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1107.docx
- 文档编号:28743351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862.47KB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1107.docx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11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高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1107.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高中期中考试高一地理1107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高一地理
2019.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学校填写到答题卡(纸)的相应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航天局(NASA)在距离地球400光年的天鹅座,发现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似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其公转周期为385天,绕转的母恒星与太阳相似,理论上适宜人类居住。
据此并结合右图,完成1~3题。
1.图中序号中表示地球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开普勒-452b位于
A.河外星系B.银河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3.开普勒-452b是迄今发现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因为其
①具有生命物质存在②公转周期与地球相似③距绕转恒星距离适宜
④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⑤恒星与太阳相似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2018年5月21日,中国“鹊桥号”卫星成功发射,定位于下图中L2点为中心的轨道上,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据此完成4~5题。
4.易对“鹊桥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月球引力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地球运动
5.“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
A.月球空气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
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
据此回答6~7题。
6.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当时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A.古生代、三叶虫B.中生代、恐龙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7.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湿热的草原地区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D.干旱的陆地环境
读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照片,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位于地壳内部
B.地核位于莫霍面以上
C.地幔位于岩石圈以下
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
9.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的厚度不均
B.水圈规则但不连续
C.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
D.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均匀
读大气层中臭氧源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臭氧源区主要分布于
A.对流层B.平流层
C.高层大气D.电离层
11.若大气中臭氧含量大幅度减少,可能造成
①皮肤病发病率增加②农林牧渔业减产
③平流层气温降低④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2.图中大气层界线以下的大气层
A.海拔越高,气温越高B.对流显著,天气复杂
C.冬季较厚,夏季较薄D.天气晴朗,利于飞行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
下面图甲为“玉兔号”月球车,专家这样形容它:
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据此并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图乙)回答13~14题。
图甲图乙
13.“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乙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4.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②强,③弱B.②强,④弱C.④强,⑤强D.⑤强,③弱
“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除霾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与居安路十字路口西南角,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米、直径达10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
玻璃集热棚顶部采用单双层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设鹅卵石。
据此回答15~16题
15.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ABCD
16.集热棚内地面铺设鹅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白天棚内温度B.降低夜晚棚内温度
C.降低棚内昼夜温差D.降低棚内干燥度
为了更好理解等压面发生弯曲后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某校同学绘制了素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气压值(用P表示)
A.PA>PBB.PA C.PA=PBD.无法确定 18.如果图中水平面位于高空,则A、B对应的近地 面A′、B′点气温值(用T表示) A.TA′>TB′B.TA′ C.TA′=TB′D.无法确定 下图示意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读图,回答19~21题。 19.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 A.⑥或⑦B.②或③C.④或⑧D.③或④ 20.若此图表示近地面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④或⑥ 21.南半球某地从地面到高空 A.风速增大,风向右偏B.风速增大,风向左偏 C.风速减小,风向右偏D.风速减小,风向左偏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此完成22~23题。 22.树木涂白的主要目的是 A.防虫、防冻B.整齐、美观 C.减少树皮失水D.防止牲畜啃食 23.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弱地面长波辐射,减少热量流失 B.降低树干昼夜温差,防止树皮开裂 C.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躲避早春低温 D.树木吸收阳光增加,减少冻害发生 读下图,完成24~25题。 24.上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蒸发C.径流D.水温 25.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远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中华哲水蚤是我国近海重要的浮游动物,其生存繁殖受水温影响显著(一般要求水温低于27℃),广泛分布于黄海和东海水域。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受季风海流作用,中华哲水蚤每年2月出现在南海水域,9月份便消失。 下面图甲是南海北部海域海流分布示意图,图乙是海南岛东侧海域夏季表层水温随距离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26~27题。 26.夏季,海南岛东部海域中华哲水蚤 A.数量增多,集中于近海B.数量减少,集中于近海 C.数量增多,集中于远海D.数量减少,集中于远海 27.秋季,在图示水域没有发现中华哲水蚤的主要原因是 A.水温过高死亡B.营养物质匮乏C.鱼类大量捕食D.随季风海流北迁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相关。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28~30题。 28.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段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1—12月 29.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的 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A.地表增温,近地面大气温度最高B.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 C.植被恢复,吸收大气中CO2最多D.全球变暖,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 30.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可能与 A.经度呈负相关B.纬度呈负相关 C.海拔呈正相关D.河网密度呈正相关 第Ⅱ卷 题号 31 32 33 总分 得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8分) 为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某班级分小组在教师带领下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请根据各小组提供的相关资料,帮助他们完成探究任务。 活动一: 实验组探究——按照图甲所示,准备好实验装置,将蒸馏瓶里的水加热。 (1)请在图乙中箭头旁的方框内,填写适当水循环的环节名称。 (6分) (2)推测冷凝管的水滴落到沙板上面后,沙板上的沙堆将产生的变化以及该现象模拟出的水循环地理意义。 (8分) 产生的现象变化: 。 模拟的地理意义: 。 (3)小组成员指出实验并未完全准确展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请尝试指出此探究实验的一项缺陷。 (2分) 活动二: 实践组探充——小组成员利用所学水循环的相关原理,为建设“海绵社区”献计献计。 小组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列举出建设“海绵社区”可以采取图丙所示各种措施。 (4)请你选择图丙其中一项措施,并从水循环环节角度说明其发挥的作用。 (2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0分) 我国海岸线绵长,海滨浴场众多,海滨浴场成为当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所喜爱的去处。 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适宜游泳。 下图为我国三地海洋站表层水温年变化图。 (1)比较三地海水温度变化特点的异同。 (6分) (2)推测西沙和葫芦岛海滨浴场适宜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出你的理由。 (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拉萨位 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有“日光城”的美誉。 下图示意拉萨位置(图中数值为等高线海拔)和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 (1)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简析拉萨所在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原因。 (6分) (2)归纳拉萨7月降水量日变化的特点,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 (6分)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 CBBCC6~10: BCDAB11~15: ABABB 16~20: AAABD21~25: BABCB26~30: BADAB 31. (1) (2)现象变化: 沙堆由干变湿并被侵蚀;(2分)部分沙子被水带到下方的水槽。 (2分)地理意义: 塑造地表形态;(2分)促进物质迁移。 (2分) (3)该实验仅体现了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等环节,没有实现水体的连续循环;实际的水循环是水体表面受热,而模拟实验中是水体底部加热。 (答案合理即得2分) (4)甲: 为地表径流留出通道引入绿地,利于下渗进行存蓄。 乙: 利用洼地存蓄雨水,滞留地表径流。 丙: 透水孔砖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同时铺种草坪可以增加蒸发。 (任答一条得2分) 32. (1)相同点: 水温夏季高,冬季低。 (2分)不同点: 三地水温季节变化差异较大;(2分)由北往南,水温变化幅度减小(或者由南到北,水温变化幅度增大)。 (2分) (2)差异: 西沙较长,葫芦岛较短。 (2分) 理由: 西沙纬度较低,表层海水温度较高(或葫芦岛纬度较高,表层海水温度较低。 )(2分) 33. (1)拉萨所在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相对较少(2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气温较高;(2分)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或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2分)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 (2)特点: 时间分配不均,白天降水较少,夜晚降水较多。 (2分)原因: 拉萨位于河谷中,夏季白天河谷升温较(两侧谷坡)慢,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2分)夜晚河谷降温较慢,气温较两侧谷坡高,河谷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致雨。 (2分) 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5: CDBCA6~10: ABABD11~15: BBBCB 16~20: CBBCA21~25: DCBCA26~30: CBBDB 31. (1)中生代时期海洋物质沉积,固结成岩;(2分)之后(受岩浆顶托)地壳抬升,板块(或岩石圈)张裂(多断裂);(2分)岩浆(从断裂地带)喷出,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堆高地表,形成高原。 (2分) (2)相同: 水位季节变化大,(2分)无结冰期。 (2分)不同: M湖盐度低,(2分)水温低。 (2分)(或: N湖盐度高,水温高。 ) 32. (1)少雨: 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 (2分) 多雾: 临近海洋,水汽充足;(2分)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浓雾扩散。 (2分)(答出2条即可的4分) (2)上升流减弱,饵料减少,鱼类减少;(2分)海水升温,冷水性鱼类不适应而死亡;(2分)最终导致渔业产量下降。 (2分) 33. (1)上段水流缓慢,利于泥沙沉积;(2分)山高谷深,两岸森林茂密,(2分)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小,进入峡谷的泥沙少。 (2分) (2)兴隆岭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温暖;(2分)夏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2分)黄金峡、酉水溪等谷地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成为东南暖湿气流的通道,水汽更加充足。 (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高中 期中考试 地理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