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孟子名言心得体会.docx
- 文档编号:28834096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18KB
赏析孟子名言心得体会.docx
《赏析孟子名言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赏析孟子名言心得体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赏析孟子名言心得体会
赏析孟子名言心得体会
篇一:
孟子的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
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
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说:
“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
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
柴禾。
大王会相信这话吗?
”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
宣王说:
“不会。
”孟子说:
“显然,
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
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
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
做啊。
”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
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
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义”与“道”,从个别情
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
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
孟子
的“人性向善”论,先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
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所以说“人无有
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
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
孟子
给了我们两个答案:
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
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
到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
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
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
要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克不义,仁能克不仁,
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
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
佞,又怎不会“王天下”呢?
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
辩才。
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
并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
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国,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
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
状态。
在这个物欲横流,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
精神信
仰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
变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
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
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
又有
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呢?
在这个
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
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
的社会吧。
首先,社会的稳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社会只有稳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得
前进和发展。
孟子提倡的和谐相处,执中有权的原则及方法,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
对我们不断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处于和谐状态,
具有积极的启示。
同时,它又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础。
其次,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
他强调治国为政要爱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与民同忧同
乐、获得民心,进而安定社会和统一天下,主张国君要把人民当作三宝之一,提出了“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卓越见解,深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将先秦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为了维持社
会的和谐统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
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交
换制度、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取于民有制”和薄收赋税的财政赋税制度、优先照顾穷困的
抚恤制度。
当我们今天做事时,总会不由的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当我们面对灾
难,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不禁要感慨:
华夏儿女的优良传统与善良之心。
爱人者人恒
爱之,这是千年前儒家学说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后千万年不变的美德、传统。
篇二: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
特思想感染着。
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
惑。
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
只有兼容并包思想
才会繁荣,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于此。
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有了一种要读点什么的欲望。
我急需一种与别人思想
共鸣的感受,于是我选择了《孟子》这部经典,从中得到了久违的畅快。
下面我就分享一下
我的心得。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溯本回源;从逐物迷方与纷纭杂乱中回归宁静。
我们需要
从属于自己文明的厚重中寻找内心的坚定笃实,而不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而可能数典忘祖。
如何去寻找这份历史的深刻静谧?
古人早已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营养又美味的心
灵鸡汤国学。
《孟子》在国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历经千年,历久弥新。
它并不是一部简
简单单的一部人臣与君主,人臣与人臣的枯燥对话记载录,它其中所蕴含的小由为人之道,
大至政治理念的一体化的内容仍值得我们深思。
时间并没有湮没它的光辉,直到今日,它所
蕴涵的深刻意义仍值得后人探索解读。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孟子》
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十分善于用比喻或者是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
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
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
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
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
而且,
《孟子》一书的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
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
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
在思
想方面,《孟子》具有民本思想。
他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例如孟
子说过: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
为大夫。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夫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
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
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孟子反对霸政他提倡以德服人,反对武力服
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因此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
服人。
孟子还主张“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其罚,薄税敛,
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可见孟子对百姓疾苦
的深切同情。
教育上,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
他说: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
无法从外在培养,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
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
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
是齐国。
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
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
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
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
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
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
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
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
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
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
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
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
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
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
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
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
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
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
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
孟子说的王天下,
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
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
下。
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
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
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
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
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
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
困厄。
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
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
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
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
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
响。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
的志向。
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
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
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
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
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
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
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据此,孟子主张,学习
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
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
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
今夫奕之为数,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使奕秋诲二人奕:
其一人专心致
志,惟奕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
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
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
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
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
他告诫学生说: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
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
堵塞。
学习亦然。
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
因此,学习要有不
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
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
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
孟子反对一
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
都是反复强
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
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
活多样的方法。
他说: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
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
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
也是一种教导之法。
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在为人上,孟子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理念,这里的“气”的意思并非是具象
化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其中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矣。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
了自己的本性。
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
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
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养浩然之
气”的原则,而有了“浩然之气”,则就可以面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逆境,才能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所担待。
同时他对于朋友,人臣,国君阐述个人修养的内涵时用了不同的内容,对朋友侧重自处
之道,自修之心;对人臣则讲述处理事情的原则方法;对君王则侧重用人及政治方向的策略,
这足以说明孟夫子本人的灵活而并非是所谓只有古板呆滞的面孔。
而在大的政治方向上,主
要是向国君进言,孟子在向梁惠王进谏时,抓住各种时机向他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既施行
仁政,以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形势,其中的“时”与“势”论述精辟,鞭辟入里。
在
对待百姓的大的方针上“不违农时”与“使民以时”。
这几个字已经可以概括爱惜民力与基层
健康发展的方针内容,安居乐业只要到“时”做该做的就可以了,而在当今中国,这正是我
党基层方针的基本内涵;然后“申以孝悌”,以孝仁忠信教育百姓,使整个国家在文化上发
展起来,百姓能够较好得担当起公民责任,努力奉献社会,那么政治经济就会在这个良性基
础上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教育方向的改革,形成一个正面循环,在这
个层面上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育原因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而言“与民同乐”“,爱民如子”,
那么百姓就会“民乐王之乐,忧王之忧”,上下一心,则就可以达到“势”上的“保民而王,
莫之能御也”。
而对于现在中国而言,党的执理念就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处,维护群
众利益”,从而老百姓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支持党的决策,时刻代表群众最根本利益,紧紧
依靠群众,这正是共产党活力长久之所在,精神永恒之所在。
因此可以看出,在几千年,孟子的学说中,虽然有他那个时代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本
身已经突破了时代的局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已有了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的雏形,这是非
常值得我们赞叹和敬佩的,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他选择了为那个时代的纷乱中守护一方
净土,尽管他仕途上的失意,但那并非是因为他过于清高,而是他明明可以选择用霸道诡术
取悦君王,但他依然愿意为了大义而精神殉道。
他的人格修养,“善”“气”持而养,
这不仅是一种身心修养人格的境界美,也是一种人格审美。
行之以仁,待人以信,敬事
以忠,在精神上达到充盈持泰,就可以对别人产生“善”的影响,从小及大,由微至广,就
可以体现出孟子在政治原则上的个体趋同的主体性,“格物,自知,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这从个人而言意味着一个自由公民的健康状态,而整个社会而言就意味着共产主
义的共性的个性体现,因此孟子的学说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因为思想的
深刻不会被历史风化,而会被历史铭刻。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
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
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
驭形势的气魄。
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读后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
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重要
的思想创见。
孟子主张“仁政、兼爱、非攻,和平,反对战争,人性向善”。
个人感觉《孟子》
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今
天,我坐下来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
《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
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
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
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
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
仁义
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
;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
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
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
在
关心民众疾苦,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
之幼”。
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
忧,乐则与民同乐。
在《公孙丑上下》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
他认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
在《滕
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向天下之大
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在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
在《离
娄上下》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在我看来,修、齐、治、平,从本
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
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行仁政。
孟子是以集成儒家
篇二:
《孟子》鉴赏名句
名句鉴赏
说明:
条目以后发的资料为准,此仅作为赏析资料之参考
义利之辩
《梁惠王上》:
王!
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相关章节:
1、《尽心上》: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
相关章节:
12·4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
“先生将何之?
”
曰:
“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
曰:
“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
说之将何如?
”
曰:
“我将言其不利也。
”
曰:
“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
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
孟子并不反对获利:
12·10白圭曰:
“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
孟子曰:
“子之道,貉道也。
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赏析 孟子 名言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