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经典.docx
- 文档编号:28684537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2.54KB
社会心理学经典.docx
《社会心理学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经典.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经典
社会心理学(SocialPsychology)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
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影响
一、定义
指的是他人的言辞、行动或仅仅是其在场对我们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二、方式有:
(1)劝说
(2)广告(3)从众(4)群体行为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答:
(1)社会思维(感知自己与他人、信念、决策、态度)
(2)社会影响(文化、生物压力、从众、群体)
(3)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关系、助人)
第四节、了解社会影响的其他方法有?
答:
(1)询问
(2)记者、时事专家、社会评论家
(3)民间智慧
(4)哲学
第五节、社会性解读的力量
社会心理学主要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情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
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或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社会环境本身更为重要。
解读(Construal):
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第六节、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一、与人格心理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之间的共性,而人格心理学在解释社会行为时,重视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
二、与社会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微观方面的内容,也就说个体的心理,而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是宏观方面的内容,比如政策、经济、历史等。
第七节、社会影响的威力有哪些?
答、
(1)人们会低估社会影响的力量(当人们低估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误性的安全感)
(2)社会情境的主观性
第八节、人性的基本动机有?
答、
(1)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
(2)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3)其他动机(饥饿、口渴、生物驱力、恐惧、爱等)
第九节、名词解释
1、解读(Construal):
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2、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
是指高估内在性情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3、自尊(self-esteem):
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估,换言之,就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有多好、多能干以及多高尚。
4、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
是指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更明确地说,就是人们如何选择、诠释、记忆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
第三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自动化:
低努力水平思维
一、自动化思维(automaticthinking):
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的并且不需要努力地思维。
二、作为日常理论家的人们:
运用图式进行自动化思考
1、图式(schemas):
是指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性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
2、图式的功能:
(1)当我们组织和理解世界以及填补知识空缺的时候,图式就格外重要。
(2)当我们面对能够以多种方式加以解释的信息时,图式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减少了模糊性。
3、运用哪一种图式
可提取性、启动
可提取性(accessibility):
是指图式和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所占据的优势范围,从而使我们对社会性世界作出判断的时候予以提取使用。
启动(priming):
是指最近的经历提高了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
有三个原因导致事物可被提取:
(1)由于有了过去经验,有些图式的可提取性日积月累地得到提高,这意味着这些图式总是很活跃的,并随时准备运用到解释模糊情境中去。
(2)由于眼前的目标所在,一些事物可能很容易被提取。
(3)由于我们的近期经验,有些图式可能暂时会变得容易提取,这意味着某些特定的图式或特征并不总是容易提取的,但是由于在遇到一件事情之前人们的所思和所为而偶然变得重要。
4、令我们的图式变成现实:
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
是指在这种情况中,人们对他人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自证预言是怎样起作用的?
答:
(1)人们对其他人是什么样的,产生一个预期
(2)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
(3)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得以变成现实。
三、心理策略与心理捷径
1、判断法则(judgmentalheuristics):
是指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判断所使用的心理捷径。
2、便利法则(availabilityheuristic):
是指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的心理经验法则。
3、代表性法则(representativenessheuristic):
是指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的一类心理捷径。
4、基础比例信息(baserateinformation):
是指关于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中的信息。
5、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andadjustmentheuristics):
是指人们是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作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地。
第二节、控制性社会认知:
高努力水平思维
控制性思维(controlledthinking):
是指有意识、有目的、主动的并且需要努力的思维。
一、在心理上改变历史:
反事实推理
反事实推理(counterfactualthinking):
是指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
1、反事实推理对我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有很大影响,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改变发生得越容易,对结果的情绪反应就越强。
2、反事实推理可能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矛盾的影响。
3、如果反事实推理导致反复沉思,也就是反复注意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如果反事实推理能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那它非常有用。
二、思考抑制和反向加工
1、思考抑制(thoughtsuppression):
是指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
依赖于两个机制间的相互作用:
一是自动化水平程度较高,二是控制性较强。
自动化的那一部分叫做“监控过程”,指在意识中搜寻要避开的事物,一旦搜寻到了该事物,该系统的控制性部分就会起作用,这叫做“操作过程”这就是通过找到别的事情来思考从而转移注意力的意识努力,这两个过程必须得密切合作。
三、改进人的思维
1、进行控制性思维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动化思维提供制衡
2、一种途径是让人们对自己的推理能力稍微谦虚一点
3、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教给人们一些有助于进行正确推理的基本统计知识和方法论原则,并期望他们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4、过度自信障碍(overconfidencebarrier):
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往往自信过度。
第四章社会知觉
第一节、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
是指关于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们做出推论的研究。
第二节、非言语行为
一、非言语交流(nonverbalcommunication):
是指人们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进行有意或无意的交流的方式。
非言语线索包括:
面部表情、说话的语调、姿势、身体的位置及动作、身体碰触以及目光注视等。
二、功能:
(1)它帮助我们表达情绪、态度和个人特质;
(2)非言语线索往往比言语本身更“诚实”,它传达出人们并未说出的真实感受。
三、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
1、达尔文的观点
认为由面部表达出来的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也就说所有人都用同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或加以编码,而所有的人也都可以准确地诠释这些情绪或加以解码。
(1)编码(encode):
是指表达或作出非言语行为。
(2)解码(decode):
是指解释别人所表达的非言语行为的意义。
四、文化与非言语交流的渠道
1、表达规则(displayrules):
是指由文化所决定的关于何种非语言行为适合表达的规则。
2、标志(emblems):
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清楚易懂的定义的非言语姿势,这些姿势通常转译为直接的语言表达。
标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不具有普遍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不一定能被来自其他文化的人所理解。
第三节、印象管理
一、方式有?
(1)奉迎;
(2)模范;(3)威胁;(4)自我提升;(5)恳求
二、依据哪两类信息?
(1)刻板印象;
(2)个体信息
三、初次见面
(1)外表线索;
(2)社会特征;(3)性格特征
四、印象形成的过程
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五、印象形成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有?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自我中心偏差;(5)刻板印象;(6)投射效应;(7)证实偏差
第四节、因果归因
一、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
是指对人们解释自己及他人行为起因的方式的描述。
二、海德的二分法
1、内部归因(internalattribution):
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自己有关,例如他的人格、态度或个性。
2、外部归因(externalattribution):
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他所处的情境有关,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境下会作出同样的反应。
海德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认为与进行外部归因相比,我们更偏好内部归因。
三、共变模式:
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凯利指出有三种重要的信息:
1、共识性信息(consensusinformation):
指的是这类信息是对于相同的刺激,其他人作出与行为者相同行为的程度。
2、特殊性信息(distinctivenessinformation):
指的是这类信息时某个行为者对于不同刺激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3、一致性信息(consistencyinformation):
指的是这类信息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某项行为出现于同一行为者和同一刺激之间的频率。
四、一致性偏见(correspondencebias):
指的是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性格(人格)相一致的倾向。
1、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salience):
指的是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信息貌似更具有重要性的观点。
2、在我们尝试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的注意焦点常放在人身上,而非周遭的情境,通常,他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我们是看不到的。
3、探照灯效应:
指的是人们高估自己行为和外表在他人眼中的显著程度的倾向。
第五节、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一、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指的是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偏好做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更加重于情境因素的倾向。
1、知觉显著性
2、当事人比观察者掌握更多有关他们本身的信息
二、自利归因(self-servingattributions):
是指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即性格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即情境因素。
自利归因的功能:
(1)可以用它来保持或提升我们的自尊-只要找出对你最有利的“因果关系”;
(2)和我们如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有关;(3)和我们先前讨论的人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
第五章自我
第一节、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定义:
自我的内容,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于“自己是谁”这个问题的了解。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
是指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自我有以下四个功能服务:
自我认知-我们整合并组织关于自我的认知;自我控制-我们制定计划、执行策略;自我展示-我们如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自我满足-我们试图达到自己完美的层面。
镜像自我(glassself):
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第二节、自我认知
一、自我定义的文化差异
1、个人主义(independentviewoftheself):
是指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2、集体主义(interdependentviewoftheself):
是指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的方式。
二、自我定义的性别差异
女性有较高的关系的相互依存性,这意味着她们更加关注其亲密关系,比如她们对丈夫和孩子的看法。
男性有较高的对团体的相互依存性,这意味着他们关心自己在比较大的团体中的成员身份,比如他们是美国人或属于某个兄弟会这类事实。
三、认识自己的方式
1、内省(introspection)
定义:
往内心深处探索,并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过程。
关于内省的两件趣事:
(1)人们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经常依赖这一信息来源,实际上,人们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自己;
(2)纵使人们进行内省,他们的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能会隐蔽得让意识无从觉察。
关注自我:
自我觉知理论
自我觉知理论(self-awarenesstheory):
该理论主张,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评价和比较自己的行为。
东亚文化下的被试更多地对自我有着外在知觉,即通过他人的视觉来观察自己,西方文化下的被试则更多地对自我有着内在知觉,即通过自己过去的私人经验来看待自己。
2、观察自己的行为
a、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theory):
是指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
该理论的各个部分:
(1)只有在不确定自己的感受如何时,我们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感受。
(2)人们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
b、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
是指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项活动的欲望。
外在动机(extrinsticmotivation):
是指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不是因为喜欢该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C、过分充足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effect):
是指人们的某种倾向,即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而使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
D、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task-contingentrewards):
是指根据执行任务与否而非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
E、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performance-contingentrewards):
是指根据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
F、沙赫特的情绪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theoryofemotion):
是指情绪体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
首先,我们必须经历生理的唤起;接着再为这个唤起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
G、唤起的错误归因:
是指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起因作出错误推论的过程。
情绪评估理论(appraisaltheoriesofemotion):
指的是即使没有任何的生理唤起,人们对事件的解读或诠释也可能造成情绪的产生。
心态:
理解我们的能力
固定心态(fixedmindset):
指的是我们能力是不会改变的。
成长心态(growthmindset):
指的是能力是可变得,在逐渐积累的。
3、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a、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comparisontheory):
认为我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我们的能力和态度。
上行的社会比较(upwardsocialcomparison):
指的是将自己和在某种特定的特点或能力上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
下行的社会比较(downwardsocialcomparison):
指的是将自己与那些在特定的特定或能力上比我们差的人相比较。
B、通过采纳他人的观点认识
镜中自我(glassself):
指的是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待自己和整个社交圈,并且往往会采纳对方的观点。
第三节、自我控制:
自我的执行功能
第七章、态度与态度改变
第一节、态度的本质与根源
一、态度从何而来?
态度(attitude):
指的是对他人、事物和观点的评价。
有相关研究表明:
同卵双胞胎之间比异卵双胞胎之间在态度上更为相似,即使该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家庭长大并且互不相识。
1、认知成分(cognitivecomponent):
是指人们形成的对某一对象的想法和观点。
2、情感成分(affectivecomponent):
指的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反映。
3、行为成分(behavioralcomponent):
指的是人们会对该对象实施何种行为。
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cognitivelybasedattitude):
指的是一种主要根据人们对于
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
这类的态度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某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以快速分辨我们是否需要该事物。
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affectivelybasedattitude):
是指一种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而不是他们对态度对象本质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
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behaviorallybasedattitude):
是指这种态度是基于对态度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观察。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conditioning):
指的是某种能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不断与一种不会引起情绪反应的中性刺激相联结,直到中性刺激本身也能引发该情绪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conditioning):
指的是个体自由选择的行为,根据行为结果是得到奖励还是惩罚,相应地在频率上增加或减少。
二、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1、态度的两种水平:
外显态度、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explicitattitudes):
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
内隐态度(implicitattitudes):
是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第二节、态度是如何改变的?
态度的改变通常是社会影响的结果,即使像态度这样个人而内在的东西也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现象,会受到其他人或想象或真实的行为的影响。
一、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态度:
重返认知失调理论
1、内部合理化(internaljustification):
是指通过让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内容来减轻社会认知失调。
2、说服性沟通(persuasivecommunication):
是指在某一问题上支持特定观点的沟通,如演讲或电视广告。
二、说服性沟通与态度改变
1、耶鲁态度改变研究法(YaleAttitudeChangeApproach):
(1)谁:
沟通的来源:
a、可信的演说家比缺乏可信度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b、有吸引力的演说家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2)什么:
沟通的性质:
(3)对谁说:
听众的性质a、分心的听众比未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B、智商低的人通常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中等自尊的人通常比自尊程度高或低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C、年龄在18-25岁之间,更容易受到影响而改变态度。
2、说服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
精细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likelihoodmodel):
指的是主张说服性沟通方式有两种可以引起态度改变,一是中心路径,人们有动机、有能力专注于沟通中的逻辑论证;二是外周路径,人们不去注意逻辑论证而受到表面特征(如演讲者是谁)的影响。
说服的中心路径(centralroutetopersuasion):
是指当人们具备专注于信息的动机和能力时,人们对说服性沟通进行了精细化,专心聆听并思考论据内容的情况。
说服的外周路径(peripheralroutetopersuasion):
是指人们不仔细思考说服性沟通中的论据,而受周边线索影响的情况。
3、专注于论证过程的动机
决定人们是否会主动去注意沟通内容的关键是主题与个体的相关性。
主题与个体的相关性越高,人们就越会专心去聆听演讲的内容,因而就越可能采取中心途径。
原则:
当事件与个人密切相关时,人们会注意演讲的内容,而且会根据论据的强弱决定说服的程度,当个人与事件的关系不紧密时,人们就不太会关心论据,相反,他们会采取一种心理捷径,遵循一些周边的线索的原则。
当一个人有较高的认知需求时,更可能会通过关注相关的论据(即中心路径)而形成他们的态度,认知需求低的人则更可能依赖周边的线索。
三、情绪与态度改变
1、引发恐惧的沟通(fear-arousingcommunication):
是指通过引发人们恐惧感的方式来改变人们态度的说服性信息。
如果恐惧的信息太过于强烈以至于让人觉得受到威胁了,这种方式可能会失败,所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制造出足够的恐惧使人们能注意到你的论证,但不要太过分,免得人们忽略或扭曲你的信息;二,要包括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以保证你的论证能帮助他们消除恐惧。
1、情绪启发式:
情绪造成态度改变的另一种方式是,以情绪作为自己对某事物的态度的线索
启发式系统性说服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modelofpersuasion):
是指说服性沟通改变态度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系统性地处理论证的优点,另一种是运用心理捷径(启发式)的方法,比如“专家永远是对”
3、情感与不同类型的态度
态度的产生并非完全相同:
有些态度较多地基于对态度对象的信念(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而另一些则是更多地基于情绪和价值观(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最好的办法是:
对于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要用理性的论证来改变,对于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则要通过情感来改变。
4、文化与不同类型的态度
在西方文化下,人们的态度可能更多是基于对个性与自我提高的关注;而在亚洲文化下,人们的态度则更多是基于对自己在社会团体中的地位的关注。
第三节、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一、预测自发行为
1、态度的可接近性(attitudeaccessibility):
某一事物与你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人们报告对该问题或事物的看法的速度来衡量。
当这种可接近程度很高时,往往你一看到或想到某个事物时就对它有某种态度。
而当这种可接近程度很低时,你对该事物的态度呈现要慢得多。
二、预测有意行为
1、有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
指的是认为对一个人的有计划性、有意的行为最好的预测方法是考察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到的控制感这三个因素。
指向行为的态度:
是指人们对行为的特定态度而不是一般性态度
主观规范:
是指人们对自己在乎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定行为的信念
知觉到的控制感:
是指人们认为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容易程度
第四节、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1)改变认知
(2)增加新的认知(3)改变行为
第五节、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一、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
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明服从行为
2、同化: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解释人们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相一致。
3、内化:
人们真正地从内心解释并相信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
第八章从众
第一节、从众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