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885248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7.30KB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docx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教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号
主备
111
审查
终审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小组内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基本知识点
口算和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基本技能点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考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算法
课前准备
教具:
图片、题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复习引入12分钟新知教授20分钟巩固提高10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第一课时
导入语
同学们有没有会骑自行车的?
都经常坐汽车吧,高铁速度很快,哪些同学有坐过?
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都不一样。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比如自行车每小时13千米,2个小时能走多少千米?
汽车每小时68千米,3个小时能走多少千米?
高铁每个小时198千米,3个小时能跑多少千米?
13×2=68×3=198×3=
2、估算
自行车每小时13千米,9个小时估计约有多少千米?
汽车每小时68千米,4个小时估计约有多少千米?
高铁每小时198千米,5个小时估计约有多少千米?
13×9≈68×4≈198×5≈
3、笔算
如果一个人骑自行车,一个月总共骑了28个小时,那他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3×28=
从刚才的计算中,你还记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过渡语
4、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重点讲解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并出示课时目标)
二、新知教授
1、教学情境的创设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点拨
(1)理解题意:
每小时145千米,用了12小时
(2)题析并列出算式:
145×12=(千米)
(3)估算:
①把145看成150,把12看成10,150×10得1500
②把12看成10,145×10=1450
比较两者的结果,差别有些大,还是笔算准确。
(4)师生共同探索笔算方法
先独立计算,再在小组交流算法,最后全班共享。
点拨
方法一:
先算10小时:
145×10=1450(千米),再算2小时:
145×2=290(千米),加在一起:
1450+290=1740(千米)
方法二:
145×12=145×4×3=580×3=1740(千米)
方法三: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
(点拨)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怎样写积?
最后算什么?
145
×12
290………2乘145的积
145………10乘145的积
=1740
(5)讨论归纳
讨论:
在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①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比较13×28和145×12两到题的笔算过程,看有什么不同?
笔算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分三步,有一点区别就是145×12每次算的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
那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吗?
三、巩固提高
1、估算和笔算:
189×11
2、笔算
(1)155×16
(2)246×23
3、做一做134×12176×47425×36237×82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训练了了口算和估算的能力,巩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同学们结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笔算法,来思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原理。
板书设计:
计算演示
会骑自行车的举手,坐过高铁的的举手。
引导学生进行口算。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分别点两名同学到黑板前用竖式计算笔算题。
引导学生按照计算法则再重复计算一次
13×28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且列出算式
参考课本领导学生计算150×10的结果,145×10的结果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鼓励学生多思考不同的算法。
先点一名学生上黑板演示他的算法,然后询问其他学生有没有其他算法,到讲台上演示。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演示的几种算法。
引导学生练习P50第8题的计算中的错误
让学生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单快捷。
领导学生重新学习145×12的竖式笔算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13×28和145×12的笔算过程。
引导全体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练习三题。
分别点三名学生到黑板前按照竖式笔算方法计算
课后巩固:
P47做一做后面四道题
P49练习八1、2、8、9
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教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号
主备
111
审查
终审
教
学
目
标
1、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
2、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基本知识点
口算和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基本技能点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学生的理解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考点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
课前准备
教具:
图片、题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复习引入12分钟新知教授20分钟巩固提高10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第二课时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有着相同的三个步骤。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简便写法。
一、复习导入
1、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
60×50 240×20
6×524×2与上面的有什么区别?
2、你能口算吗?
你是怎样算的?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学生猜一下,我们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呢?
请看以下例题。
二、构建新知
1、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各”字在问题中的意义:
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普通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2、交流“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样列式?
特快列车每小时160千米,行驶了30个小时
160×30=(千米)
普通列车每小时106千米,行驶了30个小时
106×30=(千米)
(2)、怎样计算?
按照上一课教授的竖式计算方法分别对两个算式题进行笔算?
(3)、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按照一开始我们的学习,我们反向来思考。
16×3与160×30的区别,106×3与106×30的区别。
同学们先算16×3和106×3。
然后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行竖式计算。
A、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
B、怎样确定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
(4)通过对比,你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设计意图:
迁移类推的办法,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
让学生经历探索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
3、交流“普通列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算法。
(1)学生独立列式,用竖式的简便写法怎么写?
因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
因数中间有“0”)
①3为什么和6对齐?
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③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和探索;在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碰撞思维,学会表达;在不同思维的表达与碰撞中,收获和发展;在收获和发展中,进一步学会学习与思考。
)
(2)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
220×40106×60360×25580×12
三、巩固计算,提升技能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修正。
修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2、课件出示课前的交通工具时速集合图片,让学生自主选择素材,提出相关问题,同桌互考互查。
(设计意图:
新课程使课堂具有活力与温度,但课堂教学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与温度,练习题设计还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
)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到什么技巧吗?
你今天学得开心吗?
六、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
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来提问
点名学生提问“各”的含义
提问如何列示
点名一个学生
点名一个学生
学生通过之前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问学生
点名几个学生到黑板前解答
点名学生到黑板前解答
完成课本练习八的3、4、5、6题,第7题部分题。
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教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编号
主备
111
审查
终审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基本知识点
口算和估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基本技能点
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考点
积的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教具:
图片、题卡
教学时间
一课时复习引入12分钟新知教授20分钟巩固提高10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第三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玩游戏?
请听游戏规则:
老师说第一句,你们说第二句。
看谁的脑子转得快!
(开火车形式)
师:
1只青蛙 生:
4条腿。
师:
2只青蛙 生:
8条腿。
师:
( )只青蛙 生:
( )条腿。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第四 单元 三位数 两位数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