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8823794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5.09KB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docx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
一、不定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
3.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
4.教学环境包括()。
A.课堂自然条件B.物质环境C.教学设施D.师生关系E.社会环境
5.教学媒体包括()。
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
二、填空题:
6.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7.教育心理学是介于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交叉学科。
8.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9.教学监控过程包括________、自我校正、________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三、填空题:
10.教学过程:
11.微格教学:
四、简答题:
12.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五、论述题:
13.请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
一、不定项选择题:
(第二章)
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自我中心性B.客体永久性C.守恒性D.可验证性
2.()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
4.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5.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E.自我调节
6.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7.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A.专制型B.开放型C.说服型D.放纵型E.民主型
二、填空题: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___________,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______________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0.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12.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三、填空题:
13.比率智商:
14.人格:
15.关键期:
四、简答题:
16.比较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种认知方式。
五、论述题:
17.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一、不定项选择题:
(第三章)
1.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
3.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B.惩罚C.逃避条件作用D.消退
5.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
6.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A.探索内驱力B.好奇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D.互惠内驱力E.尊重内驱力
7.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有()。
A.每天跑步B.记住英语单词了C.男孩长出喉结D.能背诵唐诗了E.蜘姝织网
8.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A.知识、技能的掌握B.学习策略的掌握C.潜意识的挖掘
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填空题:
9.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转化和_________三个过程。
10.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______的条件作用类型。
11.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___的结果。
1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_____________和布鲁纳的_____________。
这两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13.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3.连锁学习:
14.先行组织者:
15.意义学习:
四、简答题:
16.请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五、论述题:
17.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一、不定项选择题:
(第四章)
1.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2.长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2个组块
3.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
4.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
5.到丁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6.为了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A.强度律B.活动律C.层次律D.差异律E.组合律
7.以下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A.观察教学电影B.观察实物C.演示实验D.到实地参观访问E.文艺作品的阅读
8.存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A.感性直观B.实物直观C.本质直观D.模象直观E.言语直观
二、填空题:
9.______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10.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______%时,记忆效果最好。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2.关于遗忘产生原冈的解释有许多学说。
比如______、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13.______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三、填空题:
14.模象直观:
15.并列结合学习:
16.知识学习:
四、简答题:
17.在运用变式时,常常发生什么错误?
五、论述题:
18.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一、不定项选择题:
(第五章)
1.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
A.讲解B.示范C.练习D.反馈
2.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成为()。
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
3.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
4.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A.知识B.能力C.技能D.智力
5.吹啦弹唱属于()技能。
A.认知B.心智C.操作D.评价
6.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
7.操作技能从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
8.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A.初始阶段B.中间阶段C.结束阶段D.全过程
9.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
10.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观念性D.展开性
11.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外显性B.展开性C.内潜性D.客观性
12.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简缩性B.外显性C.内潜性D.感念性
13.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的范畴。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14.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为基础。
A.认知B.知识C.智力D.练习
15.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
16.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进行心智活动系统研究的是()。
A.兰达B.赫钦斯C.加里培林D.库恩
17.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A.听觉控制B.视觉控制C.触觉控制D.动觉控制
18.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只有通过(),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
A.定向B.模仿C.整合D.练习
19.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练习可分为()。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C.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20.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A.知识B.能力C.练习D.活动
二、填空题:
21.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在相对简单的________方面。
22.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操作技能。
23.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操作技能。
24.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属于________技能。
2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包含一下四个步骤:
⑴准确地示范与讲解⑵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⑶________⑷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6.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式,可将技能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7.操作技能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操作技能。
28.根据________的观点,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________知识的范畴,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后者用于________。
29.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________或________。
30.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________以外显的________表现出来。
31.心智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
________,联系形成阶段和________。
32.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________。
33.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
34.操作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________。
35.________是形成各种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36.操作的熟练指形成的________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________,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________和自动化。
37.根据时间分配的不同有________与________。
38.目前,我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用心理模仿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即________和________。
39.________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40.通过________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映像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三、简答题:
41.心智技能形成要经过哪些阶段?
42.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有哪些?
43.试比较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
44.技能有什么作用?
45.技能有哪些基本特点?
46.简述在教学中应如何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论述题:
47.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1、不定项选择题:
(第六章)
1.()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
A.能力B.态度C.道德D.情绪
2.态度的核心成份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3.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对道德行为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评价
5.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
6.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的相接近,这种现象称为()
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
7.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8.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就属于()的道德情感。
A.自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
9.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0.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从儿童达到自律道德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加涅C.柯尔伯格D.皮亚杰
11.()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
1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的人的影响。
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13.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尔纳D.巴甫洛夫
14.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5.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6.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形成时期。
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
17.()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A.自觉B.想象C.伦理D.主观
18.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
19.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
20.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A.动荡性B.平稳性C.过渡性D.适应性
二、填空题:
21.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物的态度,都是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2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成分。
23.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________形成________。
24.态度结构的能力结构更为复杂,因为态度除包含认知成分之外,________还包含________和________
25.________是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26.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发生的一种________。
27.________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
28.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________和________。
29.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________性。
30.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________。
31.________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32.10岁以后的儿童,道德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________。
33.自律道德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从________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34.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重大影响。
35.________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的时期。
36.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________为主要形成,应用________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
37.________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38.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________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9.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家庭教养方式、________及同伴群体。
40.克拉斯沃尔和布鲁姆等将态度的水平分为接受、________、________以及组织和________。
三、简答题:
4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42.简述态度的实质?
43.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44.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45.中学生伦理道德发展的自律性与言行一致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6.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四、论述题:
47.请结合实际谈谈个人道德价值观经历的三阶段七过程?
1、不定项选择题:
(第七章)
1.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
变通性、独创性和()。
A.对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
2.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特征?
A.变通性B.流畅性C.独创性D.先进性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既定疑点B.理论假设C.刺激情境D.给定途径
4.“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的问题。
A.有结构B.无结构C.创造性D.认知性
5.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
A.创造性B.认知性C.有结构C.无结构
6.“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样的问题属于()的问题。
A.有结构B.无结构C.一般性D.认知性
7.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的完成对心里问题的表征C.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
9.下面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无目地的幻想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C.比较D.发明创造
10.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A.发现问题B.提出问题C.分析问题D.理解问题
11.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头脑中形成()的过程。
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
12.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13.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A.启发式B.推理式C.算法式D.演绎式
14.由先前经验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里准备状态叫()。
A.潜意识B.前意识C.定势D.潜伏学习
15.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16.下列()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
A.吃饭穿衣B.漫无目的的幻想C.猜谜语D.回忆电话号码
17.依据经验或自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A.推理式B.启发式C.算法式D.演绎式
1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自觉思维D.发散思维
19.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则表明其思维的()越高。
A.流畅性B.独创性C.目的性D.结构性
20.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A.习惯B.功能固着C.定势D.定向
二、填空题:
21.现实中的问题各种各样,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
________和________。
22.有结构的问题是________和________都非常明确。
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23.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________。
同时包含一系列的________。
24.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25.当你熟悉塑料带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发现或想到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带”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_______。
26.发散性思维的上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变通性和独特性。
27.问题解决的两种方式分别是算法式和。
28.各种________都可以看作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以杜威等人为代表,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0.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________、已有的________等有关。
31.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________。
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32.问题的三个基本成份,给定的条件,________和目标。
33.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4.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________的过程。
35.检验假设的方法有________与________两种。
后者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________来证明。
36.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________和________。
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7.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3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已有的知识经验与________。
39.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________和个性等。
40.________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三、简答题:
41.简述创造力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4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3.问题解决有几种类型?
分别是什么?
44.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45.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46.简述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四、论述题:
4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据此淡淡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一、不定项选择题:
(第八章)
1.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
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育 心理学 章节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