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4篇.docx
- 文档编号:28834441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4.26KB
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4篇.docx
《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4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仨读书笔记《我们仨》读书笔记4篇
我们仨读书笔记《我们仨》读书笔记4篇
本文目录《我们仨》读书笔记中学生《我们仨》读书笔记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我们仨》的读书笔记 《我们仨》是我在逛街的时候,在一家书店偶遇的,黄绿色的封面,简单地以一幅家庭合影开封面,下书“我们仨”。
是杨绛先生的笔迹,很少从现象书中感觉“墨香”的存在,这本书便有,很多的亲笔信,迹并不是可以上书简的那种,然而,寻常的家信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与爱,将我们熏醉。
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是令人心伤的,杨先生将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们这些外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投放。
XX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
《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
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
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
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
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
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
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
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
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着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
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书分三部,第一、二部记述了一个梦,或许是人到老年的一些精神状态。
梦中的情境读来令人历历在目,就连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细节都清清楚楚。
即让人感受到杨女士对这个社会的恐惧和怀疑,也感知到她对家庭的珍惜和信任。
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的相聚与失散,正是一个家庭真实的写照。
女儿圆圆去世了,钱钟书走了,相亲相爱的三口之家只留下了这位老人,她说:
“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书的第三部,只看名就叫人心酸,“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记述了杨女士和钱钟书结婚后的一些生活内容,从1935年婚后同去英国牛津求学,到1998年钱钟书去世,其间女儿也在1997年因病去世,从一个家庭的组建到结束。
杨女士在书中说“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
我还在寻觅归途。
”
在怀念往日的生活,杨先生的笔触总是平缓的,温暖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像秋天的落叶林,像冬日礼拜天阳台上晒到的阳光,那样柔和而问心,即使如“文化大革命”那段年岁,在她笔下,也因家人团聚而平缓。
“我们仨”不止一次用平凡打动我,仿佛我也成了他们家空气中的尘埃,跟随他们在流转的年岁中浮动。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部用心写就的书。
平实,自然,以感情带动文,温婉平实的文中,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写的虽然都是日常的枝节,却处处显出浓郁的人情味,以及真正的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股朗朗清气。
谁都看得出,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正是这个家庭的幸福让我感动并且在感动之余引发我的思索。
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在中国最混乱的几十年间的风雨历程,一家人怎样的相濡以沫,怎样的相亲相爱。
她不仅告诉了我们幸福在那里,还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
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
别人说你是幸福的,那是别人的看法,幸不幸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有能力感知幸福吗?
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
看看杨绛钱钟书的风风雨雨吧,但是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在遭受着怎样的苦难,这永远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我们仨在一起”,这就是幸福的能力,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这个家庭具备在任何环境下感知幸福的能力,所以,她们永远都是幸福的。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
我认同这一点,这是杨绛女士用她一生的行动告诉我们的,但愿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让自己真正拥有这种能力,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读了三遍,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真的要忘了钱老和他女儿圆圆离开我们已很久了。
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对中国这个着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
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杨绛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平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
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
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钱老是名人,而在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真的要感谢杨绛先生!
祝愿杨绛清静地度过晚年,更祝他们仨再相聚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
《我们仨》我还会再读下去,陪伴我一生。
中学生《我们仨》读书笔记《我们仨》读书笔记
(2)|返回目录 范文一
《我们仨》读完有些日子了,很有些感触,却迟迟没有动笔,我想等自己静下来,走出世俗的琐碎与烦恼,在一个澄澈清明的境界里,来解读我所看到的《我们仨》。
可是,我竟然不能够。
或者说,年近不惑的我,其实还“惑”着,而且,“惑”得还不轻,“惑”到找不见了支撑。
如果说,还有那么一点支撑的话,那么,就是白发高堂,就是膝下稚子了。
可是杨绛她有什么?
她什么也没有了。
他们仨,一路走来,失散了,丢了一个,又丢了一个,只剩下了她自己,住在曾经被他们称作“家”的三里河寓所,用自己的笔,怀想他们仨曾经拥有的岁月。
我总是忍不住要想,每一个清晨,从残破的梦里醒来,窗外,晨曦尚薄,屋里,黑暗像推不开的帐幔,一个人,静静地躺着,她,一个耄耋老人,是不是用独自呓语的方式,在呼唤着熟睡的亲人?
永无止息的诉说,诉说给无边的寂寞。
每一个夜晚,那种真正的、静得如同死亡的夜晚,放下笔,摘下老花镜,一个人,走到水池边洗脸,看到面前的镜里,有着她清瘦的容颜,她会不会伸出枯瘦的手,捋一捋日渐稀疏的花白的头发,说,头发又长了,钟书,替我剪剪?
一回头,哑然失笑,笑出眼窝里一汪抹不去的泪。
永无止息的思念,思念着走远了的亲人。
也许我是错的,杨绛她不寂寞。
思念是一定的,但她不会是一个把痛苦当做日常功课的人,最起码,她不是石评梅,没有“把剩下的泪水,都洒在你的坟头”,直到“再也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她从石评梅黄庐隐的时代走来,一路上有她的钟书相伴,没有生活的困顿,没有情感被遗弃被背负的伤痛,她的心里,满满当当的,装着他们一起走过的岁月,每一个日子,都可以让她长久地咀嚼,品咂,回味,咬烂了,嚼碎了,吐出来,是《我们仨》,是《走在人生的边上》,是《我们的钱媛》,这样,在她终于回到亲人身边以后,我们还可以继续咀嚼她,咀嚼他们曾经拥有的岁月。
想起了上周六在沙龙上,大家关于死亡的一系列见解。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瞬间起,就注定了死亡的必然,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漫长的准备死亡的过程。
这话是乔忠延老师说的。
他还说,一个人,走出了别人的记忆,那么,对于这个淡忘了他的人来说,他已经死了。
不管是谁,走到了生命中新的阶段,就等于亲手埋葬了自己的过去,那个旧他,死了。
死亡时最寻常的,寻常的好像是日出月落,花谢草荣,石出水落,秋去冬来。
那么,杨绛之所以是杨绛,之所以在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还能以顽强的声音证明自己和亲人的存在或者存在过,不仅仅是勇者,更是超脱,是悟透了生死禅机之后的平静。
惟其如此,她才可以在书的最后这样写到: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
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我一人。
”
这一声长叹,是谢幕吗?
不,是思索。
因为,她接着写到: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
我还在寻觅归途。
”
一个珍藏着丈夫随手写的纸条的妻子,一个珍藏着女儿的信手涂鸦的画片的母亲,这样说。
家,曾经是她倾注了全部情感的地方,现在,她找不到了。
我却丝毫也不为她悲戚。
在这样一个清晨,在爱人浓稠的酣梦里,在儿子朦胧的呼唤里,我品味着一个女人的伤痛与豁达,白天困扰着我的一些烦恼,一下子都消失了。
一扇窗户被推开了。
范文二
一、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
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
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
锺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
二、
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
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
“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
我们一生坎坷,到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
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周奶奶早已因病回家。
锺书于一九九四年夏住进医院。
我每天去看他,为他送饭,送菜,送汤汤水水。
阿瑗于一九xx年冬住进医院,在西山脚下。
我每晚和她通电话,每星期去看她。
但医院相见,只能匆匆一面。
三人分居三处,我还能做一个联络员,经常传递消息。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
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
我还在寻觅归途。
三、
锺书与世无争,还不免遭人忌恨,我很忧虑。
锺书安慰我说:
不要愁,他也未必随心。
锺书的话没错。
这句话,为我增添了几分智慧。
其实,“忌”他很没有必要。
锺书在工作中总很驯良地听从领导;同事间他能合作,不冒尖,不争先,肯帮忙,也很有用。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
锺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
他曾和我说:
”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
“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杨绛《我们仨》读书笔记《我们仨》读书笔记(3)|返回目录 一切沉重都未露出端倪的时候,她与爱人在异国享受他乡的乐观;大半辈子坎坷飘摇的时候,她珍惜苦中作乐、忙里偷闲的点滴生活。
一家人自相遇到失散,平平淡淡享受亲情温暖、家庭幸福的日子。
杨先生坚持在法国留学的那一年时间是她最快乐的日子,我却从阿圆来到家中之后深切体会到了一种温馨的、踏实的情感,她每每写到女儿,必是怜惜、喜爱的自豪语气。
一对可爱的父女从她的笔下跳脱纸卷,学识渊博却生活不能自理的“拙手笨脚”钱钟书,聪颖懂事却“随父造反”的杨绛“平生之杰作”钱瑗。
一家三口,从年轻时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他们心态平凡,只愿相聚不生离便一切满足。
有爱人陪伴,有女儿承欢,这就是家,亲人离世,家人已去,家便成了客栈,老人的心在思念中空荡着,在孤寂中充盈着。
从质朴简洁的语风中走过三人的一生,历尽曲折却仅存温情。
杨先生在书中写道:
世间好物不牢坚,彩云易散琉璃脆。
单是书中的章节名称就能够印证此话:
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人思念我们仨。
尽管句句引人心酸,我读完却没有伤痛难抑、同情怜悯之心,反而愈是心如止水、羡慕不已。
悲欢离合,动荡不安在她的笔下都如此顺其自然地随时光而过,甚至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更没有怨恨,没有自怜,没有委屈不公。
在她眼中,世间只爱侣、女儿二人,重心皆在家人身上,一同做学问,一同“探险”,一同把玩“石子”,其乐也融融。
二人的离世,令人悲恸,却不招人绝望,这般年纪的先生,一路走来总归会看淡。
曾经的肝肠寸断、心如死灰,如今却是一番无阴无晴的平静述之,平淡而不贫乏的文怀念的是从前快乐的生活,相伴的幸福。
先生是在忆自家的气息,用一颗百岁老人沉淀的心寻找至亲相会的通途,无旁人无关,不为告白与揭露,更非写与他人博取同情与围观。
语气淡而情感挚,文平而意不乏。
你能够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的父母天下一般普通,精彩的日子只因阖家团圆。
先生毫不矫正揉造作地缓缓道来,叫人牵肠挂肚。
读一读这本书,在还来得及之时,感相聚之幸,惜陪伴之福。
《我们仨》的读书笔记《我们仨》读书笔记(4)|返回目录 整个假期,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每一次阅读,穿越平淡朴素的迹,用潺潺柔水写成的文,里行间那无言的感动,相失之后的痛楚与难过。
团聚,生死离别,感情的大起大落,全部蕴藏在杨绛先生的文中,文叙述很简洁,很平静,但是我们心里却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和无言的感动。
故事很简单,普通不过的一家三口。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
讲了一个梦的故事。
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
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
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
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
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
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
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
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
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
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
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第三部一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记录了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
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
在这第三部里,我印象深刻于他们夫妇二人留学期间的苦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
想像着两个不嗜家务的学者是如何打理每日的柴米油盐,他们的真实生活都在杨先生的笔下复活,让我看到两个抽空去探险(散步)的快活人。
钟书先生的西式早餐做得真棒,让我也提起兴趣早起为家人用自制豆浆和五分钟白水蛋当早餐,看他们爷俩吃得心满意足。
读到第七章,阿瑗两年不见父亲,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
晚饭后,她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
”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
“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
-----真是绝句啊,这父女间的对话!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
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
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
----我呢,是你的女儿。
”
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
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
这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
所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
她说:
“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
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当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先生去世。
这三人就此失散了。
“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读到这里,还能有人不动容吗?
最后的附录里,有钱瑗打算写的她的那个版本的《我们仨》的手体本初稿(未完成),还有她在病中写给同样生病的父亲的几封信,写给母亲的新年贺诗,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进食了,但不放心阿妈,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那种父女亲人间的浓情和俏皮让人感慨万千。
最后附录三里,收录有女儿给爸爸的速描画、钟书先生给煮饭阿姨的抽象写生实物画……这点点滴滴碎纸片都让杨先生视为珍宝一一收藏其间,那是属于他们仨的宝贵财富和回忆传记,没有人能走进,只能在远处观望与唏嘘……
杨绛先生用她的朴实的文,娓娓道来讲述了“我们仨”,一生,也因为有“我们仨”,感觉并不孤独,生活很有意义。
逝者不可追,往者不可留。
留在杨绛先生心里的,是“我们仨”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这样的回忆,有些痛楚,有些温暖,有些感动,有些回味。
再平凡不过的一个小家,因为有“我们仨”,很快乐,很温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仨 我们仨读书笔记 我们仨读书笔记4篇 我们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