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751230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16KB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docx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价格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合理的价格水平、良好的价格环境有利于促动新农村建设;反之,则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动。
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很多价格问题。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市场价格波动频繁。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以粮食储备、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为主的粮食生产保护制度,比较有效地稳定了粮食价格,保障了农民的种粮收益。
但农产品保护范围偏小,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保护制度尚未建立,农村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
据对湘西北澧县的调查,农民反映20__年上半年当地生猪市场低迷,农民养猪不但无利可图,还要亏损。
在新农村建设中整治村容村貌、实行道路硬化,增加了水泥、红砖、砂石等商品的需求,其价格持续上涨。
据涔南乡曾家河村农民反映,20__年每50千克水泥价格上升了5元,每块红砖的价格由0.14元上涨到0.19元,有的地方价格上涨到0.25元仍买不到砖。
农村工匠的工价也在迅速攀升,如涔南乡曾家河村泥水工工价由每天30元涨到了每天50-60元。
受油价上涨的影响,农村机械耕作费用上升,涔南乡曾家河村农民反映,当前当地每亩水田的机械耕作费上升到50至60元。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近两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
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
20__年与20__年相比,澧县尿素价格平均上涨12.5,复混肥等上涨30,农药价格普遍上涨。
澧县农民反映,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种一亩水稻早、晚二季的收入不到600元,农民来自种田的人均收入在900元左右。
如果没有最低收购价格的支撑,撂荒现象还会出现。
三、农民教育收费负担较重。
调查反映,农民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实行两免一补后,乱收费现象减少,其教育负担减轻了,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仍然偏高。
对一般农民来说,子女考上大学不是喜而是忧。
农民普遍反映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收费太高,子女考得上学校却读不起书。
高等院校每年的学杂费都在5000-6000元左右,一些农民家庭全年收入都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因读书致贫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有。
四、农民因药价高看不起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解决了部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但药品价格太高,检查项目繁多,同品种、同规格、同含量的药品价格医院比个体药店高出近30,有的品种甚至翻番。
药价高使农民看一次病,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为数很多。
五、农村市场价格秩序较乱。
农民反映,一般农民无法测试农药真假,一些经营者便以次充好,甚至销售劣质农药,变相提价。
六、农村价格管理队伍薄弱。
当前,很多县市至今没有建立起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农村价格管理只靠县市物价局唱“独角戏”、跳“独脚舞”,有的县市虽然建起了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在乡镇建立了价格监督站,在村聘请了义务价格监督员,但或者他们的待遇没落实,积极性难调动;或者职责不明确,工作难展开;或者队伍不培训,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使很多县市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形同虚设,导致农民的价格举报找人受理难,价格矛盾找人调解难,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与当前新农村建设形势不相适合。
建议及对策:
1、保持农村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要增强对农村价格水平的调控,密切注重农村价格动向,增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把握价格变动趋势,即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升调控农村市场价格的水平。
二是密切注重市场价格动态,建立健全农村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提升监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努力减轻农民面临的价格风险。
三是要把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探索调控农村市场价格的新路子,完善粮食等重要物资储备制度、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完善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体系,使用经济手段调节供求、扶持生产、稳定价格,促动农民增产增收。
四是建立健全价格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农村价格管理体系,把握好价格调控的方向、时机、节奏和力度,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五是要努力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落实粮食直补政策,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建立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长效机制,增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管,稳定化肥、农药和种子等价格,防止价格暴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2、深化农村价格改革。
一是完善农产品价格政策,配合相关部门即时督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行明码标价,防止涉农价格(收费)单位和农产品经营企业或个人搞价格欺诈、价格同盟、压级压价。
二是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投资实行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主动引导资金、技术流向农村,促动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三是深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取消对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的各种政策性补贴,放开化肥价格,将国家对生产企业的优惠和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四是深化教育收费改革,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的同时,增强对中小学教材价格的监管,增大非义务教育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对高等教育培养成本实行审核,降低过高的学费标准,使农村贫困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
五是积极推动药品医疗价格的改革。
根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完善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配套的医药价格管理制度,建立适合农民承受水平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
3、增强农村价格监管。
一是要打击涉农价格(收费)违规违法行为,重点增强对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抓好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等公益服务性收费管理,遏制各种乱涨价、乱收费以及价格欺诈、价格垄断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二是要创新价格监管方式,变单一物价队伍检查为多方联合检查,提升检查威力,切实增大农村价格(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
三是要增强价格举报工作,建立价格举报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完善价格举报处置体系。
四是要着力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使价格监管职能向农村延伸,政府要落实农村价格监督网络的经费,保障其正常运转;聘请乡村价格监督员,落实其政治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要增强对涉农垄断行业的价格监管,强化成本约束,促动公平竞争,增大价格执法力度,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篇二】市场价格存有的问题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价格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价格管理职能,大力规范价费秩序,从严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突出价格服务优势,为我县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打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一、现状及存有的问题
县物价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中心,强力推动规范化管理,深化价格改革,强化价格执法,拓展价格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价格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使我县的价格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价格秩序得到规范:
XX年共立案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20件,比上一年减少6件,下降23%;价格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年完成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和价格认证300件,比上年增加78件,评估标的金额达2200余万元,比XX年增加1600余万元。
(一)教育、医疗收费仍是焦点。
虽然近年来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花大力气重点整治了教育、医疗等价格收费,实施了教育“一费制”和医疗服务收费公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城乡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仍然是群众反映的焦点,“看病贵”、“教育收费贵”的现象仍然存有。
从XX年我局接到的价格举报投诉案件来看,教育收费、医疗收费价格投诉案件占整个价格投诉案件的比例达35%,人民群众包括部分县政协委员都反映教育收费和医疗服务收费透明度不高,收费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二)农村价格监管缺乏有效监管。
城乡差别和价格监管力量的缺位导致了当前我县农民在购买农资、就医、子女入学、外出务工等方面的价格权益得不到即时、有效保护,农村价格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即时查处,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减负增收。
(三)价格欺诈行为扰乱市场秩序。
部分经营者受利益化的驱使,常常借“换季处理”、“全城”等虚假信息和更隐蔽的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侵害消费者合法价格权益,扰乱正常市场价格秩序。
(四)群众缺乏价格维权意识。
面对价格违法行为,部分群众一方面因为自身切身利益受制于人,发现价格违法行忍气吞声,片面地认为损失不大,犯不着费力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助长了经营者的价格违法乱纪行为。
二、存有问题原因浅析
(一)开拓创新意识不够。
价格管理队伍执政水平不能完全适合新时期、新形势对价格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价格管理工作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未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积极地转变工作方法和思想观点,面对经济生活中持续出现的新的价格矛盾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行政措施严重滞后。
(二)基层价格监管力度不够。
一是因为县级基层价格管理队伍在机构改革时或撤或并,执法主体没有得到明确,影响了价格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市场经济日益繁荣和经济交往的日趋频繁,价格违法手段更加隐蔽、涉及金额更大、性质更严重、社会影响更恶劣,现有的价格监管力量明显不足。
(三)价格宣传力度不够。
如“12358”价格举报电话开通已经五周年了,但是社会的认知度还不高,部分群众遇到价格违法行为时仍采用写信、上门投诉等传统方式。
群众缺少了解价格政策法规知识的有效途径,导致价格政策法律法规水平不高,抵制价格违法行为的水平不强。
(四)经营者价格法制观点淡薄。
部分经营者价格法制观点淡薄,诚信经营意识不强,为了追求一点利润,不惜违法乱纪,扰乱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
三、对价格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抓好价格调控,促动经济发展。
一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利用价格杠杆,适时、适度地对水、电、气、公交客运、出租运价等公用公益性价格(收费)实行调控;二是要主动参与到城市经营中来,同国土、城建等部门制定经济适用房价格,各类用地性质的土地基准地价,定期向社会公布,为土地招标拍卖,盘活土地资产,促动经济发展提供价格依据;三是要搞好价格监测服务工作。
充分借鉴“非典”、“禽流感”等价格异常波动事件的经验和教训,制定应对价格异常波动的预案,增强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监测,即时发现和捕捉各种带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价格因素,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二)抓好价格宣传,增强全民价格法制意识。
一是要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8”价格举报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以“送法进村”、“送法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向群众广泛宣传价格法律知识;二是要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群众大张旗鼓地宣传价格法律法规知识;三是创新价格宣传方式,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宣传价格法律法规知识,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增强全民的价格法制意识。
(三)抓好价格监管,维护市场正常价格秩序。
一是严格执行现行的教育“一费制”,药品零售限价和农村药品配送政策,理顺收费秩序,规范收费行为;二是继续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医疗服务收费公示制,提升收费行为的透明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三是结合工作实际,集中力量增大对教育、医疗等价格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的调研,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探索新的符合实际的监管办法和措施。
(四)抓好价费公示,营造良好的价费环境。
一是要通过对社区收费公示、公布“12358”价格举报电话、聘请义务价格监督员等形式,切实将社区收费公示工作展开起来,严格规范社区收费行为,保护居民的合法价格权益。
同时继续增强和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涉企收费公示制、教育收费公示制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二是要扩大收费公示面。
在上述收费公示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办法,在全县所有有收费行为的单位和部门,在城市和农村全面实施收费公示制度;三是要提升公示手段,以电子显示屏、网络等现代技术实行收费公示,提升公示质量和水平,方便群众查询;四是要增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价格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强化事前监督和防范。
组织力量将现行的涉及民营企业的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汇编成《民营企业交费明白卡》,把国家的收费政策交给企业,提升企业抵制乱收费行为的水平,尽可能减少乱收费等影响投资软环境建设的价格违法行为,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价费软环境,助推我县城乡一体化进程。
【篇三】市场价格存有的问题调研报告
城市菜市场是人民群众必需的、涉及千家万户生活、公益性较强的城镇公共配套设施,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建设和管理好菜市场,直接关系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质量,是城市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
为增强对菜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市商务局抽调人员对我市主城区菜市场实行了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区菜市场的现状及特点
在农副产品供应渠道多元化的进程中,菜市场这种传统的业态仍然显示出独有的优势,市民在购买蔬菜、水产、鸡蛋等商品时,依然首选菜市场,选择率在一半以上。
这是因为菜市场经营方式灵活,蔬菜、水产等商品新鲜水准远远高于超市。
菜市场设施简单,租金低,劳动力成本低,降低了商品的成本,蔬菜、水产不容易产生像熟肉、豆制品和调味品等商品的假冒伪劣情况,而且根据菜市场的特点和农副产品自身特点,这种主导地位还将延续下去。
近几年来,我市中心城区持续东扩、南移、西进,规模持续扩大,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率超过60%。
但是中心城区菜市场年久失修,发展滞后,档次不高,管理水平落后。
特别是新城区菜市场缺乏全盘性的规划布局,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严重,数量少,档次低,结构不合理,辐射面不广,造成群众生活不便,出现了买菜难的问题。
当前,主城区具有一定规模的菜市场21个,经营面积约6万平方米,2008年交易量约1亿吨,交易额约4亿元,围绕菜市场从业人数约3万多人。
我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管理和经营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投资主体多元化。
近几年我市新修建的菜市场基本上是社区和民营资本投资的,打破了过去政府和部门建设的局面,形成了政府、部门、社区、民营资本共同投资的格局。
我市城区21家菜市场,政府投资建设5家,部门、社区、民营资本投资建设11家,自发形成的骑路市场5家。
经营方式多样化。
一是市场业主直接经营。
政府和部分民建市场多是这种形式,城区21家市场有9家为业主直接经营方式。
二是委托或承包经营。
开发商和部门所建市场一部分采取这种形式,城区有7家菜市场实行委托或承包经营。
三是社区和个人经营。
自发形成的5家骑路市场都是这种形式,社区收卫生费,一些个人收取摊位费,只收费不管理。
市场建设与房产开发一体化。
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开发商新建的市场,大量采取上面建住房或商业用房,下面建菜市场的模式。
当前城区有6家住宅混合市场。
二、我市城区菜市场建设和管理中存有的问题
即使菜市场在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张,市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菜市场无论是建设和管理、还是经营和服务都存有很多问题。
(一)布局不合理,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合。
近年来政府部门退出菜市场建设,由企业来承办市场。
因为政府缺少具体的市场规划,对市场建设的宏观调控减弱,造成了我市菜市场布局不合理,与城市发展脱节。
我市城区铁路以南有近30个住宅小区迅速建成,居住人口增长至20多万人。
但这个区域的菜市场仅有7个,其中有2个还是老市场,1个是临时的骑路市场。
因为菜市场利润相对比工业品贸易企业和工业生产企业低,开发商资金不愿投向菜市场。
如我市人民路以南帝景翰园、华佳梅苑、发现之旅、相山庭院等较大的小区周围没有一个菜市场,居民被迫到很远的地方或超市购买蔬菜,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意见很大。
(二)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水平不高。
当前中心城区菜市场,特别是一些老市场普遍存有设施老化,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
一是绝大部分棚式结构的菜市场,因年久未修,棚顶漏雨,铁皮脱落,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是排水系统普遍不畅,下水道时常堵塞,污水横流。
三是进出通道设臵不合理,人员拥堵现象经常发生。
四是摊位建设简陋,绝大部分为水泥台面,粗糙难清扫,影响美观。
五是管线安装混乱,没用统一布臵,乱扯乱拉,不但影响环境,而且火灾隐患较大。
六是冷冻设施缺乏,夏季极易造成食品变质,给居民消费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七是绝大部分市场没有配齐消防安全设备,一旦出现意外,人员和财产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八是极绝大部分市场没有停车场地,车辆随意摆放,阻塞交通,影响市容。
(三)管理不规范,菜市场发展滞后。
一是经营管理多元化,各自为政。
当前菜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有政府设立、企业投资、社区开办、民营自办、自然形成等,基本是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没有相关要求,存有各自为政,服务质量低下等情况。
二是管理不规范。
很多市场开办者还停留在固有的管理模式上,缺乏服务创新理念和品牌意识,只关心市场房屋、摊位的租赁情况及租金的收入情况,对各经营户的商品质量、服务态度、经营情况等并不太注重,部分市场出现假冒伪劣、有害有毒商品上市,欺行霸市、短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使市场信誉降低。
三是市场收益率低,开发改造力度小。
菜市场带有很绝大部分公益性质,面对的是广大市民和文化素质偏低的中小经营者,管理难度大、收入少,而现存的城区菜市场大多在建设时缺乏长远规划,设施早已老化甚至报废,而开办方却无力追加投资更改现状,导致市场开发改造水平不够,市场发展滞后。
(四)马路市场猖獗,影响市容市貌。
城区骑路市场不但危害交通,而且极大的影响市容市貌,与创建卫生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合。
主要类型有:
一是"外溢型"马路市场。
市场辐射区域人口增加,原先小的场地经营已不能满足要求,随着人口增加市场持续扩张,占路面积越来越大,主要有春秋巷菜市场、桓谭小区菜市场、桃梨巷菜市场。
二是"候鸟型"马路市场。
一些经营者为了回避城市管理部门和市民的监督,在一天的某些时段、某些特定的地域临时摆设摊点经营,主要有林业处菜市场、五号工地菜市场。
三是"货郎型"马路市场。
主要是一些蔬菜、水果零售户1人或几人结伴而行,走巷串户,形成移动式的马路市场,这种市场在我市新建小区门口经常能够看到。
三、增强我市菜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一)增强领导,提升理解,切实把菜市场作为民心工程抓紧抓好。
菜市场管理是一件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实事,应该从科学发展观和体现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来理解菜市场工作。
菜市场不但仅是一个经济场所,它一直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交汇点,具有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经济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绿地、公路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市的环境、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菜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一直滞后于我市的经济发展。
当前我市新区高楼林立,小区宽敞漂亮,不过能够安排菜市场建设的地皮几乎已经没有,小区市场建设的落实困难重重,这些都是百姓吃菜难的隐患。
如果因为市场的原因造成菜价过高,无疑对低收入人群是雪上加霜,甚至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市场中出售食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搞好上市商品的管理,也是为群众做的实事。
所以,菜市场工作是民心工程,关系到政府在人民心目的地位,理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中心市场为骨干,社区市场为基础的菜市场网络。
要以现有市场为基础,按中心城区发展的要求,分三个级次重新调整城区菜市场布局。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布局要以中瑞、凤凰山农产品批发基地作为依托,体现大规模和专业化的特色。
城市中心菜市场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地理位臵、人口密度、服务对象和覆盖范围。
新城区应适合小区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对菜市场的要求,建议在新建小区区域内设臵便民快捷的社区菜市场。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使城区菜市场与城镇化进程同步发展,每万户居民拥有菜市场建筑面积很多于3000平方米。
(三)抓紧改造,加快建设,尽快改造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菜市场。
一要制订改造标准。
根据国家商务部相关菜市场建设的技术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制订出台《淮北市菜市场标准化建设和升级改造规范》。
二要搞好市场调查,制订改造计划。
要联合相关部门,对城区菜市场基础设施、经营状况实行一次全面调查。
根据调查情况,实行市场分类,制订分步改造计划。
三要出台激励扶持政策。
建议尽快出台《淮北市菜市场建设改造政府扶持政策》,市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资金,对在改造期限内率先按标准搞好改造的市场业主实行奖励和补助,并落实好临时经营点。
对于改造和新建的菜市场,政府应适当减免市场改造、报建所需的相关税费;对新进驻市场的经营户可给于适当减免1—2年的税费支持。
四要突出重点扶持。
建议市政府把扶持菜市场标准化改造的重点放在商务主管部门所属的菜市场,每年给予50—80万元的改造扶持资金,以便起到示范和以点带面的作用。
五要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新的菜市场。
要把菜市场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来抓,采取土地政府划拨,资金政府投入的方式建设新的菜市场,对于开发商已建成和新改造的菜市场,政府出资收购。
将新建和标准化改造后的菜市场,交由商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规范经营行为,保障食品安全,方便居民消费。
(四)强化管理,各司其职,构建清洁、安全、有序的菜市场经营秩序。
根据新的市场特点探索新的市场监管模式。
一是建立、完善政府行政管理——协会行业管理—服务企业管理——经营者自我管理互相衔接、互相融合、多方互动的市场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应做好行政管理,发挥政府职能,对市场行为实行规范,对市场中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和纠正,为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实行长期科学的规划,指导市场的宏观发展;菜市场应成立行业协会,协会是市场开办单位的社团组织,接受政府的行政指导,协会在增强市场行业自律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市场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才能生存;市场内经营者是市场管理的最终对象,各市场管理机构应成立经营者的自律组织,发挥经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很多管理中的矛盾,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经营者自律组织就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
二是尽快出台《淮北市社区菜市场管理办法》,促动菜市场建设改造升级,规范菜市场经营服务管理,维护菜市场的交易秩序,保护举办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建立市场管理的网络机制。
市场管理单靠突击整治是不行的,必须建立市场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市场内要建立和完善打假扶优维权网络和管理人员监督举报网络,这些网络与各种制度有机结合、运作,充分发挥互动、联动的作用,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通过网络和监督举报电话,对市场中存有的管理人员不作为现象、执法部门违规执法、经营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都能起到即时监督、纠正和打击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场价格 存在 问题 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