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8751437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2.39KB
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
《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10)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__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
A.卢梭B.凯洛夫C.杜威D.朗格朗
2.__________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教育目标应该分为: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A.布卢姆B.根舍因C.布鲁纳D.赞科夫
3.教育理论就是教育学中对__________的认识与概括。
A.教育活动B.教育现象C.教育规律D.教育经验
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决定的。
A.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C.教育自身的性质D.教育自身的活动
5.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多是首先从__________的立法开始的。
A.基础教育B.职业教育C.成人教育D.高等教育
6.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A.至科B.七艺C.四学D.六艺
7.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__________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A.教B.学C.教案D.教育内容
8.__________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A.教育内容B.教育活动C.教育实践D.教育要素。
9.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有
A.提高人口素质B.经验和人才的选择C.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D.产生新的生产力
10.班级授课制首行于__________的欧洲。
A.15世纪B.16世纪C.17世纪D.18世纪
11.下列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B.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C.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D.按照本国历史进行文化选择
12.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上。
A。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B.受教育权的分配c.科学文化素质D.职业素质
13.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这种观点完全否定了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
14.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要求教育应该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15.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A.成熟B.发展C.成长D.生长
16.把教育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始自于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17.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内容现代化B.教育观念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师素质现代化
18.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教育万能论B.儿童中心说C.遗传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
1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一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
20.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
A.家庭环境效应B.人的主观能动性C.社会发展状况D.教育自身状况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读]l970年,朗格朗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是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2.A[解读]布卢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教育目标应该分为: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3.B[解读]教育理论就是教育学中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认识与概括。
4.D[解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培养人这一规定把教育与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区别开来。
5.A[解读]从历史上看,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多是首先从基础教育的立法开始的。
6.D[解读]我国的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
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7.B[解读]学生的地位决定了教案要以学生为主,所以,在教与学构成的一对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8.A[解读]在学校中,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育内容是教
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9.A[解读]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即教育的本体功能;二是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提高人口素质,这是教育本质的根本体现。
10.B[解读]班级授课制首行予l6世纪的欧洲。
11.D[解读]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包括:
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文化选择;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12.B[解读]在阶级社会里,人口的阶级构成对教育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受教育权的分配上。
被压迫阶级的受教育权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
13.A[解读]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在华生看来,个体的行为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
14.C臣解读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发展期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概念。
15.C【解读】成熟一是指生物体的发育完备r--是指事物的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
人的成熟不仅指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更是指心理上的成熟。
16.A【解读】l982年的中共十三大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一次把教育作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17.B【解读】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其中,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18.C【解读】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如果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遗传决定论,过分夸大了遗传的作用,否定了后天的环境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以及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19.B【解读】这句话的意思是:
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由此可见,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20.D【解读】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主要包括:
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9)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是两千多年前的
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
2.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经济制度
3.20世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案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为
A.蔡元培B.陶行知C.杨贤江D.徐特立
4.《学会生存》中说: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这句话反映了基础教育中的
A.基础性B.全民性C.未来性D.强迫性
5.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
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师爱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D.职业信念
6.据我国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确定,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
A.6、7~11岁B.7、8~11岁C.9~11岁D.10~11岁
7.小学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称之为
A.依赖性B.独立感C.自制力D.向师性
8.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斯宾塞
9.形成小学生审美能力认识基础的是
A.感受美的能力B.创造美的能力C.表现美的能力D.审美观点
10.在教案过程中,教师在备课、上课、成绩考核与评定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
A.教案大纲B.教案目标C.教案计划D.课程计划
11.鲁宾斯坦曾经说过:
“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问,开始于矛盾。
”基于这一观点,教案应遵循
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C.目标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
12.遵循“问题?
假设?
推理?
验证?
总结”这一程序的教案模式是
A.传递?
接受式B.引导?
发现式C.自学?
辅导式D.示范?
模仿式
13.清朝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采用班级上课制的学校是在
A.1901年B.1903年C.1904年D.1905年
14.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A.詹姆斯B.布鲁纳C.斯金纳D.桑代克
15.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
A.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原则B.渗透和熏陶的原则C.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原则D.一直性与连贯性的原则
16.将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排列为六级水平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的教育家是
A.华生B.罗杰斯C。
西蒙D.布卢姆
17.整个教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成绩评定
18.班级在纪律、规范、班风、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预期要达到的标准为
A.教育目标B.管理目标C.教案目标D.教育目的
19.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力价值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读】战国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案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
2.A【解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
3.B【解读】20世纪早期,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案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
4.C【解读】这句话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
5.C【解读】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
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C【解读】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
“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9—11岁。
7.D【解读】向师性指的是小学生依附于教师,对教师依赖。
在低年级儿童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不可动摇的,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道德标准的化身,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元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
8.A【解读】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
他十分重视教师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在教案过程中的绝对支配作用。
教师中心论者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把教师看作教案的绝对支配者,并单纯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
9.D【解读】审美观点是形成小学生审美能力认识的基础。
10.A【解读】教案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案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师必须全面彻底地领会教案大纲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大纲进行教案。
11.A【解读】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案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办。
12.B【解读】遵循“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总结”这一程序的教案模式是引导一发现式。
13.D【解读】l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采用班级上课制的学校。
14.B【解读】布鲁纳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15.C【解读】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和信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句话说明的正是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16.D【解读】教育家布卢姆将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排列为六级水平,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17.B【解读】上课是教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
的关键,要提高教案质量,就必须上好课。
18.B【解读】管理目标是班级在纪律、规范、班风、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预期要达到的标准。
19.D【解读】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0.D【解读】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卷及答案(8)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于年确立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A.1980B.1985C.1995D.1998
2.“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
3.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就是
A.教育B.教案C.管理D.科研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体现。
A.公益性B.生产性C.未来性D.终身性
5.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庭B.社会C.学校D.个人主观努力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学校绩效B.办学特色C.管理体制D.评估标准
7.儿童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8.持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是
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
9.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享用性功能B.教育性功能C.发展性功能D.生存性功能
10.蔡元培先生认为:
美育具有育德、促智、健体之功能,这是美育的一功能。
A.直接性’B.间接性C.循环性D.超美育
11.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教育家
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布卢姆
12.我国教科书长期采用的是
A.审定制B.自由制C.国定制D.合作制
13.将心理咨询的临床疗法引入教案领域,创立了非指导性教案模式的是
A.罗杰斯B.布鲁纳C.布卢姆D.赞可夫
14.为了将教案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了
A.系统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5.小班教案通常班级人数规模在
A.50人以内B.30~40人C.15~25人D.10人以下
16.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A.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B.集体形成的初步建立阶段C.集体的巩固阶段D.集体发展成熟和和谐阶段
17.班集体内教育和教案活动的核心是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
18.现代学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起源于美国的“指导运动”。
A.17世纪末B.18世纪中叶C.19世纪早期D.20世纪初期
19.咨询者通过为学习者创造适当的学习条件,设计合理的行为程序、提供强化及设立模仿的榜样等方法调节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这是咨询方法中的
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D.游戏和艺术活动的方法
20.在教案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A.难度B.可信度C.效度D.区分度
单项选择题
1.B【解读】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2.C【解读】在教育学的创立问题上,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
在该书中,康德明确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
“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
“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系统的学问。
这就是他理解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他的同时代人的地方。
3.A【解读】教育活动与生产、科学、艺术等活动都是人类社会实践,但教育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把人类文化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体精神财富,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4.D【解读】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称为终身教育,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
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
5.C【解读】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儿童施加的影响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对各种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进行选择和组织,系统地发挥主导作用。
6。
A【解读】学校绩效是学校目前目标达成的程度,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7.B【解读】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8.C【解读】个人本位论盛行于是18~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
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
该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能:
本性的需要决定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
9.A【解读】德育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和享用发生影响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道德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和最高境界。
10.B【解读】美育的间接功能是一种附带功能,或者说是一种潜在功能,是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的作用,具体讲,就是美育的育德、促智、健体功能等。
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
11.D【解读】教案目标分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布卢姆等人将教案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
为课程自标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12.C【解读】我国教科书长期使用国定制,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只有一种版本就是统编教材。
13.A【解读】罗杰斯将心理咨询的临床疗法引入教案的领域,创立了非指导性教案模式。
14.B【解读】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案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原则很好地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
15.C【解读】小班教案通常是指人数在15~25人之间的班级中进行的教案活动。
16.D【解读】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组建班集体阶段、班集体初步形成阶段、班集体的形成发展阶段。
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集体发展成熟和和谐阶段。
17.A【解读】班主任工作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也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案活动的核心,更是协调各科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主要力量。
18.D【解读】现代的学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指导运动”。
这一阶段帮助学生的活动主要定位在指导,其特点是:
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评估学生的特点,提供与职业有关的信息,为学生的决策起导向作用。
19.B【解读】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认为,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咨询者的任务,就是为这种学习创造适当的条件,包括设计合理的行为程序、提供强化及设立模仿的榜样等。
20.B【解读】效度是一个测试能够测试出它所要测试的东西的程度,即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
可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
它反映测试工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难度即测试卷目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是指测试卷目对所测试的属性的鉴别力,也就是测试的效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
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案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5.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6.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8.“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决定论D.心理决定论
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B.《教育法》和《教师法》C.《宪法》和《民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0.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理论基础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民本主义与教育》C.《大教案论》D.《理想国》
11.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12.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教育学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