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8746238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00.41KB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docx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1、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
基本特点各是什么?
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实证主义范式”和“自然主义范式”。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也将这两种范式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实证主义范式的出发点:
教育研究中实证主义范式的兴起,得益于教育研究向自然科学学习,以实现“科学化”的不懈努力。
这种范式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典范,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数学工具、推究因果关系,对研究对象加以说明或解释
2.实证主义范式关注的主要方面
研究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所获认识的确定性;
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3.实证主义范式评价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
有代表性的抽样技术;
确立研究变量的规范;(每一个变量是否有清晰的操作性定义,否则在实施研究过程中难以准确地控制和考察这些变量;还要看变量之间及变量内部是否具有逻辑关系:
同一变量的不同指标之间是否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标准化的研究工具;
控制干扰变量的手段;
符合线性因果观的论证过程;
检验假设时精确的统计处理
(二)自然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自然主义范式的出发点
自然主义范式是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形成的
本体论,它认为教育活动是由人在意识和情感支配下完成的,必然带有参与者的主观价值因素,因而不存在纯粹客观的现实,而只有被人赋予意义的现实
认识论,它认为研究主体和客体不可能分离,也不可能存在精致地等待被人发现的纯粹客观的规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通过与客体的接触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有意义的、可沟通的见解。
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证,而是理解人的特征、活动和教育情境
方法论,它特别强调研究者深入现场,在尽可能自然的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对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刻的反省,注意自己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移情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和思想,获得对研究对象的真切认识。
这种范式更多地采用归纳法的研究思路,研究者不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只关注由此演绎出的变量特征,而是首先尽量完整而详细地搜集具体的资料,然后对此进行归纳,找出不同的特征维度,分析其相互关系,从中形成概念、理论、得出研究结论
2.自然主义范式关注的主要方面:
研究资料和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资料和结论是否与需要研究的问题与内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境、研究对象的看法一致,是否真实地反应了特定条件下研究对象及其所处情境的特征,其中研究者本人的主观因素不是被绝对地排除在外,而是被合理地利用来理解研究对象和自然情境,研究者本人主观因素的合理利用仍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研究过程的一致性;
自然主义范式强调通过研究者个人的理解来搜集资料,而研究者所具有的种种主观因素使得这种理解有可能在不同阶段、不同人那里产生变异。
因此,不仅要考察研究全程所获资料内容和性质前后一致的程度,还要考察不同研究者、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就相关资料是否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领域之间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的可理解性
3.自然主义范式评价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
深入自然情境的程度;
选取研究对象和场景时采用的目的抽样技术;
获取资料的方法;
研究者个人作为研究工具所发挥的作用;
研究资料的性质——以定性资料为主;
归纳分析的研究思路
2、社会批判范式的基本特点?
(1)对教育的研究,除了要把握教育过程自身的整体性外,同时更注意它与社会关系的整体性;
(2)教育研究的主题,不是表面的教育事实,而是这些事实背后的意义。
同时也要承认教育活动中冲突、矛盾和对立的事实,要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
(3)教育研究的任务不只是描述和阐释动态的教育过程,而且要促进教育者与学习者的解放意识。
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言,它倡导的是一种批判理性观,在这种理性观下,实践不是一种技术性行动,而是批判的思想加上自觉的行动;
(4)在研究方法方面,它以辩证法统合“解释”与“理解”、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
(行动研究)
3、教育研究应遵循哪些伦理规范?
(1).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
(2).审慎解释研究成果
(3).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
4、教育研究的操作规范应遵循哪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操作性原则
(3)公共性原则
(4)检验性原则
(5)系统性原则
(6)解释性原则
思考与练习
1.试比较实证主义与自然主义两种范式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
2.从西方教育研究方法范式的演变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5、什么是访谈法?
访谈法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
访谈(interview)是一种研究性谈话,指通过与被访谈者的口头交流来收集所需资料的研究方法。
又称访问法或谈话法。
访谈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进行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态度和教育现象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
访谈调查法最基本的方式或手段是运用口头语言来收集资料,他的一般程序是由研究者访问或约谈被调查者,向被调查者逐一提问,由被调查者根据要求一一作答;
同时,访谈者把被访谈者的观点、意见及时记录下来,最后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6、访谈法的原则?
(1)访谈的目的是了解而不是表达;
(2)访谈员不能诱导受访者;
容易诱导受访者的行为主要有:
①先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询问受访者的看法;
②先陈述一些进行判断的“大前提”,然后让受访者说出“结论”;
③先说出某些著名人物,如正面的人物或反面的人物的观点,然后让受访者说出看法。
(3)访谈员不能在访谈时对受访者进行价值判断。
7、访谈法的特点及优缺点?
特点:
调查过程灵活深入;获取信息完整真实;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优点:
具有灵活性;成功率高;可观察非言语行为;控制性较强;适用面较广;可得到自发性回答;可获得深层次的信息。
缺点:
代价较高;时间长;受访谈员影响较大;缺乏隐秘性;会给被访者带来不便;访谈范围受限;访谈记录困难。
8、访谈法有哪些类型?
(一)按访谈内容的标准化程度分类:
1.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是将访谈的题目设计成一份调查表或访谈问卷没然后严格按拟定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的内容进行的访谈。
这种访谈也称为“标准化访谈”。
结构型访谈是一种对访谈过程进行高度控制的访谈形式。
2.半结构式访谈;
半结构型访谈是访谈员对访谈程序、访谈方法和测量工具有一定的控制,但同时给受访者留有较大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空间的一种方式。
3.无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也称为自由式访谈,是一种随意的、自由的、开放式的谈话方式。
它与结构式访谈相反,无须事先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或访谈问卷,而是按照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和问题方向,与被访者交谈。
这种访谈又被称为“非标准化访谈”。
(二)按受访者人数分类:
1.个别访谈;
个别访谈是指访谈者与被访者一对一的面谈,整个访谈过程不受第三者的直接影响。
访谈者与被访谈者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被访者更易受到重视,安全感更强,访谈内容更深入。
2.团体访谈;
团体访谈指研究者邀请若干个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的方式收集有关资料的方法,就是通常讲的开调查会,开座谈会。
(三)按访谈员接触受访者的方式分类:
1.直接访谈;
直接访谈指访谈双方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来获取信息资料的访谈方式。
2.间接访谈;
间接访谈,它不是访谈双方面对面地进行直接的交流,而是访谈者借助某种工具或媒介向被访者收集有关资料的访谈方式。
电话访谈就是一种间接访谈。
案例:
电话访谈法,QQ访谈法等。
(四)按访谈次数分类:
1.横向访谈;
横向访谈又称为一次性访谈,指在同一时段对某一研究问题进行的一次性收集资料的访谈调查。
一般来说,横向访谈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收集事实性材料为主,更多地用于描述性的研究。
2.纵向访谈;
纵向访谈又称多次性访谈或重复性访谈,指随时间的推移多次的收集固定研究对象有关资料的跟踪调查。
即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以上的访谈以获取资料的调查方式。
9、访谈法的程序是什么?
(1)确定内容方式;
(2)访谈前的准备;
(3)控制访谈过程;
(4)整理访谈资料。
10、定量观察法的特点?
优缺点?
定量观察是按照事先设计的一套明晰而严密的计量系统实施的观察。
它也被称为系统化的、结构性的、标准化的观察。
包括:
(1)明确的观察对象
(2)有严密逻辑性的观察项目系统、确定的观察程序和记录单位,还有物化的观察记录工具
(3)对于有的定量观察来说,还要对某些影响被观察者的因素加以控制,或者在需要观察的事件、时间等方面有严格的抽样技术上的要求
长处:
(1)能系统地、高效地获得大量真实的、确定的资料
(2)容易进行观察记录,而且观察结果便于进行系统的定量处理和对比分析
短处:
(1)对观察设计人员和观察者的理论和技术要求较高
(2)观察过程比较呆板,缺乏灵活性
11、定量观察的步骤?
(1)确定观察内容
合格的观察内容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准确地反映、体现或说明观察目的。
二是能够被操作,即观察人员能据此观察到应该观察的行为或事件
(2).选择观察方式、观察对象和记录方法
选择观察方式:
自然观察或实验观察;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参与观察或非参与观察;
时间取样观察或事件取样观察。
选择观察对象:
以进入课堂开展观察为例,选择观察的学生,大致有两种方式
(1)将出现的特定行为的人选为观察对象
(2)将具有某些特定属性的人选为观察对象
选择记录方式:
时间取样记录法;行为核对法;等级评定法。
(3).制订观察记录表和记录代码系统
(4).训练观察人员
(5).实施观察并整理资料
12、实证方法概述
(一)在考察研究对象时,强调教育现象的独立性、客观性
(二)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要求以量化资料反映客观属性
(三)在形成研究思路时,要求事先设计和严格控制实施过程
(四)选择与处理资料时,强调观测预定变量并检验假设
(五)在选择研究工具时,重视采用标准的量化检测手段
质性方法概述
(一)在考察研究对象时,强调教育现象的自然性整体性
(二)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要求通过描述性资料理解对象
(三)在形成研究思路是,强调保持自然状态和灵活调整
(四)选择与处理资料时,强调全面了解信息和归纳整理
(五)在选在研究工具时,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
13定性观察法的特点及局限?
(1)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信息
(2)可以获得更为完整的资料
(3)可以进行多次观察
局限:
(1)易受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
(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不够高
一方面,由于是在自然环境中,干扰因素难控制
选择的观察范围和内容代表性有限
在反映客观事实方面,表面性、片面性和偶然性
14、定性观察法的步骤?
(1).确定观察范围
(2)制订观察计划
在确定观察范围之后,为了保证观察研究取得更高质量,需要制订观察计划
主要涉及观察的具体对象、范围、内容、时间、次数等。
一个重要方面是选择观察方式
(3)设计观察提纲
观察提纲应遵循可观察原则和相关性原则
涉及六方面的内容:
谁。
什么。
何时。
何地。
如何。
为什么。
(4)实施现场观察
(5).整理观察材料
观察笔记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对现场情况的描述
原先忘记而现在又记起的情况
分析意见
个人印象和感觉
关于进一步研究所需的信息的笔记
思考与练习
质的研究方法与实证的研究方法相比,有哪些差异和特点?
教育研究中应怎样对待这两类方法?
15、当代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1)日益重视哲学方法论对教育实验的理论指导
(2)重视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3)教育实验类型的多样性、丰富性
(4)教育实验技术手段的变革
16、教育实验研究法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一)什么是教育实验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首先,教育实验必须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第二,要主动变革研究对象,即要使研究对象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这就对自变量的操作
第三,实验研究必须控制条件
(二)教育实验法的基本特点
(1).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2).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17、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基本类型?
1.按实验假设命题“若A则B”的构成,分为:
(1)因素型实验。
(2)反应型实验。
(3)函数型实验。
2.按实验研究对象的质或量,分为:
(1)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
定量实验是以定性实验为基础的,只有确定了某些因素的性质以及各个因素是否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才能进一步安排定量实验
(2)对照实验。
是通过对比、对照比较来揭示研究对象的某种特性或某种原因的实验
(3)模拟实验。
是根据研究对象(原型)的本质特征,创造条件以模拟现实条件下某教育现象发展演变过程。
类比推理及相似理论则是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
3.按实验研究目的,分为试探性(或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4.按实验研究范围,分为:
单科单项教改实验、多科性教材或教法改革实验、综合实验、整体改革实验、常态与超常实验
5.按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分为单因素实验(也称单一变量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也称组合变量实验,同时操作自变量中的几个因素);按实验的组织形式,分为单组、等组和轮组实验
6.按实验进行的场所,分自然实验(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进行)和实验室实验(在专门的实验室中进行)
7.按实验控制程度,分为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
18、实验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功能及局限?
教育实验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重要手段
(1)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并改进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
(2)为发现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基础
(3)对引进教育理论的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
(4)为新的科学理论假说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
限制
(1)实验研究适合于研究自变量数目较少且清晰、可以分解并加以操作的问题
(2)教育研究对象是人,不仅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容易产生交互影响,而且研究者本身的价值观、态度、动机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观察和资料收集的方向
(3)每个实验的设计不能离开现有分析手段所达到的水平,现有的测量工具还不能十分正确恰当地测量教育情境下的复杂行为,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必然受条件限制
19、教育实验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1.实验的准备阶段
(1)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
(2)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3)确定实验的自变量。
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4)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5)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实验的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
分析实验结果时要区分什么是实验应该消除的误差,什么是实验应有的结果。
只有同时给出实验误差范围的估计,才能获得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
在实验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
20、什么是教育叙事?
特点?
教育叙事是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并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与分析,揭示出隐含在这些事件与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教育叙事的特点
1.“用事实来说话”
2.注重记述事件发生的过程
3.教育叙事需要有细节性的报述
4.作为一种教育研究的形式,教育叙事运用的是归纳的方法
21、教育叙事的内容?
教育叙事的内容主要指教师所记叙的教育事件的内容,即教育叙事反映的是哪些方面的教育事件。
教育叙事所记载的事件必须是有意义的事件
从有意义的教育事件的角度看,教育叙事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一、展示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记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三、记录难忘的教育教学经历
四、揭示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22、教育叙事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
二、访谈
三、记录
四、收集、整理资料
五、归纳分析
23、叙事题材的发掘与选择?
一、课堂题材的发掘
1.发掘教学“亮点”
2.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3.教师的“教学机智”
4.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二、学生题材的发掘
1.学生的“思维火花”
2.学生的心理情感
3.学生的家庭故事
4.学生成长中的故事
三、教师题材的发掘
1.记录成功的教育教学活动
2.记录心理困惑
3.教学探索活动
4.难以忘怀的事
5.教学中的“遗憾”
四、发掘叙事题材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作为叙事者来说,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理论功底,这样才能在发掘叙事题材时独具慧眼,发现出有价值的叙事题材来
2.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位去发掘与选择题材
3.叙事题材的发掘与选择往往不是一步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有一个过程
24、教育叙事的基本要求?
一、客观真实
二、有细节
三、描述中带有分析、解释
四、突出重点,有详有略
五、语言形象生动,带有修饰色彩
25、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
三、搜集叙事材料,形成现场文本
四、撰写研究报告——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
26、教师如何做叙事研究?
一、教师叙何事
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二、教师如何叙事
1.“教学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
2.每个“教学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了某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每个“教学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典型性
4.“教学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
5.在叙述“教学事件”时,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
6.一份完整的教学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
27、教育测量法的特点?
教育测量的基本特点就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
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如群体发展的平均指标、一般特征、理论学说等,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28、编制测验的步骤?
1.确定测验目的
2.确定测验的内容
3.确定测验形式:
纸笔测验、口头测验或操作测验
团体测验或个别测验
速度测验或难度测验
选择题或问答题
4、筛选题目
5、标准化过程
6、鉴定测验
7、编写测验指导书
29、内容分析法的特点、用途、步骤?
特点:
明显的内容;客观的事实;系统的记录;量化的结果
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用途有:
;现状分析;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
内容分析法的步骤
1.抽取内容分析的样本
来源抽样;日期抽样;单元抽样
2.确定类目与分析单元
3.具体分析和评判记录
4.对两人以上的研究进行信度分析
5.对内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描述
30、教育调研究法的主要功能?
揭露教育发展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通过不断解决教育内外部的各种矛盾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帮助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为实现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教育管理和教育预测服务
31、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1)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
(2)拟定调查计划。
在确定调查提纲和安排调查工作程序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
1.调查项目能否有效地反映所要研究的问题,项目的构成是否合理简单;2.对项目如何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大项目如何分成若干具体的小项目并形成较完善的可操作的调查大纲;3.如何制定与分类标准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以便对获得的资料能进行统计处理
(3)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包括培训调查组成员,资料及有关调查器材的准备
(4)进行试探性调查,得到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认识,修改调查提纲及工作方案
(5)制定调查表格、问卷访谈提纲等
(6)实施调查。
运用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情况,占有材料
(7)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并得出调查结论
(8)写出调查报告。
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32、问卷调查法的特点、优点及局限?
特点:
调查工具标准化
调查过程标准化
调查结果标准化
研究效率高
优点:
方便实用,省时,花钱少;可以不署名,在某种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资料,收效大;便于整理归类,能做量的统计处理,是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局限:
如果问卷中的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或被调查者不合作都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应用范围较广,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还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真是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问卷法的运用,关键在于编制问卷,选择被试和结果分析
思考与练习
结合你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试用一下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然后反思你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效果和经验。
33、问卷的一般结构?
一、标题
二、前言
三、指导语
四、问卷的主体
五、结束语
34、调查问卷中问题编写的准则(基本要求)?
(1)问题的设计和研究目的要一致
有人把它称之为“适宜原则”,它强调问卷中所有问题应和研究的主题相符,要切合主题、要针对主题。
除了少数几个要求提供背景或统计信息的题目外,其余题目要与研究的问题、假设直接相关。
(2)语句简洁、通俗易懂。
(3)问题的内容具体、清晰、含义单一
(4)问题设计者应立场中立,避免“暗示效应”
在问题的表述中,设计者不应把个人的认识、观点和评价包含在问题中,问题的表述应客观谨慎、态度中立,以免对被调查者的答案产生暗示作用。
(5)题目必须在回答者所能记忆的范围之内
(6)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所谓社会认可效应是指被调查者按照社会规范、社会期望的反应进行反映,而不反应自己的真实观点、态度和行为。
(7)当备选项目属于类别项目时,必须列举完整。
(8)当备选项目是属于类别项目(如性别、职业等)时,备选项目彼此之间必须相互排斥,没有重叠现象。
(9)避免用不适当的假设
(10)有特别重要或需要强调的概念,应在这些词下面加重点符号
(11)避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填写的题目
35、问卷中的问题答案的设计一般有两种情况:
(1)、一种是设计者只提出问题,不提供被选择的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任意回答,即开放式问题。
(2)、另一种是提出问题后,提供被选择的答案,即封闭式问题。
36、问卷调查实施步骤?
调查前的探索
设计问卷理论构架
设计问卷初稿
试用和修改问卷
发放和回收问卷
分析调查结果
撰写教育调查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研究 方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