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典型案例.docx
- 文档编号:28750192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32KB
电子电器典型案例.docx
《电子电器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器典型案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电器典型案例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典型案例——校企合作,订单、定向培养,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2013年6月
一、实施背景
二、主要目标
三、工作过程
四、条件保障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六、体会与思考
一、实施背景
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内容,兼顾电子各行业的特点,明确提出了电子行业的发展思路。
国家确定电子行业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有12个,其中的汽车电子产品、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和工模具等领域适合我们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这将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对于电子行业今后的发展明确了五大任务是:
加快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量大面广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增强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能力;突破部分专用设备仪器和材料;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
可以说,在可预见的五到十年里电子信息产业将始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行业的前景非常光明。
海南的旅游资源特别丰富,是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依托旅游产业,岛内宾馆、酒店林立,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因此相应地带动电子电器行业的快速发展,且电子产品已经普遍进入了老百姓的家庭,每户家庭、每个单位都拥有数种乃至数十种电子电器。
因此我省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遍地开花,销售量急剧增加。
由于许多电子电器使用年限比较短,质量比较差,大量的电器已经进入维修的高峰期。
因而我省各类电子电器维修网点呈井喷式发展,从业人员需求量供不应求,以我省现有的维修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况且目前在我省的电子电器行业的生产人员与维修人员中,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学习与培训,员工素质比较差,迫切需要进行培训提高。
鲜明的产业结构特色与旺盛的人才需求,为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主要目标
(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总体目标
1、服务于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职业学校建设目标。
配合学校“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信息化、现代化职业学校”的基本定位,依据“教育理念是先导、课程改革是核心、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实训条件是基础”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本专业的办学质量;深化专业建设的科学管理,规范专业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坚持校企共建,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校内外实训基础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完善教学考评体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2、服务于海南省电子电器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立足海南省的电子电器行业,对接省内的三星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奇力电子厂、金盘电气有限公司、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中航特玻有限公司、海南清华显示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技术交流,形成以培养电子产品制造、安装调试与维修等技能为核心的“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核心、职业核心技能训练为主线”的模块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提高本专业服务于海南电子电器产业发展的能力。
3、服务于品牌专业建设的需要。
计划经过两年努力,把本专业建成办学理念先进、校企合作紧密、实训设备齐全、师资队伍一流的重点专业,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二)、校企合作,订单、定向培养,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依托海南区域行业和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
2、实训基地建设
努力打造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6个与我校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企业,成为本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建设1个校企共建的电子产品生产车间和1个电子产品维修基地,努力打造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
实训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规范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紧紧围绕职业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同时,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中,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和相应管理制度,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能适应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3、校企合作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接海南区域行业和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校企合作企业达到8家。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力地提升本专业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增强本专业的辐射能力,为海南提供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三、工作过程
(一)、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实行高技能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
1、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通过对海南省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围绕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专业教学计划以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获得“双证书”的毕业生人数比例达到96%以上。
2、人才培养规格
学习和掌握现代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与维修、现代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电路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熟练运用常用的专业软件(PROTEL、QuartusⅡ)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制作及其调试。
具有参与一般性电子产品电路设计的能力,具备消化、吸收、应用和二次开发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能力。
熟练掌握相关电子产品(家用电器、通信设备、无线电专业设备等)的维修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深入企业内部,“工学结合”,了解企业运作模式,掌握一线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很好的实践能力。
3、模块化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对应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把专业知识渗透到专业基本技能实训过程中,渗透到专业核心技能实训和综合技能实训过程中,从而构建模块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模块化培养方案中,技能实训的培养是核心。
通过专业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综合技能实训的培养全面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同时在综合技能实训中安排校外实习,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基本技能实训:
主要包括电子技术原理实验训练、电子线路基本设计、电工基本训练等单元。
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电子仪器使用、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等技能。
②专业核心技能实训:
主要包括音视频技术实训、通信电子线路与通信设备维修实训、PCB设计制作实训、单片机技术应用实训、电子生产工艺实训等。
③综合技能实训(含校外实习)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学习或到企业从事相应实习。
在校外实习期间,企业负责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实习,使学生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提高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基地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前的培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包括:
电子电工实训室的改建。
将电子电工实训台更新功能更多,使用型更强的实验台;扩展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扩建维修电工实训室。
增加一个楼宇智能安防布线实训系统;增加一个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购置教学和实训相关软件,比如仿真软件,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及质量。
进一步与英利新能源、汉能光伏等加强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经常性实习的需求,共同为电子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④“订单式”人才培养,按照企业的要求,设置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
学生入校不久即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对所从事工作进行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在校内学习期间,保持与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不间断的接触。
某些专业课程的学习聘请企业第一线技术人员承担并尽可能安排在企业中进行,保证专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以电子产品设计制作与维修为主线,构建创新型中职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技术的发展,专业知识技能也在不断更新。
我们以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骨干教师全面参与的形式,对每个专业方向进行认真调研,了解国内外同类或相近专业现状,研究他们的办学理念与模式,深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行业掌握市场需求。
通过调研找出优势与不足,认清方向,吸纳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明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并进行重点建设。
逐步构建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创新型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内容:
1制定课程建设标准。
确定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对课程建设的内容、来源、专业技能综合应用程度、实用性、启发性及趣味性提出要求,规范行文格式以及相关标准;
②成立核心课程建设小组。
在教研室内,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组建各核心课程的建设小组。
负责本课程教学、科研方面的建设,加强对外合作并聘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与授课;
③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对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进行体系化建设,围绕核心课程对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更新、整合、完善,体现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实用性、创新性。
将原有的音频技术、视盘机技术整合为数字音视频技术,对通信设备原理课程进行更新,加强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内容,以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单片机、PLC技术课程的项目训练上,用一个或几个实训项目贯穿、囊括课程内容,将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汇到项目当中;
④完善相关教学资源,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所有的核心课程中,突出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求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网络资源参考,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实物、教具、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设备;
⑤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演-练-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贯穿理论与实训课程。
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新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总课时占50%以上),强调知识、理论、实践教学在时间上、场所上、教师上均实现一体化的“演-练-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⑥专业核心课程力求精品化,专业核心课程精品化是指针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专业中起重要作用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使其具备共享型的课程教学资源库。
本专业课程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
教材、课程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库。
2、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中职特色的教材体系
专业课程教材建设
根据电子电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设备的特点以及多年自编讲义的使用情况,编写与课程配套的教材和课件。
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每门课程以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训项目为内容,把必须掌握的知识融汇到项目中,以项目需求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形成相应的项目过程考核机制。
实训项目一般来自于实际产品,专业课程要求项目完整并可再现,基础课程项目应从实际完整产品中分解得到。
对已确定的项目,安排专人在教学中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对项目进行修改。
在进行课程教材建设的同时,建设多媒体课件库
根据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在普遍提高教师授课型多媒体课件(电子演示文稿)质量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一批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的高水平多媒体精品课件;建设一批授课型多媒体课件,挂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预习或课后复习;经专家评选,将一批在教学中使用的演示课件挂在网上供学生下载作复习或预习使用;本专业70%以上的必修课拥有多种类型的高质量自主开发课件或引进的教学课件。
要求课件能吸收高职教育改革和科研工作的最新成果,课件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应用性和岗位适用性。
按照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多媒体课件建设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重点建设实训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件。
在普遍提高教师授课型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基础上,开发研制高水平多媒体精品课件,建设一批授课型演示型多媒体课件,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
(三)、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在原有专业实训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设施先进、仪器设备数量充足,具有真实工作环境,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室、实训车间和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专业教室。
实训基地建设共需115万元,建设单片机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电子创新实训室、机电维修部、力美电气生产部等。
电子电器专业新建扩建校内实验实训室见表1。
实训基地资金投入预算见表2。
表1电子电器专业新建扩建校内实验实训室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建设类型
建设内容
基地特色
设备名称
参考技术要求
数量
1
电子工艺实训室
扩建
电子综合应用及创新实训装置实训台
YL-NTⅠ
1台
教学实训
生产一体化
函数信号发生器
YL-238
1台
2
单片机实训室
扩建
单片机控制功能实训装置实训台
YL-236
1台
教学实训
生产一体化
其它配套设备
1批
3
维修电工实训室
扩建
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装置
YL-WX-Ⅱ
16台
教学实训
生产一体化
实训三相异步电动机
YL-R-1#
16台
实训三相异步电动机
YL-R-2#
16台
实训三相异步电动机
YL-R-3#
16台
4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扩建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
YL-235A
1台
教学实训
生产一体化
计算机
联想
1台
高速DVD刻录机
雅美
1台
其他配套设备
1批
5
楼宇智能安防布线实训系统实训室
新建
楼宇智能安防布线实训系统
THBCAS-2型
2套
教学实训
生产一体化
其他设备
2批
6
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室
新建
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
THPWSD-1型
1套
教学实训
生产一体化
配套计算机设备
惠普
2台
其他设备
1批
7
仪表照明电控实训室
扩建
仪表照明/单三相电机控制考核装置实训台
YL-103/104
2台
教学实训
生产一体化
高压泵灯
GYI125W
2台
其他配套设备
2批
8
家用电器实训室
新建
常用家用厨房电器
国产品牌
各20台
教学实训
生产一体化
数字万用表等测量仪器
国产
20套
其他配套工具
10批
表2实训基地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
万元
基地名称
电子电器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2010
年度
2011
年度
2012
年度
总计
1.新建楼宇智能安防布线实训系统实训室
8
8
2.扩建电子工艺实训室
3
3
3.扩建单片机实训室
5
5
4.扩建维修电工实训室
8
8
5.扩建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6
6
6.新建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室
10
10
7.新建家用电器实训室
10
10
8.新建机电维修部
20
12
32
9.新建力美电气生产部
20
13
33
小计
76
39
115
在建设期间重点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使各专业的实训设施相对集中、形成体系,又要统筹安排,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专业间的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
(2)、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吸引企业和社会的资金、设备,参与学院实训基地建设;
(3)、实训基地除满足教学需要外,还要具备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
(4)、在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5)、实训基地的建设,硬件是基础,内涵是关键。
2、实训基地建设
(1)、新建了楼宇智能安防布线实训系统实训室
完成实训室建设工作,满足开设楼宇智能安防布线实训系统实训的需要。
建立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实训室,购置THBCAS-2型楼宇智能安防布线实训系统,完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完成本专业音视频技术实训课程。
(2)、扩建了电子工艺实训室
完成实训室规划工作;完成相关设备的考察工作;完成实训室扩建工作,满足电子工艺实训项目教学需要;承接对外学生实训。
根据教学需求,确定实训室的技术要求,完成设备的选型工作;完成本专业电子工艺实训课程建设。
(3)、扩建了单片机实训室
完成实训室规划工作;完成相关设备的考察工作。
根据教学需求,确定实训室的技术要求,完成设备的选型工作。
完成本单片机实训课程建设。
(4)、扩建维修电工实训室
建立新的维修电工实训室,满足50人实训需要。
建立面积为120平方米的实训室,购置维修电工所需相关设备,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完成本专业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为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学生提供实训环境。
(5)、扩建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
完成实训室扩建工作,满足开设PLC实训的需要。
增添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完成本专业PLC实训课程;为其他学校同类专业学生提供实训环境。
(6)、新建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室
建成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室,满足30人左右实训需要;承接对外学生实训和对外师资培训。
建立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实训室,购置给排水等相关设备,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完成本专业给排水实训课程;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学生提供实训环境。
(7)、新建家用电器实训室
完成实训室规划工作;完成相关设备的考察工作。
建成家用电器实训室,满足家用电器实训项目需要;承接对外学生实训和对外师资培训。
根据教学需求,确定实训室的技术要求,完成设备的选型工作;完成本专业家用电器实训课程建设。
建立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实训室,购置新型空调、全自动洗衣机、智能冰箱等新型家用电器以及相关测量仪器,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完成本专业家用电器技术实训课程;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学生提供实训环境;
(8)、新建机电维修部
建立机电维修部,满足学生实训要求,并且可以对外提供技术服务。
建立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实训室,购置机电维修所需设备,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完成本校3名专业教师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完成本专业机电维修实训课程。
(9)、新建力美电气生产部
与力美电气公司合作,建设力美电气生产部。
与力美电气公司配合,完成生产所需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完成本专业学生的实训工作。
与企业配合,完成科技项目研究与技术支持。
3、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2011年,根据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建立保障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
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制定相应的实习实训标准。
建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实习实训标准。
2012年,完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保障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
进一步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建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建立健全保障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②建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四)、建设一支“双师型”专兼结合专业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国内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的专业带头人,选派有潜力的专业教师到国内外院校进修,推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建设了一支专业水平高,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支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强创新能力、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
提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目标。
通过引进、出国、进修、到高校培训、主持科研、企业挂职等方式,造就一批能站在专业发展前沿,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学、产学研骨干教师队伍。
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激励机制,实施持续的定岗定期下厂顶岗锻炼制度,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服务等措施,形成持续培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长效机制。
继续扩大兼职教师人才库数量,通过遴选、培养、激励、参与教研和合作科研项目等措施,建设较为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的工程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和部分生产性教学,要求有兼职教师参与的教学不少于实践教学总学时的60%。
联合国内外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建立学院特聘专家库,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提升学院教育教学和科研学术水平。
建立健全师资管理制度,为“双师型”专兼结合专业教学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形成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全力打造“对外开放、对内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共享教学资源环境,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创造更好的条件,也为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中职学校进行资源交互,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全力打造“对外开放、对内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1、建立电子专业教学资源网
完善并提供本专业建设资料、电子课件、电子教案、实训项目资料、试题库、教学参考项目和创新项目,并建立师生网上答疑,互动等平台。
2、建立专业人才信息资源库
为更好服务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完善本专业的专兼职教师及优秀学生个人资料库,建立科研信息资料库,搭建校企、校校技术合作、信息共享平台。
3、建立开放式专业展示室
展示学生作品和教师科研成果及开发产品,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把握最新发展方向;展示电子专业基本元器件、仪器仪表、电子产品,作为“演-练-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辅佐资源。
4、专业建设资料库
共享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精品专业资料、示范专业资料及教学管理资料。
(六)、加强示范和社会化服务的建设,提高专业辐射能力
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同时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技术服务。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已被企业、行业所肯定,并在全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院校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共享等方面主动承担对本地区中等职业院校的带动责任。
1、进一步加强区域电子信息类产品员工的培训工作
在培训方式上,培训学员可以在本专业学习,并参与在校学生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在假期来我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2、成为海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对海南省农村、特别是海口市周边地区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训练项目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仪器仪表鉴定技术和家用电器维修技术;培训分1个月、3个月、半年、1年、2年等不同学制,其中1个月、3个月、半年学制面向初次就业者,主要进行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以获得电工、电子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1年和2年学制面向再次就业者,以获得电工、电子、仪器仪表鉴定和家用电器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
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1500人。
3、加强“回炉”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积极开展提高大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水平的“回炉”培训,以促进其就业。
平均每年参加培训学习的大学生人数计划不少于50人。
4、带动中职学校同类专业发展
积极探索与海南省及中部地区的中职学校的合作办学,采用在对方学校学习1年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在本专业实训和学习1年专业技能的“1+1”方式;在学生中开放PCB设计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电器 典型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