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教.docx
- 文档编号:28847663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703.88KB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教.docx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教
《第三次科技革命》
成都市二十中学颜仁荣
◆基础题
1、选择题
1.科技改变了社会,催生了新职业。
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飞行员
B.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C.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网络管理员-飞行员
D.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2.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应用B.原子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原子能的利用为6年,晶体管为4年,这突出说明了(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
C.科技发展速度快
D.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
4.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下列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机器轰鸣,火车奔驰B.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C.楼上楼下,电灯电话D.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5.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⑴瓦特改进蒸汽机后,极大促进大工厂生产发展,人类进入( )
⑵20世纪初,美国的( )发明了飞机这种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⑶第三次科技革命以( )的广泛使用为核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能力题
1、选择题
1.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以下科技成果中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①汽船②汽车③飞机④计算机⑤核电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④⑤
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以上史实表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
C.战争中正义的一方才会抢得科技革命的先机
D.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3.17年5月23、25和27日,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选手柯洁和机器人阿尔法狗三次对弈(如图所示),均告失败。
机器战胜人类,依靠的是
A.核能等新能源技术
B.航空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4.如图是西方国家近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示意图,图表中第④时段生产力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B.大机器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5.科技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结合下列图表中的信息,回顾三次科技革命,回答问题:
图① A时代——在陆地上驰骋 图②B时代——在蓝天上飞翔 图③ 信息化时代——在太空遨游
请回答:
(1)图①中的交通工具是谁发明的?
请写出图②这项发明的动力机?
(2)在A时代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是哪个国家?
它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强迫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请写出这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3)B时代指的是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在B时代,列强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请举一例这一时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4)在信息化时代,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5)科技使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遂宁市引进韩国伊连特公司资金,运用国内先进技术,进行电子配件的生产,现已成为美国戴尔、中国联想等企业的配件主要供应地之一。
由此可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6)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提升题
一、选择题
1.C919首飞,天舟一号升空,国产航母下水,可燃冰开采成功,一项项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国人骄傲,网友盛赞“厉害了我的国”。
其中,被称为“快递小哥”的天舟一号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属于( )
A.原子能技术B.电子计算机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D.航天技术
2.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200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通过联合宣言宣布:
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草图终于绘制完成。
这一伟大成果所属的领域是
A.原子能B.航天技术C.生物工程D.计算机
4.2016年G20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会标用20根形似光纤的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篆刻隶书印章。
该会标的寓意有()
①经济全球化下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②中国融入世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两极对峙使世界局部“热战”此起彼伏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时代互联互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材料题
6.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1)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哪一政策?
【科技创新】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
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改为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
材料三一些科学成果从发现、发明到应用的周期表
项目
发动机
电话
飞机
原子弹
电视
晶体管
周期
65年
50年
20年
5年
5年
3年
(4)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技革命有什么特点。
【思想创新】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
(5)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基础题
1.【答案】D
【解析】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电脑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故选D。
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明。
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判断是计算机网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答案】B
【解析】题干中“从发明到应用”是指科学技术被应用到生产中,即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蒸汽机的84年逐渐缩短到晶体管的4年,表明这个转化的过程速度越来越快,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
根据所学可知,A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成果,D项属于传统的交通、通讯工具,C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成果。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
在线购物,网络订票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
故选B。
5.【答案】
(1)蒸汽时代。
(2)莱特兄弟。
(3)电子计算机。
【解析】
(1)本题考查了蒸汽时代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瓦特改进蒸汽机后,极大促进大工厂生产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故填:
蒸汽时代。
(2)本题考查了飞机发明的相关知识。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有两项重要发明分别是汽车、飞机。
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这种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故填:
莱特兄弟。
(3)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故填:
电子计算机。
◆能力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代表性的科技领域有:
电子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等。
其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地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核电站利用的是原子能技术。
所以④⑤符合题意。
汽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飞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故选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战争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题干中材料表明,原子弹、液体燃料火箭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使用,都是为战争服务的。
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交战各国纷纷加大了科技的研发力度,促使新科技成果日新月异,所以说,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国际互联网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
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社会。
机器战胜人类,依靠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④时段的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这一时期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代表性的科技领域有:
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
(1)史蒂芬孙。
莱特兄弟。
(2)英国。
《南京条约》。
(3)电气时代。
八国联军侵华或日本侵华战争。
(4)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5)经济全球化趋势。
(6)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科技使国家强大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图①所示为火车。
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型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机械,英国的史蒂芬孙制成火车。
图②所示为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研制成功新的动力机器内燃机。
利用内燃机,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2)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A时代指的是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的“蒸汽时代”,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头号强国。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42年,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创造。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的时间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这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如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等。
(4)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代表性的科技领域有:
原子能技术。
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等。
其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5)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遂宁市引进韩国伊连特公司资金,运用国内先进技术,进行电子配件的生产,现已成为美国戴尔、中国联想等企业的配件主要供应地之一”,正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6)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可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科技使国家强大等方面作答。
◆提升题
1.【答案】D
【解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次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天舟一号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属于航天技术。
故选:
D。
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以电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标志;其交通领域的革新是汽车和飞机;火车是第一次科技革命成果;而电脑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③④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对,故选C。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工程。
近几十年来,生物工程勃兴,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产业领域。
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工程、和发酵工程,其核心是基因工程。
故选C。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等相关知识。
冷战结束,世界局势发生重大改变,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的召开,以及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表明,在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社会在积极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同时辅以篆刻隶书印章”,表明融入世界的中国在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光纤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会标用20根形似光纤的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时代互联互通。
所以①②④正确;苏联解体后,两极对峙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而且③本身也与材料无关。
所以ABD不正确,故选C。
5.【答案】
(1)新经济政策
(2)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内燃机。
(4)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加快。
(5)《共产党宣言》。
【解析】
(1)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本题考查内燃机的发明。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动力机器内燃机,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
(4)本题考查科技革命的发展速度。
根据本题的表格内容可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加快,由开始时的65年,逐步缩短至3年,表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的时间缩短了。
(5)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在其指导下,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共产党宣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 科技 革命 人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