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821092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5.09KB
阅读教学研究报告.docx
《阅读教学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教学研究报告
阅读教学研究报告
阅读教学研究报告
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造就了一大批教学能手、教育骨干和教学新秀。
其中育红学校的教学能手里面语文老师达到一半以上,这些给了我们得天独厚的教研条件,另外城乡接合点的地理位置让课题研究者能全面展开研究活动。
生源的复杂化更是提供了课题研究的生力军。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新课标亦明确提出: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
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传授给学生对课文阅读和理解的知识和技能,且要以学生的朗读训练为主要方式,并使学生理解和领会其课文内容的过程。
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必须加强读的训练过程,也就是由浅如深的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
小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中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深刻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常常让我们陶醉其中,不能自已。
初中语文课本的小说风格流派不一,异彩纷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是学生的艺术修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题。
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体验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
在阅读中,要达到对课文的真切解读与感悟,必须以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为支撑,学生的主体体验更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立足点。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阅读教学,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新课标亦明确提出:
“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
2、应用价值:
小说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位。
从初中六册语文课本中统计,156篇课文中,小说有20余篇。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了“小说之林”五篇小说,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专门安排了四篇小说培养培养学生的“品味、感悟、欣赏”的能力。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共有46分,其中记叙文体阅读是26分,而在记叙文体阅读题中小说阅读达到一半以上。
尽管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但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现状依旧堪忧,主要表现在:
以“教”代“读”。
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落后,教学中“教”的太多,学生阅读的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
肢解教材。
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教学的目的和过程是学一篇解析一篇。
学生缺乏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难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考点练习。
教师将所要教学的课文,按照考试阅读模式训练学生,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教学的八股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难以和文本对话及情感交流,缺少思维碰撞和审美情趣。
借鉴照搬。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参考资料成堆,学生满足于借鉴和照搬,缺乏创新,个性化阅读严重缺失。
这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背道而驰。
阅读量少。
除课本外,学生很少接触到课外阅读,《中学生必读名著篇目》形同虚设。
它不仅忽视了文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的机会和兴趣。
所有这一切,都违背人的认知规律,更与新课改要求格格不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语文阅读现状。
当今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其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
我校地处渭南老城,学生大都来自城中村和农村的外转生,学生基础薄弱,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存在问题较多,教学成绩难以有效突破。
为解决目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裹足不前的现状,我们八年级语文教师决定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课题组,群策群力,寻求阅读教学上的突破口,构建和提出适合本校教师和本校学生的有效阅读教学模式和操作建议,从而推动我校教师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我们课题组以提高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各种阅读教学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教学实际和学生小说阅读现状,决定从小处入手,从细处入手,从微观的层面进行小说阅读教学研究,逐步形成小说阅读教学个性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2、研究内容:
①调查本校小说阅读教学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研究本校小说阅读教学现状,了解不同教师采用的小说阅读教学模式及效果。
发现长处,找出不足。
②汇集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
整合资料,针对本校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编,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究,找出病因,汇集成册或制成表格。
便于分析研究,找出切实可行的研究办法。
③寻求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针对小说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应用于教学。
对小说阅读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找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使之更趋合理,确保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初步形成小说阅读教学理论。
初步形成适合我校教师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加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指导实践。
3、创新点
理论和实践、调查和研究的有效结合,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逐步形成适合本校教师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
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思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将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选择本校内不同类型教师语文小说阅读模式进行调查,并在本校进行实践验证,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
通过多种方法对小说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解,找出影响学生发展、影响教学效率症结所在,找出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经验总结是在行动研究基础上集思广益,找到最佳解决途径,为付诸实践做准备。
2、研究的主要思路:
(1)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比较分析→实地验证→结论与措施(针对教师
(2)搜集---阅读---品味---欣赏---链接---感悟(针对学生)
五、研究的具体过程:
2014年2月,我们根据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课题促进小组工程”领导小组的部署安排,通过走访调查,结合现今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喜欢小说却没有正确的学习和阅读方法等问题及其困惑,通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小说的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
2014年2月23日上交了课题申报书,2014年4月获准为区级研究课题。
此课题被批准后,我们立即部署安排了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并迅速实施课题研究。
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情况进行简单汇报:
(一)、利用契机及时召开开题会议
2014年4月11日,学校教研室组织我们课题组召开了“小说的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开题会。
开题会由主管教研的屈龙生主任主持,首先由秦国臣校长宣读并向刘莉萍老师颁发了课题立项书,接下来由课题主持人刘莉萍老师做了开题报告并宣读《小说的阅读教学研究方案》,张秋菊老师作为课题组成员进行表态发言,行政主持人张萍老师提出了几点要求。
最后,秦国臣校长做了总结发言,他勉励课题组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以人为本,扎根实践,潜心研究,积极探究语文教学规律和方法途径,寻找小说教学新路子,立足于服务于学生,努力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抓住时机进行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
首先,我们走进图书馆、利用网络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发放了“小说阅读教学”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发放了“小说人物形象”“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等调查问卷,了解小说阅读的现状,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撰写了学习笔记。
其次,按照子课题分阶段有条不紊的开展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
(2014、4---2014、5)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导入就如同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向往;又好比一把金钥匙,开启着学生的心扉。
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班级实际,在新课的导语上做精心设计,使新课的导入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初中学生,拨动他的心灵之弦,使他们快速、高效、主动、积极地进入到新课学习阶段。
语文课堂中导课非常重要,小说教学也不例外,如果能在了解课文之前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于是,刘琼老师的小说教学《变色龙》用谈话方式导课、郭利教《我的叔叔于勒》从前面学习《故乡》的方法导入。
这样的导语引起学生对问题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较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探求新旧知识间矛盾的学习中去。
新课导入设计不是单纯的一种,它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除上述几种外,我们课题组其他成员尝试音乐导入、看插图导入、游戏导入、观念冲突导入等。
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的有效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继而创作了《小说阅读教学导入法》一文。
第二阶段(2014、5—2014、6):
进行小说阅读调查,发现学生小说阅读存在着少慢差费现象,即读的量少,读得慢、效果差、时间浪费等不理想状况,主要是因为阅读中还存在读而不记、读而不思、读而不写、读而不悟、读而不选、读而不博等误区。
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学生“喜”看“恶”学。
小说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尤其是武侠和言情小说,但学生厌恶学习小说.可见,原因得从“看”和“学”的差别上找。
学生喜欢看,是他们有选择的自主权,把看小说当做一种消遣。
迷恋的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太关注人物的美学内涵。
不能多角度,多纬度地分析作品的意蕴。
针对小说人物形象探究,我们发现应该正确确定主人公、正确认识小说中的“我”、注意特殊的主人公。
因为只有准确的确定了主人公,才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并准确的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主题。
最后经过反思总结,完成《确定主人公,把握人物形象》论文的写作。
第三阶段(2014、6—2014、7):
人物形象虽然是小说的中心,但是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故事情节开始,只有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有线索贯穿起来的,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清线索,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
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有些小说前面还有序幕,或者后面有尾声。
如《我的叔叔于勒》开头写我与若瑟夫的对话就属于序幕部分,最后我们改坐别的船回来就是尾声。
有些小说故事主体不是完全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
由此可知,小说鉴赏首先必须理清线索,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
经过反复思索完成《小说情节与结构》一文的写作。
第四阶段(2014、7—2014、8):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
一篇小说,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
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整理了《指导学生通过环境描写悟主题》一文。
第五阶段(2014、8—2014、9):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
”可见,拓展延伸承载的是与文本相关的生活体验的拓展,是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拓展,是语文外延的拓展。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缺少拓展延伸这一环节。
于漪老师说道:
“我们语文学科教学常在历史与现实、读和写、积累与应用、基础与拓展、课堂与社会等等之间徘徊,找不到恰当的结合点。
讲基础,一抓就“死”;想拓展,一放就“空”。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共识”,小说教学应该关注学生课外的“读”,课内的“写”。
课内的“写”,这个“写”不需要长篇大论,要紧紧依托课堂,这个“写”的目的是强化思维、训练表达、积累思想,落实课堂学习的结果。
对一些结局含蓄隽永的小说,为之续写故事的发展或结尾。
如《最后一课》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
下课之后。
《我的叔叔于勒》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
于勒成为富有的人。
通过练笔,不断加深了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小说是描写生命的明亮的书,小说是世界文学里拥有读者最多、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文体。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我们把握住了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具体的环境描写才能感悟广阔多面的人生画卷,领悟小说的主题,对学生的成长有所启迪。
因此我们认真撰写了《浅谈小说教学中的拓展迁移》一文。
第六阶段(2014、12—2014、12):
搜集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并上报有关过程性资料和研究结果。
(三)、师生互动共创课题研究新路子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学实践,为此,我们的研究活动和学生活动是紧密结合的。
首先,我们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测试。
测试完后进行人数统计和试卷分析。
从试卷答题情况寻找我们教学的漏洞。
这样使得我们的教研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行动。
12月份中旬,当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尾声,我们再一次发放一套难度稍大的小说阅读题。
评阅试卷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由原来的人均11.5分提高到23.5分(试卷满分30分)。
其次,为了让学生对小说阅读产生兴趣,课题组成员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小说,并在一个月后进行读后感交流。
而且,课题组强化小说要素,强化小说阅读的要把握三要素的阅读理念。
我们鼓励学生自创小说。
学生自创小说中对老师推荐小说的改写和续写最有可读性。
我们把优秀学生自创小说在各班展开交流分享。
另外,提高教师自身小说阅读的素质更是迫在眉睫。
为此,课题组每个成员上小说阅读课都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按照“个人备课---课前教案研讨---修改教案----上课---评课---教学反思”这五个步骤逐步开展。
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每一个阶段都要召开一次课题总结汇报会,每个课题组成员汇报自己本阶段的研究内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研讨工作。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小说阅读方法指导(育红中学刘琼)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阅读小说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情节是否合理是小说能否成立的关键。
还要注意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线索上的区别。
中国古典小说讲究故事的有头有尾,力求故事的浑然一体,滴水不漏,而现代小说往往故意打破这个情节框框,作者追求的不是”块状”的故事框架,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情节无所谓首无所谓尾,人物不一定要有结局.这种结构方式,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比传统的更大.在考查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大致有以下三个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1.事件的完整叙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
2.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二>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
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
因而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1.说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1、重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三>、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常见的题型有三种:
1.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5、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挖掘作品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阅读测试中,常见的题型有: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五>捕捉精妙的技巧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
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二)浅谈小说教学流程的把握(育红初中韩娅利)
小说是一种叙述性的文学样式,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形象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其他文体所没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
<一>、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二>、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
学生“喜”看“恶”学。
小说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文体,尤其是武侠和言情小说,但学生厌恶学习小说.可见,原因得从“看”和“学”的差别上找。
学生喜欢看,是他们有选择的自主权,把看小说当做一种消遣。
迷恋的是精彩的故事情节,不太关注人物的美学内涵。
不能多角度,多纬度地分析作品的意蕴。
<三>、小说教学的操作流程如何提高初中小说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小说的特点,我确定了小说教学的五个环节:
1、激趣导入,吸引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
”语文课堂中导课非常重要,小说教学也不例外,如果能在了解课文之前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
提问:
1、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机智勇敢,令众多妖魔鬼怪望风而逃。
那么,你知道他降妖除魔的决胜法宝是什么?
2、清朝大贪官和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得出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和珅这样的人,他们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风使舵,闹了很多笑话,这样的人,俄国作家契诃夫把他们称为“变色龙”,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这篇作品《变色龙》。
再例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先读乡愁诗,诗中忧郁的情调,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我顺势引导,“叶落归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故乡,当有一天终于回到久别的故乡时,我们应当是什么心情呢?
”学生们在阅读了乡愁诗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回答到“高兴”、“激动”等。
我语调一转,“可有一个人回到阔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一起阅读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故乡》,分析文中的‘我’回到故乡为什么高兴不起来。
”通过这样的激趣,学生也有一些疑惑,为什么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却没有正常人应该有的心情呢,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阅读非常认真,发言非常积极,教学效果自然非常好了。
2、分析情节,明确结构。
人物形象虽然是小说的中心,但是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故事情节开始,只有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有线索贯穿起来的,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清线索。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以“于勒”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全文以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组成全文的故事情节.
小说鉴赏首先必须理清线索,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
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有些小说前面还有序幕,或者后面有尾声。
如《我的叔叔于勒》开头写我与若瑟夫的对话就属于序幕部分,最后我们改坐别的船回来就是尾声。
有些小说故事主体不是完全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
如《项链》一文最后发观项链是假的既是高潮又是结局。
由此可知,小说鉴赏首先必须理清线索,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
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这是小说鉴赏必须使学生明确的问题。
3、分析形象,探究主题。
如果说小说教学的第一步是要求学生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话,那么掌握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中心环节,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教学 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