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参考资料对外汉语理论考试模拟题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
- 文档编号:28722640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2.59KB
考试参考资料对外汉语理论考试模拟题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
《考试参考资料对外汉语理论考试模拟题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参考资料对外汉语理论考试模拟题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试参考资料对外汉语理论考试模拟题IPA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
一、填空题(共10分)
说明:
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
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进行交际的能力。
目的语
2.对比分析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理论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
结构主义
3.塞林克认为,导致中介语不同于目的语主要有语言的迁移、语言训练的迁移、学习策略的影响、交际策略的影响和五个方面的因素。
语言规则的泛化
4.可能是有目的地学会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搬迁、移民等原因自然学会了的语言,它的外延要比“目的语”大一些。
第二语言
5.在语言教学改革的先行者中,被认为是实践直接法的最早代表。
古安
6.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 针对性和趣味性。
实用性
7.由于对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深度焦虑感被称为。
文化休克
8.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和教学法两部分。
教学理论
9.一些高年级的汉语学习者依然会说出“见面你”、“结婚他”之类的话来,是现象。
化石化
10.十九世纪中叶,从直接法开始,主张,把口语课摆到了主要的位置。
听说领先
二、选择题(共10分)
说明:
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
11.(D)是自觉对比法和认知知法的本源,是第二语言教学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A.功能发B.听说法
C.直接法D.语法翻译法
12.从评分角度来看,完成会话属于(C)。
A.理解性试题B.综合性试题
C.主观性试题D.客观性试题
13.(B)是指评估的内容是否就是教材评估所应考察的内容,也就是说评估的各项指标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评估的目的所在。
A.信度B.效度
C.纬度D.知识度
14.(B)的设计者只关心考生是否能够使用目的语完成特定的任务或实现特定的目的。
A.成绩测验B.水平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D.诊断性测验
15.《听新闻学汉语》属于(A)类教材。
A.语言技能B.语言知识
C.文化知识D.特殊用途语言
16.(A)是两种语言中意义对应的词语因用法不同造成的偏误。
A.王小二结婚了玉兰B.她恨(不喜欢)鱼
C.请你开(打开)书D.这个铅笔很厚(粗)
17.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音方面的最大难点是(C)。
A.声母教学B.韵母教学
C.声调教学D.音节教学
18.能和听懂不含生词和新语法点,长度为500字左右的材料,语速为每分钟180字左右,这属于对外汉语的(B)的技能目标。
A.初级阶段B.中级阶段
C.高级阶段D.中高级阶段
19.“我一年前韩国来到北京学习”所出现的偏误类型属于(D)类型的偏误。
A.错序B.重复
C.添加D.遗漏
20.HSK考试是(B)。
A.成绩测验B.水平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D.诊断性测验
三、名词解释(共5分)
说明:
每题2.5分,共5分。
21.言语技能
答案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
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
言语技能要通过操练才能获得。
22.多媒体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原来已经构成的教学习同种增加了新的元素,由此所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多媒体教学
四、简答题(5分)
说明:
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23.对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
一种是主张“有错必纠”,一种主张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同意“有错必纠”。
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23.不要“有错必纠”。
外语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对有效但有缺陷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
对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但不是什么错误都不纠正。
在纠正错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分清失误和偏误。
失误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
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2)对偏误也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是全局性错误还是局部性错误,一般性错误还是严重性错误。
(3)要注意纠正偏误的方式方法,要注意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影响学习者的交际,不要制造紧张心理。
五、教案设计(20分)
说明:
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
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
要求:
1、教学步骤要清晰;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的一个词语和一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
谈论天气
马克:
你还睡着呢,我跑步都回来了,快起来吧!
山本:
这么早,我正在做梦呢!
马克:
都八点了,你也该醒醒了。
山本:
今天是周六,起那么早干嘛?
马克:
咱们去香山吧,听说香山的红叶全红了。
山本:
今天天气怎么样?
和昨天一样冷吗?
马克:
今天是晴天,比昨天暖和多了。
山本:
可我听天气预报说,今天午后晴转多云,有小雨。
马克:
我看不会下的,要不咱们早点去,早去早回!
山本:
万一下起雨来,在山上躲都没处躲。
马克:
那就带上雨伞吧!
山本:
咱们还得多穿上点儿衣服,山上风大,肯定冷。
马克:
你怎么这么怕冷?
好,那就多穿点儿吧!
山本:
还是春天好哇,不冷也不热。
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谈论天气状况的词的运用。
2、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3、重点讲解汉语基本的语法功能及语言点的运用。
4、通过组词练习及情景对话,使学生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谈论。
教学重点
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
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讲解及对话练习,让同学能够流利的进行天气状况的谈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在知道在英国人见面寒暄聊天的开场白中,十之八九是从天气开始谈起,萧伯纳(GeorgeBernardShaw)一天下午在街上散步,迎面走来一位老先生,对他说:
“Goodafternoon,Mr.Shaw!
It'ssuchalovelyday,isn'tit﹖(下午好!
萧先生,天气很好不是么?
)”萧伯纳幽默地回答:
“Oh,yes.Buttwentypeoplehavetoldmeaboutitinpasttwohours.Thankyou.(哦,是啊,但是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已经有20个人告诉过我了。
谢谢你。
)”可见在英国人们是多么的喜欢谈论天气。
虽然在中国见面寒暄聊天中,大家不会去谈论天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天气的谈论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今天我要教大家一些关于天气状况的日常交流。
二、学习生词
1天气预报(名词)weatherforecast
对未来某时段内某一地区或部分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所作的预测.
例:
中央电视台每晚七点半都会播天气预报!
2晴转多云sunshineturntocloudy
例:
天气由晴天转向阴天——晴转多云
3晴天(名词)Clearsky
指晴朗的天气
例:
明天如果是晴天,我想去公园玩!
4雨(名词)rainday
按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6个等级
例:
大雨天我们还是呆在家里吧!
5雨伞(名词)umbrella
例:
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出门记得带雨伞。
6风(名词)wind
7暖和warm
温暖。
谓不冷也不太热。
例:
春天的太阳真暖和!
8冷cool/cold
表示温度低,与热相对
9热hot
表示温度高
三、讲解课文内容及语法
1.课文的讲解
(1)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语法
(1)都八点了。
“都……了”中间加时间、数量或者表示情况的词语,意思是“已经”,表示到这个时候不应该像现在这样。
轻读。
如:
1都十二点半了老师还不下课。
(十二点就应该下课了。
)
2都到圣诞节了,还不下雪。
(一般十一月九该下雪了。
)
(2)用“比”表示比较A比B+形容词+多了。
如:
今天比昨天暖和多了。
北京比上海冷多了。
基本模式:
A比B+谓语你比我用功。
扩展模式:
a.A比B+谓语+数量今天只比昨天低一度。
b.A比B+谓语+一点/一些今天比昨天热一点。
c.A比B+还/还要/更+形容词明天比今天还要/更/热。
A比B+还/还要/更+形容词B的程度已经很高,而A程度比B更高。
注意:
“比”的后面不能有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等词语
今天比昨天很暖和。
×
他比我工作得非常好。
×
“多/少,早/晚”做状语,一定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我比他多吃了一个包子。
√
我多比他吃了一个包子。
×
(3)该…了表示是时候做某事了既;It'stimetodosth...
如:
1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2十一点了,该睡觉了,明天还要上课呢。
3.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tiānqìyùbào()
qíngzhuǎnduōyún()
yǔsǎn()
nuǎnhuo()
qíngtiān()
(2)句子练习
A判断对错
1我比你很忙。
2我比你忙多了。
3我比你英语说得非常流利。
4我比英语说得流利多了。
5今天比昨天热得多。
6今天比昨天非常热。
B情景对话
(一):
——你知道明天的天气吗?
——
(二):
——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与昨天的天气相比较)
(三):
——明天会比今天冷吗?
——
(四):
——你看了今天的天气预报吗?
明天是晴天还是雨天?
——
(五):
——天气预报说今天:
C自由对话
就今天的天气情况与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课堂拓展
中国关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四、课堂总结及作业布置
1、要学生多朗读课文并及时做相关的对话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2、在讲解语法点的时候不要过于僵硬,应该添加多一点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各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中常见的一些语法点知识。
4.课外作业
(1)复习课上学习的生词和句型,并朗读全文,确保流利,语言掌握运用自如!
(3)要求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4)掌握所学的生字词,并能够运用自如,且能用所学语言点进行交流。
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等级考试模拟题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二)
一、填空题(共10分)
说明:
第1—10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空,每空1分,共10分。
请仔细阅题,并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答案。
1.在1999年的第二次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召开的前一年,“对外汉语教学”被归入“”学科。
1.应用语言学
2.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大体上有辨声练音期,声语过渡期,和语言成熟完善期。
2.语言形成发展期
3.是由克拉申提出来了,包含五个假设与一些相关分析。
3.监控模式理论
4.中介语的使中介语在与目的语不断的接触中受到目的语的影响而最终与目的语一致,从而最终达到目的语水平。
4.可渗透性
5.乔姆斯基将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联结方式称为。
5.语法转换
6.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有两个基本角色,一个是交际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一个是交际过程的引导者。
6.交际法
7.根据《词汇与汉字大纲》,3000常用词是汉语水平的词汇量界标。
7.初等
8.第二语言教学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四大环节。
8.语言测试
9.假说认为,语言学习存在最佳年龄或时期,如果错过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9.临界期
10.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等四个方面。
10.汉字
二、选择题(共10分)
说明:
第11—20题是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可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选项,每题1分。
11.“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产生于(A)。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末
12.四项技能中的(B)是基础和核心,是语言技能综合运用的标志性技能,是其他各项技能建立的基础。
A.听B.说
C.读D.写
13.(C)不是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属性。
A.工具性B.系统性
C.科学性D.实践性
14.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习者理解或掌握某个语言点,教师有时候采用一些训练方法,比如用甲词说明乙词,这样会使有的学习者误以为甲词等于乙词,从而产生偏误。
这种偏误产生的原因是(B)。
A.交际策略的影响B.语言训练的迁移
C.学习策略的影响D.语言规则的泛化
15.汉语语音教学要考虑(A),因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而重点不是语音本身。
A.实用性B.实践性
C.趣味性D.与其他要素的结合性
16.日美学生往往发不好送气音因为他们的母语中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D)。
A.泛化B.学习策略
C.训练策略D.语际迁移
17.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单位是(C)。
A.教案设计B.教学步骤
C.教学环节D.教学技巧
18.(D)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尚未掌握,以便调整教学。
A.成绩测验B.水平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D.诊断性测验
19.(A)属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
A.汉语言专业教育B.汉语进修教学
C.汉语短期教学D.汉语速成教学
20.一名汉语学习者在中国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如同度蜜月一般,这名学生处在(A)。
A.观光期B.挫折期
C.适应期D.复原期
三、名词解释(共5分)
说明:
每题2.5分,共5分。
21.教学技巧
21.教学技巧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也可以叫做课堂教学技巧,由任课教师个人掌握。
它受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制约,但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
教学技巧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组织中,熟练而得当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22.课件(courseware)
22.用来存储、传递、交换、解释、处理教学信息,并对它们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的教学程序(软件)叫课件。
课件是由课件设计者根据教学要求用软件工具或计算机语言编制出的计算机教学软件。
四、简答题(5分)
说明:
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23.指出“戴衣服、穿帽子”和“我见面他”这两句话中的偏误分别属于偏误来源中的哪个方面,然后改正并说明理由。
23.
(1)前者属于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因各自的搭配关系不同而造成偏误,后者属于母语和目的语的对应词因各自的用法不同而造成的偏误。
(2)前者的正确用法应为“穿衣服、戴帽子”,后者的正确用法应为“我跟他见面”。
(3)前者的原因是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习惯,对应词之间尽管概念意义相同,但它们各自的词语搭配习惯不同。
学习者不了解这种情况,便把母语的搭配关系套用到目的语中,以至出现偏误。
在英语中wear(puton)的搭配词语可以是各种衣物鞋帽等,但汉语中的对应词“穿”、“戴”却各有各的搭配关系,“穿衣服”和“戴帽子”是不能颠倒为“戴衣服”和“穿帽子”的。
后者的原因是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系统,概念意义相同的对应词,在不同语言的结构系统中可能用法完全不同。
在英语中“tomeet”(见面)是及物动词,可以直接带宾语,说成“Imethim”,但是汉语中的“见面”却是不及物动词,要说成“我跟他见了面”。
五、教案设计(20分)
说明:
本题是教案设计题,共20分。
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
要求:
1、教学步骤要清晰;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的一个词语和一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
田芳去哪儿了?
(一)田芳去哪了?
(张东打电话找田芳……)
张东:
喂!
是田芳吗?
田芳妈:
田芳不在。
是东东吧。
张东:
阿姨,您好!
田芳去哪了?
田芳妈:
她四点多就去同学家了。
她中学的同学要出国,她去看看她。
张东:
什么时候能回来?
田芳妈:
她没说,你过一会儿再来电话吧。
张东:
好的。
(张东又来电话了)
张东:
阿姨,田芳回来了没有?
田芳妈:
还没有呢。
(二)他又来电话了
田芳:
妈妈,张东给我来电话了没有?
妈妈:
来了,你不在,我让他一会儿再来。
(电话铃响了)
妈妈:
快!
他又来电话了,你去接吧。
(田芳接电话)
田芳:
我是田芳。
张东:
下午你呼我了吧?
田芳:
呼了,你下午做什么了?
怎么没给我回电话?
张东:
对不起,我去踢足球了。
你呼我的时候,我可能正在操场踢球呢。
今天下午我们跟政法大学代表队比赛。
田芳:
你们队又输了吧?
张东:
没有。
这次我们赢了。
田芳:
祝贺你们!
张东:
谢谢!
哎,你呼我有什么事吗?
田芳:
我想问问你,你不是要上托福班吗?
报名了没有?
张东:
报了。
田芳:
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张东:
下星期六。
田芳:
每星期六你不是都要去学开车吗?
张东:
我已经毕业了。
田芳:
是吗?
通过考试了?
张东:
通过了。
你是不是也想考托福?
田芳:
对。
我想明天去报名,你陪我一起去,好吗?
张东:
好。
却是不及物动词,要说成“我跟他见了面”。
五、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语气助词“了”及其疑问、否定形式的意义和用法。
2、副词“再”和“又”的意义和用法。
3、本课生词和课文内容,并能对打电话的功能项进行独立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语气助词“了”的意义和用法。
2、副词“再”和“又”。
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
4课时,两次完成。
第1、2课时:
(1)生词
(2)语气助词“了”
(3)课文
(一)
第3、4课时:
(1)副词“又”和“再”
(2)课文
(二)
(3)课堂表演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导入(5分钟左右)
依照具体情况向学生提问。
如:
周末你们去哪儿了?
昨天晚上你们去哪儿了?
做什么了?
等等。
用带“了”的正确形式重复学生的回答,并请全班同学集体重复一遍。
最后引入课文: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十一课”,请学生读课文标题。
二、生词(要求预习)(15-20分钟)
1、出示生词卡片(一面汉字一面拼音)
集体认读生词,汉字有问题看拼音;领读;学生个别认读,纠音
2、重点生词听写(请同学到黑板上写)
踢接输赢祝贺已经考试考陪
3、生词讲练:
教师给出情境,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句子。
喂:
打电话时的开头语
踢:
踢球,踢足球
接:
接电话
输:
比赛输了,北京队输了(一般不说“输了比赛”)
赢:
我们赢了。
祝贺:
祝贺你!
已经:
30课我们已经学了。
他已经写完作业了。
我已经毕业了。
考试,考:
通过考试,考大学,考听力,考汉语……你考试考得怎么样?
陪:
我陪你去。
我陪朋友去商店。
4、读生词及其扩展形式,在集体快速认读一遍生词卡
三、课文
(一)
课文
(一)的内容(10-15分钟)
学生不看书,由教师叙述课文中的对话,学生听。
(2遍)
1、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谁给谁打的电话﹖
田芳在家吗?
谁接的电话?
田芳下午去哪儿了?
(请学生们互相提问这一问题,并回答)(板书问题和回答)
她去做什么?
(同上)
他什么时候回来?
(同上)
过了一会儿,张东又打电话了吗?
田芳回来了没有?
(请学生互相提问这一问题,并回答)(板书问题和回答)
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回答,目的是熟悉课文内容,扫清阅读障碍。
2、语法讲练(20分钟左右)
板书:
A:
田芳下午去哪儿?
她去同学家。
B:
田芳下午去哪儿了?
她四点就去同学家了。
请学生比较A组句子与B组句子(划横线部分)的不同点。
1)句尾的“了”表示以前的时间。
2)表示动作或事情已经发生或完成。
3)句尾有“了”的句子,说明已经说完了一个意思,后边要开始说别的内容。
练习:
教师出示卡片并提问,学生用卡片上的词语回答问题,后两组由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
昨天你看球赛了吗?
(去商店)(回家)(给他打电话)
你下午去哪儿了?
(书店)(体育馆)(田芳家)
下午你做什么了?
(去买磁带)(学太极拳)(吃饭)
否定形式用“没有”,但是不加“了”。
练习:
请学生给出肯定和否定的回答
你报名了吗?
(买晚报)(预习生词)(复习语法)
句尾有“了”的句子,正反疑问句是“……了没有?
”
练习:
请学生把前面练习中的问题变成正反疑问句,并回答。
田芳回来了没有?
还没有呢。
有时候否定用“还没……呢”,表示要做的事现在还没做。
练习:
请学生用“还没……呢”回答前一个练习的问题。
补充问题:
你们来北京以后去香山了没有?
你们参加HSK考试了吗?
3、读课文(5-7分钟)
教师领读,个别学生分角色读,适当纠音。
4、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5、复述课文(15-20分钟)
给出课文提示词(小黑板),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分句→整个句子;先引导学生说→教师带领学生说→学生个别说);学生从头到尾集体复述一遍;个别学生分角色复述;背诵;撤掉提示词,先让学生集体复述,然后个别同学分角色对话。
四、作业
1、读课文
(一),准备3、4课时表演
2、预习课文
(二)
3、抄写课文(一遍),下节课听写
4、书后练习
第3、4课时
一、复习(10-15分钟)
听写课文的句子(请一位同学到前面写);读课文;集体读听写的句子;个别学生分角色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到前边表演课文
(一)
二、课文
(二)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看图一边听。
(15分钟)
1、回答下列问题:
田芳回来以后,妈妈说什么了?
(板书“我让他一会儿再来。
”)
张东又给她来电话了没有?
(请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板书“张东又来电话了。
”)
田芳给张东打电话了没有?
(同上)
张东给田芳回电话了吗?
(请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为什么?
足球比赛谁赢了?
张东上托福班,报名了没有?
田芳知道吗?
为什么?
(板书“不是……吗?
”)
张东每星期六做什么?
田芳知道吗?
为什么?
田芳明天想做什么?
2、语法讲练(15-20分钟)
(1)不是……吗?
不需要回答,是强调说话人已经知道了。
(2)“再”和“又”
请学生看板书,教师引导他们说出“再”常常用于没发生的事;“又”常常用于已经发生的事(应该指出,“再”也可以用于过去式,关键在于事情发生了没有)。
练习:
用课本第9页的练习,教师给出情景,学生说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试 参考资料 对外汉语 理论 模拟 IPA 国际 注册 汉语 教师 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