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施工技术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8780234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3.44KB
墩柱施工技术方案.docx
《墩柱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柱施工技术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柱施工技术方案
文件名称
墩柱施工技术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版次
1
修改
0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20日
实施日期
2014年10月31日
目录
一、概述1
1、工程概况1
2、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1
3、交通情况1
4、主要施工项目及工程量1
二、施工组织及安排1
1、施工人员配置1
2、机械设备配置3
3、原材料准备3
4、技术准备7
5、施工进度计划7
三、施工方案7
四、施工工艺7
1、施工工艺流程图7
2、主要施工工艺8
五、质量保证措施14
1、砼浇筑前的准备措施14
2、应急措施14
3、组织保证措施14
4、制度保证措施15
5、垂直度测量15
六、安全保证措施15
1、安全方针15
2、安全目标15
3、组织保证16
4、制度保证16
5、机械安全保证措施17
6、塔吊安装及拆除安全保证措施17
7、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19
8、桥梁施工安全基本要求20
七、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1
1、环保21
2、文明施工22
墩柱施工技术方案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乌弄龙水电站为澜沧江上游河段规划方案的第二级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906.0m,受乌弄龙水库淹没影响,左岸德维路及左右岸部分通村道路被淹没,茨中桥、春多乐桥为德钦县境内淹没的主要桥梁,为保证当地居民出行方便,需要对淹没桥梁进行复建。
茨中桥跨越澜沧江,是连接新建德维路与茨中移民安置区的一座大桥,桥梁起点与新建德维路相交,桥梁终点与茨中移民安置点内道路相接。
桥址位于原茨中桥上游约50m,桥梁全长381m,桥梁布置为20m(现浇板)+(64m+120m+64m)连续刚构+3×35m(T梁),桥梁宽9.5m,最大墩高79m,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
(1)本地区属亚热带与温带季风高原山地气候,干湿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每年7月温度最高,月平均温度为18.5℃,1月份温度最低,平均温度为3.7℃。
6月至10月为汛期,11月至翌年5月为枯水期,地下水较丰沛。
(2)茨中桥地址处澜沧江深切形成的高山峡谷地貌单元中,呈不对称“V”字,左岸坡度为39~42,右岸地形平坦,坡度为3~7,江面宽270~320m。
(3)左岸桥基虽为岩石边坡,但岩体风化破碎。
右岸桥基覆盖层较厚,为6~8m,结构松散,下部为冲击砂卵砾石土层,局部夹有透镜体状砂土层及大块石,厚度18~20m。
(4)桩基开挖时将受地下水影响,在施工中应加强桩井内地下水的抽排工作。
3、交通情况
茨中桥起点为与德维二级路交汇,有德钦县至维西县的沥青道路,材料运输及工程施工交通便利。
4、主要施工项目及工程量
1#墩柱、4#墩柱为薄壁空心墩,高度分别为21.5m、38.5m,其中4#墩含1道横隔板;2#墩柱、3#墩柱为双肢薄壁墩,高度分别为79m、73m,其中各含1道横隔板;5#墩、6#墩柱为双柱式墩,高度分别为30.5m、20.5m,其中含3道中系梁、2道底系梁。
C30砼282m3,C40砼5388m3,钢筋制按1173t,劲性骨架制按83t。
二、施工组织及安排
1、施工人员配置
表1主要管理及施工人员配置
序号
姓名
职务
本单项工程职责
备注
1
李渊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项目各项工作
2
刘钊
总工
负责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分管合同部、生产技术部工作
3
马书生
生产经理兼安全总监
负责现场施工生产安排,分管安全环保部、质检部、物资设备部工作
4
袁振飞
项目副总工兼合同部部长
负责合同部及技术部内业工作
5
赵国际
生产技术部部长
协助生产经理做好现场生产工作
6
曹亮亮
质量管理部
负责工程质检及试验工作
7
孙彬慧
物资设备部部长
负责设备、物资的管理工作
8
魏鹏超
安全环保部部长
负责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9
孟建政
办公室主任
负责后勤保障及协调工作
10
杨青山
技术员
现场技术员
11
樊文溪
技术员
现场技术员
12
张彪
技术员
现场技术员
13
兰文娟
资料员
负责试验、质检资料工作
14
苏笑
资料员
负责试验、质检资料工作
15
刘易辉
电工
负责工程电力保障工作
16
高兴运
采购
负责物资材料的采购工作
17
喻家胜
作业队队长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1人
18
彭建华
周卫
班长
2人
19
砼及模板工
15人
20
钢筋工
8人
21
焊工
4人
22
吊车司机
2人
23
挖掘机司机
2人
24
装载机司机
2人
25
罐车司机
4人
26
塔吊司机
4人
27
泵车司机
2人
2、机械设备配置
表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混凝土拌和站
双JS750
套
1
2
砼罐车
8m3
辆
2
3
汽车吊车
中联重科20t
辆
1
4
液压反铲
小松PC200
台
1
5
装载机
ZL50
台
1
6
塔吊
6015
台
2
7
托式泵
HBT60
台
2
8
钢筋切断机
GQ40A
台
2
9
钢筋弯曲机
GW40
台
2
10
钢筋调直机
GT4/10
台
2
11
钢筋滚丝机
HGS-40F
台
2
12
电焊机
BX1-500
台
2
12
电焊机
ZX7-500
台
2
13
发电机组
SDSTF-300KW
台
1
14
发电机组
GFJLS-300KW
台
1
15
振捣棒
ZN50
把
10
16
空压机
3.5m3
台
2
17
风镐
G10
把
6
18
水泵
25WQ8
台
2
3、原材料准备
(1)水泥
采用剑川水泥厂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水泥,各项指标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要求。
(2)粗集料
粗集料采用质地坚实、均匀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其技术要求满足表3要求。
表3粗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Ⅰ类
Ⅱ类
Ⅲ类
碎石压碎指标(%)
<10
<20
<30
坚固性(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后质量损失值,%)
<5
<8
<12
吸水率(%)
<1.0
<2.0
<2.5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5
<15
<25
有害
物质
含泥量(按质量计,%)
<0.5
<1.0
<1.5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0.5
<0.7
有机物含量(比色法)
合格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0.5
<1.0
<1.0
岩石抗压强度(水饱和状态,MPa)
火成岩>80;变质岩>60;水成岩>30
表观密度(kg/m3)
>2500
松散堆积密度(kg/m3)
>1350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无裂封、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粗集料最大粒径应按砼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75mm;砼实芯板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37.5mm。
泵送砼时粗集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要求,对碎石不应超管径的1/3卵石不应超过管径的1/2.5。
(3)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吸水率小、颗粒洁净的机制砂,其质量技术要满足表4要求。
表4细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Ⅰ类
Ⅱ类
Ⅲ类
有害物质含量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
轻物质(按质量,计%)
≤1.0
≤1.0
≤1.0
有机物(比色法)
合格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
≤1.0
≤1.0
≤1.0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0.01
<0.02
<0.06
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2.0
≤3.0
≤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5
≤1.0
≤2.0
人工砂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亚甲蓝试验
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5.0
≤7.0
≤10.0
MB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2.0
≤3.0
≤5.0
坚固性
天然砂(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后损失,%)
≤8.0
≤8.0
≤10.0
人工砂粒单级最大压碎值%
<20
<25
<30
表观密度(kg/m3)
>2500
松散堆积密度(kg/m3)
>1350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制备的试件无裂封、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的试验龄期膨胀率小于0.10%
(4)水
拌制砼宜采用饮用水,其质量技术要满足表5要求。
表5拌和用水技术要求
项目
预应力砼
钢筋砼
素砼
PH值
≥5.0
≥4.5
≥4.5
不溶物(mg/L)
≤2000
≤2000
≤5000
可溶物(mg/L)
≤2000
≤5000
≤10000
氯化物(以CL-计)(mg/L)
≤500
≤1000
≤3500
硫酸盐(以SO42-计)(mg/L)
≤600
≤2000
≤2700
碱含量(rag/L)
≤1500
≤1500
≤1500
(5)外加剂
外加剂品种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能明显改善砼性能的质量稳定产品。
工程使用的外加剂与水泥、矿物掺合料之间应有良好的相容性,其质量符合6要求。
表6外加剂的性能指标
性能要求
高效
减水剂
早强
减水剂
引气
减水剂
缓凝高效
减水剂
早强剂
泵送剂
减水率(%)≥
15
8
12
15
-
坍落度增加>100mm
泌水率(%)≤
90
95
70
100
100
泌水率≤90
含气量(%)
≤4.0
≤3.0
>3.0
<5.5
-
≤4.5
凝结时间mim
初凝
-90~
+120
-90~
+90
-90~
+120
>+90
-90~
+90
坍落保留值
30min≥150mm
终凝
>+90
60min≥120mm
抗压强度比(%)
≥
1d
140
140
-
-
135
-
3d
130
130
115
125
130
90
7d
125
115
110
125
110
90
28d
120
105
100
120
100
90
收缩率比(%)28d≤
120
120
120
120
120
125
抗冻标号
50
50
200
50
50
50
对钢筋锈蚀作用
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6)钢材
钢筋砼中的钢筋和预应力砼中非预应力钢筋必须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的规定。
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4、技术准备
(1)施工前对图纸进行认真会审,制定关键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2)砼施工前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劲性骨架等验收合格。
(3)砼施工前,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现场交接班制度。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相关规范,并对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考核,必须坚持持证上岗。
三、施工方案
采用翻模法施工,砼采用集中拌制,砼罐车水平运输,塔吊或吊车配合吊罐垂直运输,串桶入仓。
1#墩、4#墩柱采用汽车吊车垂直运输,立模高度2节模板4.5m,第1仓浇筑4.4m,以后每仓浇筑4.5m,另外一节模板2.25m作为托节;5#墩、6#墩柱采用汽车吊车垂直运输,模板高度12.0m,一次浇筑9.0m;2#、3#墩柱采用塔吊垂直运输,立模高度2节模板4.5m,第1仓浇筑4.4m,以后每仓浇筑4.5m,另外一节模板2.25m作为托节。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凿毛处理
测量放样
工作平台及安全爬梯搭设
原材试验
劲性骨架制安
原材试验
钢筋制安
模板制作
模板制安
原材配比
报检
试件制作
砼拌制运输
砼施工
养护拆模
下一循环
2、主要施工工艺
砼浇筑前检查模板的标高、尺寸、位置、强度、刚度、牢固性、平整度、内侧的光洁度等是否满足要求,不得有缝隙和孔洞;模板接缝是否严密,脱模剂是否涂抹均匀,模板中的垃圾应清理干净;钢筋及预埋件的数量、型号、规格、摆放位置、保护层厚度等是否满足要求,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凿毛处理
墩柱施工场地应平整、材料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布置合理、确保大型设备的作业空间;墩柱施工前对承台砼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清理干净,调直承台预留钢筋。
(2)测量放样
用全站仪准确定出墩柱中心平面位置及标高,在承台上标识清楚纵横轴线及立模边线,并加护桩以备墩柱中心复位用;根据测出的墩周线,复测墩柱底标高,采用高标号砂浆在墩柱外边线抹带并利用水平尺找平,使带高度一致,以利支模。
(3)工作平台及安全爬梯搭设
墩柱施工模板设计时自带外部作业平台,内部工作平台采用钢管架搭设;人工上下通道采用爬梯。
(4)劲性骨架制安
为了便于主墩墩身钢筋安装,在墩身四周安装7.5*7.5*10的角铁作为安装钢筋的依托支架,在浇筑砼时把角铁直接浇在墩身中不再取出。
劲性骨架制作安装尺寸及相关要求等详见设计图纸。
(5)钢筋制作安装
①钢筋制作
钢筋制作均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半成品钢筋运至现场按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安装。
做好的钢筋构件必须覆盖确保不锈蚀;钢筋堆放及制作场地必须硬化,排水畅通,做到晴天不扬尘雨天不泥泞;施工用电线路必须规范,严禁乱卡乱接;钢筋下料前,首先对施工图中各种规格的钢筋长度、数量进行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料;下料时提前做好下料设计,根据钢筋原材长度与设计长度并结合规范要求,减少钢筋损耗;钢筋在加工前必须调直,将表面的铁锈、浮皮、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②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前,先根据设计图纸的钢筋间距划好线,然后再进行安装;安装的钢筋要求横平、竖直,规格、位置、数量、间距正确;钢筋安装遵循先下后上,先主后次原则,当墩柱较高时,采用分节安装,外露钢筋较长则需搭设支承架;钢筋焊接焊缝必须饱满、平整、焊渣清理干净;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目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接头错开间距不小于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50cm;施工时若钢筋相互干扰,可适当调整钢筋间距,但不得任意截断钢筋;钢筋焊接前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规范和设
计要求进行试焊,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正式焊接,以保证焊接质量;钢筋安装完成后在主筋上绑扎预制混凝土垫块,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梅花型布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主墩所有32#主筋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的连接方式,接头强度不低于钢筋自身强度,钢筋端头打磨平整;1#、1a#钢筋均采用束筋行式,每束由两根钢筋并置形式,竖筋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为5d,焊点间隔不小于3m;主筋与箍筋交叉处采用点焊方式连接;墩身水平勾筋绑扎牢固,并间隔1m焊接在墩身竖向钢筋上,使墩身钢筋形成整体骨架。
分隔墩钢筋安装参照主墩施工。
圆柱墩墩柱1#与桩基5#钢筋采用对焊;主筋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的连接方式,接头强度不低于钢筋自身强度;加强筋自身搭接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为5d。
钢筋制作安装尺寸及相关要求等详见设计图纸。
(6)模板制作安装
因墩身较高,综合考虑了节段施工时间、设备机具性能、钢筋配料及减少砼施工缝的数量,主墩及分隔墩考虑3层模板,每层2.25m,总共6.75m,施工时每次浇注2节模板的高度,1节作为托节;圆柱墩模板由2节高6m的半圆模板组合而成,施工时每次浇注1节半模板的高度,半节作为托节。
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模板加工选择具多年桥梁钢结构加工经验的加工厂进行加工,出场前进行试拼装检验,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
①主墩模板设计
翻模由3节高2.25m的大块组合模板、工作平台、塔式起重机、手动葫芦组合而成。
一节模板分为6块边模和2块端模;模板面板均采用6mm厚钢板,纵横向肋采用50*6mm钢板,模板边框均采用100*100*12mm角铁绑边;两模板之间用M22螺栓连接,四周模板采用3层φ25对拉杆对拉;边模横背杠采用双榀[18槽钢背焊,间距为80cm;边模竖背杠采用单支[10槽钢,间距为30cm;端模横背杠采用双榀[18槽钢背焊,间距为80cm;端模竖背杠采用单支[10槽钢,间距为30cm。
每节模板均设置工作平台,利用[10槽钢焊接在模板竖背杠上,与模板形成整体,工作平台上铺3mm厚钢板,外侧工作平台沿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挂安全网,可供操作人员作业、行走,存放小型机具。
②分隔墩模板设计
分隔墩采用内外两套模板,模板由3节高2.25m的大块组合模板、工作平台、塔式起重机、手动葫芦组合而成的成套模具。
一节模板外模分为4块边模、4块圆角模、2块端模;一节模板内模分为4块边模、4块倒角模、2块端模;模板面板均采用6mm厚钢板,纵横向肋采用50*6mm钢板,模板边框均采用100*100*12mm角铁绑边;两模板之间用M22螺栓连接,两侧模板采用3层φ25对拉杆对拉;边模横背杠采用双榀[14槽钢背焊,间距为80cm;边模竖背杠采用单支[10槽钢,间距为30cm;端模横背杠采用双榀[14槽钢背焊,间距为80cm;端模竖背杠采用单支[10槽钢,间距为30cm。
每节模板均设置工作平台,利用[10槽钢焊接在模板竖背杠上,与模板形成整体,工作平台上铺3mm厚钢板,外侧工作平台沿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挂安全网,可供操作人员作业、行走,存放小型机具;墩身顶部及底部壁厚渐变段内模采用竹胶板,墩顶实心封闭段底模穿槽钢支撑,槽钢上铺竹胶板做为底模,底模留在墩心内不再取出。
③圆柱墩模板设计
一节模板高度为2m,由2块半圆模板组合而成;模板面板均采用6mm厚钢板,纵横向肋采用50*6mm钢板,模板边框均采用100*100*12mm角铁绑边;两模板之间用M22螺栓连接;模板横背杠采用双榀[10槽钢背焊,间距为100cm;模板竖背杠采用单支[8槽钢,间距为30cm;部分模板设置工作平台,利用[10槽钢焊接在模板竖背杠上,与模板形成整体,工作平台上铺3mm厚钢板,外侧工作平台沿周边设立防护栏杆并挂安全网,可供操作人员作业、行走,存放小型机具。
④模板安装
立模板之前,在承台的墩身边缘打一层砂浆找平层,中间填塞木楔,以保证墩身模板在养护期间有一定的伸缩空间,避免由于温度应力产生砼裂纹;对拉钢筋及螺帽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如发现有问题立即更换对拉钢筋及螺帽;模板拼缝用双面胶填塞,不得有缺漏现象;模板加固完成后,对模板进行检查,做到平面位置准确,表面无污物、砂浆及其他杂物,表面平顺、接缝严密,垂直度及结构尺寸满足图纸及规范要求,为避免板拼缝处出现错台,必须严格按照模板拼装图顺序进行吊装;翻模施工时,落模后需要将模板向外滑出再起吊,在每块模板后架底横杆上设有简易滚轮滑轨,滑出后再利用塔吊向上翻升。
施工时第一节模板支立于墩身基顶上,第二节模板支立于第一节模板上,第三节模板支立于第二节模板上。
第一次砼浇筑完毕终凝后强度达到2.5MPa时,安装第四层钢筋,安装完毕后,利用塔式起重机和手动葫芦拆除第一节模板,并将其分别翻升至第四层,再安装第五层钢筋,拆除第二节模板,将其翻升之第五层。
以后每次浇筑2节模板高度砼,形成钢筋安装、拆模、翻升立模、测量定位、浇筑混凝土、养生和标高复核的循环作业,直至达到设计高度。
⑤塔吊设置
本桥两个主墩的高度分别为79m、73m,施工时在主墩设置塔吊,施工时利用塔吊安装、拆卸模板和向上运送钢筋及砼。
(7)混凝土浇筑
主墩砼入仓采用塔吊配合串桶;分隔墩及圆柱墩砼入仓采用汽车吊配合串桶。
模板及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砼浇筑,根据各墩的高度和结构特点砼采用分节浇筑。
砼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并应边浇筑边振捣,砼浇筑分层摊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
砼的振捣使用直径为50mm的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与侧模保持10cm的距离并插入下层砼5~10cm持续时间为20~30s;振捣密实后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造成模板变形,预埋件移位等;密实的标志是砼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浇筑砼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进行处理。
施工中注意各种钢筋及铁件的预埋。
砼终凝后人工进行凿毛,清除砼和钢筋表面水泥浆及松弱混凝土层,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在浇筑上节砼前先均匀铺放一层10mm厚C50混凝土净浆。
墩柱砼采用洒水保湿养生,养护时间不少于7d。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①避免高温天气下施工砼,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施工,以减少砼坍落度损失。
②砼的入模温度控制在5℃≤T≤25℃;砼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
③拌合站与施工仓面加强协调,确保砼供应并在运抵施工仓面后能及时入模浇筑。
④严格执行砼进场交货验收制度,试验员对每车砼的坍落度进行取样试验,如遇坍落度超出允许范围的砼,严禁使用。
⑤下料时避免砼冲击钢筋和模板,严禁一次性下料过多。
⑥浇筑砼要连续进行,砼入仓后立即振捣,不允许出现堆积现象,严格控制砼浇筑时间。
⑦砼浇注分层进行,振捣由专人负责,保证振捣密实不漏振,防止过振。
⑧串筒底距离浇注砼顶面不超过2m。
⑨浇筑砼面出现泌水应及时排出,同时要求浇筑面四周比中间高,泌水往砼中间集中。
⑩由于采用翻模施工工艺和分节浇筑砼施工工艺,施工墩柱时就会留有施工缝,然而施工缝处理不当常常会影响桥墩的砼表面外观质量,因此在砼浇筑时,第1仓浇筑4.4m,以后每仓浇筑4.5m,使砼表面始终低于模板10cm,墩柱施工完毕后,墩柱表面只能看见整齐的模板缝而看不见施工缝,使砼表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8)质量检查
表7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模板标高
±10
水准仪测量
模板尺寸
±20
钢尺测量
轴线偏位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技术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