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docx
- 文档编号:28732972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75.06KB
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docx
《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图显示夏朝实行
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D.禅让制
【答案】C
2.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特征是
A.职位细化,各司其职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中央官职的职责主要是管理皇帝家族和亲戚,说明官职为皇帝服务,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特征,故D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
C.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体现了相权不断被削弱,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专制制度不断加强,并非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A错误;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专制制度不断加强,没有体现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C错误。
4.“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
“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
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
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有限
C.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D.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答案】D
5.钱穆在论述中国古代某朝时说:
“用此制度来统治中国,是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
所以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
”“某朝”指
A.西周B.西汉C.唐朝D.元朝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不放心把政权交给地方,也不放心把政权分散……连地方政事,也由中央政府最高领袖来亲自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制规定行省长官由中央任命,行省权力受中央制约,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故B项错误;唐朝实行三省制,将权力分散,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故选D。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
“对该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孝廉是这一制度的核心标准B.诱导了经商逐利的社会风气
C.阻碍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答案】D
【解析】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促使政府和社会之间打通道路,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故D正确;A是汉代选官标准;B与材料科举制度不符;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故C错误。
7.按旧例,明代内阁除密奏君主的文书外,“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
这说明明代内阁
A.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B.阁臣权力有限
C.提升了政府办事效率D.深受皇权控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翰林院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材料“凡有行移各衙门,皆用翰林院印”表明内阁只是个侍从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内阁阁臣的权力,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内阁的办事效率和受皇权的限制,故CD项错误。
8.1800年,嘉庆帝曾说:
“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
……(然)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
”可见,嘉庆帝质疑了军机处工作的
A.高效性B.创造性C.特殊性D.保密性
【答案】D
9.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刊的材料,据此可知
罪名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审判结果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
方式
有罪票数
无罪
票数
死刑
票数
反对死
刑票数
慢神和蛊惑青年
6000人
501人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281票
220票
361票
140票
A.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B.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C.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D.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刊是雅典民主的弊端的产物,是典型的冤假错案,看上去程序的公正但却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A正确;民意的广泛性未必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表决的单一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
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可以看出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内阁制初见端倪,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C两项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应排除。
11.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与当时的英国相比,德国确立的政体特点不包括
A.国家元首掌握国家大权B.内阁领袖去留由元首决定
C.联邦议会掌握立法实权D.具有浓厚的军事专制色彩
【答案】C
12.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
他说:
“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
”他反对签约的主要出发点是
A.维护国家独立自主B.维护民族利益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学习西方技术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来看,他主要涉及到的是“国脉”、“国威”以及“边境”问题,所以他的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国家独立自主的内容;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突出民族观念;D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到。
13.鲁迅说:
“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像‘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答案】A
【解析】以夷制夷是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以夷制华是请政府利用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华制华是《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故A正确;其他三项顺序颠倒。
14.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筒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的“新约”
A.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B.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C.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B
15.下图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两大理论,以下史实中最能体现两大理论交叉内容的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B.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C.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D.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主张反帝反封,促进1924年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进行,故D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反帝,且指导思想是旧三民主义,故A错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1919年,不符合材料,故B错误;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在1915年,不符合材料,故C错误。
故选D。
16.遂川人民曾传出这样的民谣: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
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
这首民谣可能流行于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17.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
“维某年某月某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
曰: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该文中的“某年某月某日”可能是
A.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五日B.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五日
C.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D.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五日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说明是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排除AB项;从“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职务称谓来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正式形成,排除D项。
因此该文中的“某年某月某日”可能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1937年4月5日),故答案为C项。
18.以下是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
它主要说明了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
第2集团军总司令
孙连仲
第6集团军总司令
杨爱源
第7集团军总司令
傅作义
第14集团军总司令
卫立煌
第18集团军
(即八路军)总指挥
朱德
第22集团军总司令
邓锡侯
A.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B.太原会战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太原会战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D.太原会战的作战部队都是国民党军队
【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B想说法错误,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的标志是武汉会战的结束;C选项说法正确,从材料中涉及到八路军可以看出;D选项错误,第18集团军就不是。
19.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为此,解放军的行动是
A.发动百团大战B.千里跃进大别山C.打响淮海战役D.发起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与材料中“蒋介石”“1947年6月,命令刘邓大军”不符,故A项错误;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与材料中“蒋介石……的胸膛插上一刀”“1947年6月,命令刘邓大军”相符,故B项正确;1948年,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开始,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49年4月21日,发起渡江战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0.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D.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答案】C
21.《共产党宜言》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
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他们可以了解
A.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B.普法战争推动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
C.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D.资本家从工人那里无偿取得的利润被称为剩余价值
【答案】A
【解析】《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C是对应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选;D项说法是在《资本论》中体现的。
22.“列宁以上述的理论为依据,使他的党作好了1917年第二阶段革命的准备——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
“体现”上述理论的”文献是
A.《四月提纲》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A
23.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共颁布了四部宪法:
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下列关于1982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法治化B.属于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C.是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D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4.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合计约20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平均项目约3000个,金额约18亿美元。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B.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
C.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D.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从1992年到1997年”,联系教材内容可知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对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A项出现在197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1987年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5.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护照的语种变迁说明了
A.法英语言的普及使护照语种发生变化B.护照语种是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的晴雨表
C.中国以开放姿态逐渐融入世界大家庭D.出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影响护照语种变化
【答案】B
26.“这次会议的一个显著成效,是中国在此以后几年内迅速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几内亚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的外交舞台不再局限于社会主义阵营及周边邻国,而是扩展至广大的西亚北非地区了。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
B.周恩来旗帜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形成“上海共识”有利于亚太经贸交流与合作
D.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新型国家关系
【答案】B
【解析】从“中国在此以后几年内迅速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几内亚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可以得出这一会议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时间不满足要求;C选项错误,“上海共识”是新世纪的外交成果;D选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27.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
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
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重点转向亚洲B.中国崛起影响美苏外交战略
C.国际关系格局面临重大转变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答案】C
【解析】美苏冷战的重点一直在欧洲,A的表述错误;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69年”,B的表述错误;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西欧国家走向联合,世界格局即已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69年”,D的表述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1969年……苏联……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美国不同意”可知当时的中美关系面临转折的契机,即国际关系格局面临重大转变,C正确。
故选C。
28.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
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D.北约的建立
【答案】A
29.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材料表明欧洲的联合
A.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实力B.巩固和发展了两极格局
C.加速了西欧和美国的决裂D.建立了国际政治新秩序
【答案】A
【解析】从“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可以看出西欧的联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实力,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C选项错误,西欧和美国既有合作又有斗争;D选项错误,此时并没有建立新的秩序。
30.2016年,美国在西亚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土耳其与美国分道扬镳,东南亚的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表示也坚决不做美国的“小跟班”。
上述现象反映了
A.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开始减弱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地区和国家间冲突日益加剧D.美国干涉他国内政受阻
【答案】B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2分)政治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政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诸侯世国(注-世代享有封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滥也。
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
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注-地位低下却有才的人)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
材料二英国送了一个国王上断头台;法国和后来的俄国,两次大革命,两个统治的家族都全部“牺牲”;美洲新大陆,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实验——美利坚合众国,一个完全由人民自己平地起楼台,组织而成的新的国家。
这些新国家的出现,改变了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因此国家权力的运作,也不能再以过去封建体制下君臣主从的关系来界定。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不能不说是当时各大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
清廷、清政府、革命党、立宪党人和袁世凯以及他的那些北洋将领,各方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他们都没有在这场大危机关头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各自让步,从民族大义、国家前途着眼,退一步海阔天空。
辛亥革命不仅值得中国人永远感念,而且很值得中国人好好总结,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汇入人类文明的长河,成为全人类不战的典范,为人类持久和平贡献中国人的心力和智慧。
——马勇《革命》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王夫之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看法。
(8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英、法、美任意一国知识,为“这些新国家的出现,改变了人民与政府的关系”的观点寻找证据。
(6分)
(3)依据材料,概括作者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看法。
(8分)
【答案】
(1)看法:
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分封制不能保证任用到有才之人,郡县制能按照才能选官;郡县制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证明了它的合理性。
(8分)
(2)示例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下议院由选民选举产生,议会权力成为权力中心,结束了英国的专制王权。
(6分)
示例2:
独立之后的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国会议员和总统通过人民选举产生,反映了民主精神;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国家权力三权分立并相互制衡,防治专制独裁的出现。
(6分)
示例3:
近代欧美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都颁布了维护革命成果的法律文件,确立了民主制度,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人民有选举权,国家权力运作趋于民主化、法制化。
(6分)
(3)认识:
辛亥革命是一次和平的权力交接(辛亥革命是各种政治力量为了民族和国家利益相互妥协的革命)。
(2分)
看法: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提倡民族平等;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6分)
【解析】
(1)根据“俾才(注-地位低下却有才的人)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可知王夫之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分封制不能保证任用到有才之人,郡县制能按照才能选官;郡县制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证明了它的合理性。
(2)由材料“英国送了一个国王上断头台;法国和后来的俄国,两次大革命,两个统治的家族都全部“牺牲”;美洲新大陆,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实验——美利坚合众国”,可选用英国、法国、俄国或美国的政治文明变迁来论证。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村料一《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
……(该书)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
——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
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
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
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
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有何不同?
(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共同的历史价值。
(6分)
【答案】
(1)保护对象:
中国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罗马保护公民。
立法理念:
中国以儒入法;罗马注重理性、平等(自然法)理念。
经济主张:
中国重农抑商;罗马保护商业。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2)价值:
分别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遗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古代的法律。
从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的不同及其共同历史价值等方面来分析。
(2)从材料“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并结合罗马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学期 期末 复习 备考 精准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