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五校学年高二第五次联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8681728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4.54KB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学年高二第五次联考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学年高二第五次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五校学年高二第五次联考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许昌市五校学年高二第五次联考语文试题
许昌市五校联考高二第五次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分值:
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炫耀暴力和武功是氏族、部落大合并的早期宗法制这一整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和骄傲。
所以继原始的神话、英雄之后的,便是这种对自己氏族、祖先和当代的这种种野蛮吞并战争的歌颂和夸扬。
殷周青铜器也大多为此而制作,它们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
而凶怪恐怖的饕餮形象,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
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
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
在今天是如此之野蛮,在当时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也正因如此,古代诸氏族的野蛮的神话传说,残暴的战争故事和艺术品,包括荷马的史诗、非洲的面具……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
中国的青铜饕餮也是这样。
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沉没的历史力量。
它的神秘恐怖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崇高的美。
人在这里确乎毫无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这种神秘化的动物变形,它威吓、吞食、压制、践踏着人的身心。
但当时社会必须通过这种种血与火的凶残、野蛮、恐怖、威力来开辟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进。
这个动辄杀戮千百俘虏、奴隶的历史年代早成过去,但代表、体现这个时代精神的青铜艺术之所以至今为我们所欣赏、赞叹不绝,不正在于它们体现了这种超人的历史力量才构成了青铜艺术的狞厉的美的本质?
这如同给人以恐怖效果的希腊悲剧所渲染的命运感,由于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和力量而成为美的艺术一样。
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也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加重了它的神秘狞厉风格。
同时,由于早期宗法制与原始社会毕竟不可分割,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
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
特别是今天看来,这一特色更为明白。
饕餮纹饰也是如此。
它们仍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
所以,远不是任何狰狞神秘都能成为美。
恰好相反,后世那些张牙舞爪的各类人、神造型或动物形象,尽管如何夸耀威吓恐惧,却徒然只显其空虚可笑而已。
它们没有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
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步,也才愈能欣赏和评价这种崇高狞厉的美。
在宗法制时期,它们并非审美观赏对象,而是诚惶诚恐顶礼供献的宗教礼器;在封建时代,也有因为害怕这种狞厉形象而销毁它们的史实。
恰恰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已经淡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体现出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才能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面关于饕餮形象在青铜器中盛行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借助饕餮形象来炫耀暴力和武功,铭记胜利,对自己氏族、祖先和当代的种种
野蛮吞并战争进行歌颂的夸扬。
B.借狞厉可畏的神秘力量来威吓、压制、践踏异氏族和部落,饕餮等狞厉形象就
是威惧恐吓的符号。
C.饕餮形象既有积淀着历史力量的崇高的美,又有某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
美,被人们欣赏、喜爱。
D.饕餮形象蕴涵某种宗教神秘力量,是原始崇拜的具有保护意义的神祇的化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青铜器大多是作为祭祀的“礼器”,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
它的产生和古代战争密切相关。
B.饕餮形象的双重属性在于,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
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
C.古代的神话传说,战争故事和艺术品,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的原因之一是这
些看起来粗野,甚至狞厉可怖的事物,在当时有其历史的合理性,能够体现出
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
D.饕餮纹饰的崇高之美体现在它不仅代表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而且也是人类
祖先自身光荣与骄傲形象的化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铜艺术和希腊悲剧虽然都给人以恐怖效果,但是同时体现着某种历史必然性
和力量,都赋予人们美的感受。
B.由于早期宗法制的影响,饕餮形象又带有某种原始、天真的、拙朴的美,体现
出一种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
C.后世的狰狞形象没有了青铜艺术这种历史必然的命运力量和人类早期的童年
气质,显得空虚可笑,缺乏美感。
D.只有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宗教观念已经淡薄,人们才能真正理解、
欣赏、喜爱远古饕餮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应聘,字君宾,莆田人。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历郎中,出为南宁知府。
迁威茂兵备副使,转广东参政。
从提督吴桂芳平李亚元,别击贼首张韶南、黄仕良等。
迁广西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
隆庆四年大破古田贼,斩获七千有奇。
已,从巡抚殷正茂平古田,再进秩。
正茂迁总督,遂擢应聘右副都御史代之。
府江瑶反。
府江上起阳朔,下达昭平,亘三百余里。
诸瑶夹江居,怙险剽劫。
成化、正德间,都御史韩雍、陈金讨平之,至是故围荔浦、永安,劫知府杨惟执、指挥胡翰。
事闻,大学士张居正奏假便宜,寓书应聘曰:
“炎荒瘴疠区,役数万众,不宜淹留,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
”应聘集土、汉兵六万,令总兵官李锡进讨。
未行,而怀远瑶亦杀知县马希武反。
应聘与正茂议先征府江,三月悉定,乃檄锡讨怀远。
天大雨雪,无功而还。
怀远,古牂牁,地界湖、贵、靖、黎诸州,环郭皆瑶,编氓处其外。
嘉靖中,征之不克,知县寄居府城,遥示羁縻而已。
古田既复,瑶慑兵威,愿服属,希武始入其地。
议筑城,督作过峻,瑶遂乱,希武见杀。
及是,师出无功。
应聘益调诸路兵,镇抚白杲、黄土、大梅、青淇侗、僮,以孤贼势,而锡与诸将连破贼,斩其魁,怀远乃下。
事皆具锡传。
初议行师,锡以阳朔金宝岭贼近,欲先灭之。
应聘曰:
“君第往,吾自有处。
”锡行数日,应聘与按察使吴一介出不意袭杀其魁。
比怀远克复,阳朔亦定,乃分遣诸将门崇文、杨照、亦孔昭等讨洛容、上油、边山。
五叛瑶悉平。
神宗大悦,进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万历二年,召为户部右侍郎,寻以忧归。
八年起,改兵部,兼右佥都御史,仍抚广西。
久之,引疾归。
应聘在广西,奏复陈献章、王守仁祠。
刘台谪戍浔州,为僦居供禀,殃复赙敛归其丧,像祀之。
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
归七月卒。
赠太子少保,谥襄靖。
(选自《明史·郭应聘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斩获七千有奇奇:
零数
B.诸瑶夹江居,怙险剽劫怙:
依仗
C.瑶慑兵威,愿服属慑:
威慑
D.寻以忧归忧:
父母的丧事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应聘智勇兼备,精明干练的一组是()
①隆庆四年大破古田贼②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
③应聘益调诸路兵,……以孤贼势④君第往,吾自有处
⑤为僦居供禀⑥与海瑞敦俭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应聘仕途顺利,政绩卓越。
他担任右副都御史时,先后平定了府江、怀远、古
田、阳朔等地的瑶民叛乱,受到了神宗皇帝的褒奖。
B.怀远地跨数州,环绕城郭四周的都是瑶民,嘉靖年间征伐就未能攻克。
郭应聘派
李锡出征,不料天空下起大雨和雪,军队无功而回。
C.在第二次出征怀远时,郭应聘与按察使吴一介出其不意袭击并杀死阳朔金宝岭乱
贼的首领。
等到怀远被攻克,阳朔也平定了。
D.郭应聘在广西做官时,上奏请求恢复陈献章、王守仁的祠堂,还帮助被贬斥的刘
台,为他租住房供应粮食,死后又出资收殓他,并送他的灵柩回故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希武始入其地。
议筑城,督作过峻,瑶遂乱,希武见杀。
(5分)
译文:
(2)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少年游
润州作①,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扬花。
今年春尽,扬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②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
②姮娥:
嫦娥。
8.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
请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杨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
(6分)
10.名句默写(6分)
(1)霜露既降,,,仰见明月。
(苏轼《后赤壁赋》)
(2)丰草绿缛而争茂,,草拂之而色变,。
(欧阳修《秋声赋》)
(3)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吴文俊:
从古代走向未来的数学家
连绵数千公里的美国大草原在科罗拉多州被中部的洛基山所阻遏。
在终年积雪的山脉的映衬之下,州府丹佛显得格外洁净端庄。
1984年,“全美定理机器学术会议”在丹佛近郊的格里美大学城召开,这是个不大不小的会议,与会者100余人,全是国际数学自动推理领域的精英。
会议上,周咸青交了一篇题为《用吴方法证明几何定理》的论文,同时在现场用电脑演示,短短的十几分钟证明了几百条几何定理,整个会场顿时轰动。
吴方法?
吴文俊?
吴文俊何许人也?
闻所未闻,与会的年轻精英们搔首皱眉,似曾相知。
老一代的精英们却依稀记得:
三四十年前,在巴黎有个叫吴文俊的中国人,对示性类平方运算及其流形给出了明确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被国际上誉为“吴公式”。
销声匿迹多少年,这一次又以“吴方法”重露头角,再现辉煌。
学术会后,美国《自动推理》杂志主编致信吴文俊,希望能在该杂志上重新发表他的奠基之作《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
这一来,吴文俊的声名再次鹊起,各方邀请信纷至沓来。
吴文俊欣然前往。
1986年,67岁的他到了美国。
在阿格纽国家实验室,他看到专家们对用电脑从开普勒定律推导牛顿定律一筹莫展,就用自己带来的电脑软件,三下五除二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自动推导工作,使亲睹者惊讶不已。
1940年,吴文俊以出色的成绩从大学毕业。
上海当时是日本占领的沦陷区。
日本人早已注意到这个貌不惊人、聪慧异常的学生。
他们愿提供奖学金,让他到日本去深造,或者,他也可去日本的数学研究所工作,由吴文俊自己选择。
吴文俊的选择非常简单:
留上海。
而留上海意味着穷困潦倒,也意味着从此告别神圣的数学研究殿堂。
他到处奔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郊区的一所中学找到了一个位置。
此后的整整五年,他再也没有接触数学研究,只是长夜梦醒,才浮现依稀模糊的a、b、c……
命运之神再一次惠顾了他:
抗战胜利,吴文俊结识了陈省身教授,他被安排在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吴文俊不负师望,在一年半的短短时间内,就在新兴的拓扑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这个迷离晦涩的领域有了突破:
对惠特尼提出的对偶定理做出了简单新颖的证明。
陈省身对此大喜过望,在赞叹之余立刻把他送往国外留学。
于是在1947年,吴文俊到了法国。
1949年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后,他继续全力向拓扑学进军。
1950年,他提出了“吴公式”和“吴文俊示性类”,这一让他崭露头角的新成果使当时欧洲数学界为之瞩目。
然而,吴文俊又面临着不是选择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他心里引起了持久的激动。
义无反顾———爱国不用喧嚷,甚至不用表白,他一声不响地回来了,这是1951年的冬天。
他开始任教于北京大学,仅半年,就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吴文俊现在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了。
他凭着自己年富力强和满腹经纶,在拓扑学的领域里横冲直撞,左右开弓。
1958年,他开始对策论的研究;1967年,他专注于示嵌类理论与线性图平面的相关问题;1970年,又提出了Ⅰ量度的概念……到了1974年,突如其来地,他开始涉足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
也许这是命运之神的最大恩赐;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成果与现代电脑相结合所开创的中国别其一格的数学机械化领域,铸成了吴文俊人生之途的第二块里程碑。
平心而论,吴文俊起初对中国古代数学也了解不多,但不久他便发现中国古代数学自成一体,不仅与西方理论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思路,而且对现代数学也有启迪。
他深入了,忘情了,而且激情澎湃了。
1977年,他发表了《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在10年之后的1987年,他发表了更加重要的《中国传统数学的再认识》,引起了数学界的极大兴趣。
吴文俊目光敏锐,当世界电脑发展初露端倪之时,他立刻把电脑与自己所研究的中国古代算术思想联系起来,从而开辟了一条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数学机械化一定理机器证明的道路。
在“吴方法”为世人所推崇之后,1989年吴文俊任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主任,他即把他创造的方法用于不等式证明,从而使它在机器人学和非线性规划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也许是吴文俊大兴奋了,有一天,一向谦虚谨慎的他竟然口吐“狂言”:
“我是真正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第一人。
”同时又补上了一句:
“我国古代机械化和代数化的光辉思想和伟大成就是无法磨灭的。
”这两句话刻画出一个完整的吴文俊:
从古代走向未来的数学家。
(摘编自樊洪业《院士故事》)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笔触描写美丽的大草原、终年积雪的山脉、洁净
端庄的丹佛城,这些描写为吴文俊的出场渲染气氛,为全文奠定了优美欢快的
基调。
B.1984年在丹佛近郊格里美大学城召开的“全美定理机器学术会议”,精英云集,
吴文俊虽然没有与会,但一篇《用吴方法证明几何定理》的论文和现场演示在
会场引起强烈反响。
C.吴文俊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巴黎因“吴公式”而崭露头角,所以老一代的数学
精英对他记忆犹新:
几十年后,又以“吴方法”再现辉煌,又一次声名鹊起。
D.吴文俊大学毕业后,面对日本人提供的优厚待遇,不为所动,毅然选择留在当
时条件很差的上海工作,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炽热的爱国之心。
E.陈省身教授是发现并着力培养吴文俊的伯乐,如果没有陈省身教授的精心栽培
和大力帮助、支持,吴文俊就不可能在国际数学研究领域取得那么多项尖的学
术成果。
(2)文章开篇从1984年的“全美定理机器学术会议”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
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吴文俊是一个从古代走向未来的数学家?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语言表达(共80分)
四、语文基础知识应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江南梅雨季节虽已过去,但是南京近期依旧处于多雨期,时不时地来阵暴雨,市
民出行还是要带上雨具,以备不时之需。
B.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
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
C.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广州
恒大在2014亚冠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D.尽管当前平板电脑销售火爆,但专家预计,另外一个新兴的概念产品“超级本”,
将在今年下半年崭露头角,成为市场的新宠。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积极构建高效、实用的无线网络,可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政府服务能力,
WiFi无线城市已逐渐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第五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B.今年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后的第一个春节假日,
长、短途自驾游客大量增加,出现了新一轮的旅游高潮。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易读错的字,除了从语音的正误
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D.陨石坠落时发出巨大的爆炸声,并在空中划出一道极长的白烟,地面汽车的防盗
铃声此起彼伏,当地居民一度误以为是战争爆发。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
明的禀赋。
。
。
。
。
。
,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又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益经验。
①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②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
③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④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
⑤取得这样的成就,最根本的一点
⑥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
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②⑤①⑥④D.④⑤⑥①②③
1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
次分明。
(5分)
近年来,①网络文化的强势流行,诸如“雷人”“给力”“吐槽”等众多网络
新词层出不穷。
最近“十动然拒”“人艰不拆”“喜大普奔”“不明觉厉”等一批所谓网络新成语又在青年群体中快速传播广泛使用。
②这种现像,专家表示尽可淡然处之,③造词热并非网络时代独有的现像,每当社会处于发展活跃期,新词新语就会大量涌现。
④这些新生词语要融入社会语言系统并长期存在,必须能填补人们表达上的空白,且富于表现力,易于传播。
⑤,其生命力将不会长久,据统计每年出现的新词有三分之一在第二年就销声匿迹了。
16.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
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
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
硝胺。
根据警方通报,林某是因琐事与黄洋不和,投毒舍友。
2014年2月18日上午
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
治权利终身,林父及律师当庭表示要求上诉。
这例案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
们对被告人被判死刑也有不同的看法。
请同学们分别以被告人律师及原告人律师的身
份,各写一段话,发表对本案的看法。
(6分)
1.被告人律师
2.原告人律师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3年3月6日,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东方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
航班滞留三亚16小时,乘客因此耽误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心生不满,“本来备降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乘客又没有延误责任。
”后又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登机,飞机只好载着其他乘客先行离去。
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关注,有的网友大赞航空公司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处理及时;有的网友指责旅客冷漠、缺乏包容心;也有的网友说“16个小时都被困在机场,谁受得了啊。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二语文联考答案
1、C(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淡薄的文明社会,才会被人们欣赏、喜爱。
)
2、D(“光荣与骄傲形象的化身”有误。
)
3、B(不仅仅受宗法制的影响,主要受原始社会的影响才显现出原始天真拙朴美。
)
4、C(被震慑。
)
5、B(
是张居正给郭应聘书信当中的话;
并不是郭应聘而是刘台的行为;
写郭应聘的简朴作风。
)
6、A(古田地区是郭应聘迁官之前平定的地方。
)
7、(10分)
(1)马希武才进入他的治所。
提议修筑城池,管理过于严峻,瑶民就叛乱了,马希武被杀。
(“督”、“峻”、“见”的翻译每点1分,句意通顺2分。
)
(2)他在南京做官,与海瑞敦促节俭,士大夫不敢侈奢。
(“敦”“俭素”“侈汰”各1分,句意2分。
)
8、(5分)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代人寄远”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
(2分)上片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片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的情景。
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
(3分)
9、(6分)不能对换。
(1)词的格式所限。
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句式和押韵的需要,不能调换;
(2)节令所限。
离别时“飞雪似杨花”,是冬天,而如今“杨花似雪”是春末。
(3)感情所限。
“飞雪似杨花”正面烘托亲人离别时思妇内心的凄苦,“杨花似雪”则乐景写哀情,表现春将尽时思妇对末归丈夫的深深思念。
(任答两点即可,每点3分)
10默写(6分)
1木叶尽脱人影在地2佳木葱茏而可悦木遭之而叶脱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不与培(土娄)为类
11、(25分)
(1)选D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A、E不得分。
C项“记忆犹新”与原文“依稀记得”程度不同。
A项“为全文奠定了优美欢快的基调”理解有误。
E项“如果没有陈省身教授的精心栽培……,吴文俊就不可能……”太绝对。
(2)(6分)①运用倒叙手法造成悬念,增强文章吸引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可以突出吴文俊在国际数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巨大影响;③引领下文,为下文从各方面写吴文俊作铺垫。
(每点2分,意合即可)
(3)(6分)①拒绝诱惑,永存爱国情怀。
面对日本人的优厚待遇,吴文俊毅然选择留在上海,任凭过着穷困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他义无反顾从科研条件优越的法国回国。
②不断进取,勇于开拓。
三四十年前以“吴公式”崭露头角,之后又以“吴方法”再现辉煌。
在研究新兴的拓扑学取得成绩之后,又涉足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
③目光敏锐,勇于创新。
当电脑发展初露端倪时,他就把电脑技术与自己所研究的中国古代算术思想联系起来,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每点2分,意合即可)
(4)(8分)①吴文俊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取得了显著成绩。
研究成果《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中国传统数学的再认识》引起了数学界的极大兴趣。
②他对中国古代数学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研究中国古代数学史,发现中国数学自成一体,他“是真正理解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许昌市 学年 第五 联考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