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门类造型艺术.docx
- 文档编号:2877467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89KB
第二门类造型艺术.docx
《第二门类造型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门类造型艺术.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门类造型艺术
第二门类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
一、绘画艺术
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它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分类
从体系来划分,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从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划分,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粉笔画等等;
从题材内容来划分,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体裁;
从作品形式的不同来划分,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样式。
(二)中国画
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
特点:
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24.8公分,长528.7厘米(528公分,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份,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
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
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立意”、“传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清代画论家笪重光: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
中国绘画简史
战国时代的帛画、汉代的帛画、汉代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平
魏晋南北朝
在这一时期,发展的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和走兽画。
画界三杰: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唐宋时期(中国绘画的高峰时代)
人物画:
吴道子
历史画、肖像画:
阎立本
山水画:
李思训、王维、荆浩、关同、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马远、夏珪
马画:
曹霸、韩干
牛画:
戴嵩
花鸟画:
黄筌、徐熙
文人画家:
文同、苏轼、米芾
元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艺术承前启后的时代)
元代四大家:
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
明代四大家(吴门四家):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明末清初四大名僧:
石涛、八大山人(朱耷)、石谿、弘仁
清朝:
扬州八怪
强调个性表现
金农、黄慎、郑燮(板桥)、李鱓(鳝)、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
近现代画坛
清末民初:
“海派”艺术:
代表人物有赵之谦、虚谷、任熊、任薰、任颐、吴昌硕、蒲华等人形成了被称为"海上画派"的群体,简称"海派"。
吴昌硕最大一幅画作《花卉十二屏风》在嘉德2004春季拍卖会上以165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吴昌硕书画作品拍卖新纪录。
由牡丹、玉兰、紫藤、兰花、梅花、松树、荷花、石榴、菊花、白菜、竹子、水仙等12种花卉组成了这幅巨制屏风。
"岭南画派"
●广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成为一个"开风气之先"的地方,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应运而生,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岭南画派"。
民国中后期、新中国前期:
●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刘海粟、林风眠、傅抱石、丰子恺等
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山水册八开》1980万拍卖成交。
●册页中八幅作品的内容分别为:
“韶山诗意”、“芙蓉国里尽朝晖”、“虎踞龙盘今胜昔”、“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寥廓江天万里霜”、“登庐山诗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和“风展红旗如画”。
(三)西方绘画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它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
●特点:
油画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利条件。
西方绘画史简介
一、西方绘画的起源
1、1879年西班牙发现“阿尔塔米拉石窟壁画”被誉为“史前艺术的圣殿”,属旧器时代。
2、1940年法国南部发现“拉斯科洞窟壁画”,考证其历史更为久远。
以“驯鹿”最为著名。
3、公元前2650年即夏朝前、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四千六百年时埃及哈夫拉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建成。
虽为雕塑但绘画元素已隐然其中。
4、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壁画。
二、古希腊、古罗马绘画(初建期)
1、约公元前1500年(约商朝)古希腊米诺索斯宫壁画《巴黎女郎》,线条、色彩及造型已相当高超。
2、公元前80-公元14年(约西汉至东汉)古罗马庞贝古城壁画,此时绘画已运用透视法,立体感大为加强。
3、古罗马庞贝壁画“面包师夫妇”作于公元1世纪(东汉),已呈现早期写实主义特色,敷色、造型到表情刻画都达到相当程度。
公元前2万年—公元四世纪前后的绘画称之西方绘画的起源期或初建期。
三、中世纪绘画(基督教艺术时期)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1、基督教绘画
2、拜占庭艺术风格,融东西方之长,讲究色彩的斑斓,富装饰意味。
四、文艺复兴时期(15至16世纪)
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革命,核心即是争取人在现世界的地位和尊严,这即被称为“人文主义”世界观。
文艺复兴即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文艺的前提。
西方绘画的经典期始于文艺复兴。
1、意大利乔托为中世纪后期画家,已摆脱拜占庭艺术束缚,人文主义写实精神已露端倪。
被认为是欧洲绘画之父和现实主义画派的鼻祖。
2、意大利波提切利“春”是15世纪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最为杰出的作品。
画面的女性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女的特征。
对人体美的描写隐约其中,已有裸体的成份。
3、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达芬奇代表作有: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萨”等
米开朗基罗代表作有:
“创造亚当”、“创世纪”作于西斯廷教堂天顶。
拉斐尔代表作有:
《西斯廷圣母》《阿尔巴圣母》《雅典学院》等
五、巴洛克时期(17世纪)
巴洛克艺术代表整个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
原意是“形状不规整的珍珠”,有贬抑之意。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征“离经叛道”、“不合常规”,原来对这些追求新形式的艺术家是贬义,后来成为一代的代表。
特征:
追求富丽堂皇及浓郁的装饰意趣,色彩鲜艳浓烈。
学者评说:
巴洛克风格是基于创造热情的。
代表作家:
比利时鲁本斯、荷兰伦勃朗、法国普桑、洛兰等。
17世纪荷兰霍贝玛“并木林道”为风景画的代表,并成为世界美术技法的教学范本。
宫廷洛可可风格
十八世纪初叶,Rococo原是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洛可可风格虽保有巴洛克风格之综合特性,但却缺乏巴洛克风格之宗教气息和夸张的情感表现,尤其强调精美柔软的气氛并大量使用光线,画面较明亮。
洛可可绘画风格代表作之一,可以法国画家华铎AntoineWatteau为代表。
六、新古典主义(18世纪下至19世纪)
在17世纪的法国,以普桑为代表的学院派美术及其美术思潮,被特指为“古典主义”美术。
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流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思潮则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又常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绘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作为创作的指导思想,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其特征是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
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路易达维特和安格尔。
七、浪漫主义绘画(19世纪后叶)
浪漫主义的诞生是对当时新古典主义、学院派美术的一次革命。
在题材上,多描写独特的性格,异国的情调,生活的悲剧,异常的事件,还往往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的题材。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籍里柯“梅杜萨之筏”是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
德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可认为是浪漫主义艺术的精神宣言。
自由、民主、人文思想充斥画面。
八、现实主义绘画(19世纪中叶)
又称写实主义,主要再现和揭示社会矛盾与社会不公,揭示劳动与生活,生命与土地的关系,表达对人类的挚爱和深情。
代表人为及作品:
法国米勒“拾穗者”、“牧羊女”。
九、印象派(19世纪中叶即晚清同治光绪年间)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因莫奈展出的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油画的题目被一位观点守旧的记者借用,遂产生印象主义或印象派之名。
受摄影术影响,追求光影的变幻,充溢自然主义倾向,描绘生活之美。
是西方近现代最重要的画派之一。
新印象主义
代表画家是修拉和西涅克,他们崇拜理论,把理论看得高于感觉。
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以区别于莫奈为代表的“浪漫的印象主义”。
如果说印象主义所表现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那么新印象主义就是表现纯客观的对象,它制约了画家的情感传达,它必然导致极端的变革--后印象主义的诞生。
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代表有塞尚、凡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
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十、二十世纪绘画
毕加索立体主义、马蒂斯野兽派、康定斯基抽象主义、蒙克的表现主义、达利超现实主义等
世界最贵10幅油画
第一位:
波洛克的《1948年第五号》第二位:
克林姆特的《阿黛拉》第三位:
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
第四位:
毕加索的《多拉马尔和猫》第五位:
梵高的《嘉舍医生肖像》第六位:
莫奈的《睡莲》售价第七位:
雷诺阿《加莱特磨坊的舞会》第八位:
鲁本斯《对无辜者的屠杀》第九位:
梵高的《没胡子的自画像》第十位:
塞尚的《静物》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比较
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则尚形;
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
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
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成为世界美术领域中的两大体系。
二、雕塑艺术
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故被称为雕塑。
雕塑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
(一)雕塑的分类
从体裁来区分,雕塑又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性雕塑等。
从样式区分,雕塑还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一般又可分为圆雕(浑雕)、浮雕和透雕三类。
(二)东方雕塑史(中国)
1、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中的装饰品
辽宁红山文化晚期遗址
2、商周时期青铜人头像
3、秦汉时期
秦兵马俑
汉代石雕
霍去病墓前石雕
4、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
宗教雕塑盛行
石窟造像艺术(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像(永恒的微笑)
敦煌石窟(莫高窟、千佛洞)
5、元明清时期
小型玩赏性雕塑
广东石湾的陶塑、福建德化窑的瓷塑、无锡、天津的泥塑、嘉定竹刻、潮州木雕等
(三)西方雕塑史
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
公元前5至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雕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了米隆、菲狄亚斯等一批杰出的雕塑家。
米隆的代表作《掷铁饼者》和菲狄亚斯的名作《命运三女神》,都是举世瞩目的佳作。
维纳斯像:
约作于公元前一二世纪的古希腊雕刻著名作品《维纳斯像》,也称《米洛斯的维纳斯》,因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中的米洛斯岛而得此名,巴黎罗浮宫将它和该馆收藏的《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并称为罗浮宫三宝。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雕塑艺术的第二高峰
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哀悼基督》、大理石雕像《大卫》等
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三个高峰,当属19世纪法国雕塑。
代表人物为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创作了巨形浮雕《马赛曲》;现实主义流派大师罗丹更是以《巴尔扎克像》、《思想者》、《地狱之门》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将西方雕塑艺术推向新的高峰。
西方雕塑艺术史上的第四个高峰,是20世纪西方雕塑,代表人物有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象征主义),英国的亨利.摩尔(抽象主义)等《河流》还有两个姐妹篇:
《山岳》和《大气》,它们构成了自然三部曲,堪称是马约尔的象征主义代表作。
❽王与后❾:
亨利·摩尔
三、摄影艺术
(一)摄影艺术的特征
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集中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上。
纪实性
首先表现在它运用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逼真精确地将被摄对象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给人以逼真感。
其次表现在它必须直接面对被摄对象进行现场拍摄,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物、事件和环境,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常常是抓拍或抢拍出来的,这种纪录性拍摄方式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艺术性
首先需要摄影师熟练掌握摄影的艺术技巧和艺术语言,熟练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三种主要造型手段。
其次需要摄影师主观情感的熔铸。
(二)分类
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可以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
按摄影器材和技术,可以分为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等;
按题材分,可以分为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等。
(三)摄影艺术的主要流派
绘画主义摄影,从19世纪中叶起源于英国,成为摄影艺术史上最早形成、影响最广的一个流派,它在创作上追求绘画效果,作品形式从构图布局到用光、影调都有极严谨的法则。
许多摄影家热衷于拍摄和❽制造❾一幅幅类似油画效果的❽艺术❾照片。
他们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❽诗情画意❾的境界。
这一流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仿画阶段、崇尚典雅阶段、画意阶段。
雷兰德:
《两种生活方式》:
是一幅以摆拍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
它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的成熟。
纪实主义摄影
●至今仍是摄影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强调摄影的纪实性,注重直接而逼真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崇尚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写实主义摄影家敢于正视现实,创作题材大都取自于社会生活,艺术风格质朴而不华丽,但具有强烈的社会见证力和社会揭示力量。
写实摄影作品有着巨大作用和非凡的感染力,后来在新闻领域中占据了自己的地位。
●在当今的摄影艺术流派中,写实摄影占主导地位。
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有:
英国勃兰德的《抬煤者》;美国R·卡帕的《通敌的法国女人被剃光头游街》,中国李峰的《切断敌人的供给线》等。
美国R·卡帕的《通敌的法国女人被剃光头游街》
卡什《愤怒的邱吉尔》
印象主义摄影
●它是美术上印象主义思潮在摄影艺术领域的反映,主张摄影艺术应当表现摄影者的瞬间印象和独特感受,讲究形式美和装饰性,追求在摄影作品中达到一种朦胧模糊的画意效果,尤其注重色彩与光线的表现。
●影像模糊朦胧的表现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拍摄时柔化,另一种是在放大时柔化。
随着新的拍摄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印象派作品从对镜头成像的控制发展到暗房加工。
他们提出:
❽要使作品看起来完全不像照片❾,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印象派摄影家还用画笔、铅笔等工具在照片画面上加工,特意改变其原有的明暗变化。
印象派摄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丧失了摄影艺术自身的特点。
这些作品的主要特色是调子沉郁、影纹粗糙,富有装饰性,但缺乏空间感。
●这种流派的代表作有拉夫罗亚在1900年创作的《扫公园的人》、G·德比逊(1889创作的《葱田》、E·J·廉斯坦普约(1903创作的《夏天》等。
☝·德比逊☎1889创作的《葱田》
拉夫罗亚在1900年创作的《扫公园的人》
超现实主义摄影
●是现代主义摄影流派之一,其美学思想与超现实主义绘画基本相同,在创作时常利用剪贴和暗房技术为主要的造型手段,采用叠印叠放、多重暴光、怪诞变形、任意夸张等手法,将“超现实的神秘世界”作为表现对象。
如人类的下意识活动、突发灵感、心理变态和梦幻世界。
●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形象,虽然是超现实的,与客观现实有一定的距离,但都是以一定的现实为基础的,所以能被人们所接受。
超现实主义作品所表现的形象,都有点离奇或怪异,并不是现实中人们经常看到的一般形象,但正因为如此,就显得更有魅力.更能吸引人。
超现实形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创作出来。
剪辑、摆布、抓拍,是其中最主要的三种。
●这一流派有较为严谨的艺术纲领和艺术理论。
他们认为,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去表现现实世界是古典艺术家早已完成了的任务,而现代艺术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讨过的那部分人类的“心灵世界”。
因而,人类的下意识活动,偶然的灵感,心理变态和梦幻便成了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家们刻意表现的对象。
该流派的创始人是英国摄影家毕顿和美国的布留奎次。
要代表人物有:
哈持菲尔德·哈尔斯门,卡蒂埃-勃列松。
●除此之外,西方现代派摄影还有抽象派摄影、前卫派摄影等。
四、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
●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
●一般认为,汉字的产生是以象形为基础演化的。
虽然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基本方法和功能,但毫无疑问,象形是基础,“书画同源”这也正是汉字能够产生书法艺术的重要原因。
在象形的基础上,汉字后来继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形式法则和规律,这是汉字作为艺术的生命所在。
●书法艺术同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
●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
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其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主要是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风格等几个方面。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迹,其卓绝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千百年来书法发展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也成了历代书法家临摹学习的范本,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使它成为天下第一呢?
首先是文辞方式的一种标立,中国在东晋以前所能发现的典籍文献遗留中、后人没有发现过此前的散文文学体裁,这篇文章是现存最早的散文形式的叙事记,他改革了东晋以前疆化呆滞的诗辞类的古文言,首次运用口语化语辞格式,代表了一种文学表达形式,确立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散文。
●其次是对书法发展上的探索的创新,王羲之改革了钟繇书法的笔法,吸取了当时群众书法中的精华,把规范的楷书书写进一步随意性的发挥,是其即可识又书写流利,介于草书与楷书间的行书,创造了书法发展中的一种新的书写形式和字体“行书”。
他是自刘德升之后将行书体完善成为更为成熟的“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又是一篇炙人口、文辞优美的散文、借景抒情,以事言志,其文为历代所推崇。
表达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脱生死的生命境界,禅述了深遂的哲学思想,给当时的官场名利的角逐者以思索,给后人以感触,正如文中所说:
“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十七帖》
●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内容是他所写的尺牍,因卷首有“十七”字故名。
●王献之:
鸭头丸帖:
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
《鸭头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欧阳询(唐):
楷书《九成宫醴泉铭》:
学欧书多以此为范本,魏征撰文,唐大宗贞观六年(公元623年)立碑。
书法严谨峭劲,不取姿嵋之态。
颜真卿:
多宝塔碑颜体楷书,有个性,有特点,有正面不拘,庄而不险的气势。
柳公权:
《神策军碑》是柳公权的代表作之一,书体风格很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左紧右舒柳体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结体严紧。
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
张旭:
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酒中八仙。
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称著。
肚痛帖如骏马奔驰,倏忽千里,如云烟缭绕,变幻多姿。
怀素:
自叙帖(中华第一草书)为墨迹本,笔势雄强狂纵,变化莫测,一直为世人所重视。
”
第二节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造型性与直观性
●造型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造型性。
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
●直观性,或称视觉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由造型性派生出来的。
造型艺术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论是一幅绘画,一件雕塑,或者一幅摄影作品、一件书法作品,都是直接诉诸欣赏者的眼睛,凭借视觉感来感受的。
●二、瞬间性与永固性
●造型艺术要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就必须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也就是在动和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一瞬间形象,将它用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固定下来,这就是造型艺术瞬间性的特点。
●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形象一旦被创作出来,也就同时被物质材料固定下来,可以供人们多次欣赏,甚至可以千百年流传下去。
●正因为如此,流传至今的原始艺术作吕,其中相当数量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作品。
造型艺术的永性,使这些古的艺术品能够被若干年后的现代人所欣赏。
●三、再现性与表现性
●造型艺术可以最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物和景物。
如摄影作品被当作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具有认识和审美双重价值,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造型艺术离不开表现性,需要通过艺术作品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门类 造型艺术 第二 门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