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docx
- 文档编号:2885459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77KB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docx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型
3、分类及诊断标准
⑴、M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1.血象:
贫血显著,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升高。
血片中以原始粒细胞为主,少数患者可无或极少幼稚粒细胞出现。
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大于90%(NEC),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
3.细胞化学染色:
POX染色至少有3%原粒细胞POX阳性。
⑵、M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1.血象:
贫血显著,白细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主。
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非红系),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大于10%,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
3.细胞化学染色
(1)P0X与SB染色:
均呈阳性反应。
(2)PAS染色:
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成熟中性粒细胞的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呈阳性反应。
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强度较弱,且不被氟化钠抑制。
(5)Phi(ф)小体染色:
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内出现Phi(ф)小体。
(6)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验:
特异性染色体重排t(6;9)约见于1%的AML,主要为本型。
4.免疫学检验:
表达髓系抗原,可有原始细胞和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HLA-DR、CD13、CD33和CD57阳性。
5.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t(8;21)(q22;q22)易位是M2b的一种常见非随机染色体重排,其检出率高达90%。
AML1基因重排可作为本病基因诊断的标志。
⑶、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血象: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呈轻度到中度减少,部分病例为重度减少。
白细胞计数大多病例在15×10/L以下,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高达90%,Auer小体易见。
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2.骨髓象:
多数病例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个别病例增生低下。
分类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NEC),早幼粒细胞与原始细胞之比为3:
1以上。
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
M3胞质中有大量颗粒和成束的Auer小体。
3.细胞化学染色:
POX、SB、AS-D-NCE和ACP染色均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AS-D-NAE可呈阳性反应,但不被氟化钠抑制,α-萘酚丁酸酯酶染色阴性,依次可与急单作鉴别。
4.免疫学检验:
髓系标志为主CD13、CD33、MP0、CD68等阳性,而HLA-DR、CD34为阴性者。
5.染色体及分子生物学检验:
约70%~90%的APL具有特异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是APL特有的遗传学标志,t(15;17)染色体易位使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PARα)基因发生断裂。
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
⑷、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1.血象: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为中度到重度减少。
白细胞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
外周血可见粒及单核两系早期细胞,原单核和幼单核细胞可占30%~40%,粒系早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均易见到。
血小板呈重度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粒、单核两系同时增生,红系、巨核系受抑制。
包括两种类型:
①异质性白血病细胞增生型:
白血病细胞分别具有粒系、单核系形态学特征;②同质性白血病细胞增生型:
白血病细胞同时具有粒系及单核系特征。
部分细胞中可见到Auer小体。
本病可分为4亚型:
M4a、M4b、M4c、M4Eo。
3.细胞化学染色
(1)POX、SB染色:
原单和幼单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而幼粒细胞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2)非特异性酯酶染色:
应用α醋酸萘酚为底物进行染色,原始和幼稚细胞呈阳性反应,其中原粒细胞不被氟化钠(NaF)抑制,而原单细胞可被NaF抑制。
(3)酯酶双重染色:
可呈现醋酸萘酚酯酶阳性细胞、氯醋酸酯酶阳性细胞或双酯酶阳性细胞。
4.免疫学检验:
白血病细胞主要表达粒、单系抗原CD13、CD14、CD33、HLA-DR,部分表达CD9。
⑸、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血象: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呈中度到重度减少,大多数患者白细胞数偏低,分类以原单和幼单核细胞增多为主,可占细胞总数的30%~45%。
未分化M5a以原单细胞为多、部分分化型M5b以幼单和单核细胞为主。
两型血小板均重度减少。
2.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原单加幼单细胞大于30%。
M5a以原单细胞为主,可大于80%(NEC或单核系细胞),幼单细胞较少。
M5b中原单、幼单及单核细胞均可见到,原单细胞小于80%。
白血病细胞中有时可见到1~2条细而长的Auer小体。
3.细胞化学染色
(1)POX和SB染色:
原单核细胞是阴性和弱阳性反应,而幼单细胞多数为阳性反应。
(2)PAS染色:
原单细胞约多数为阴性反应。
半数呈细粒状或粉红色弱阳性反应,而幼单细胞多数为阳性反应。
(3)酯酶染色: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其中α-丁酸萘酚酯酶(α-NBE)染色诊断价值较大。
⑹、M6急性红白细胞白血病
1.血象
(1)红血病期:
贫血轻重不一,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
可见各阶段的幼红细胞,以原红和早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的形态奇特并有巨幼样变。
白细胞数低于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白细胞数可增多。
血小板常减低。
(2)红白血病期: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大多由中度到重度减少。
见到各阶段的幼红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多,且形态异常。
白细胞数一般偏低,可见到原粒及早幼粒细胞,随着病程的发展,部分病例后期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血象也随之而改变,此时幼红细胞逐渐减少。
血小板减少明显,可见畸形血小板。
2.骨髓象
(1)红血病期: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以红系增生为主。
多数病例大于50%,粒红比例倒置,原红及早幼红多见,异型红细胞超过10%,而骨髓中红系细胞占30%即有诊断意义。
(2)红白血病期: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
红系和粒系(或单核系)细胞同时呈恶性增生。
大部分病例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原红、早幼红细胞次之;白细胞系统明显增生,原粒(或原单核+幼单核)细胞占优势,大于30%(ANC),部分原始和幼稚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3.细胞化学染色:
幼红细胞PAS呈阳性反应,积分值明显增高,且多呈粗大颗粒、块状、环状或弥漫状分布。
⑺、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1.血象:
常见全血细胞减少。
白细胞总数大多减低,少数正常或增高,血小板减少。
少数病例正常。
可见到类似淋巴细胞的小巨核细胞,亦可见到有核红细胞。
2.骨髓象: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
粒系及红系细胞增生均减低。
巨核细胞系异常增生,全片巨核细胞可多达1000个以上,以原始及幼稚区核细胞为主。
其中原始巨核细胞大于30%,根据分化程度分两种亚型:
未成熟型:
以原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成熟型:
原始巨核至成熟巨核细胞同时存在。
3.细胞化学染色:
有价值的细胞化学染色是5′-核苷酸酶、ACP和PAS为阳性,酯酶染色ANAE阳性,并可被NaF抑制。
MP0及SB染色阴性。
4.免疫学检查:
CD41、CD42可呈阳性表达。
5.染色体检验:
染色体有inv(3)或del(3)、+8、+21异常。
6.电镜:
M7的原始巨核细胞根据其体积大小(4倍体~8倍体)及特异性细胞器的出现,加以识别。
MKB和Pro-MKB均示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阳性反应,髓过氧化物酶(MPO)呈阴性反应。
⑻、M0急性微分化型粒细胞白血病
此类细胞属原始细胞,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细胞化学检查无法鉴别是粒系还是淋系,只有通过电镜氧化物酶(POX)检查为阳性或通过免疫学检查,髓系特征才表现出来。
非常原始的细胞有髓系特异性抗原表示才能诊断。
(1) M0(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骨髓中原始细胞≥90%(NEC),胞浆大多透亮或中度嗜碱,五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核仁明显,类似ALL—12型,细胞化学过氧化酶及苏丹黑B染色<3%;免疫表型髓系标志CD33及(或)CD13可阳性。
淋系抗原阴性,但可有CD7+,TdT+;电镜髓过氧化酶(MPO)阳性。
(2) M1(急性白粒细胞白血病未化型);原理细胞(I+II型)≥90%(NEC),其中至少有3%的原粒细胞过氧化酶或苏丹黑染色阳性,早幼粒细胞以下的各阶段粒细胞或单核细胞<10%。
(3) M2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分化化型):
原粒细胞(I+II型)占30%-<90%(NEC),早幼粒细胞一下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如有的早期粒细胞形态特点既不像原粒细胞I型或II型,也不像早幼粒细胞(正常的或多颗粒型),核染色质很细,有1-2个核仁,胞浆丰富,嗜碱性,有不等量的颗粒,有时颗粒聚集,这类细胞>10%时,亦属此型。
(4)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异常的多颗粒早幼粒细胞为主。
(5)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有下列多种情况。
1) 骨髓原始细胞>30%(NEC),原粒细胞加早幼、中性中幼及其他中性粒细胞占30%--<80%,不同成熟阶段的单核细胞(常为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20%。
2) 骨髓象如上所述,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系(包括原始、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5X109/L。
3) 骨髓象如上所述,外周血单核细胞系<5×109/L,而血清溶菌酶以及细胞化学支持单核细胞数量显著者。
4) 骨髓象类似M2,而单核细胞系>20%,或血清溶菌酶超过正常(11.5±4)mg/L,的3倍,或尿溶菌酶超过正常(2.5mg/L)的3倍。
5) 骨髓象类似M2,而外周血单核细胞系≥5×109/L时亦可划分为M4。
M4EO(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
除具有上述M4个性特点外,骨髓嗜酸粒细胞>5%(NEC),其形态除有典型的嗜酸颗粒外,还有大而不成熟的嗜碱颗粒,核常不分叶,细胞化学氯乙酸脂酶及PAS染色明显阳性。
(6)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又分为两种亚型。
M5n :
骨髓原单核细胞I+II型≥80%(NEC)。
M5b:
骨髓原单核细胞I+II型<80%(NEC),其余为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等。
(7) M6(红白血病):
骨髓原始细胞(原粒细胞或原单核细胞,NEC)I+II型≥30%,红细胞系≥50%。
(8)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原巨核细胞≥30%,如原始细胞呈未分化型,形态不能确定时,应做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活性检查,或用血小板膜糖蛋白IIb/Ⅲa或ⅧR;Ag以证明其为巨核细胞系。
如骨髓干抽,有骨髓纤维化,则需骨髓活体组织检查。
用免疫酶标记技术证实有巨核细胞增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细胞 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