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003 测量控制方案修改版.docx
- 文档编号:28721645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46.17KB
A10003 测量控制方案修改版.docx
《A10003 测量控制方案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10003 测量控制方案修改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10003测量控制方案修改版
【施工方案】
编号:
YNHD-SEPC-0806-2016-TJ-001
工程名称
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新建工程
施工方案名称:
施工测量控制方案
编制单位:
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编写:
日期:
年月日
审核:
日期:
年月日
批准:
日期:
年月日
出版日期
2016年08月
版次
A
目录
1、工程概况2
2、编制依据2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2
4、作业程序和施工方法4
5、本作业中执行的强制性条文8
6、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8
7、作业的安全环保措施11
8、附录11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方案针对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A标段建筑安装工程主厂房(汽机房、除氧间)结构及基础、锅炉基础及附属设备基础、汽机发电机基础及附属设备基础、电除尘及引风机基础、送风机基础、A排外电气建(构)筑物,并对建(构)筑物沉降进行观测。
本工程建筑坐标系,高程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YN08(A=799.331,B=913.125,H=1091.407)、YN09(A=785.049,B=1153.082,H=1092.206)、YN15(A=565.820,B=1150.933,H=1093.115),我项目部进行了复测,坐标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高程引测以YN08点为准。
依据西北电力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测量成果资料》(控制点坐标高程成果表),适应主厂房规模大小和外围轮廓的厂区控制,作为电厂施工测量的基本控制,其对本标段的一级控制网的控制范围(汽机房、除氧间、锅炉房等)也已完全覆盖,考虑现场施工需要再建单独的二级控制网,在使用前予以复核,满足条件方可使用。
1.2主要工程量
本方案主要工程量为:
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A标段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测设或复测、平面测量、高程测量及沉降观测,包括主厂房(汽机房、除氧间)结构及基础、锅炉基础及附属设备基础、汽机发电机基础及附属设备基础、电除尘及引风机基础、送风机、A排外电气建(构)筑物,并对建(构)筑物沉降进行观测。
2、编制依据
1.1西北电力设计研究院《测量成果资料》、《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及各分册施工图纸等书面资料。
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3《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5001-2004。
1.4《电力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范》DL/T5445-2010。
1.5《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
土建结构工程》DL5190.1-2012。
1.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
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
1.7《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1部分:
土建工程》DL5190.9-2012。
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1.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1.10《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A标段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2
2.1作业前的条件
2.1.1场地
场地平整,控制点四周无材料堆放,点与点之间通视相对良好。
2.1.2上道工序
上道工序如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在交叉作业时,应通知施工方对本项目控制桩进行成品保护。
2.1.3工作环境
控制点之间通视、风力不大及无雨的情况下,均可作业。
2.1.4临时工作设施
护栏制作安装前,采用红白带维护控制点,控制点表面用模板封盖。
2.1.5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
测量人员工作时应正确佩戴安全帽,且用刷红白漆脚手管、安全警示牌、红白带对控制桩进行维护和警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备料。
2.2作业前的准备
2.2.1测量技术的准备
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控制点坐标及高程成果表、各单位工程施工图,施工测量人员认真熟悉控制网,检查、鉴定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各参数符合检定报告。
2.2.1.1首先要熟悉施工场地条件,并要求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
2.2.1.2熟悉施工平面布置图,合理布置控制点;
2.2.1.3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校核;
2.2.1.4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2测量人员的准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测量负责人
名
1
2
测量员
名
1
3
质检员
名
1
4
安全员
名
1
5
测量工
名
2
辅助测量
6
普工
名
3
控制桩制作、维护
3.2.3材料、设备的准备
控制点所需要的水泥、黄砂、石子等材料需提前组织材料进场并能确保材料质量;施测前,对主要计量器具再次检查如仪器电量是否充足等。
2.2.3主要机具的准备
在施工前必备的工器具必须入场,并进行工器具的运行检查,以确保工器具在施工中能正常运行。
工器具的配备见下表。
序号
名称
仪器编号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子全站仪
台
1
2
水准仪
台
1
3
铟钢条码尺
套
2
4
对讲机
台
5
5
气压计
个
1
6
温度计
个
1
7
遮阳伞
把
2
8
线坠
个
2
9
榔头
把
1
10
铁锹
把
2
11
洋镐
把
2
4、作业程序和施工方法
3
1
2
3
4
4.1轴线控制网的布置
4.1.1轴线控制网的布置原则
4.1.1.1轴线控制网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高程等书面资料进行布置和测量。
4.1.1.2轴线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达到二级导线测量的精度,所建立的轴线控制网的控制桩点位精度符合二级导线测量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在施工前,应布设完成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经过现场监理验收,业主认可。
4.1.1.3轴线控制网应根据便于控制、便于保存、便于使用的原则来布置。
一般应布置在道路以外1m处,不受或少受行驶车辆的影响,且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以便复测及校核。
4.1.1.4轴线控制网应控制整个施工区域,控制范围应包含本工程全部主体建构筑物。
4.1.1.5为保持高程控制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控制网中不包含高程控制网。
所需的高程控制由全厂的水准网提供。
4.1.2轴线控制网的布置
4.1.2.1轴线控制网是为施工提供测量与控制。
为保证工程质量,需对主厂房主体及锅炉基础、汽机基础等重要轴线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施工阶段应定期进行校核及复测。
4.1.3控制网的测量精度
4.1.3.1轴线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如下表
内容
最大相对闭合差
1.3
测距相对中误差
J2测回数
测角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要求
1/10000
1/14000
1
±8″
16″
4.1.3.2高程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如下表
内容
水准仪类型
视距(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基、辅读数之差(mm)
基、辅高差之差(mm)
闭合差(mm)
要求
DS3
≤50
≤3.0
≤6.0
≥0.3
≤2.0
≤3.0
12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4.1.4轴线控制网桩的设计、埋设
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控制桩的影响,桩型选用半埋地式混凝土桩。
桩顶面采用200×200×10mm的不锈钢板,用“+”字交会法把中心点测到铁板上,并作出记号。
埋设的不锈钢柱通过水准测量后记录并作为水准标高标准点。
钢板下设置4根Φ10的锚固筋。
桩长1600mm,埋地深度1300mm。
在控制桩四周用烧结砖砌筑300mm高围护,水泥砂浆抹面压光,并将控制点编号、双向坐标、桩顶标高用红色油漆标注于砂浆面。
(后附控制桩施工图)
4.1.5轴线控制网的测量程序
4.1.5.1轴线控制网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施测,并清楚、正确地做好原始记录。
在测设过程中,应加强自检和互检,以避免不必要的差错的发生。
4.1.5.2所有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定合格。
4.1.5.3按规范要求,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验,复验无误后方可进行现场基点、基线的布设,确认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4.1.5.4在施工前,根据测量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进行控制桩粗测定位,定位精度应控制在1~2cm之间。
4.1.5.5制作混凝土控制桩。
4.1.5.6为保证控制桩稳定可靠,混凝土控制桩制作完成后需稳定14天。
4.1.5.7按规范要求进行精测和调整,为保证控制桩的点位精度符合二级导线要求,需采取高精度全站仪;测角时,须按测回法进行多测回角度观测;测距时须按往返观测法进行多测回测距,同时进行高差、温度和气压等距离改正。
4.1.5.8对控制桩进行编号,并将编号写在不锈钢钢板上。
4.1.6轴线控制网的验收和使用
4.1.6.1轴线控制网测设完成以后,应将数据记录及测设成果交监理进行验收。
4.1.6.2轴线控制网验收完毕,方能供施工使用。
4.1.7轴线控制网的复测
4.1.7.1由于施工会引起轴线控制桩位发生位移,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测。
4.1.7.2轴线控制网的复测进度与方格网的复测进度相同,直至所有基础全部出±0.00m。
4.1.7.3在复测过程中,应做好桩位位移记录,以提供完整的测量资料。
4.1.7.4轴线控制网的复测成果,通过监理验收符合规范要求以后,方可使用。
4.1.8轴线控制网的保护和管理
4.1.8.1轴线控制网的保护
轴线控制网是整个施工区域各种建(构)筑物轴线定位的依据。
除了在桩位设计上采取了一定的稳定措施和保护设施外,还在控制桩的四周用2m×2m的钢管围栏采取隔离保护措施,并在钢管围栏上涂饰醒目的红白相间的油漆,同时悬挂明显警告标志,以避免意外的碰撞、碾压和损毁,进行保护。
4.1.8.2轴线控制网的管理
1.1.1.1.1定专人具体做好轴线控制网桩的日常巡查工作,并做好管理纪录,每月统计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1.1.1.1.2定专人具体做好轴线控制网桩的日常维护,管理桩四周防护隔离措施和警告标志。
同时做好维护和整修工作。
1.1.1.1.3轴线控制网桩的四周严禁堆土、堆物,搭建和覆盖,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
1.1.1.1.4轴线控制网桩严禁施工机械碰撞和损坏,以及其它各种人为的损坏行为。
1.1.1.1.5教育职工保护好测量设施。
1.1.1.1.6如轴线控制网桩发生损坏,应及时采取补桩措施,补桩测量的成果须通过监理验收符合规范要求以后,方可使用。
4.2沉降观测
建(构)筑物必须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观测点,若设计无要求按有关规定设置。
4.2.1建立三等水准网,基准点埋设稳固可靠,并定期检查。
4.2.2沉降观测点初始值的建立
4.2.2.1重要结构(如:
汽机基础、锅炉基础等),在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在基础外侧紧靠基础边缘的垫层上做沉降观测点标记,并进行沉降观测初始值的测定,待基础拆模后立即将其引测到基础顶面,同样做好沉降观测点标记,最后引测到设计规定的沉降观测点上。
4.2.2.2一般建(构)筑物按规范要求,基础施工完毕后开始观测。
4.2.2.3在进行首次沉降观测时,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量的初始值。
4.2.3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4.2.3.1观测时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4.2.3.2仪器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视距且在30m以内。
4.2.3.3前视各点测完,最后应闭合在水准基准点上。
4.2.3.4整理成果应及时,计算精度要符合要求。
4.2.3.5烈日下进行观测时,必须用测伞遮住仪器。
4.2.3.6观测前仪器应置于露天阴影下半个小时,使仪器与环境温度趋于一致。
4.2.3.7架设仪器的地方应尽量避免机器震动或其他干扰。
4.2.3.8仪器安置后,如要暂时离开时必须有人看管。
4.2.4在下列情况下不应进行观测
4.2.4.1日出后与日落前的半小时。
4.2.4.2太阳中天前后约1.5小时。
4.2.4.3标尺分划线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
4.2.4.4气温突变时。
4.2.4.5风力较大,仪器、标尺不能稳定时。
4.2.5观测次数和时间
4.2.5.1基础施工完毕后开始观测工作,并随上部施工的进度及时、连续地进行后续观测。
4.2.5.2建(构)筑物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独立设备基础的设备安装完成前后各观测一次。
4.2.5.3施工期间如中途停工,则应在停工之日和复工之时各观测一次。
4.2.5.4施工期间总观测次数不应少于6次;从建成投运到移交生产,每月宜观测一次。
4.2.5.5观测过程中,当建(构)筑物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沉发生时,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构)筑物突然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且对发生裂缝的结构进行裂缝观测。
4.2.5.6锅炉基础混凝土浇注完毕后10天即开始观测,上部钢结构吊装每完成一层结构吊装、设备安装各观测一次,运行开始后每个月定期观测一次,直至连续两次半年的沉降值稳定在2mm以内,才可停止观测。
4.2.6每次沉降观测的要求
4.2.6.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4.2.6.2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4.2.6.3观测人员相对固定。
4.2.6.4记录有关的环境因素,包括荷载、温度、降水、水位等。
4.2.6.5变形观测宜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4.2.6.6采用统一基准处理数据。
4.2.7沉降记录
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认真做好沉降观测成果表,对差异沉降超过设计规定应立即报甲方和监理单位。
5、本作业中执行的强制性条文
1
2
3
4
5
5.1当需要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或升级时,必须进行相关数据备份,并确保在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5.2每期观测结束后,应集市处理观测数据。
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1)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
2)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
3)建(构)筑物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快速扩大。
6、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要点的设置和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6
6.1主要质量要求
6.1.1工艺质量要求
6.1.1.1观测应在成象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雷雨前后、大雾、雨、雪大风及大气透明度较差的情况下,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应避免爆晒、淋湿仪器,严禁照准头对向太阳。
6.1.1.2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m以上,宜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窗等)和较宽水面上空,以减小折光影响。
6.1.1.3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始观测。
同时测量干湿温度、气压。
温度计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而且温度计应悬挂在离开地面或人体1.5m以外,读数精确至1℃。
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
6.1.1.4观测过程中,仪器气泡中心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
当偏移值接近限值时,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
6.1.1.5观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成果应做到记录真实,字迹工整,注记明确,观测要求及各项限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6.1.1.6观测完后,应立即检查记录,计算各项观测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确认全符合规定限差方可离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与重测。
6.1.2检验要求
必须按仪器使用手册中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对于电子仪器不得随意更改设置。
水准点的基准一律按不低于三等水准的要求进行测量。
平面控制点测量应达到下面精度:
a)测距相对中误差≤1/14000,测距中误差≤15mm;
b)测角中误差±8″。
测量外业之后,由测量工程师进行内业计算,并形成测量报告。
所有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有义务维护测量控制点,测量员做好控制网的日常巡查工作,管理控制网桩四周防护隔离措施和警告标志,同时做好维护和整修工作,并做好管理记录,每月统计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如果控制点遭受破坏或受撞击,控制点可能引起移动,应重新测量出其坐标或高程。
在测量过程中,必须完整记录现场测量结果,不允许修改记录,若有记录错误,在其上方记录正确结果并轻轻划掉错误记录,但应能看清划掉的数字。
所有的测量数据都应保存原始测量记录,这些记录应按时间顺序拷贝在计算机里,以备检查。
现场记录使用统一的表格。
6.1.3技术资料要求
6.1.3.1所需资料:
工程施工测量记录表、建(构)筑物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过程曲线。
6.1.3.2在测量过程中,必须完整记录现场测量结果,不允许修改记录,若有记录错误,在其上方记录正确结果并轻轻划掉错误记录,但应能看清划掉的数字。
6.1.3.3现场记录使用统一的表格,所有的测量数据都应保存原始测量记录,这些记录应按时间顺序拷贝在计算机里。
6.1.3.4测量外业之后,由测量技术员进行内业计算,并形成测量报告。
6.1.3.5测量员做好控制网的日常维护,管理控制网桩四周防护隔离措施和警告标志,同时做好维护和整修工作。
6.1.3.6仪器、设备应精心使用与爱护,作业前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与校正,确保在整个作业过程中,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6.2质量保证措施
6.2.1测绘仪器应定期检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6.2.2所有施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2.3严格按规范要求施测,清楚正确地做好原始记录,严禁修(涂)改各种外业记录的原始数据。
6.2.4在测量过程中,应加强自检、互检工作。
6.2.5在成像清晰和大气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在雷雨前后、大雾、雨、雪、大风及大气透明度较差的情况下不宜作业。
6.2.6测绘仪器应避免阳光直晒。
严禁将仪器照准头对向太阳。
6.2.7测线宜离开障碍物或高出地面1m以上。
6.2.8测线应避免通过发热体的上空。
6.2.9测站应远离高压线、强磁类物体,测线应离开高压线3m以上。
6.2.9.1棱镜背景方向有反光物时,棱镜背后应放置黑色背景物。
6.2.9.2测距时应暂停使用电子通讯类物品。
6.3质量控制及质量通病预防
6.3.1质量通病预防
项次
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
预防措施
1
全站仪镜站的对中误差
作业前检验、校正三角基座的光学对中器和对中杆的垂直度。
2
水准测量误差
1)作业前检验、校正水准仪,检验、校正水准尺的圆水准器;
2)用竹竿等支撑以扶正扶稳水准尺。
3
轴线定位偏差
1)检验依据的控制点或控制线;
2)用正倒镜检核并取平均值。
4
高程偏差
1)用另一已知高程的点复核;
2)用两次仪器高检核。
6.3.2作业过程中控制点的技术参数的预控
建筑方格网的技术参数
等级
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误差
Ⅰ级
100~300
5
≤1/30000
Ⅱ级
100~300
8
≤1/20000
6.3.3验收质量标准参数
序号
项目名称
执行验收标准
1
主轴线的平面控制测量
二级导线,测角中误差:
±8″;边长相对中误差:
≤1/14000
2
施工高程测量
三等水准,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6mm;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12√L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7、作业的安全环保措施
序号
危险源名称
防范措施
1
人员休息行为不规范
休息时不得坐在平台、孔洞边缘,不得骑坐在栏杆上,不得躺在走道上或安全网内休息。
2
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着装不合要求
进入现场的人员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着装整洁干练。
3
大锤或手锤伤人
打木桩时对面不许站人,使用大锤禁止带手套,防止大锤脱落,对他人造成伤害。
4
观察周围基坑边的围栏搭设是否完善及施工用电有无裸漏线头出现、基坑边是否有塌陷现象
随时告知安监人员,以便于及时维护、处理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5
扬沙、扬尘
仪器套防沙防尘罩,人员戴防护眼镜。
6
大风及雨天
停止测量作业,防止雷电电击操作人员。
7
眼睛自我保护意识
严禁将镜头对准太阳或其它强光源;仪器和棱镜搬站时装箱,脚下不稳而摔坏测量仪器。
8
仪器和棱镜易受到碰撞和摔倒
仪器和棱镜边上不离人,以防止人为碰撞;仪器和棱镜搬站时装箱,脚下不稳而摔坏测量仪器。
附录1:
测量控制点成果表
陕西榆能横山煤电一体化新建工程
点号
A点坐标
B点坐标
高程
GH06
1283.618
944.271
1067.139
YN01
863.107
506.802
1092.059
YN02
868.584
671.134
1091.454
YN03
933.720
809.722
1087.384
YN04
941.214
1030.137
1088.352
YN05
945.826
1230.310
1092.245
YN06
976.674
1418.120
1093.997
YN07
943.331
1619.834
1096.609
YN08
799.331
913.125
1091.407
YN09
785.049
1153.082
1092.206
YN10
696.880
1419.646
1096.113
YN11
689.352
1619.868
1097.240
YN12
646.302
501.872
1092.733
YN13
685.129
671.163
1092.198
YN14
565.001
777.513
1092.414
YN15
565.792
921.621
1092.516
YN16
565.820
1150.933
1093.115
YN17
488.427
1239.936
1093.995
YN18
485.699
1421.366
1097.331
YN19
827.795
1534.291
附录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10003 测量控制方案修改版 测量 控制 方案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