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839944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2.95KB
学年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
《学年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广西省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宾阳2017-2018学年秋学期9月月考高二语文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
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
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
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
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
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
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
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来源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
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
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重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统的故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聚宴
符浩勇
⑴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去一下。
⑵我犹豫了,从我这儿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几乎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人河,我蹬自行车就得大半个小时呢。
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⑶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
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好说或不能说似的。
⑷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跟他再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⑸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
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
有好事者欺我不胜酒力,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之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往他嘴里倒。
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⑹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不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
我竟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
⑺没想到,我绕道城郊走,路上行人并不稀疏,一条本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小了。
丁字路口处,那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
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鼓弄下海去的,却什么也没捞着。
如今好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抵上养家糊口。
但阿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的世界可大着呢。
我和他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菜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菜。
阿炳酒量并不见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醉眼蒙眬时,便学着电视里的广告词,戏说你好我也好。
由此我常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⑻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
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人,他总是像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
我说,那些都是装出来的。
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街边乞讨的孕妇,结果她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
他听了只是笑笑。
我知道他未必相信我的话,或者就不打算相信。
有一次,我明知不能说服他,却还是说:
“你就图个心安?
”他却说:
“不是心安不安。
只要他们高兴,而且这付出也是我能承受的。
”
⑼也许这只是缘起。
后来一件窝囊透顶的事,弄得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必阿炳的心情也不会平静。
⑽那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朋友的朋友,从贵州大山里赶来,办了一个小型慈善讲座。
主讲人林山似乎还没有抖落从远山而来的疲惫,他给我们看了九幅富有感染力的照片——木板钉成的墙壁、渴求的眼神、龟裂的手指等等,诉求贵州远山深谷里教育亟待拯救。
他的演说声泪俱下,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
现场募捐时,我掏了600元,阿炳捐了2000元。
我知道那是他筹集的进货款。
那时,他的音像店几乎没有进账。
⑾事后一个月,阿炳似乎还没有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
他说,如果可能,真想去贵州支教,哪怕是一个月。
于是我设法联系朋友的朋友,可是林山似乎人间蒸发了,倒是打听到那天在场41人捐了16.4万元。
朋友的朋友找到朋友,说是林山的手机关了,他们也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认识林山的。
我特意上了那个网站,网站上有林山贴的很多图片,包括演讲现场见到的那些照片;还有很多帖子,呼吁社会关注贵州大山里的孩子。
林山失踪后,网站上的资料也就停止了更新。
种种情况表明:
我们受骗了。
但阿炳并无失落,他始终相信他固执的直觉:
林山深遂的眼眸里燃烧着诚意……
⑿一年过去,我和阿炳仍会在朋友聚会小酌时相互关照,但我心里不觉有点生分,害怕他会提起因我的冒失而引致的尴尬结果。
渐渐地,我甚至觉得他每一次对我的笑都意味深长。
但阿炳像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对捐助贵州大山的事只字不提。
不时,我和他还是相约到郊外农家菜馆去,依旧是点几样应时小菜,酒还是熟识的三春椰酒,却未见他再沉醉过。
上周末,阿炳外埠的朋友来了,我还应邀到城郊农家菜馆去赴宴;今天周四,他打来电话非让我去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说呢?
⒀远远的,我听到从阿炳的音像店里飘出来天籁般的旋律,正想呆在街边沐浴一番。
不想阿炳从店里出来了,不容我迟疑,催我进屋。
⒁屋里不大的空间,摆了一张扁形饭桌,放着一瓶贵州醇白酒,还有外买的几样小菜,却摆了三个座位。
我机警地问:
“还有谁?
”
⒂只见阿炳抖出一张发皱的都市报,神情有些异样,他说:
“还记得吗?
那位贵州大山来的林山,他,他没有骗我们,他是在回贵州途中遭遇不测的……好在那个无意伤害他的人发现了那些钱(捐款)的来路……最终那些钱用在山区小学的建设上了……”
⒃那晚,我和阿炳都喝得酩酊烂醉;那晚,我和阿炳畅游在音乐的潮浪里,我只记得阿炳的眼眸里好亮好亮。
(选自《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五段将饭局上有些好事者对“我”的态度与初次见面的阿炳对“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委婉地
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
B.小说第八段写“我”看到“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的场面,触景生情,不觉回忆起“我”与阿炳交往中
的一些小事,并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
C.“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林山携善款失踪后,“我”感到特别窝囊,心情很不平静,见到阿炳时感到不自在,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
D.小说倒数第二段用三个省略号,一方面是为了省略枝节,简明扼要地交代林山失踪的真相;一方面是为了再现阿炳说话的语气,表现他沉痛而又略感欣慰的心情。
5.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6.小说中的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谢显琳先生
钱永兴
十八连山原名雨汪,位于滇黔两省三县(富源、罗平、兴义)的结合部。
十八连山山连山,过了一山又一山。
130年前,曲靖一中的创始人、云南著名的教育家谢显琳先生就诞生于十八连山镇纸厂村委会下慕乐村。
谢显琳生于书香门第,字琅书,号困学,少年时读私塾,1903年考入云南曲靖府中学堂,1906年以优良成绩选送云南省立优级师范。
1909年毕业于博物学系,因德才超群,留任该校附中教员。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云南百废待兴。
都督蔡锷认为建设需才,决定在曲靖成立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11月,教育司司长周钟岳慧眼独具,委任谢显琳出任三师校长。
这一年,谢显琳还只是一介26岁的书生,而周钟岳也只有36岁,其63岁时官至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
谢显琳校长一面在省会中学上课,一面开始选址规划,积极筹备三师。
选定校址于寥廓山下、潇湘河畔,位于东门街的清代迤东道台衙门。
旧道署约40余亩,有平房50间,楼房10余栋,但年久失修。
谢显琳身负重任,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倾者扶之,腐者易之,缺者补之,位置不当者移之”,仅仅四个月,便完成筹建。
1913年3月22日,举行了三师落成仪式,这一天也就是曲靖一中的校庆日。
从1913年到1958年,从26岁到71岁,先生担任校长长达45年,可能是空前绝后。
他一生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兢兢业业,桃李颇丰。
20世纪40年代,云南省政府曾先后两次为他题赠“诲人不倦”和“乐育英才”的匾额,并当选为国大代表,被公认为云南省著名的教育家。
1943年,建校30周年之际,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其颁发“一等服务”奖状,并在校园建纪念标,上面镌刻着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为谢显琳先生亲笔书写的碑文及签名落款。
后每届毕业班都要在纪念标前毕业像,纪念标已成为学校的荣誉和象征。
只可惜在“文革”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时,被学生摧毁。
谢显琳一生廉洁奉公,从未取过非分之物,正如先生《任职本校三十周年感言》所云“余之生活犹然一学生生活也,大布可衣,藜藿可饱,一切嗜好未敢妄沾”。
先生任校长45年,校内校外无房,几十年租住民房,其中就曾在西门街32号租住十年。
曲靖一中百年校庆时,其女婿浦思富教授于西安撰文《忆谢显琳先生》,“到辞世时,住房不足10平方米,且又黑又小,先生一生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在纪念谢显琳诞辰一百周年时,其长子谢树忠撰联曰:
“为教育事业献身,几经沧海桑田,历经艰难险阻,志坚如磐留典范;与淡泊生活为伴,常是布衣蔬食,鄙弃富贵荣华,心洁如玉有今名。
”
曾有记载,抗日战争胜利后,云南省主席李宗黄欲请先生出任家乡平彝(今富源)县长,数次相劝,他却婉言拒绝,对此事他说“身世浮沉易,中流砥柱难。
宁为糊口事,不做折腰官”。
我曾经在富源文庙参观时,见到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礼堂墙上“高明光大”四个金色大字,下有“邑人谢显琳题”的字样。
“高明光大”,正是先生的真实写照。
谢显琳先生还有一大功绩鲜为人知,那就是保护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独步南境,卓尔不群,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曲靖一中的“镇校之宝”。
说到保护,人们自然会想到清代咸丰年间曲靖知府邓尔恒和民国时期寒士张士元,其实谢显琳也功不可没。
1937年,在云南“京滇公路”竣工的时候,国民政府派出“京滇公路周览团”的周钟岳得知消息,十分重视,出面协调,落实资金,并委托自己的得意门生谢显琳,在校园内兴建“爨碑亭”,收藏保护。
周钟岳对《爨宝子碑》推崇备至,写下了“南碑瑰宝”四个大字,现仍悬挂于爨园大门上,熠熠生辉。
当然周钟岳题字最著名的,还要数南京的“总统府”。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交给人民政府一所完好无损的中学,年过花甲的谢显琳继续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
1958年,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蒙受冤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但他身处逆境,仍忍辱负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直到1963年完全退休。
先生1968年3月病逝,享年81岁,葬于寥廓山,未树碑立传。
曲靖一中九十周年校庆时,校友杨启云在《云南日报》写诗《赋得修竹献谢显琳校长》,“直节高标三两丛,一生淡泊度清风。
谁云修竹千竿少?
不见杜鹃满山红!
”如今,曲靖教育根深叶茂,曲靖一中春色满园,先生作为开拓者、耕耘者,可以含笑九泉矣!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谢显琳,字琅书,号困学,1897年诞生于罗平县十八连山镇纸厂村委会下慕乐村。
他德才超群,成绩优良,从云南省立优级师范毕业后,就直接留任该校附中教员。
B.谢显琳26岁就出任三师校长,从1913年到1958年,从26岁到71岁,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尽管校名更改,但他担任校长长达45年,可能是空前绝后。
C.20世纪40年代,云南省政府曾先后两次为谢显琳题赠“诲人不倦”和“乐育英才”的匾额,国民政府教育部也为其颁发“一等服务”奖状。
D.谢显琳先生诞生于十八连山,去世后葬于寥廓山,一生淡泊度清风,未树碑立传,但一生是个传奇。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建校30周年的纪念标有陈立夫亲笔题字,只可惜在“文章”破“四旧”时,被学生摧毁。
如果幸存,那一定和爨宝子碑一样,是重要的历史文物。
B.谢显琳生活简朴,常是布衣蔬食,无一切不良嗜好,鄙视荣华富贵,桃李颇丰,是真正的教育家。
C.如果没有谢显琳,爨宝子碑就不可能搬入曲靖一中,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周钟岳更不会题写“南碑瑰宝”四个熠熠生辉的大字。
D.本文大量引用谢显琳本人、其亲人以及校友的文字,既增强了真实性,又增加了文学色彩,使语言在质朴之余,更添典雅。
E.校友杨启云的诗,对谢显琳给予高度赞美,说他像修竹一样正直、有气节。
本文作者也认为谢显琳作为曲靖教育的开拓者和耕耘者,功不可没,可以含笑九泉。
9.谢显琳先生主要有哪三个方面的丰功伟绩?
请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游天都
徐霞客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
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
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
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
立庵前,指点两峰。
庵僧谓:
“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
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
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B.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来去无定
C.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D.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陡者级之 级:
凿石级 B.悬者植梯接之 植:
树(梯子)
C.从流石蛇行而上 蛇:
像蛇一样 D.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 壁:
石壁
12.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以空间的变化为线索,以游览的路线为顺序,运用逐层衬托的写法,着重描写黄山天都峰的奇观。
B.作者“决意游天都”,遇险阻“终亦不顾”,登顶得见:
隐约可见的莲花诸峰,富于变化的云海浓
雾,别具姿态的奇松怪柏……写出黄山特有的奇观。
C.文章记叙翔实。
文中旅游的日期、里程、方向、沿途经过的地点,一一点明,不厌其详。
石罅、文
殊院、莲花峰、天都峰,游踪所及,写来都详细生动。
D.游记文中有我,语中含情,寓情于景,藏议于景。
作者勇于登山,奋发向上的精神及对大自然的热
爱都蕴含于字里行间。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①,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②,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③,报国取龙庭④。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天官:
天上的星官。
将星:
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
②刁斗:
行军中的工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
③凤阙:
指宫廷。
④龙庭:
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
这里借指敌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
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出了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
C.颈联一反前两联的具体描写,有些晦涩抽象,但不失其流畅自然,“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
写鏖战,对比中表达爱国之情。
D.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是写自己,
表达了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
E.这首诗与王维以往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不同,虽情真意切,却呈现笔力雄大、意气风发、昂
扬向上的格调。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王勃《滕王阁序》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阅读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
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
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
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广西 宾阳县 宾阳 中学 二月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