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整理好的.docx
- 文档编号:2877423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06
- 大小:108KB
城市管理整理好的.docx
《城市管理整理好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管理整理好的.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管理整理好的
《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
(0)
2.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
(0)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城市病的问题。
(0)
4.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起来。
(0)
5.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一种城乡合治的体制。
(0)
6.城市是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0)
7.“城”既与“郭”隔离自守,又为一体对外防御,而且“城”中的统治阶级又对“郭”行使着统治职能,体现了强烈的政治、军事功能,这就是城的本质功能。
(0)
8.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市政的目的是实现城市总体效益最大化。
(0)
9.市政就是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0)
10.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决定的。
(1)
1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城市政权的领导者。
(1)
12.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
(1)
13.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
(1)
14.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
(1)
15.城市政治权力系统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
(1)
16.市民的意见和利益表达方式的创新,是市民参政方式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1)
17.城市政治参与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
(1)
18.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
(1)
19.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1)
20.居民会议是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最高组织形式,是群众自治组织的权力机构。
(1)
21.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2)
22.西方国家城市权力的中心,既不在城市的议会、政府或法院,也不在城市的政党组织,而在城市的商会。
(2)
23.副省级市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次,虽然在宪法第30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层次,但在我国实际行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2)
24.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
(2)
25.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
(2)
26.加强公共政策的设计工作和其实施的管理艺术,是现代市政管理手段建设和我国市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27.街道办事处是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关。
(2)
28.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制。
29.市行政决策是市政管理中主要的、经常性的一种决策。
(2)
30.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基本上是采取事业单位或市政府监督下的委托企业单位经营的方式。
(2)
31.城市政府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法治化和科学化。
(2)
32.社会保障是政府为了保证社会成员最低生活水平以及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的行为。
(2)
33.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3)
34.就是因为城市基本职能的存在和强化,导致城市的形成、发展和迅速成长,这是城市存在和成长的根本动力。
(3)
35.供给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初叶至20世纪中叶的阶段,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的生产能力,包括工业产品、有形服务等多方面,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3)
36.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3)
37.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
(3)
38.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自主管理使得组织成员能够边工作边学习,并将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3)
39.集聚经济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聚合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的一种额外的经济利益。
(3)
40.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就是贯彻和执行“五统筹”的科学发展观。
(3)
41.与市场的成熟度相适应,城市发展的战略观已经超越了初级的资源型、供给型、需求型阶段,而迈向更为高级的营销导向。
(3)
42.需求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从满足市场需求,追寻市场变化为特征,强调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要有利于服务大众,满足各个群体的需求,从而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居住环境等,获取更高的发展速度。
(3)
43.“五统筹”、“五坚持”,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
(3)
44.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之发展”。
(3)
45.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是污染零排放。
(3)
46.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要与自然的承载力相协调。
(3)
47.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社会公正。
(4)
48.每个城市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妥善解决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关键。
(4)
49.土地用途管制的最根本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用途管制。
(4)
50.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道路及污水管理。
(4)
51.城市成长管理是主要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4)
52.事实上,在中国开始选择纯化社区的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正在全力导入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思想中关于混合利用土地的理念。
(4)
53.基础设施能否市场化的经济技术标准一般有两个,一是公共性的强弱,二是可分割性的难易。
(4)
54.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
55.使基础设施从福利型转为营利型是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转轨换型的关键。
(4)
56.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
态系统。
(4)
57.在我国,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拨款,始终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4)
58.节约用地的思想一直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遵循的基本原则,以这一思想为指导的各项政策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限制着中国城市空间成长的方式和结果。
(4)
59.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聚性、综合性的经济。
(5)
60.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经济责任制的运用,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5)
61.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评价政府在与市场相互协作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各国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
(5)
62.城市财政管理具有公共性和地方性的性质。
(5)
63.税收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
(5)
64.经济学家们常用市场失灵来指代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5)
65.城市经济功能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之分。
(5)
66.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财政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税收,小部分是上级政府的拨款或私人捐助。
(5)
67.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后,城市税收分别由国税局和地税局管理。
(5)
68.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为中心,解决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生产关系问题和上层建筑问题。
(5)
6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性手段与“法律性”手段作为宏观调控措施是对经济性手段的有利补充,而不能成为主要手段。
(5)
70.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应实施多元化、多极化的战略思路,实现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并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为中心,发展不同类型、功能、规模的各类城市。
(5)
71.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论。
(5)
72.在人口学理论分析中,通常用城市人口结构来描述城市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
(6)
73.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它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
(6)
74.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6)
75.提高城市公共住宅的管理质量,必须从分析城市公共住宅的供求关系入手。
(6)
76.法定社区尤其是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
(6)
77.自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就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管理模式和特点,主要体现为居民户口和居民身份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的特殊控制政策,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人口管理制度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6)
78.住宅商品化管理是针对我国城市住宅管理体制的改革而出现的市政管理的特殊职能。
79.公共住宅是由政府出资建造、国家给予补贴、并具有一定住宅质量(符合本国政府)
规定的最低住宅水准)的廉价住房。
(6)
80.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6)
81.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正由“单位型”向法定社区转变。
(6)
82.近年来各大城市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而兴建的各类住宅小区是居住型社区的典型代表。
(6)
83.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 人工环境 。
(7)
84. 以人为本 是城市环境的根本宗旨。
85. 煤烟型 细微颗粒物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
(7)
86. 排污权交易 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市场运作方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排污量。
(7)
87.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7)
88.城市环境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城市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而且日益严重。
(7)
89.污染物控制指标管理和排污收费制度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管理方法对于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7)
90.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高度融合是城市环境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
(7)
91.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对城市环境进行法制管理的基本依据。
(7)
92.实行许可证制度可以把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道,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具体管理。
(7)
93.将原因导向的城市管理思路用到城市环境问题的研究上,可以发现,我们需要从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走向发展源头导向的循环经济。
(7)
94.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做法才有可能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7)
95.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7)
96.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 城市化 的过程。
(8)
97.我国城市化2004年已经超过 40% 。
(8)
98.城市边缘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中, 城乡二元 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8)
99.小城镇 是随着多种产业集聚逐渐由乡村形态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的过渡性社区。
(8)
100.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 农业产业化 。
(8)
101.后工业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多数劳动者不再从事农业和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
102.在工业化、城市化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8)
103.城市化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转变的过程,是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
(8)
104.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农村层面,导致了城市边缘区管理问题的复杂化和治理难度加大。
(8)
105.社区建设的重点是搞好社区服务和管理,解决好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问题。
(8)
106.在缺乏政策引导及法规约束的条件下,经济效益往往是城市建设投资主体追求的唯一目标。
(8)
107.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8)
108.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撤地建市,市管县体制在全国广泛推行,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乡分割、地市矛盾等过去存在的问题,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地域中心作用。
(8)
109.按政府机构的权力大小,可以将大都市政府分为 超城市的和城际的两种类型。
(9)
110.非政府 区域协调机构分为综合功能的协调机构与单一功能的协调机构两种类型。
(9)
11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9)
11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9)
113.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9)
114.伦敦大都市政府,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9)
115.超城市是最纯粹的“大都市模式”,具有直接的政治合法性、明确的财政自治和对一定功能地区行使多元权力。
(9)
116.通过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规划来协调区域发展中的各种空间和产业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9)
117.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发展的一体化。
(9)
118.区域协调的社会手段主要是采用公众参与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以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参与规划,保证与监督区域规划的实施。
119.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10)
120.对执行系统而言,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执行的敏捷化程度,而这一点又必须以信息系统的完备和信息渠道的顺畅息息相关。
(10)
121.对于反应而言,留有足够的预备队是十分关键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10)
122.危机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响应策略。
(10)
123.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
(10)
124.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第一原则是迅速地阻绝传染,将可能发生的危机尽可能缩小。
(10)
125.从国外的一般经验来看,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从属性原则是各国突发事件管理的普遍原则。
(10)
126.危机过后,对危机爆发原因的研究与怎么才能恢复城市正常的经营秩序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危机事后管理的第二波反应。
127.建立一套完善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是危机管理的前提与根本。
(10)
二、选择题
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ACD)区别于农村地区。
(0)
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C、产业构成D、行政管辖
2.(C)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0)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
3.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AC)功能为主。
(0)
A、军事B、社会C、政治D、文化
4.(A)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0)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5.市政经济具有(ABCDE)的基本特征。
(0)
A、社会性B、长期性C、不可分性D、政府性E、公共性
6.城市出现在(D)。
(0)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7.市政的特征是(ABCDE)。
(0)
A、政治性B、历史性C、动态性D、系统性E、综合性
8.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利系统包括(ABCD)。
(1)
A、市法院B、中共市委C、市检察院D、市政府
9.市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是具有地方(ABCD)。
(1)
A、任免权B、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
10.根据《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除(ABD),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各个部门一律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1)
A、国务院B、省一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各部委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1.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ABD)。
(1)
A、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B、居住在市区内
C、拥有固定住所D、具有本市户口
12.在我国城市中,(D)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益表达渠道。
(1)
A、代理人B、个人C、代表D、集团参与
13.(B)联系渠道是我国市民利益表达一种最为传统的表达方式。
(1)
A、代理人B、个人C、代表D、集团参与
14.(A)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
(1)
A、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政协
15.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BCD)。
(2)
A、市行政管理体制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市政府构成体制D、市建制体制
16.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BCD)。
(2)
A、副省级市B、县级市C、地级市D、直辖市
17.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包括对(ABCD)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
(2)
A、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人大
18.下列的市政职能中,(AD)属于传统职能。
(2)
A、消防B、城市规划C、环境保护D、治安管理
19.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具有(ABCDE)的特征。
(2)
A、双向性B、间接性C、综合性D、有限性E、超前性
20.(C)是市政体制运转的制度基础。
(2)
C、市政府构成体制
D、市建制体制
A、市行政管理体制
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21.在市政决策领导体系中,(D)在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
(2)
A、市人大及其常委会B、市政府
C、市政协D、中共市委
22.市政职能具有(ABCDE)的特点。
(2)
A、规范性B、自主性C、多样性D、服务性E、广泛性
23.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ABCDE)组成。
(3)
A、战略措施B、战略反馈C、重点战略D、战略愿景E、战略依据
24.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获取。
(3)
A、优劣机威分析方法
B、竞争—合作分析方法
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
D、历史分析方法
25.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发展城市是指一个(ABCD)的城市。
(3)
A、适于居住的B、银行信赖的C、治理和管理良好的D、有竞争力的
26.城市发展质量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ABCD).。
(3)
A、范围经济B、可持续发展理论
C、规模经济D、集聚经济
27.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3)
A、产品B、城市营销主体
C、目标市场需求D、目标市场
28.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ABCD)。
(3)
A、生活质量指标B、态环境指标
C、社会进步指标D、经济发展指标
29.(B)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
(4)
A、行政合法原则B、行政合理原则C、行政统一原则D、行政公开原则
30.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ABCD)。
(4)
A、上海模式B、杭州模式
C、南通模式D、武汉模式。
31.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ABCD)。
(4)
A、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
B、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C、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
D、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32.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萌生。
(4)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33.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B)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
(4)
A、25%B、30%
C、35%D、40%
34.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应遵循(ABCD)。
(4)
A、动态原则B、协调原则C、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原则D、效益原则
35.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D)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5)
A、第一产业B、第四产业
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
36.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BD)。
(5)
A、外部不经济B、信息不对称问题
C、非价值物问题D、自然垄断
37.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D)左右。
(5)
A、65%B、55%
C、50%D、60%
38.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
(5)
A、预算管理
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
C、税收管理
D、预算外资金管理
39.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ABC)。
(5)
A、慈善模式B、民主模式
C、巨物模式D、专制模式
40.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包括(ACD)。
(5)
A、行政方法B、社会方法
C、法律方法D、经济方法
4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具有(ACD)特征。
(5)
A、以“间接性”为主B、以“直接性”为主
C、以“经济性”为主D、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42.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划分为(ABCD)。
A、中小学年龄B、老龄
C、劳动年龄D、托幼年龄
43.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将城市划分为(ABD)。
(6)
A、稳定型B、衰退型C、波动型D、增长型
44.在(D)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6)
A、稳定型B、增长型C、波动型D、衰退型
45.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ABC)。
(6)
A、自然社区B、功能社区C、法定社区D、居住型社区
46.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管理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