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734095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8.97KB
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XXX2013年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1.1.2项目承办单位
XXX教育体育局
法定代表人:
1.1.3项目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分别位于XXX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校园内。
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X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资格证书号:
工咨丙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研究工作的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6、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7、项目单位提供的编制可研报告的基础资料。
1.2.2研究工作的范围
根据国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必要性、可行性和建设条件进行了论证;对建设规模、方案、公用工程、环保、消防、节能、招投标、项目组织机构及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3项目概况
1.3.1建设规模和内容
根据国家、省发改、教育部门关于编报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要求和XXX农村初中校舍的实际情况,确定2013年拟对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进行校舍改造。
项目的主要内容和规模是:
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建学生宿舍3栋,建筑面积2868平方米;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建学生宿舍2栋,建筑面积3102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5970平方米。
各学校建设内容和规模情况表
序号
学校名称
建设内容
建筑单体数(栋)
建设面积
(㎡)
1
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
学生宿舍
3
2868
2
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
学生宿舍
2
3102
合计
5970
1.3.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718万元,其中:
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项目总投资345万元;郑郭镇镇第一初级中学项目总投资373万元。
资金来源:
全部申请中央预算内资金。
1.3.3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为6个月,其中建设工期4个月。
1.4项目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学校不仅解决了现有学生住宿条件差、住宿用房不足的问题,还增强了接纳新学生的能力,从而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创造了比较适宜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及当地的规划要求,设计方案合理,公用设施配套,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确立了大力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导向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出现逐步回升的良好势头,农村义务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明显增强。
但从总体上看,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统筹人力资源开发中仍存在着忽视农村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倾向,在统筹各类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忽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倾向,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国家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
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对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尽快改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切实发挥农村义务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在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建设联系紧密性。
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通过制定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由此可见,农村义务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并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新发展,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推进XXX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编报2013年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精神,XXX筛选了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两所学校拟纳入2013年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2.2XXX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XXX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项”战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XXX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15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职业中专1所、初中71所、小学423所、幼儿园12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256725人,在职教职工10539人。
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办学均位于全省先进行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XXX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
全市普通高招2011年再创佳绩,总上线人数9716人,上线率为77%,比上年净增11个百分点;获得上线人数、上线率等多项周口第一,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跨越。
2.3项目单位概况
1、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
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位于范集镇北街,创办于1961年,现有教职工47人,16个教学班,在校生1051人,属于布局调整保留的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9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58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700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500平方米。
由于该校宿舍于上世纪80年代群众集资兴建,砖木结构,建设标准低,质量差,现在已经成为危房,学生住宿条件差且用房不足,急需危房拆除重建。
2、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
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位于郑郭镇北街,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现有教职工57人,22个教学班,在校生1402人,属于布局调整保留的学校。
学校占地23478面积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710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440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600平方米。
由于该校宿舍于上世纪80年代群众集资兴建,砖木结构,建设标准低,质量差,现在已经成为危房,学生住宿条件差且用房不足,急需危房拆除重建。
2.4项目建设必要性
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均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历经30多年的发展,但办学条件改善缓慢,现仍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
教学基础设施极其简陋,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
尤其是学生宿舍的建设严重滞后,因建设年代较早,建筑标准不高,起点较低,施工质量低下;房屋年久失修,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倾斜,形成危房;宿舍面积狭小,根本不能满足学校寄宿学生住宿的需要。
现有部分寄宿学生住在教师宿舍楼,部分学生住在附近同学家里,还有一部分学生就近租房居住,不仅影响学习,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这种状况影响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急需对原来的宿舍拆除,重新建设。
国家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是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
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对于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建设条件
3.1建设场址
本项目均位于现有学校院内,学校周边没有工业污染,环境适宜,交通方便,基础设施齐全,适合项目建设。
3.2建设条件
3.2.1气象
XXX地处中纬度地带,为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属暖温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冬寒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季风气候显著。
各主要气候数据如下:
年平均气温14.7℃
最冷月平均温度-2℃
最热月平均温度29.8℃
年极端最高气温43.2℃
年极端最低气温-16.7℃
年平均降水量789.4毫米
年最大降水量1086.7毫米
年最小降水量464.4毫米
主导风向东北风
平均风速2.1-2.4米/秒
最大积雪深度29厘米
冰冻期12—2月
最大冻土深度31厘米
年平均相对湿度64-83%
平均无霜期年218天
年平均日照2158小时
3.2.2地质条件
地层上部为全新世冲洪击物Q4AL,其岩性为褐黄色或灰色的粉质粘土,底板埋深7.5-8.0m;地层下部为晚更新世冲洪击物Q3AL,岩性为黄褐色、棕褐色的粉土夹粉质粘土。
3.2.3场地水文条件
项目所在地区地下水位埋深4.5m,属孔隙潜水,地下水受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补给,以地下径流、人工开采方式排泄,地下水位年变幅2.0m,但在丰水年,地下水会上升至地表附近。
含水层渗透系数0.5m/d。
3.2.4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内无泥石流沟谷、崩塌、滑坡、土洞、岸边冲刷、地下强烈侵蚀等不良地质作用。
3.2.5抗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3.2.6基础设施条件
1、给排水
所建项目的给排水均与现有校园内的供水、排水管道相接。
现有供水、排水设施齐全,供水压力充足,供水稳定,可保证用水需求。
2、供电
所建项目的供电采用现有校园内的供电设施,其供电可靠性强,变配电设备运行正常,现有用电负荷稳定,项目用电有保证。
3、通讯
目前,学校区内及周边敷设有完善的通讯管线,固定通讯、移动通讯、互联网均已开通,可满足学校通讯要求。
3.2.7建筑材料
工程所需的建设材料如:
钢材、木材、水泥、电缆等,均可由XXX建筑材料市场供应。
3.2.8社会经济条件
XXX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东邻沈丘县,南接驻马店市平舆县和安徽省临泉县,西邻商水县和驻马店市上蔡县,北与淮阳县隔沙河相望。
面积1083平方公里,辖15镇6个办事处,总人口122万,处于我国东引西进、承东启西的过渡地带,是中西部地区通向长三角的东部门户,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0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全省5个重点扩权县市之一,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
项城交通便捷,106国道纵贯南北,238、217省道横穿东西,洛宁高速、大广高速在此交汇,漯阜铁路穿越全境,全程高速直达郑州国际机场,沙颖河内陆航运直达淮河、长江。
公路、高速、铁路、水运纵横交织,为项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项城是我国粮、油、畜产品的重点产区和优质粮生产基地。
小麦、大豆、玉米、白芝麻、优质果蔬生产基地已经形成,生猪、肉鸡、牛、羊等畜牧养殖业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项城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味精为主的食品、医药、皮革三大支柱产业和以农机配件、制革制鞋 、服装加工、劳保用品 、防水防潮等六大板块经济,是驰名全国的味精城、皮革市、医药生产基地、防水防潮之乡。
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企业――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是XXX唯一的一家上市企业,2008年“莲花”再次入选“亚洲品牌500强”,较上届提高17个位次。
市纺织公司、莲花皮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成长为河南省重点企业。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11.1亿元,增长13.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7亿元,增长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19亿元,增长18.1%;出口总额0.72亿美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9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6151元,增长20.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亿元。
XXX社会经济条件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
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
4.1建设规模和内容
根据国家、省发改、教育部门关于编报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要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和XXX农村初中校舍的实际情况,确定2013年对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进行校舍改造,总建筑规模为5970平方米。
各学校建设规模和内容如下:
1、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建学生宿舍3栋,建筑面积2868平方米;2、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建学生宿舍2栋,建筑面积3102平方米。
4.2总平面布置
4.2.1总平面指导思想
结合新时代对高素质教育的崭新理念,注重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具有活力的校园空间。
通过建筑和绿化设计,创造适宜师生学习生活、休息娱乐、尺度宜人、各具特色的外部空间。
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展现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思想。
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在空间组织上充分考虑到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不同层次的、丰富生动舒适的交往空间,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场所。
2、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有机组织空间布局,创造注重自然的生态校园环境,追求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统一,塑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
3、布局力求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布局,明确分区,较好地解决建筑、环境、场地的有机关系。
4.2.2总平面布置原则
1、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行建筑物规划;
2、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可能体现建筑物设计合理,方便学生生活的原则;
3、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建筑、环保、防火、抗震、劳动安全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4、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加大绿化面积,美化校区环境;
5、总图布置时,要考虑到建筑物发展规划和人流出入的合理性。
4.2.3总平面布置
应使其在建筑容量、环境容量、功能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协调,努力使各类用地及功能关系配置达到最佳,突出空间布局轴线和方向感。
应使生活区与教学区分开,互不影响。
4.3建筑设计
4.3.1设计依据
1、《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
2、《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5、《建筑建设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本专业有关的其他规范、规定等。
4.3.2设计原则
1、学校建设既要有严谨求实的学术气氛,又要有活泼、轻松、优雅的花园式景观,做到二者完美有机结合。
2、设计应吸取近年来学校建设的先进经验,各种建筑相对集中设置,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
4.3.3设计方案
1、综述
拟建的学生生活用房应具有建筑功能分布合理,平面利用系数较高,在足够的细节处理上加以柔化,色彩、质感上加以亮化,形成一种活泼优雅的造型,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具有较浓厚的学习气氛的特点。
2、平面布局
(1)范集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建3栋宿舍楼,建筑面积2868平方米。
其中:
在中心校院内新建1栋,二层,每层12间,长39.84米,进深6.3+1.7+2(走廊)=9米,面积717平方米;在后排路东新建2栋,三层,每层12间,长39.84米,进深6.3+1.7+2(走廊)=9米,面积2151平方米。
每层均布置有宿舍、洗漱室、卫生间。
(2)郑郭镇第一初级中学,新建2栋宿舍楼,建筑面积3102平方米。
其中:
在后院路西新建1栋,二层,每层12间,长39.84米,进深6.3+1.7+2(走廊)=9米,面积717平方米;在后排新建1栋,四层,每层20间,长66.24米,进深6.3+1.7+2(走廊)=9米,面积2385平方米。
每层均布置有宿舍、洗漱室、卫生间。
3、建筑空间
建筑物室内布置灵活,结构合理。
楼梯和卫生间的布置均应考虑到学生早晚洗漱、上下课时人流集中的特点。
整体建筑造型新颖,外观形象鲜明,符合校园建筑特点,贴合校园总体布局,具有标志性。
4、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学生宿舍楼造型设计力求简洁整齐、和谐统一、庄重典雅、立意新颖。
以创造一个富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建筑,同时深化设计细部,使整个建筑远观轮廓起伏、有特征、体形比例优美,近看有细部、有内容。
造型设计力求空间构图的均衡和多向性,不是单纯的主要立面和次要立面,而是从空间体形入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都有变化、有起伏。
其外观造型美观、简洁、大方。
屋顶板的设计丰富了外观造型的变化,在体现宿舍建筑特点的同时也兼顾与其它建筑的协调。
屋面:
为钢混一次性整体浇灌100mm厚屋面。
并加隔热层和防水层。
楼地面:
完全用水磨石地板。
墙体:
本工程所有墙体采用MU10粘土实心砖,墙体为M10水泥砂浆和M7.5混合沙浆支砌。
为防止涂料墙面开裂,要求涂料处墙面用1:
2.5水泥砂浆粉刷打底,且须分格。
所有钢筋混凝土墙、梁、板与砖墙接缝处均须挂宽400mm,厚0.8mm钢丝网,以防止墙面开裂。
粉刷:
外墙用墙漆均喷或同色刚化防水涂料粉刷;内墙完全用刚化双飞粉粉刷。
门窗:
本工程所有门采用复合门,窗采用铝合金棱窗。
5、建筑剖面及交通组织设计
学生宿舍楼每层高为3.6米,室内外高差0.6米,建筑总高度11.4平方米。
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楼梯为主,通过楼梯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员流动及疏散体系。
学生宿舍设两部楼梯,便于消防和疏散。
4.4结构设计
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
(6)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2、自然条件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XXX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2)风荷载、雪荷载
基本风压0.40KN/m2
基本雪压0.45KN/m2
屋面活荷载上人屋面2.0KN/m2
不上人屋面0.5KN/m2
3、结构安全
本工程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
4、建筑结构方案
拟建学生宿舍楼均采用砖混结构,楼面为梁板式。
(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的设计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震危险性作综合评价,正确确定地基承载力。
基础埋深应根据地质情况、土的冻层深度以及地下水位等情况综合考虑后确定。
本项目拟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后的人工基础。
(2)结构形式
本工程承重结构体系采用砖混结构,砌体采用MU10红机砖,楼板为预制空心楼板。
为了提高墙体承载力的稳定性,设有明柱和暗柱。
(3)结构材料
钢筋采用HRB235、HRB335、HRB400热轧钢筋;
混凝土等级:
基础部分、构造柱、圈梁、楼梯过梁均采用C20。
4.5公用工程
4.5.1给排水
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设计范围
主要内容有:
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消防用水等。
3、设计原则
根据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合理预测需水量,按各用水点要求,合理分布于全楼,在满足用水点用水量、水压要求及考虑施工和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室内供水管线的总长度。
给水系统应根据生活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结合室内外给水系统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综合判定方法确定。
结合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合理预测污水量,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收集污水,同时尽可能考虑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4、给水系统
(1)水源
本项目用水由原校园内供水干管接入,供应量可满足学生生活需要。
给水水质标准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用水量
供水标准:
学生用水按60升/人·日计算。
项目实际用水量由各学校寄宿学生人数确定。
(3)系统选择
a、室外给水系统
从校园内供水管网引入,在给水管上安装水表和闸阀,本项目建筑为多层,在原室外管网供水压力服务范围之内,因此,生活用水由校园内原供水管网直接供水。
b、室内给水系统
由接入室内的供水干管,经立管通向各楼层,各楼层引出供水支管,通向各用水点。
5、排水系统
(1)生活污水系统排水量
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
(2)污水的收集与排放系统
室内卫生间的粪便污水和废水分流排放,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放至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用D200混凝土管接入校园内排水管网。
室内排水主管系统一般采用主通气立管系统,以改善通水条件,按规范设置清扫口,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地漏。
(3)雨水的收集和排放
建议屋面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PVC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放到明渠收集后,统一排放。
6、管材及接口
(1)给水管材
室内生活给水管材采用铝塑复合管,压紧式卡套连接;室外给水管道DN≤50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扣连接;DN>50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2)排水管材
室内排水管道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粘接连接;室外排水管道DN<100采用排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DN≥200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套环接口或钢丝网抹带接口。
7、消防用水
项目拟建学生生活用房使用原校园内的消防设施,消防用水量不再增加。
4.5.2供配电
1、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5)建筑、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设计范围
主要内容有:
建筑物室内的电力、照明等供电、屋面防雷系统,低压配电接地保护系统等。
3、供电设计
供电电源由项目所在学校供电线路接线口引入,供学生生活用房用电。
学生生活用房的供电设施应安全可靠,保证不间断供电。
4、敷设方式
在建筑物一层设总配电箱,楼内强电及弱电垂直布线采用电缆穿管暗敷以树干式,每层设配电箱,水平干线采用穿管暗敷以放射式,地下采用电缆沟或电缆直接埋敷。
室内分支线路采用BV—500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钢管或塑料PVC管沿墙、楼板或地坪内暗敷设。
5、照明
(1)照明电源
采用TN—C—S接地系统的配电线路供电,电压220伏。
照明标准按国标《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设计。
不能保证持续供电的地区,可设自备电源。
(2)照明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采用PZ20型照明配电箱为照明用电设备配电,其安装方式均采用在墙内暗装的方式。
导线选用BV—200/500型,穿塑管在墙内、地板内或在楼板板缝内暗敷。
照明用电设备的接地和接零要严格分开。
6、防雷与接地
(1)本设计防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初中 校舍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