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微生物的危害评估.docx
- 文档编号:28742226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74KB
实验室微生物的危害评估.docx
《实验室微生物的危害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微生物的危害评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微生物的危害评估
实验室微生物的危害评估
第一章结核杆菌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结核杆菌包括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二者有共同抗原存在,有交叉免疫力。
人感染人型结核杆菌后可引起严重肺结核,肺结核的发病率、病死率高,至今仍是世界上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点传染病。
据WHO报道,每年全球大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死于该病。
目前,世界上很多地区因艾滋病、吸毒、贫困导致的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酗酒等原因,发病率以有上升趋势。
1.2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的飞沫、气溶胶、唾液均可传染。
传染源是人或牛等动物。
1.3结核杆菌对干燥抵抗力特别强,粘附在尘埃上结核杆菌可保持传染性8-10天,在干燥的痰内可存活6-8个月。
1.45%石炭酸、70%乙醇、来苏儿等化学消毒剂可杀灭结核菌,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是紫外线照射,日光下50分钟或60℃10-30分钟即可杀灭。
2实验室危害
2.1实验室人员结核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9倍。
2.2通常含有1-10个结核杆菌的1-3um的气溶胶即可致病。
2.3在实验室的标本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溶胶。
具有传染性的气溶胶的吸入是结核杆菌感染实验室人员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当实验操作不当时更易发生感染。
3防治措施
3.1结核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酸胺等抗结核药物敏感。
结核病患者应给予标准化疗方案进行规律治疗。
3.2处理已知或疑有结核杆菌的样本需要在II级生物安全实验内操作。
3.3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3.4须接种卡介苗预防。
第二章淋病双球菌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淋病双球菌引起人的泌尿生殖系统的粘膜感染和播散性感染。
男性感染后可引起淋菌性尿道炎,继之可引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女性可引起宫颈炎、尿道炎,继之引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炎等。
此外,淋球菌可通过血行或淋巴以不同的方式向全身各处播散,可引起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关节炎、腱鞘炎、心内膜炎、胸膜炎、肺炎、腹膜炎、淋菌性败血症等。
1.2淋病病人、慢性无症状带菌者(多为女性)是传染源。
以性接触传播为主,非性接触(如新生儿通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可引起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也可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1.3淋球菌对外界抵抗力较低,营养条件要求较高,在外界不易存活。
淋球菌离体后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1-2小时,在潮湿衣裤、毛巾、被褥中能存活10-74小时,在脓痂和分泌物中可存活6-8天。
对物理和化学灭菌方法抵抗力较差,39℃下能存活13小时,40℃存活3-5小时,50℃仅能存活5分钟;1%酚液、0.1%硝酸银及1%蛋白银均具杀菌作用,菌体在10分钟内即死亡。
2实验室危害
2.1具有感染性的物质主要是患者的分泌物(阴道和尿道分泌物等)。
2.2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
避免实验室工作环境的污染。
3防治措施
3.1头孢菌素类、壮观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淋病效果良好。
3.2主要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和同伴教育;避免婚外性行为;推荐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一旦受感染,及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传播。
3.3实验操作应BSL-2级实验室内进行。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
第三章霍乱弧菌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消化道传染病。
霍乱弧菌主要来自病人或带菌者,可经消化道引起急性腹泻。
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喷射状呕吐、腓肠肌痉挛、严重脱水,常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霍乱弧菌是造成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腹泻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1.2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重症霍乱病情严重,不及时治疗病情迅速恶化,易导致死亡。
1.3霍乱弧菌经口传播,健康人通过饮用了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水、使用了污染食物而发病,因此常常引起水型和食源型暴发流行。
霍乱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可感染发病。
1.4霍乱弧菌对热、日光和常用化学消毒剂都很敏感,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但在未经处理的河水、塘水、井水、海水中能存活1-3周甚至更长,在有藻类或甲壳类等生物的淡盐水可存活时间延长,在条件适宜时可以繁殖,甚至越冬。
干热100℃即可死亡,湿热100℃1-2分钟可灭活;含碘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对霍乱弧菌杀灭效果都比较好。
2实验室危害
具传染性物质主要是患者的粪便及污染的水、食物等。
3防治措施
3.1治疗霍乱首选补液,还可选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3.2接种霍乱菌苗预防接种欠佳。
3.3实验操作应BSL-2级实验室内进行。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标本。
3.4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灭蝇。
第四章副溶血弧菌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副溶血性弧菌是分布极广的海洋细菌,夏季海水及海产食品常带有此菌,海产品的平均带菌率高达94.8%。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可因体质、免疫力不同而呈多型性。
山区、内陆居民去沿海地区而感染者病情较重,临床表现典型;沿海地区发病者的病情一般较轻。
该病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病程自1-6日不等,大多2-3天,少数病人由于失水过多造成休克,不及时治疗危及生命;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恢复较快。
本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及中国台北地区多见,我国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也占首位。
1990-1996年,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我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中位居第三。
1.2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具有嗜盐性(halophilic)的细菌,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及鱼类和贝类等海产品中。
副溶血性弧菌革兰氏阴性,所需氯化钠最适浓度为3.5%,在无盐培养基中不能生长,盐浓度达11%以上时不繁殖,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
1.3对酸敏感,在普通食醋中5分钟即可杀死,对热的抵抗力较弱,80℃1分钟,56℃5分钟即可杀灭,或1%醋酸处理1分钟即可杀灭。
2实验室危害
2.1实验室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污染:
由于操作不当或消毒不彻底如具有感染性的菌株及菌液和阳性样品的泄露,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及实验人员感染;在检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危险的微生物气溶胶,例如在涂片、接种以及烧灼接种环时均易造成空气污染。
如防护不当,极易发生实验室感染。
2.2环境的污染:
与阳性样品或菌液接触,或使之附着在衣服上带出室外,以及偶然事故使菌液洒落地面等,如不及时处理均易引起实验室感染。
同时也可能对邻近实验室、工作人员家庭成员、外来参观人员造成危害。
3防治措施
菌株和阳性样品的保存及处理:
菌株和阳性样品应由专人管理,废弃的菌株及阳性样品应彻底高压灭菌或用消毒液消毒后方可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接触过菌株和阳性样品的容器及吸管、接种环等也应进行消毒灭菌。
第五章炭疽芽孢杆菌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炭疽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可感染人和动物。
炭疽芽孢杆菌主要来自患病的草食动物,主要是经皮肤感染引起皮肤炭疽,也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引起肺炭疽、肠炭疽和脑炭疽,临床上常以皮肤坏死、浅表溃疡、形成焦痂,周围组织水肿及毒血症、肺出血、肠出血、或因发生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炭疽芽孢杆菌是近几年来造成较大威胁的生物恐怖的主要病原体。
1.2人群对炭疽芽孢杆菌普遍易感,感染后尤其是肺炭疽和肠炭疽以及脑型炭疽非常严重,易导致死亡。
1.3炭疽芽孢杆菌主要是经皮肤、也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1.4炭疽芽孢杆菌的繁殖体的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对热、日光和常用化学消毒剂都很敏感;但其芽孢的抵抗力甚强,在室温干燥环境下可生活20多年,在皮毛中能生活数年,在实验室干热150℃尚可存活30-60分钟,湿热高压120℃40分钟可灭活;对有氧化作用的化学消毒剂,如2-5%高锰酸钾溶液24小时灭活、3%H2O21小时杀灭、1:
2500碘液10分钟杀死芽孢,还有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杀灭芽孢效果都比较好。
2实验室危害
实验操作中主要是产生气溶胶、皮肤破伤、污染物品接触口腔或污染饮水和食物,造成实验室感染,其中气溶胶是主要原因,形成气溶胶后炭疽芽孢杆菌的存活力是细菌菌体的20倍、病毒的300倍。
3防治措施
3.1在处理可能含有炭疽芽孢杆菌的任何样品时均应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操作执行。
3.2治疗炭疽首选青霉素,还可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病愈后可获得牢固持久免疫力.
3.3可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进行预防接种。
第六章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肉毒梭菌在厌氧环境中分泌极强烈的肉毒毒素,能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本菌并不致病,但本菌产生的肉毒梭菌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肉毒中毒是世界性的,发生最频繁的是在北半球和大约北纬30度附近,即包括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部分地区。
在我国西北地区本病病情严重,病死率列为所有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之首。
1.2肉毒毒素的抗原结构不同,根据该结构,肉毒毒素分为A、B、C、D、E、F、G七型,各具有不同的免疫学特性。
1.3肉毒梭菌芽胞对温度的抵抗力非常强,其抵抗力各菌型之间略有差别。
A型和B型芽胞抗热性较高。
E型芽胞抗热性较低。
芽胞在酸性环境中,遇高温,较易死亡。
高浓度食盐可减低芽胞对热的抵抗力。
PH低于4.5时,肉毒梭菌完全不能生长,或极慢生长。
C型和D型芽胞主要引起动物疾病,G型对人和动物的致病型还不十分清楚。
1.4肉毒毒素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对热极不稳定,在80℃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10-20分钟,都可以完全破坏肉毒毒素。
2对人的危害
2.1A、B、E型及少数F型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
我国新疆地区的中毒主要是A型毒素,青海省多为E型毒素,我省多为B型。
2.2人类食用了含有肉毒毒素的食品即可引起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食品各个国家出入较大。
在美国以蔬菜、水果罐头为多见,在德国以咸猪肉和罐头食品为多见,在苏联以鲟鱼、腊肠、火腿为多见,在日本则以鱼类和鱼卵等水产品为多见。
在我国发生的肉毒中毒,91.5%是植物性食品引起,8.5%则由动物性食品引起。
植物性食品中主要是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这类发酵食品有臭豆腐、豆豉、豆酱等。
2.3肉毒毒素经消化道吸收入血液后,选择性地作用于运动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其作用点是神经与肌肉交接处,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因此肌肉收缩受到抑制,肌肉麻痹,尤以颅神经对称性损害为主要特征。
2.4肉毒毒素还可使婴幼儿感染与中毒。
病儿常先有便秘,1~2周后迅速出现全身软弱,不能抬头,无力吸乳,哭声低弱,脑神经麻痹现象,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弱。
2.5人群对肉毒毒素无天然免疫力,均可中毒。
发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肉毒中毒的治疗,支持疗法及抗毒素治疗都很重要。
应当及早用多价肉毒抗毒素血清进行治疗。
3防治措施
在实验室操作中,肉毒毒素灭活要彻底。
可通过消化道感染,禁止在实验室内吃东西或饮水。
第七章鼠疫杆菌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鼠疫是啮齿动物间传播流行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由鼠疫杆菌引起,经染菌的鼠蚤传染给人引起人间鼠疫,临床上以寒战、高热、头痛、出血倾向、淋巴系统损害和休克等为特征,根据临床特征分为腺型鼠疫、肺型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
鼠疫是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1.2人群对鼠疫杆菌无天然免疫力,普遍易感,其传染性强,发病急,病死率高。
1.3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啮齿动物(如家鼠)及病人,传播媒介是跳蚤。
鼠疫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
1.4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特别是对热、日光、干燥和常用化学消毒剂很敏感,日光照射4-5小时或加热100℃即灭活;但耐寒力强,在低温、潮湿及有机物内可存活较长时间。
2实验室危害
2.1鼠疫杆菌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组织、血液和体液中,粪便也可带菌。
病原菌在脓液和痰液中能存活10-20日,在蚤粪中能存活1个月,在尸体中能存活数周至数月。
2.2在实验操作中,气溶胶的产生是造成实验室感染的主要原因。
此外,实验操作意外破损皮肤伤、意外事故、消毒不彻底等均可导致实验室人员感染。
3防治措施
3.1药物预防和治疗鼠疫常使用磺胺类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等;
3.2可进行鼠疫杆菌减毒活菌苗的预防接种。
第八章甲型肝炎病毒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HAV为单链RNA病毒,属微小病毒科,命名为肠道病毒72型。
感染后可引进甲型肝炎,可有暴发流行。
潜伏期15-45天,平均30天。
1.2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和食物的污染,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传染源:
主要为急甲肝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
1.3抵抗力强,可低温长期保存;加热60℃10h、100℃5min、160℃干热20min灭活;对含氯、碘类、过氧化物及烷基化物(如环氧乙烷)等消毒剂敏感;醇类、季铵盐类、洗必太不易灭活,微波、紫外线、γ-射线可杀灭HAV。
1.4易感性:
多为10岁以下儿童,多发于冬秋季节。
2实验室危害
在实验操作中,气溶胶的产生是造成实验室感染的主要原因。
此外,实验操作意外破损皮肤伤、意外事故、消毒不彻底等均可导致实验室人员感染。
3防治措施
3.1无可靠的特效治疗,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
3.2重点在于搞好卫生措施,如水源保护、饮水、食品食具消毒、加强个人卫生、粪便管理等。
3.3患者应按传染病常规隔离至起病后3周,接触者应接受医学观察45天。
3.4暴露后于病毒后,可肌注免疫球蛋白,以获得主动免疫。
3.5甲肝疫苗可起到预防效果。
第九章乙型肝炎病毒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HBV属嗜肝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又称Dane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外壳只含HBsAg,核心含环状双股DNA、DNA多聚酶、HBcAg和HBeAg。
1.2感染可引起乙型肝炎,潜伏期60-90日。
其可有慢性携带状态,乙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例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其在我国广泛流行。
1.3抵抗力强,能耐受60℃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30min、121℃高压蒸气15min,160℃干热2h、1.6g/L环氧乙烷45min、0.5%二氯异氰尿酸钠30min、0.5%碘伏10min、2%碱性戊二醛15min、0.5%过氧乙酸7min以上可灭活;醇类、季铵盐类、洗必太不易灭活,微波较迅速、紫外线照射30min可杀灭HBV。
1.4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HBV感染率(乙肝标记物检测)为58.4%,HBsAg携带率约10%。
2实验室危害
2.1传染性物质主要来自血液或血清标本。
2.2在实验操作中,气溶胶的产生是造成实验室感染的主要原因。
2.3此外,实验操作意外破损皮肤伤、意外事故、消毒不彻底等均可导致实验室人员感染。
3防治措施
3.1治疗无可靠的特效治疗,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
3.2暴露后于病毒后,可肌注免疫球蛋白,以获得主动免疫。
3.3须接种乙肝基因重组疫苗。
第十章丙型肝炎病毒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丙肝病毒(HCV)为单链RNA病毒,分为核心、外壳、NS1、NS2、NS3、NS4、NS5多个区域。
HCV基因组有一极大的开放编码区。
HCV因基因结构区别分为8株。
1.2传播途径:
主要经血液传播,还有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性、垂直传播。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1.3抵抗力:
HCV对理化因子的敏感性与HBV类似。
1.4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较多。
感染率为2.1%,输血后感染率可达76.7%。
2实验室危害
2.1传染性物质主要是血液或血清标本。
2.2在实验操作中,气溶胶的产生是造成实验室感染的主要原因。
2.3实验操作意外破损皮肤伤、意外事故、消毒不彻底等均可导致实验室人员感染。
3防治措施
3.1治疗无可靠的特效治疗,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
3.2暴露后于病毒后,可肌注免疫球蛋白,以获得主动免疫。
3.3尚无疫苗可预防。
第十一章流感病毒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它分为甲、乙、丙三个血清型。
流感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
自1989年到20世纪末有7次甲型流感世界性大流行,其中有3次均起源我国。
1.2人群对HIV普遍易感,病毒变异快,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一旦感染新型变异病毒几乎100%发病。
1.3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通过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感染,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1.4流感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干燥、紫外线、酸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
在分泌物、排泄物和污水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在低温情况下病毒可长期存活。
1.5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只在呼吸道局部繁殖一般不侵入深部组织;感染后没有病毒血症产生。
2实验室危害
2.1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病毒主要分布在人体呼吸道分泌物中,在实验室检测的标本中主要涉及鼻腔、口腔拭子、口腔含漱液标本中。
2.2在标本的实验室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和眼结膜,或通过接触标本出不正确的操作,或由于意外外伤而导致感染。
2.3在实验过程容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过程包括:
病毒培养液的吹打和倾倒;标本的培养接种和病毒培养液的吸取及转接种;标本的处理包括离心、吸取、实验过程中的洗涤等试验过程。
3防治措施
到目前为止,还未制出有效的药物来对付新型流感病毒,进行有效预防。
第十三章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肾综合症出血热在我国也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症状是除发热、出血外,还有肾损害。
其发病严重,病死率高达30%,治疗困难。
1.2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又名汉坦病毒,根据其抗原性和动物宿主的不同可分为I-IV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I型和II型。
我国是肾综合症出血热的主要流行地区,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近几年的年发病率在5-6万例,占世界总病例数的90%以上。
1.3人群对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出现显性和隐性感染。
1.4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主要是经鼠类携带和传播,此外,还有螨类。
传播方式和途径主要是感染鼠的血液及其排泄物污染环境后,经破损皮肤、粘膜接触、食入或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物感染;螨类污染环境也可造成感染。
1.5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乙醚、含氯消毒剂和戊二醛敏感,对热、紫外线也敏感,加热56℃30分钟很快灭活。
2实验室危害
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溶胶,实验人员主要是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而感染,或通过接触标本由不正确的操作,或由于意外外伤而导致感染。
3防治措施
3.1目前,肾综合症出血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3.2可以采用“I+II”混合型疫苗进行预防。
第十四章麻疹病毒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麻疹病毒感染后所导致的麻疹是典型的发热出疹性疾病。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病毒颗粒是多形的,大小100-300nm,病毒核酸为单股RNA。
麻疹病毒抗原性稳定,在疫苗株之间基因变异较少。
而野病毒的基因是多变的,麻疹野病毒多个不同基因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我国以H1基因型流行为主。
1.2麻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经呼吸道感染。
麻疹病毒感染后所导致的麻疹是典型的发热出征性疾病。
从呼吸道感染到发热的潜伏期平均为10天(7-12天)左右。
病毒从呼吸道进入后,最初在呼吸道内皮细胞中复制,随后侵入局部淋巴结,通过血中单核细胞扩散到其他器官系统如脾、胸腺、肺、肾、粘膜和皮肤等,病毒在这些组织的白细胞内再复制,在疾病的前驱期,麻疹病毒出现在鼻咽的分泌物中、粘膜、血和尿液中。
1.3麻疹病毒对热、光线敏感,避光、低温稳定。
1.4麻疹的潜伏期通常为10天左右(7-21天),有明显的接触史。
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前驱期以发热为主,并伴有结膜炎、鼻炎、咳嗽和全身疲倦。
在颊内侧粘膜出现柯氏斑(口腔粘膜斑)为其特征。
该患病期传染性也最大。
一般发热3天左右进入出疹期,典型的红色斑丘疹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持续4-5天,进入退疹期,疹后遗留色素沉着,从进入出疹期后病人传染性下降。
麻疹并发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并发症有支气管炎、中耳炎、肺炎、脑炎、肠炎等,95%的麻疹死亡有支气管肺炎所致。
1.5麻疹病毒感染后可介导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他们对机体康复都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感染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在体液免疫中,最先出现的是IgM抗体,随后出现IgG抗体,持续时间非常长。
2实验室危害
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溶胶,实验人员主要是通过气溶胶或通过接触标本由不正确的操作,或由于意外外伤而导致感染。
3防治措施
3.1麻疹已经有非常有效可靠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新生婴儿出生后8个月可以接种一剂麻疹疫苗,7岁时加强接种一次。
对青少年可在不同年龄段再加强一剂麻疹疫苗,对未感染过麻疹病毒的人,可随时接种。
3.2近年来研究表明,随着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的增加和免疫次数的增加,新近发生的麻疹病例在临床症状上越来越不典型,以至于与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不易鉴别,在对疑似病例调查与采集标本时,往往混杂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如风疹、流感等。
相关人员应该注意到有关传染病的的危害评估
第十五章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
乙脑病人主要表现为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重症者死亡率较高,或留有后遗症如痴呆、失语、瘫痪等。
1.2人群对乙型脑炎病毒无天然免疫力,普遍易感。
人感染后,一般表现为隐性感染或顿挫感染,仅0.1%可发展为脑炎。
1.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重要传染源是猪,猪感染后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可发生病毒血症,会成为蚊感染的传染源。
造成在自然界中蚊-猪-蚊的循环。
我国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库蚊。
病毒在蚊的肠道与唾液腺中增殖,并可在蚊体内持续存在甚至越冬或经卵传代。
当蚊叮吸血液时直接将病毒注入人或动物的淋巴液和血液中。
1.3乙脑病毒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剂易杀灭,56℃30分钟即可灭活。
耐低温和干燥,-70℃可保存一年以上,-20℃可保存一个月。
用冷冻干燥法将病毒悬液制成干粉,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2实验室危害
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容易形成气溶胶,实验人员主要是通过气溶胶或通过接触标本由不正确的操作,或由于意外外伤而导致感染。
3防治措施
3.1我国广泛进行灭活疫苗接种后,儿童发病率显著下降,但近年成人和老年患者相对增多。
3.2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灭蚊、防蚊,对实验室有关人员应接种灭活疫苗进行预防。
第十六章梅毒螺旋体的危害评估
1流行分析
1.1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侵犯身体的各个器官,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和粘膜,晚期可侵犯身体的许多器官,特别是以及和中枢神经系统。
潜伏期2-3周。
1.2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
1.3抵抗力极弱,对于干燥、热、冷及化学消毒剂敏感,离体后干燥1-2小时、在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 微生物 危害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