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单元企业和经营者.docx
- 文档编号:28738198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8.52KB
03第三单元企业和经营者.docx
《03第三单元企业和经营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第三单元企业和经营者.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第三单元企业和经营者
第三单元企业和经营者
一、考纲要求说明
本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有:
企业及其分类;公司、股份公司和股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者。
这部分内容是经济常识新增加的内容。
在2000年以前的高考中除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国有企业改革内容外,其他内容从没有涉及过。
在2000年的高考考试中仅有天津和江西两个省市考查这部分具体内容。
因此今年的高考应该十分重视。
这部分内容从考查形式上分析,可能大量考查的是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按以往命题贯例分析)。
也不排除有考查主观性试题的可能,如果从经济学的整体知识上考虑,结合我国国企改革的热点,有可能出现大的综合性论述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再认和再现基础知识,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把握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考点概要分析
(一)企业及其分类
1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两个方面把握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1)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称为市场主体。
在通常情况下,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和春他非赢得机构。
(2)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2企业的基本含义。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两个方面把握:
(1)要知道企业的含义的具体内容,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要从两个方面理解掌握企业的含义。
首先,企业是经济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也不是社会团体;其次,企业的活动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盈利。
3企业法人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企业法人的含义:
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就是企业法人。
(2)对法人含义的理解,首先,企业法人成立要有一定的条件,作为企业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独立的财务会计等核算机构,对国家承担纳税义务,对自己的经营活动成果承担经济上的责任,自负盈亏,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
其次,法人的成立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和手续。
同时要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这才成为法人。
(3)法人和自然人的区别。
自然人是以生命或血缘为存在特征的单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人;而法人不是以生命或血缘国存在特征的,法人只是社会组织和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4企业的分类
分析: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掌握这一知识要从四个方面把握。
(1)根据企业的经营内容及行业属性,企业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邮电企业、金融企业和科技企业等。
(2)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及有关法律规定划分企业,可以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个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3)根据企业的规模划分企业,可以分为:
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4)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划分,企业可以划分为:
单厂企业、多厂企业、联营企业和企业集团。
5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要注意两个方面问题。
(1)概括地说:
企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素质的高低,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2)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其次,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再次,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二)公司、股份公司和股票
1公司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公司的含义。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依法成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赢利为目的企业法人。
(2)公司是一种法人,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公司是众多企业形式中的一种,公司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团体,而是从事生产、流通或者其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在市场经济中,公司制企业虽然在数量上不是最多的,但却占据着支配地位,大中型企业通常都采用公司形式。
(3)公司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司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2股份公司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股份公司是指这样一种企业法人,它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自己所持股份的份额,对公司承担有限的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2)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
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由持有公司股票的成员组成。
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是董事会。
董事会聘任总经理另外公司还有监视会,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3)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关键是看他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看他的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是国家和集体控股,他就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
3股票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股票的含义。
它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2)股票价格同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成反比。
(3)居民用自己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取得股息和从股票的升值中获得收入,这是一种投资行为。
(三)国有大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概括的说: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它们代表着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2)具体说:
首先,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它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再次,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产,具有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
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活。
(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五个方面把握:
(1)经济效益的含义。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用劳动成果同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2)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生产总值超过成本的差额就是利润。
(3)衡量经济效益的指标。
成本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是衡量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4)提高经济的重要性。
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我们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
首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其次,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最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依靠科技进步,用现代的技术武装企业,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其次,采用现代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总之,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来实现,要继续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大力推进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粥改革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同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增强企业活力;要全面搞好"三改一加强"以改革为动力加强企业改组、改造,切实加强内部科学管理。
(6)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五)企业经营者
1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它的法人代表是厂长或经理。
我国的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在国有企业中,厂长(经理)作为经营者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
(2)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这是我国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体制的实践经验总结。
(3)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企业经营者,要从全局的利益出发,维护整体利益,自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既要关心企业的积累,长期的发展;又要关心群众生活。
2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分析:
掌握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企业经营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主要表现在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革命精神,能够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具有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联系群众,有民主作风。
这些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所讲,而且要求比较高。
(2)企业经营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主要表现在:
遵守法纪,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敢于同制假售假,非法牟利、投机欺诈等各种违法经营行为作斗争。
(3)企业经营者要有良好的、较高的业务素质。
主要表现在:
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具有多方面的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工艺知识和文化修养;熟悉本行业业务生产,懂得有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知人善任和团结职工;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以便开创企业经营的有利环境;具有收集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能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等等。
3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分析:
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和竞争,有关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这一问题要能够从两个方面理解:
(1)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
企业的信誉是指企业在一切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
企业的形象是指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我们所说的名牌产品就是这个意思。
(2)企业的信誉和印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在市场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竞争的重要手段。
4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分析:
掌握这一知识,需要从三个方面把握:
(1)参与竞争时的动机和出发点不同。
正当竞争的动机和出发点是遵纪守法和市场活动准则,以最低消耗获得最大利润。
不正当竞争躲避法律或者直接违法,以获取高额非法所得。
(2)竞争时采取的手段不同。
正当竞争采取的手段是正当、合法、公平的商业做法。
主要靠提高质量,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信誉。
不正当竞争采取的手段是违法行为。
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
(3)社会效果和法律后果不同。
正当竞争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
不正当竞争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还会给现有的财富带来浪费。
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
三、典型例题解读
1企业离不开市场,市场上的惟一主体是企业。
例题分析:
此题是一道辨析题,考查的知识是关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从考查能力上看,主要是考查辩证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容易发生的错误在于,学生找不到市场与企业之间搭配错误的地方,以及分析的准确性差。
参考答案:
企业离不开市场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财、物都要从市场上购得,另外,企业生产出的商品,也要通过市场出售。
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不通过市场。
因此,在计划经济这个前提下就是不正确的。
认为企业是市场上的惟一主体是不正确的,因为,市场的主体除企业外,还有个人和政府机关等。
正确的是,企业是市场上最重要的主体。
2近年来,随着航空公路运输的发展,"铁老大"的地位,受到动摇。
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铁路部门相继出台了灵活定价、客车提速等一系列措施。
这表明
A运输部门的经济效益是一致的
B市场经济的发展会打破某些企业或行业的垄断地位
C竞争给铁路部门带来动力和压力
D运输部门的发展应以市场的变化为导向
例题分析:
这是一道1997年高考不定项选择试题。
该题具有综合性,从知识上看是对企业竞争、企业效益问题的考查。
从能力上看,主要是考查分析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从四个选面看,A选项说法不正确,因为,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利,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具备的,赢利之间,就有竞争,因此,铁路、航空与公路的利益是不一致的。
B选项是正确的,因为,公路和航空的发展,动摇了铁老大的地位,使客源减少。
CD选项也是正确的。
因此,铁路部门的作风与服务的改进,铁路的提速等就是压力和动力的表现,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
3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
根据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可以分为
A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邮电企业、金融企业和科技企业
B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个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C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D单厂企业、多厂企业、联营企业和企业集团
例题分析,该题是一道单项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就是对企业的分类的理解和对比能力。
从选项看,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它划分的标准是企业经营内容和行业属性。
B选项也是错误的,因为,它的划分标准是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C选项同样是错误的,因为,它的划分标准是企业的规模。
只有D选项是正确的,它的划分标准是企业的组织形式。
4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相同点是
A都可以发行股票B都是企业的组织形式
C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D都承担有限责任,独立承担债务
例题分析:
这是一道多选题,从知识上看,主要考查的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知识对比,从能力上看,侧重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比分析。
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有限责任公司是不能发行股票的。
B选项是正确的,因为,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是公司的一种形式,同样是企业的一种形式。
C选项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所以成立并能够经营就是因为它具有法人资格。
D选项也是正确,因为题干中强调的是"有限"公司,所有的有限公司责任都是有限的。
5合肥的美菱集团是1992年开始实行股份制的,国有股占总资产的30%,5年后,美菱集团的资产由5亿元,增加到25.24亿元。
国家只用3亿多国有资产,控制20多亿资产。
这说明
A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只有社会主义可以利用
B股份制可以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壮大国有经济的力量
C股份制的企业是姓公还是姓私关键是看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美菱集团的成立和实行股份制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
例题分析:
这是一道多选题。
从知识上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股份制知识的掌握。
从能力上看,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具体应用股份制这一知识的情况。
A选项是错误的,因为,股份制不仅社会主义可以利用,资本主义也可以利用。
C选项也是错误的,因为,股份制企业的姓公姓私的判断标准不是以生产力为标准,而是看控股权在谁手里。
BD是正确的。
因为,美菱集团的控股权在国有企业手里,因此具有公有制的性质,因为数量的增加,说明公有资产扩大控制范围,壮大国有经济的力量。
6某国有大型企业曾人浮于事,能源、原材料消耗过高,浪费严重,出现严重亏损。
1998年以来,新的企业领导班子学习邯钢经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降低成本,扭转企业亏损的局面。
上述材料表明,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
A扩大科技投入,开发高科技产品
B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C引进国内外资金,进行股份制改造
D实施兼并破产,实现资产重组
例题分析:
这道单项选择是1999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
该题考查的知识是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管理。
A选项与题干设计的内容无关。
B选项是正确的,因为材料中心是讲述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加强管理使企业发生巨大变化。
C选项是错误的。
因为该企业是否是股份制并没有表示出来。
D选项理由同上述相同,也是错误的。
7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表格并回答问题
表格1国家财政收入来源单位亿元
年份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其他
19912327975483599219486
1992260816575013737518722
1993308220850765522524506
表格2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和盈亏总额单位亿元
年份固定资产利税总额亏损企业亏损额
1991950719166115360
1992109286519441236927
19931330437245407045264
(1)这两个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现象?
例题分析:
这是1995年全国高考的最后一道论述题,题目考查的知识主要有两个知识点:
一个是关于财政收入,一个是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对这一状况的认识。
从能力上看,主要考查学生观察问题以及对表格问题的分析能力。
题目要求考生从国家财政收放的变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增值和亏损的变化,说明我国的所有制状况,说明我国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说明提高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说明提高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旁白,做这种题重点在于审题,审题的方法是,第一要纵向看,第二要横向看,第三要对比说明变化。
第四表格的标题不能疏所。
要求必须写在答案中。
)
参考答案:
(1)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成分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也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作出了贡献。
(2)近年来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总额在扩大,对国家的贡献逐年增加,但亏损额却在增加,经济效益还不高。
(3)在所有制结构上,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4)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提高经济效益,不仅对企业至关重要,而且对增加我国经济实力,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8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下列图表并回答问题。
图表1: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年产量与资金利润率的关系
图表2:
1996年我国汽车工业生产状况
汽车总产量(万辆)汽车整车厂数(家)每厂年均产量(辆)每个汽车工人年均产量(辆)
1471658000多024
注:
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其年产量大都超过百万辆,每个汽车工人年均量约13-17辆。
(1)这两个图表反应了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
(2)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如果现在你去一个年产15万辆的我国大型国有汽车制造企业学习调查,发现上述问题也影响着该企业的发展。
在调查报告中,对如何提高该企业的竞争力,你准备提出哪些可供企业参考的合理化建议?
例题分析:
这是1996年全国高考的最后一道题,试题仅仅抓住当年一个热点问题:
"两个根本性转变",并把它同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题目设计巧妙、灵活,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从能力上看,主要考察学生观察问题以及分析表格问题的能力。
(旁白:
回答这种表格题,重在审题,审题的方式可以以斜线的变化为中心,通过线条的变化,说明数字之间的问题。
同时应该注意表格之间的数字之间的联系,每一个变化都是有目的的设计)
参考答案:
(1)资金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图表表明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年产量的增加而提高;我国目前汽车制造行业中,每个企业的年均产量和企业职工的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经济效益差。
(2)我国汽车工业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提高经济效益。
要对我国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要优化我国现有汽车工业的资源配置,把经济资源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集中,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
(3)根据题意,对考生的建议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作为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科学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生产规模,调动生产劳动积极性等。
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②企业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议,国家要加强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使汽车制造企业优胜劣汰,并创建有利于国有大中型汽车企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
原则上考生应两个方面均有所回答,若考生仅回答其中一个方面,但有一定深度也应酌情给分或加分。
9我国决定从1994年3月1日起,商品必须实行明码标介。
实行明码标价是为了
A实现国家统一定价B增加国家税收
C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D促进公平、公开交易
例题分析:
此题是一道1994年全国统一高考试题单项选择题。
该题考查的知识是关于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有正当的和不正当的。
明码标价就是规范市场,实行正当竞争。
因此,A选项,实现国家统一定价显然是错误的,统一定价是计划经济的做法。
B选项,与材料的要求无关,C选项明码标价并不一定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因此也不正确。
正确的答案是D。
四、典型题例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人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的,有人说它是社会主义的,其实对于股份制不能笼统说股份制的企业姓公还是姓私,其原因是()
A股份制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只有社会主义可以利用
B企业的控股权决定着企业的性质,控股权不同性质不同
C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看它从属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2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这是因为()
①它在我国的数量少,只占国有企业的总数的五分之一
②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大
③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
④它拥有一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企业的经营产品开发等原因,会产生不同的结局,据1999年的证券年报显示已有十二家上市公司"资不抵债'面临破产'"。
被宣布成为不准再入市场经营股票的公司。
这一事实说明()
A市场的竞争就是表现为有的企业发展,有的企业破产
B企业破产是我国经济发展垢必然结果,改革是破产的前提
C企业破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D企业破产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结果
4在商业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这样一句谚语: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
"这句话告诉我们()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受服务态度的影响
B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 第三 单元 企业 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