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docx
- 文档编号:28777867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9.36KB
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docx
《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近代中外女权运动
【热点剖析】
一、近代中国的女权运动
1.背景
(1)中国传统妇女观是以小农经济形态和宗法家庭的父系统治为社会基础。
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创造极少的财富,她们几乎丧失了经济地位。
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及贞操节烈观念的禁锢下,妇女完全成为男人的私有财产。
(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入及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2.中国女性意识的萌芽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主张男女平等,开创了解放女性之先河。
他在《天朝田亩制度》里规定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主张女子不缠足,曾颁发妇女禁裹足布告。
3.中国女权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期间: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维新变法的出现,主张女权者纷纷显现,如康有为、康广仁、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先后发文倡导并组建了不裹足会,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启动了女权运动的按钮。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请禁妇女裹足折》并获准施行。
(2)辛亥革命期间: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顺应女权运动和广大民众的要求,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
(3)20世纪初:
1901年之后,不裹足会和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竞相出现;20世纪之初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堂甚至出国留洋的机会。
(4)五四运动后:
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随着民主革命的进程不断发展。
女子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留学及其走向社会、从事职业的权利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以往前所未闻的争取女子参政权、财产继承权、婚姻自主权、再婚自由权乃至禁止男子重婚等,不仅获得社会承认,更被明确载入1930年12月国民政府颁布、次年5月起施行的《中华民国民法》。
(5)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为妇女解放做了以下工作:
①建立妇女团体和妇女组织,促进妇女解放的实现。
在党中央,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初期就成立妇女部、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党外,大革命时期,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
②创办女校,培养妇女运动骨干。
党在建立初期,就积极鼓励先进知识女性赴法、俄勤工俭学,使她们回国后成为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
③创办刊物,宣传妇女解放思想。
在创办女校培养妇运人才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积极通过创办女性刊物来扩大宣传,专门探讨妇女解放和妇女问题。
④把国民革命与妇女运动相结合。
1924年3月8日,何香凝等人在广州组织了中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有近千人参加集会和游行。
此后,在统一战线领导下,妇女运动与北伐战争的洪流融在一起,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西方的女权运动
1.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女性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2)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权和天赋人权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
2.西方女权运动的启蒙
西方女权运动的启蒙可以追溯到18世纪,法国女性意识首先兴起,继而是英国、美国,然后席卷欧美。
3.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进程
西方的女权运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揭露性别歧视现象以唤起女性的独立意识;第二阶段:
关注平等要求,强调性别差异和性别的独特性;第三阶段:
着手建构自己的理论、追溯女性主义的源头、考察女性主义的特征和本质及其各种表现形态,并从性别差异入手旨在超越其原来的视界和观点。
【真题再现】
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
“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
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 )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答案】B
【解析】1953年至1956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的任务,且材料只是提及建设社会主义,无法体现以工业化为中心,故A项错误;由材料“1956年”可知三大改造完成后,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由材料“奶奶的尺”、“阿姨的尺”可知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B项正确;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材料漫画中只是提及“奶奶”和“阿姨”的作用,无法体现城乡差别,故D项错误。
2.(2017江苏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主题时间
1880—1889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答案】D
【解析】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不是《万国公报》,故A项错误;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与史实不符,因为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扼杀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知识界的宣传呼吁没有使得清政府革除陋习,只能说推动了陋习的革除,革除陋习是在民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禁缠足、兴女学、介绍外国妇女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表明知识界逐渐重视妇女问题,故D项正确。
3.(2019·江苏高考·7)清末《卖宁波脚带》:
“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C
【解析】“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女子缠足在当时仍然是普遍现象,故C项正确;“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脚带畅销,不是无人问津,故A项错误;《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B项错误;民国之后废止缠足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与题干清末不符,故D项错误。
4.(2016·江苏单科·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
“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答案】C
【解析】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说明剪发齐眉影响到了全国各地,包括乡村和城市,材料仅仅提到成都妇女多剪发齐眉,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近代中国一直在提倡,并没有深入人心,政府认为对妇女剪发齐眉有伤风化,不能体现男女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妇女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政府的处罚措施没有法律依据,体现不了民国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5.(2015·四川文综·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提到“《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说明该撰稿人在婚姻观念上依然保有传统思想,但其个人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新潮社团的思想观点,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说明该撰稿人在婚姻观念上依然保有传统思想,表现出了当时的有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的现象,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对社会婚俗的态度,故C项错误;题干只能体现部分人依然通过八字、命书决定婚姻,但不能代表当时所有人都接受,故D项错误。
6.(2014·福建文综·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答案】B
【解析】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即旗袍吸收西式服饰元素,也保留传统服饰特点,西式服饰传入中国,近代中国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西化,旗袍是典型例子,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服饰变化与社会变革有关,从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间可以判断中华民国建立推动人们审美观念变化,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故B项正确;“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中国还没有城市化,故C项错误;“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不是社会原因,故D项错误。
7.(2010·江苏单科·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晚清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理解。
根据题干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A和C错误;D项指婚姻仪式和题干婚约制定没有必然因果联系,故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
8.(2009海南单科15).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
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
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答案】C
【解析】19世纪中期,虽然欧洲民主运动得到较大发展,但是但保守势力仍很强大,所以当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时遭到舆论的遭难。
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国内劳动力紧缺,大量的妇女承担起主要的生产任务,为了方便生产,妇女服装开始简便化,裤装和短裙流行。
9.(2007山东,34,10分)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人,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
一要天足。
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
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如有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女的哪些内容?
(4分)
(2)这种新妇女观受到了哪种思想影响?
列举近代中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
(6分)
【答案】
(1)破处缠足陋习;提倡女子学文化;摒弃旧式结婚礼俗;婚姻自主。
(2)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
(1)仔细阅读材料对“新妇女观”的相关句子,而后筛选提炼,再用通俗语言逐一排列。
(2)第①问要定位准确,联系与此有关的进步思想。
第②问是第①问的延续,是思想的实践化,联系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即可。
【针对训练】
1.(2019·黄冈质检,29)下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申报》关于女工的一些描述:
在雇佣女工的场所,“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
“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其实仍是工作,机器或稍笨重,一有脱落等情况,妇女即束手无策,仍须借力于男工。
”材料的观点( )
A.同情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B.主张女性接受现代教育
C.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
D.反对女性远离现代工业
【答案】 C
【解析】“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夫织布、纺纱、轧花等事,虽似乎近乎妇人女子之事”可以得出作者对女性的歧视,故C项正确。
2.(2019·平邑高三月考,10)20世纪初,中国有识之士专门创办了《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等一些有关妇女的刊物,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倡导“扶植女子共谋进步,以造福女界,即以造福于中国”。
其主要目的在于( )
A.推进社会风俗变革
B.促进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C.实现男女权利平等
D.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其他的革命书刊也发表了不少争取女权的文章”,以及争取女权的目的是“扶植女子共谋进步”,说明是为了动员妇女参加反清民主革命,故答案为D项;A项不是主要目的,B、C项材料不能反映,均排除。
3.(2019·衡中同卷文科综合五,33)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意大利女作家认为,女性的美德来源于自身,女性应通过自我完善和提高,使自己的内在素养同社会地位相匹配。
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激发了女性的自主意识
C.规划了女性的行为准则
D.提升了女性的知识水平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女性的美德来源于自身,主张女性通过自我完善和提高来提升内在素养,以匹配社会地位,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激发了女性的自主意识,故B项正确。
4.(2019·邹城月考,34)表:
英国女性对家庭经济贡献(%)
时期(年)
高工资农业区
矿业区
工厂区
1787—1815
10.5
20.1
32.1
1816—1820
19.9
26.3
25.1
1821—1840
9.2
25.3
36.5
1841—1845
7.4
13.4
39.7
1846—1865
13.9
0.0
47.1
由上表可知,1787—1865年,英国( )
A.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B.机器生产加剧了工人失业
C.轻纺工业成为重要经济部门
D.开始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1787—1865年间正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女性作为纺织业的主力军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故选C项。
材料未涉及女性政治地位,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5.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
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
这体现了当时( )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答案】A
【解析】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妇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故A项正确。
6.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
材料说明( )
△1912年9月19日:
“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
”
△1913年9月15日:
“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
主动离婚者中妇女占近半数。
”
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
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
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
【答案】 C
【解析】 材料“宣读婚约”“携手同归”“主动离婚者中占近半数”等婚姻习俗,体现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故C项正确。
7.(2018·南京调研)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
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
A.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B.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C.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D.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答案】C
【解析】报刊、郑观应和康有为对缠足问题的关注表明少数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女性裹足,这是风气开化的体现,故C项正确。
8.(2019·南京调研)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
“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
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
”这说明( )
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在废止缠足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不一致,说明思想观念新旧冲突,故C项正确。
9.(2019·曲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文综测试,4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90年代,巴黎出现了一些女性俱乐部,她们要求教育权和就业权。
著名女权活动家奥普兰·德古日代表她的俱乐部以《人权宣言》作为改编依据,以几乎完全相同的形式写出了《女权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此宣言包括前言和17项内容,其中有14项基本上采用了《人权宣言》的内容,只不过将《人权宣言》中的“男人”和“公民”替换成为“女人”和“女公民”。
1793年11月3日,奥普兰·德古日被处死。
11月19日,有关其被处死的评论被刊登在《导报》上,奥普兰·德古日被形容为“一个忘记了女性美德的阴谋家,因而要惩罚她”,女权俱乐部也被解散。
在以后的年代中,女性组织一再重组,但总是遇到男权社会的敌意,有时甚至激起暴力冲突。
——摘编自李月《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女性主义的发端》
材料二 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带入了中国。
早期洋务派人士和部分买办,最先感受西方男女平等观念,并提出兴女学、戒缠足的主张。
19世纪末期,康有为等人吸收了“天赋人权”观,并以此来观察和分析中国妇女问题,产生了近代中国初具理性色彩的男女平等思想。
这些男性精英的活动鼓舞了妇女的斗志,她们通过自办女报、组织妇女团体等活动来鼓吹女权。
1907年底,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女子针对帝国主义攫取我国路矿权的行径,纷纷设立“女界保路会”等妇女团体,集议筹款,签名认股,以挽回路矿权。
据统计,1898年至1919年,妇女团体所办的报刊,全国约有40种,大多集中于上海、北京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日本的东京。
该时期的女权主义诉求集中表现在要求妇女教育、主张婚姻自由、强调女子经济独立、提倡妇女参与政治等方面。
——摘编自何黎萍《论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分析该时期女权运动受挫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法国女权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3分)
【答案】
(1)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权宣言》的发表。
原因:
男权观念根深蒂固;法国妇女尚未获得经济独立;男性政治精英的压制;女权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雅各宾派的激进统治。
(2)特点: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兴起;男性精英主导与妇女自救相结合;具有爱国救亡色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意义:
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习俗的变革;推动了救亡运动的发展。
6.(2019·荆门高三元月调研,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
西方
约16世纪后期,传统妇女的才学观、妇德观发生某些变化,江浙地区的女子识字率有所增高。
一小部分心学家、文学家如李贽、冯梦龙、唐甄等主张尊重妇女才华、男女平等的思想,有人甚至提出“夫择妇,妇亦择夫”。
晚明知识妇女组织诗社,参与游历活动,创设闺塾,出售字画绣品,宫中个别有参与国政的机会。
1912年以后,政府颁令废止缠足,禁止买卖妇女,提倡妇女解放。
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频率有较大提高。
在抗战时期,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女性。
规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法》于1950年颁布,马克思主义的女权理论广泛宣传,妇女的社会地位在短期内获得根本性改变。
16世纪中叶开始,法国上层妇女组织沙龙的活动开始常见,女读书人人数大增。
17世纪,世俗界出现“关于妇女的辩论”,讨论妇女地位和男尊女卑等。
1643年英国伦敦千名妇女集会,递交请愿书反对战争。
德意志的马丁·路德提出“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因此男人不应该轻视或嘲笑女人”。
1790年《妇女权利宣言》正式通过,《为女权辩护》等发表;女权运动从法国迅速发展到英国等地。
19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大规模女权运动爆发,妇女要求提高经济地位。
1888年,第一个妇女国民会议成立。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基本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
——毛泽东等《论妇女解放》等资料汇编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中西方有关史实,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分)
答案 示例:
论题:
阐述:
16—20世纪中期的中西方女权发展比较。
16世纪后期起,中西方的女权都开始发展,但发展的特点与原因各有差异。
17至20世纪初期,中西方女权发展差距很大。
中国女权的变化是零星、缓慢的。
究其原因,小农经济的性别分工,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程朱理学思想的束缚等都严重限制了女权发展。
与此同时,受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的女权在不断进步。
妇女步入工厂获得薪酬,走上街头参与政治运动,追求自己的经济和政治权利。
西方女权的发展具有渐进性特征,这是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妇女。
新中国成立初,党和国家从法律制度和理论上彻底打碎了限制妇女的枷锁,女权在历史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中国女权发展具有突变式特点,受政治形势影响最大。
综上所述,女权发展作为历史现象,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状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热点 专题 近代 中外 女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