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28679737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32KB
人教版高一政治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版高一政治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政治全册知识点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政治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政治全册知识点总结
导读:
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高一政治全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
高一政治的知识点要及时总结,以便复习时参考。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高一政治的知识点要及时总结,以便复习时参考。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
原因:
1.与资本主义不同:
(1)社会生产目的: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人与人的关系:
平等劳动关系,走向共同富裕(3)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生产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
1.外沿:
国有自然资源,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
2.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和国民经济领导力量
3.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
(1)对国民经济命脉占支配地位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4.主导作用的意义: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5.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但只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就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6.主导作用实现方式:
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经济:
1.地位:
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优越性:
(1)把分散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地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
(2)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3.作用:
(1)共同富裕原则得以实现
(2)吸收社会分散资金(3)缓解就业压力(4)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收入
4.农村集体经济: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集体和农户两个经营层次
(2)实行双层经营体制的理由:
铜我国总体水平低相适应,避免过去大规模经营造成的弊端;适应农业生产特点
(3)内容:
a.一方面,在坚持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与集体签订合同,承包一定的土地或生产任务,并根据劳动成果取得劳动收入b.另一方面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
(4)优越性:
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又能适应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
(5)作用: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6)家庭承包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双层经营体制是家庭承包的保障
混合所有制经济:
1.含义:
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2.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与它相适应得的社会制度和控股权在谁手里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1.原因:
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有不同层次,生产水平多层次决定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2.作用:
(1)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2)有力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
1.表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作用:
保证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
(1)性质:
小商品经济
(2)特点:
a.本质特点:
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b具体特点:
(与私营经济比较)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3)作用:
a利用分散的资源b发展小商品生产c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d活跃市场e方便人民生活f增加劳动就业
2.私营经济:
(1)性质:
资本主义性质
(2)特点:
a本质特点:
雇佣劳动,剥削他人,以利润为目的b具体特点:
(与个体经济比较)规模大,设备先进,生产率高
(3)作用:
a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b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c吸引劳动者就业d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e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
3.外资经济:
(1)资本主义性质
(2)外延: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3)地位:
一种重要的非公经济(4)作用:
a节省我国资金b学习国外先进经验c有利于培养人才d加快现代化进程
4.非公经济作用:
(1)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
(2)加快生产力的发展(3)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4)增加就业(5)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5.非公经济地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6.对非公经济政策:
鼓励保护引导监督管理
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1.根本原因:
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
2.具体原因:
(1)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a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b有社会主义本质决定:
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3.有"三个有利于"决定∶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个有利于"的内容: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促进我国经济建设(3)促进社会进步
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范围:
社会主义公有制
2.分配客体:
个人消费品(不是生产资料)
3.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优越性(作用):
(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2)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3)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地位:
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1)所有制基础:
个体私有制
(2)分配主体:
个体经营者(3)分配客体: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4)同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
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
3.福利性分配
基本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1.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者凭生产要素的贡献获得自己相应的收入,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的使用生产要素,提高其利用效率
综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资源配置:
1.目标:
是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必要性:
解决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3.两种方式:
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调节作用实现
市场:
1.产生:
市场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2.含义:
狭义:
商品交换的场所,有形市场广义:
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作用(即价值规律作用):
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
市场经济:
1.含义:
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产生和发展
3.有效运行的条件:
(1)企业多,自由进入市场,充分竞争
(2)灵活的价格(价格是资源配置最集中的表现)
平等性:
1.含义:
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2.决定因素:
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也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
3.内容:
(1)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2)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4.作用:
使市场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竞争性:
1.含义:
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
2.原因:
(1)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
(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在竞争中形成,所以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3.作用:
(1)积极作用:
a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使其改进技术,提高产率,优胜劣汰b保证价格变化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很快得到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综上,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2)消极作用:
a盲目竞争,社会资源的浪费b导致垄断,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4.正确看待竞争:
公平竞争,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法制性:
1.含义:
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2.必要性:
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
3.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要求:
(1)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2)及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开放型:
1.含义:
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连在一起
2.决定因素:
(1)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和经营,实实质是为消费者而生产和经营
(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要求具有开放性
3.作用:
(1)打破区域封锁
(2)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4.地位:
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
四个特征的关系:
1.平等性与竞争性相互制约:
没有平等性,竞争不能正常进行;没有竞争就无平等可言
2.法制既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又是平等性的体现
3.开放是平等和竞争充分展开的前提,也是法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
4.四个特征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又是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四个特征的共同作用(市场经济作用):
1.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2.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3.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的不足:
1.市场不是万能的
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1)自发性:
表现:
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b不正当经济行为
危害:
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2)盲目性:
原因:
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
危害:
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3)滞后性:
原因:
a事后调节b时间差
危害:
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1)含义: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2)外沿:
经济政策:
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等政策
经济计划:
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
(3)作用:
经济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经济计划:
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调控作用
2.法律手段:
(1)含义: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市场经济法制性
(3)作用:
a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b调整社会经济关系c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d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3.行政手段:
(1)含义: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2)特点:
直接、迅速(3)注意:
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社会主义舒畅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公有制意义:
(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2)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3)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
(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2)国有经济导向作用(3)中共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二
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一、企业:
含义: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特点:
1.以盈利为目的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3.独立经营,独立核算4.是人和物相结合的经济组织
地位:
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作用:
1.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加者2.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着3.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重要性:
企业素质的高低以及企业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企业法人:
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特点:
1.地位:
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基本特点:
(1)大规模采用及其生产
(2)较系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3)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严密(4)适应能力强(5)外部联系广泛
二、公司:
含义:
依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特点:
1.从事生产流通或其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2.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优点:
1.是大中型企业普遍采取的企业组织形式2.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3.有利于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
(所有权)董事会监事会(监督权)
总经理(日常经营权)
(""表示制约关系)
分类: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1.相同点:
(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2)股东都附有有限责任(3)公司都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负责(4)组织机构大体相同(5)都有名称和章程
2.不同点:
(1)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
(2)是否可以发行股票,公开募股机子(3)资本是否一定是货币(股份公司是)(4)股东人数有无限制(5)注册资本数额、设立程序、适用范围不同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
地位:
国民经济的支柱
支柱作用的表现:
1.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再过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3.拥有雄厚的资产、一流技术水平、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业素质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主义制度,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1.含义:
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
2.地位:
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
提高经济效益:
1.含义: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2.原因:
(1)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2)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3.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
(2)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人民)(3)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国家)
4.方法和途径:
(1)a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b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c由粗放向集约转变a要求b;a导致c
(2)a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率,按价值规律和国情办事b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的实行市场需要的产品a导致b
兼并、联合和破产:
1.依据:
(1)激烈的市场竞争
(2)优胜劣汰原则
2.作用: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优化产业结构(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3.兼并:
(1)重要性:
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让其参与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选择的有效形式
(2)意义:
a减轻国家财政负担b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从而实现生产的集中和优化,提高总体效益(3)核心:
竞争
4."强强联合":
(1)目的:
大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作用:
a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产率d促进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e扩大市场占有额f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g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5.破产:
(1)依据:
a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的必然结果b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2)作用:
A积极作用:
a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企业活力,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产率b有胜列塔,资源优化配置B消极作用:
a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利益损失b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造成社会动荡
第二节企业的经营者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厂长(经理)的地位:
中心地位
1.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
2.中心地位的表现:
(1)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两个文明建设负全面责任
(2)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3)其他领导受其领导,对其负责
3.中心地位的重要性:
使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厂长与职代会的关系:
(1)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之上
(2)内容:
a厂长必须依靠职工群众履行企业各项义务b支持职代会、工会等的工作c执行职代会决定
职代会的地位:
1.性质:
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使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
2.权力和作用:
(1)审议企业重大决策
(2)监督行政领导(3)维护职工合法利益
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1.作用:
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
2.体现:
(1)保证党的领导,贯彻方针政策,企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2)支持厂长行使职权,权责统一,有效组织经营(3)发动带领群众开展民主管理活动,保证职工主人翁地位,与厂长领导相统一,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4)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推动两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企业与国家、职工的关系:
1.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是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1)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
(2)从全局出发,维护整体利益,自觉地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贡献力量
2.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1)把自我积累放在首位,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使企业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2)关心群众生活,照顾职工现实利益综上:
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和管理者的生产积极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要求:
1.国有企业经营者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团结职工群众,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任何企业的经营者都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3)良好的业务素质:
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意义:
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使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集中表现: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1.正当竞争:
(1)手段:
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提高信誉
(2)作用和结果:
:
a社会作用:
保护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提高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b法律结果:
受法律鼓励和保护2.不正当竞争:
(1)手段:
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
(2)危害和后果:
a社会危害:
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不增加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浪费b法律后果:
受法律制裁
三
第一节三大产业
一、农业:
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GN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农业的地位:
国民经济的基础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决定:
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1)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3)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由我国农业现状决定:
(1)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2)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3)可耕地少,人口多的具体国情
3.由建国以来我国历史经验证明:
农业发展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快
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
1.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2.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途径:
1.含义:
粗放向集约转变
2.核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
(1)靠政策
(2)靠科技:
靠科技:
a教育,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b农业、科技、教育结合,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
(3)靠投入:
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共同投入
(4)靠产业化经营:
:
a措施:
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b目标:
把农业生产改造为与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社会大生产c重要性:
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
(5)靠产业结构调整
二、工业:
分类:
1.重工业:
生产资料2.轻工业:
消费资料
地位:
国民经济的主导表现在:
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作用:
1.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和装备
(2)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3)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4)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5)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重要性:
1.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这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2.要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工业
三、第三产业:
层次:
1.流通部门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发展条件:
1.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2.社会分工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3.一二产业产率高,就业人口比重下降,为第三产业提供劳动力4.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变化,提供市场5.国际经济技术交流
作用:
1.方便消费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促进一二产业3.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重要性: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1.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
2.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高低,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一 政治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