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docx
- 文档编号:28815947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29KB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docx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第八次课程改革(新课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日前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目标和内容.
一,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了: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后,还要不要素质教育呢说明提这个问题的同志是没有完全领会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们不要忘记我国的教育总目标是: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我们也不要忘记这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更不要忘记,中国教育的最大任务不是培养只会解题应试的人,也不是瞄准培养少数精英或一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狭窄目标,而是要在造就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同时,努力完成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念主裁命运.既然观念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教育观念的转变就足以改变一位教师的命运,影响这位教师所教学生的一生.记得在1998年的一次省级高中教学研讨会上,我向与会的数十位一线教师介绍了自己的"一节课只讲授22.5分钟以内"的观点,一位老教
师在会上提出这样的质疑:
"请问本书林老师,我每节课45分钟拚命地讲,都无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书,不知你是怎样用这么少的时间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这位老师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说的是如何教学生'学'完它."虽然这里的'教'与'学'仅一字之差,却能从中折射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育观念.
我认为,中国教师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有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上课时,发现有位学生没有听讲却在看书,老师就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听老师讲呢"该学生答道:
"我听不懂,想看看书."老师非常气愤地指责道:
"你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然后向讲台方向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补了一句:
"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在这位老师的心中,书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会懂,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所谓转变方式,即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这次课程改革过程中,我国借鉴了美国自19世纪末就开始的,现正被其大,中,小学大力提倡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成功经验,引入了"研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
不仅如此,本次课程改革还希望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乃至生存环境,把中国中小学生从"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堂外埋头于书本,专心做大量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练习"中摆脱出来;从过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走出来,还给他们应有的自由时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自然界,看社会,看生活.
所谓重建制度,即重新建立学校管理制度与教育评价制度.这里所说的教育评价制度,包括政府对教育部门,社会对学校,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老师,老师对学生,乃至社会对人才的评价等.不过,我认为制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是文化是文明,就只能继承与发展,提"重建"有点过于激进,有可能被执行者错误地理解造成严重的后果.比较恰当的提法应当是"改革制度".
三,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追求的是: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
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得先弄明白现代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都有哪些特征.简单地概括起来,现代学习方式有五个最基本的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这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五个最基本特征――"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有着本质的不同.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这"五性特征",至于具体的体现方法,在本书以后章节中将给予详细介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
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里的"一切",指的是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学生",显然是指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这里的"发展",指的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人干脆把这句话说成:
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
"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口号虽然比较动听,但如果把它理解为"教师可以替代学生的一切","学生的一切行为都要在教师的指示下进行"等,那将是中国学生的最大不幸.如今不少所谓重点中学的校长,总是带着自豪的神情向外界介绍:
"我的学校是全封闭管理……."当我听到这类话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难道要把一个自然人转变化社会人的教育,却能够把受教育者最美好的青春封锁在"全封闭"的校园里吗
澳大利亚未来学家伊利亚德说过:
"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来,那么你的明天将生活在过去."因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企求培养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养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雷锋式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应当首先完成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
五,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专家一致认为,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一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二是要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五是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六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八是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应实现六大转变:
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以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六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有句话说得好:
有经验的校长抓课堂,缺乏经验的校长抓门房.我认为,工落实这六大目标,对于基层学校来说,关键是要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主要是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确定的培养目标是: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一代新人.确定这一培养目标,正是基础教育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6项具体目标.
课程功能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因为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
课程结构的改革强调的是课程的综合性,也就是课程设置既要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要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同时,在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改革还强调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并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课程内容的改革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将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
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强调了课程管理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随着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
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关系重大,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项由课程改革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应该说,这些项目的改革是相辅相成和互为制约的.因此,我们在改革中应始终贯
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为改革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当代课程改革
1.课程管理
(1)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均权化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从1999年开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础课程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基本模式是:
——国家课程.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
——地方课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虽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各不相同,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实际上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权力主体共同完成的.
(2)实行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
现在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并不是走向完全的绝对的多样化,以多样化取代统一性,而是统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应这样来理解教材多样化:
其一,不同学科的教材,要从本学科性质,特点出发,实现多样化.其二,多样化不等于地方化.其三,多样化不等于数量化.本质在于特点,在于层次,在于质量,在于选择,在于效益.
(3)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
2.课程结构
(1)建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的课程基本结构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实行学分化管理
(3)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3.课程内容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础教育是为每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扩大,拔高.基础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课程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2)加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实用化,人本化与本土化
(3)注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课程内容的协调整合
正规教育指学校教育或者制度化的教育;非正规教育则指"任何在教育体制以外进行的,为人口中特定类型的成人及儿童有选择地提供
学习形式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活动.
[编辑本段]
前七次课程改革简述
第一次
1949-1952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
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
1958-1965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
1966-1976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
1977-1985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
1992-2000
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
扩展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课程 改革 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