真正做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体现教学的双边性。
七、教学组织形式班级上课制八、教学准备
1、用fla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2、实验药品: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硫酸3、实验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托盘天平、镊子、气球
九、教学思路
十、教学过程
篇二: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教案
c
c
c
c
篇三: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南通特殊中心杨晓莉
【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注重以学生为本,坚持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
由实验过程的设计、探究,到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充分考虑到视障生的特点和差异,尽可能让视障孩子拥有与健全人同等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探究兴趣,获得探究的乐趣。
态度。
(3)树立“物质不灭”的辩证统一观点。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准备】
仪器药品:
1、演示实验:
电子秤、烧杯、铁钉、硫酸铜溶液、镊子
2、学生实验:
电子秤、烧杯、小试管、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钠、锥形瓶、小试管、
气球。
自制教具:
水分子模型
【教学过程】
【回忆引入】:
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请大家回忆一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什么?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那么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什么关系呢?
【大胆猜想】:
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用事实你猜想的理由。
PPT出示:
那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呢?
(通过实验证明)
称量物质的质量关系,用到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讨论:
实验怎么进行
小结:
(1)用天平称量反应物的总质量
(2)让反应物反应
(3)再称量生成物的总质量,进行比较
师演示: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大家注意观察现象,盲生认真听好。
这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我把它倒入烧杯。
这是一枚银白色铁钉。
反应前先称出它们的总质量,记录。
现在我将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请大家观察反应现象。
生描述现象(铁钉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师:
如果反应时间足够长,溶液也会变色。
这是课前老师做的实验,现在溶液变成了浅绿色,现象
师:
得到什么结论?
PPT出示
变色,有新物质生成,红色物质是铜,浅绿色物质是硫酸亚铁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师:
生成新物质后质量有没有改变呢?
再称量它们的总质量
得到什么结论?
(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师:
两次称量中,铁和硫酸铜变成了铜和硫酸亚铁,物质没有变化,而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PPT分析过程。
师: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总质量。
PPT
师:
一个实验不足以说明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这样的结论呢?
大家愿意亲自探讨一下吗
请大家做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师:
你准备怎么做呢?
说说步骤
我们每张桌上都有碳酸钠和稀盐酸,请取两药匙碳酸钠放在烧杯中,取稀盐酸约10ml于试管,现在请大家开始实验
注意:
操作过程要小心,不能让物质溅出造成误差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让盲生体验气体的生成)
讨论: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让盲生观察。
结论PPT出示
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什么关系?
(变小了)
【设问】
铁和硫酸铜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而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变小了呢?
【讨论分析】
因为在敞口情况下,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使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
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我们没有称到。
【讨论】如果二氧化碳不排放出来,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相等呢?
大家能不能改良实验设计再探究一下?
生:
锥形瓶上加塞子,将生成的气体一起称量,反应前后质量应该相等。
师:
有没有疑义?
启发:
如果生成气体很多,瓶内压强增大,会有什么后果?
师:
如何进一步改进?
如果在锥形瓶上套一个气球,我们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应该不变,对吗?
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样的密闭装置:
锥形瓶里装有碳酸钠,小试管里装有稀盐酸,锥形瓶口套上气球。
请大家验证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结论:
反应前的质量和反应后的总质量相同。
误差分析
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PPT对比:
两个结论,说明什么?
师:
说明只要不漏掉任何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该相等
我们做了两个实验,事实上,无数实验都证明,只要不忽略任何反应物或生成物,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PPT
从实验过程说说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什么?
(要把所有反应物、生成物都计算在内,特别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能忽略)
【讲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研究路线发现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
师:
为什么波义耳失败了,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成功了呢?
波义耳未保证称量出所有物质的质量。
后两者称出了所有物质的质量。
【思考】波义耳的实验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增加了什么物质?
【启示】波义耳是著名科学家,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可他忽略了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守恒定律就与他失之交臂了,而罗另两位科学家,仅仅将敞口容器换成密闭容器就获得了成功。
实验过程中小小失误就导致了波义耳的失败。
看来我们要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提问】科学家和我们都得出了质量守恒
那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宏观物质的反应和微观分子原子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分析回顾】:
从分子原子的观点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分子化分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以水分解为例体验反应的微观过程。
水里有无数水分子,我们以其中两个水分子为例。
盲生用分子模型演示
PPT演示:
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论】: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
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板书】2守恒原因PPT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我们知道了质量守恒,也知道了为什么守恒,那我们能不能解决刚才的(生活中的)问题呢
【实践运用】:
1、有人说,铁生锈后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2、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损失”的质量到哪去了呢?
这与质量守恒定律矛盾吗?
启示:
物质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
有物质消失,必然会有新物质生成。
【反思】
谈谈你的收获。
1、知道了质量守恒定律和为什么守恒
2、体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我们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验证了一个重要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化学变化中的基本规律,也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同时我们还感受和体会了一种探索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那么,在化学用语上能用什么形式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作业】P96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 守恒定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