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复习学生.docx
- 文档编号:28733921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2.34KB
秋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复习学生.docx
《秋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复习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复习学生.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复习学生
2017年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复习
复习目标:
1.朗读文言文,提高记诵古文的能力。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体会用词的精当。
3.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复习过程:
一、重要实词:
(一)通假字
1.尊君在不不:
通否,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
2.不亦说乎说:
通悦,愉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
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
(二)一词多义
1.而俄而雪骤:
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相委而去:
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2.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
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
3.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4.志志于学立志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博学笃志/不可夺志志向
5.而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不亦乐乎快乐
温故而知新 表顺承6.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
博学而笃志 表并列乐亦在其中矣乐趣
三十而立表修饰回也不改其乐乐趣
7.敌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8.前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向前)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敌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前面)
9.意目似瞑,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
10.之复投之(代词,代骨头)
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代词,代狼)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主谓之间,不译)
久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11.以投以骨(把)
以刀劈狼首(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来,用来)
12.止止有剩骨(“止”通“只”)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停止)
13.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乃悟前狼假寐(才)
14.其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
人不堪其忧(代词,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种困境)
回也不改其乐(代词,代“颜回的”)
(三)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
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约定,动词。
今义:
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
古义:
离去、离开今义:
前往。
4.下车引之:
古义:
拉。
今义:
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回头。
今义:
照顾或顾客。
6.三省吾身:
古义:
泛指多今义:
表示确数
7.饭疏食饮水:
古义:
冷水今义:
指所有的水
8.可以为师矣:
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
9.弛担持刀:
古义:
放下;今义:
松弛。
10.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
大腿;今义:
屁股。
11.一狼仍从:
古义:
跟随;今义:
介词,常引出时间、地点。
(四)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友人惭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感到惭愧
3.学而时习之 时:
名词作状语,按时
4.吾日三省吾身 日:
名词作状语,每日
5.温故而知新 故、新:
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6.传不习乎 传:
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7.饭疏食饮水 饭:
名词作动词,吃饭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
9.恐前后受其敌敌:
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
10.其一犬坐于前犬:
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
11.一狼洞其中洞:
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13.非志无以成学志:
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14.非学无以广才广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15.非宁静无以致远远 :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二、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使句子结构完整的词。
文言虚词数量远不如实词多,但它在古今汉语中差别比较大,而且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高,语法作用大,用法复杂,大多“身兼数职”、灵活多变。
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读懂古文,了解并掌握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考点分析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重点了解常用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等词,这12个虚词的用法是主要考查内容。
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虚词用法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对虚词用法进行单纯记忆。
因此,应对文言虚词考查,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是应当通过阅读实践,把虚词放到具体语境中去把握。
(二)题型归纳
文言虚词的考查方向明确,题型比较稳定,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常见的题型有:
1.题干给出例句,要求从选项中找出与题干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同的选项。
2.选择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3.选择不同的文言虚词比较他们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
4.选项给出解释,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
(三)技巧指津
1.按图索骥
理解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要结合教材,逐字落实,善于归纳各种义项和用法,掌握常用意义,了解特殊用法,绘制成图表,在阅读的具体语境中掌握具体意义,考试过程中考生便能按图索骥了。
例如“而”常见的用法有:
①表并列,相当于“又、和”,或不译。
如: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表并列关系
②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然后”“就”,或不译。
例如:
学而时习之:
表承接关系
③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如:
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关系,却。
④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表修饰关系
⑦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既而”“已而”“俄而”等。
如:
俄而雪骤
对12个文言虚词都有这样条理清晰的归纳,并能够做到了然于心,解题时就可以作为参照确定其用法。
2.课文迁移
试题提供的用于比较的文言句子大多有出自课本内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熟悉课文内文句的优势来帮助辨析。
例如: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左将军王凝之妻也②下车引之
B.①其此之谓乎②其反激之力
C.①一老河兵闻之②求之地中
D.①人不知而不愠②温故而知新
以上四个选项都是出自教材,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对这些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熟记于心,再运用知识迁移法比较前后两个句子即可得出答案。
A项前一个句子中的“之”可译为“的”;后一个“之”可译为“他”。
B项中前一个“其”,表推测;后一个“其”是代词,代河水;C项两个句子中的“之”都是代词;D项前一个句子中的“而”表转折关系,指代他;后一个“而”表顺承关系,可知正确答案为C。
3.代入筛选
当在具体语境中很难推断某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时,可以利用熟记的知识逐一代入筛选,文从字顺的即为正确用法。
虚词归纳:
(一)“其”的用法大致有:
①用作代词,它(它们)的、他(他们)的、她(她们)的;其中(的);自己的,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
如:
其反激之力 其:
代词,它的;
②用作语气词,表反问语气,难道;表推测语气,恐怕,大概。
如:
其此之谓乎:
大概,表示推测
2.“为”的用法大致有:
①用作介词,读“Wèi”,可译为“给”“被”“替”“向”“对”“为了”“因为”等。
如: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
被。
②作动词用,读“Wéi”,有“做”“成为”“以为”“认为”等意;或表判断,相当于“是”。
如: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成为。
众服为确论:
认为。
(二)另有乎、也、矣、焉、耶、哉等语气助词也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文言虚词,可根据具体语境揣摩其所表达的语气。
1.“乎”的用法主要有:
①表疑问,相当于“吗”。
②表推测、商榷,相当于“吗”“吧”。
③表感叹、呼唤,相当于“啊”“呢”等。
④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2.“矣”的用法主要有:
①用陈述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当于“了”。
②用在感叹句未,加强感叹语气。
三、重点词语
《世说新语》两则
君:
对对方的尊称,您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委而去委:
丢下去:
离开下车引之引:
拉之:
代词,他
乃至乃:
才则是无信则:
就俄而雪骤:
俄而:
不久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
家庭聚会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
欣然:
高兴地似:
像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差不多拟:
相比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
未若:
不如因:
凭借
《论语十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日:
每天三:
多次省:
反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为:
替谋:
办事忠:
尽心竭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
交往信:
诚实,真诚
传不习乎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习:
复习
十有五有:
通“又”。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
站立,这里指独立做事。
惑:
迷惑,疑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
越过,超过。
矩:
规矩,规范。
温故而知新故:
旧的知识知新:
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为师矣可:
可以以:
凭借为:
做,当。
学而不思则罔罔: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思而不学则殆殆:
疑惑。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堪:
能忍受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好:
喜欢,爱好。
乐:
以……为乐趣。
饭疏食饮水饭疏食:
吃粗粮,饭,吃饭。
水:
冷水。
曲肱而枕之肱:
胳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于:
对,对于。
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
流逝。
斯:
这,指河水。
舍:
舍弃。
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
普通的人,男子汉。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笃:
忠实,坚守。
切问:
恳切地提问。
近思:
多考虑当前的事。
《诫子书》
1.夫:
句首发语词,不用翻译 2.之:
结构助词,的 3.行:
行为 4.静: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5.俭:
节俭 6.养:
培养 7.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8.明:
明确 9.明志:
明确志向
10.致:
达到 11.远: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 12.广: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13.才:
才干 14.淫:
放纵 15.慢:
懈怠 16.励:
振奋17.险:
轻薄 18.躁:
浮躁
19.治性:
修养性情。
治:
修养 20.与:
跟随 21.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22.遂:
最终
23.枯落:
凋落,衰残。
比喻年老志衰,没用用处。
24.穷庐:
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5.诫:
劝勉、告诫 26.书:
书信
《狼》
晚:
傍晚途中:
半路上缀:
紧跟行:
走惧:
害怕投:
扔给
从:
跟从窘:
困境,处境危急敌:
攻击、胁迫并驱:
一起追赶故:
旧、原来
顾: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积薪:
堆积柴草苫蔽:
覆盖、遮蔽倚:
靠前:
上前
弛:
卸下持:
拿径去:
径直走开犬坐:
像犬一样坐着瞑:
闭眼
暴:
突然劈:
砍意:
神情、态度暇:
空闲积薪:
柴草堆
洞:
打洞隧:
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尻:
屁股股:
大腿悟:
明白
假寐:
假装睡觉敌:
对方黠:
狡猾变诈:
欺骗、作假几何:
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寓言四则》
溉汲取水汲水浇田:
溉gai浇灌。
汲jí。
从井里打水。
及:
等到。
国人道之:
国都中的人都讲述这件事。
道:
(讲述) 有闻而传之者:
有人听了就去传播 传:
(传播)
闻之于宋君:
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
(使知道) 问之于丁氏:
向丁氏问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 使:
(指劳动力。
) 穿井:
解释为“打井”、“钻井”。
国人:
指国都的人。
丁氏对曰:
姓丁的回答说 对:
(回答) 者:
…的人。
崩坠:
崩塌陷落。
亡wú:
无,没有 寄:
依靠,依附。
晓:
告知,开导 因:
(于是) 积气:
积累的气体 若:
你。
行止:
行动 奈何:
为什么 只使:
纵使,即使 中伤:
击伤 积块:
积聚的土块
四虚:
四方 躇步跐蹈:
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
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
同“释” 解除,消除 然:
……的样子。
四、文学常识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3.《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你以前听过他的小故事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七擒孟获,陆游对这篇千古传诵的表文曾称赞道:
________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_
4.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5.《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蒲松龄,清朝人,字留仙,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自题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狼》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
其中,第一则说的是屠户为狼所迫,把肉吊在树上,狼为食肉而被钩吊死的故事;第三则写屠户被狼困在一个席棚内,狼以爪伸入,结果为屠户割破皮肉、吹气胀死的故事;教材所选的《狼》为第二则故事。
实词积累: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聚()4.陈太丘与友期行()
5.未若柳絮因风起()
7.撒盐空中差可拟()
8.期日中()9.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10.去后乃至()11.相委而去()
12.尊君在不()
13.下车引之()14.元方入门不顾()
15.学而时习之时习()16.不亦说乎()
17.人不知儿不愠()
18.吾日三省吾身:
()
19.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0.传不习乎()
21.三十而立()22.四十而不惑()
23.七十而从新所欲,不逾矩()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5.不堪其忧()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8.饭疏食饮水()
29.择其善者而从之()
30.子在川上曰()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2.博学而笃志()33.仁在其中矣()
34.虽有嘉肴()35.不知其旨也()
36.虽有至道()3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8.教然后知困知不足()39.然后能自反也()
40.然后能自强也()41.阅十余岁:
()
42.及其家穿井()43.国人道之()44.不若无闻也()
45.身亡所寄()46.因往晓之()47.其人舍然大喜()
巩固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
________②不:
________
③引:
________④顾:
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填空一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
5.孔子认为温习重要意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曰:
“吾十有五而_______,三十而_______,四十而_______,五十而_______,六十_______,七十而_______,_______。
”
12.孔子赞赏颜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子论述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孔子阐述时光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子夏对仁的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孔子论述志向不可被剥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二
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共篇。
孔子,名,字,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2.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欢迎。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要自我检查,反省包括:
_____
?
?
?
6.《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____,____________。
8.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9.写出五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部编 语文 年级 上册 期末 复习 文言文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