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虫害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8677715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0.87KB
设施虫害复习资料.docx
《设施虫害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虫害复习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施虫害复习资料
作物病虫害防治(虫害部分)
第一章绪论(课程轮廓与基本思维方法——重点)
重点:
一、昆虫的定义、动物界中的分类地位。
二、昆虫纲的特点,多样性及原因。
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四、任务与内容。
基础---昆虫学---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学、分类学、生态学等
植物病理学等
基本
技术---植物化学保护
植保机具等
应用---设施植物病虫害防治,设施作物病虫害防治,果树、蔬菜、热作、农作病虫害防治等。
一、什么是昆虫?
(一)昆虫的定义
昆虫是节肢动物门下面的一个纲——昆虫纲动物的泛称。
动物界的地位:
界、门、纲。
——动物系统树
无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节肢动物
(二)节肢动物的特点(昆虫生理)
1、体躯分节;体节组成,成对附肢(分节)|记忆方法
2、外骨骼;整个体躯,含几丁质。
|思维方法
3、血腔、心脏;体腔为血腔,心脏在消化道背面,
开管式循环。
(无细胞,不参与气体交换)
4、腹神经索;脑(头内消化道背),
神经索位于消化道腹面。
(呼吸系统遍布全身,气体交换直接进行)
蜘蛛、蜈蚣、蛇、蚯蚓、虾、蟹、蜻蜓——节肢动物?
(三)昆虫纲的特点(成虫的特征)
1、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具触角、单眼、复眼、口器。
3、胸部是运动中心;具3对足、2对翅。
4、腹部是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5、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变态过程(从幼虫到成虫)。
(四)昆虫的数量与分布(多样性)。
“昆”——“众”
1、数量大
(1)种类数量已知动物150多万种,昆虫100万种,占2/3—3/4;且每年新发现几千种。
(2)个体数量1蚁群多可达50万个体,估计蚁总数超过其它昆虫之和;一棵树可以拥有10万以上的蚜虫个体。
2、分布广
3、历史长
为什么昆虫纲动物能在地球上如此地繁荣发展?
①体小需要食量少、易避敌。
②有翅飞行为昆虫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
③口器分化从固体——液体,拓宽食物来源,且不易致使植物毁坏死亡。
④生殖力强,生殖方式多样。
体小发育快,代数多。
蚜虫20多代/年。
蜜蜂蜂后:
2000—3000个卵/天。
一对蝇子孙:
55987亿/6个月。
两性、孤雌等。
⑤有变态过程和发育的阶段性。
其它。
如:
休眠、滞育等等。
总之,昆虫的适应能力极强。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人类————》关系
首先:
是?
是?
其次:
关系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与人类,争夺资源,又供给资源。
1.昆虫的有害方面
食性及所占比例
植食性48.2%
捕食性28.0%
寄生性2.8%
腐食性17.3%
其它3.7%
大致划出害益轮廓
①争夺食物资源。
经济作物、农产品20%损失;森林、草原
②间接为害。
传播病害,249植物病毒;蚜虫传159种
③人畜寄生及传染病的媒介。
2/3以昆虫为媒介。
2.昆虫的有益方面
①虫媒传粉。
显花作物中85%,大部分由虫传。
②天敌昆虫28%的捕食性、2.4%的寄生性昆虫。
害虫中1%需要防治。
③地球上最大的“清洁工”
17.3%腐食性,以其它生物尸体,粪便等为食加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大自然的能量循环中作用重大。
④食用和饲用
⑤提供工业原料蚕丝、蜡
⑥药材不下百种,“冬虫夏草”等。
科研材料
昆虫的许多优点,成为《遗传学》的重要实验材料。
如:
果蝇。
在彷生方面,昆虫持许多特别功能,提供重要的依据。
文化昆虫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学习任务:
掌握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在自然中的动态规律,利用一切合理的手段安全经济有效地将虫害控制在为害水平以下,以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获得最高产量;使益虫获充分的生活条件,而提高生产力。
(应避免:
见虫就杀或赶尽杀绝的粗陋行为)
主要内容:
动物学分支横向交叉学科
纵向微观宏观
昆虫学基础学科:
昆虫形态学、昆虫生理学、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
应用学科:
农业虫害防治,设施作物昆虫学等
第二章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系统
形态学 生理学(见节肢动物的特点)
昆虫形态学(识别昆虫的基础——重点)
定义:
研究昆虫外部体躯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第一节昆虫的头部
位置,6个体节愈合——形成坚硬的头壳。
感觉和取食中心:
触角、单眼、复眼和口器。
一、头部的构造。
体壁内陷形成沟缝——分出五个区。
额唇基、颅侧、口侧、后头和次后头。
二、头部的形式(头式或口向)。
口器的作生位置和方向。
(一)下口式植食性为主。
(二)前口式捕食性、钻蛀。
(三)后口式剌吸式。
三、头部的附器。
(一)触角一对附肢
1.位置:
着生在额的两侧。
2.功能:
触觉和嗅觉,少数有听觉功能。
觅食、求偶、避敌等。
3.结构(基本构造):
柄节、梗节、鞭节(分亚节)
4.(主要)类型:
不同种差别大——区别种类
同种雌雄常异——区分雌雄
①丝(线)状蝗虫
②念珠状白蚁
③刚毛状蜻蜓、蝉
④锯齿状绿豆象♀
⑤栉齿状绿豆象♂
⑥羽(毛)状(或双栉齿状)蛾♂
⑦环毛状蚊♂
⑧棒(球杆)状蝶
⑨锤状瓢虫
⑩鳃片(叶)状金龟子
①膝(肘)状蜜蜂
②具芒状蝇
(二)单眼和复眼取食、栖息、避敌、决定行动方向。
单眼:
一般3个,感受光线的强弱和方向,不成像。
复眼:
一对,小眼集合而成,近距离视物(一般)。
对紫外线敏感——黑光灯
趋绿、趋黄性——蚜虫飞翔选择黄色物体降落与黄色粘虫板。
(三)口器昆虫因种类、取食方式、食性不同而不同。
1.咀嚼式口器
上唇、上颚(左右)、下颚(左右)、下唇、舌。
味觉一对须一对须
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叶、茎蜂)的幼虫。
2.剌吸式口器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部分)
特化:
上唇——很短,三角形,贴于口器基部。
下唇——延伸成分节的喙,保护作用。
左右上颚——外面1对口针,剌破表皮。
左右下颚——内面1对口针,相互嵌合;
2个沟槽:
食物道、唾道。
体外消化
舌——抽屉结构。
食窦
害虫诊断:
(被害状)
咀嚼式口器——坏损、残缺。
剌吸式口器——褪色斑点,卷曲,皱缩,枯萎,畸形,增生、虫瘿。
3.锉吸式口器蓟马特有(缨翅目)
4.虹吸式口器鳞翅目成虫
5.嚼吸式口器蜂
6.刮吸式口器蝇幼虫
7.舐吸式口器蝇成虫
研究口器的意义:
1、昆虫分类(鉴定)。
2、虫害诊断。
根据口器类型与被害状的关系,确认害虫类型,选择杀虫剂。
第二节昆虫的胸部运动中心
一、昆虫胸部的构造
足(三对)翅(二对)
前胸前足
胸部三节中胸中足前翅具翅胸
后胸后足后翅
四块骨板:
背板、侧板
(2)、腹板
中胸小盾片:
三角形
二、胸部的附器
(一)足
1.基本构造6节
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2.类型
①步行足(蜚蠊足)
②跳跃足(蝗虫后足)
③捕捉足(螳螂前足)
④开掘足(蝼蛄前足)
⑤游泳足(龙虱后足)
⑥抱握足(♂龙虱前足)
⑦携粉足(蜜蜂后足)胫节宽扁,外侧凹,密生长毛,相对环抱——花粉篮;第一跗节内侧多列剌毛——花粉刷。
(二)翅
昆虫是唯一具有翅的无脊椎动物。
1.假想脉序图
翅一般为膜质,翅脉起支架作用。
翅脉的数目和排列方式称为脉序。
作为鉴别和描述昆虫脉序的标准——假想标准(模式)脉序图
纵脉:
基部到边缘。
横脉:
横列于纵脉之间。
2.翅的分区
三角形三边肩角前缘顶角
三角腋区臀前区
轭区
四个区内缘臀区外缘
臀角
3.翅的类型
①膜翅(蜻蜓)
②鳞翅(蝶、蛾)
③缨翅(蓟马)
④复翅(蝗虫)
⑤半鞘翅(蝽)
⑥鞘翅(金龟子)
⑦平衡棒(蝇)
4.翅的连锁部分四翅飞行(协同飞行)。
金龟甲有无连锁?
①翅轭(与卷褶)型:
(低等的蛾类)
②翅缰(与翅缰钩)型:
(高等的蛾类)
③翅钩(列与卷褶)型:
(蜂)
④翅抱(握)型:
(蝶类)
翅嵌型:
(蝽象)
第三节昆虫的腹部
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一、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
一般9-11节,少3-6节。
内部:
新陈代谢、生殖器官。
外部:
外生殖器尾须
二、腹部的附器(雌性及雄性的外生殖器、尾须和幼虫的腹足等等)。
一对尾须是附肢,外生殖器也由附肢组成,产卵器的形状,可以了解产卵方式和习性,是分类依据。
幼虫部分有腹足,(鳞翅目:
3-6节、10节共5对)
第三章昆虫生物学
昆虫生物学概述。
昆虫生物学:
1、个体发育史;
2、生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变态;
3、卵、幼虫、(蛹)、成虫、产生后
第一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
一、两性卵生生殖
经过雌雄交配,精卵结合,才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
二、孤雌生殖
(一)定义:
卵不经受精作用就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二)类型:
1、偶发性孤雌生殖(家蚕)
2、经常性孤雌生殖(蜜蜂)蚧:
有些种类未发现过雄虫
3、季节性孤雌生殖(蚜虫产卵越冬)
(三)孤雌生殖的意义:
1、有利于扩大分布范围;
2、有利于对付恶劣环境。
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方式
三、多胚生殖
一个卵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的个体。
寄生性(蜂)昆虫对寄主的适应。
四、胎生和幼体生殖
1、胎生:
有些昆虫从母体直接产生幼虫或若虫。
2、幼体生殖:
少数昆虫处于幼虫期就能繁殖。
(也属于孤雌生殖)
意义:
①胎生是对卵的保护性适应;
②胎生缺卵期,完成一代短,加快繁殖速度;
③幼体生殖,也是具有孤雌生殖的意义。
第三节 昆虫的发育
一、卵和昆虫的胚胎发育
1、胚前发育
2、卵
3、胚胎发育
从卵受精开始在卵壳或母体中间形成胚胎直到个体离开卵壳或母体为止的过程。
二、昆虫的胚后发育
(一)胚后发育
从卵孵化或离开母体后,成长成为幼体,然后经形态变化成为成虫的过程。
(二)孵化
大多数昆虫胚胎发育完成后,脱卵壳而出的过程。
(三)生长和脱皮
1、脱皮和蜕
(1)脱皮
昆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生长,要重新形成表皮并脱去旧表皮的过程。
(成虫多数不再脱皮)
(2)蜕 脱下的表皮即为蜕。
(四)虫龄和龄期
1、虫龄
昆虫的大小和生长过程可以用脱皮次数来衡量。
从孵化出到第一次脱皮,即第一龄……
2、龄期
两次相邻脱皮之间的时间长短叫龄期。
(五)昆虫的变态
1、定义
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从幼虫状态到成虫状态要经过一次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等一系列的变化。
2、类型
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1)增节变态最原始原尾纲
(2)表变态弹尾纲、双尾纲、石蛃目、缨尾目
(3)原变态有翅亚纲最原始的一种 蜉蝣目
从幼虫变为成虫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
(4)不完全变态
1)特点
A、成虫期的形状表现是随着幼虫期的发育而逐渐表现。
B、翅在体外发育,为外翅部,幼虫腹部无足。
C、一代分为3个虫期:
卵、幼、成。
成虫期不再脱皮。
2)类型
A、渐变态 最重要,主要(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等)
幼虫与成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幼虫的翅不全,生殖器官不成熟,随每次脱而逐渐发育,这类幼虫叫若虫。
B、半变态(蜻蜓目、襀翅目)
幼虫和成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完全不同,幼虫又叫稚虫。
C、过渐变态(粉虱科、雄性介壳虫)
幼虫期转变为成虫期,时要经过一个静止时期。
(类似于蛹的阶段)
(5)完全变态
A、成虫与幼虫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生活习性完全不同。
B、幼虫时期翅未显露出来,而隐藏在体壁下发育,为内翅部。
C、从幼虫到成虫必须经过、一个过度期,即蛹期。
复变态:
是完全变态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幼虫期的每一龄期生活习性和体形,结构上都有不同。
(鞘翅目的部分科)
(六)幼虫期
1、定义:
昆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后到出现成虫特征前的整个时期。
广义幼虫:
稚虫/若虫/幼虫
2、完全变态幼虫的类型。
(1)原足型胸足只是简单的突起,内部器官发育不全。
寄生蜂--膜翅目锥尾组
(2)多足型胸腹部都有足,体节分明。
鳞翅目多数
(3)寡足型胸足发达,无腹足。
鞘翅目多数
(4)无足型胸腹无足,头部退化。
低等双翅目、膜翅目束腰亚目、鞘翅目、少数潜叶鳞翅目等幼虫。
(七)蛹期
1、定义完全变态昆虫由幼虫转变为成虫所经过的阶段。
蛹期要经过组织解离和组织发生。
表皮部分脱落,翅和附肢翻出体外,但被原表皮所覆盖。
前蛹:
完全变态的未龄幼虫脱皮后要经过一个短暂的静止时期。
2、蛹的类型
(1)离蛹(裸蛹)(鞘翅目和膜翅)
(2)被蛹鳞翅目
(3)围蛹(部分双翅目)
(八)成虫期
1、定义
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外部形态已经固定,翅已长成,可以飞翔。
2、成虫的生物学
(1)羽化
成虫从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
(2)雌雄二型和多型现象。
1)雌雄二型
除生殖器官的差别外,同种昆虫的异性个体在形状、大小和体色等方面也有差异。
(介壳虫雄虫能飞、雌虫不能)
2)多型现象
同种同性别昆虫的个体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
第四节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一、昆虫的世代、世代重叠和年生活史
1个世代:
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并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年生活史:
由当年的越冬虫态活动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经过,称为生活年史。
休眠与滞育的概念
休眠不良环境直接引起。
滞育(具有遗传的稳定性)反之。
第四章常见昆虫和设施作物害虫分类
见实验报告——重点。
第五章昆虫生态学(昆虫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本章内在结构与隐含思路:
天气候:
温、湿、光、风、雨
生态学非生物因子
昆虫环境地土壤:
温、湿、PH——理化性质
关系食物:
植物——提供营养
生物因子抗虫性三机制
(食物链)天敌:
种类——昆虫、病原微生
物、其它
人为因子
抗虫3机制:
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结束:
昆虫学基础部分
第六章农业昆虫的调查统计
研究解决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等问题,首先必须调查统计,掌握昆虫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变化,才能对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第一节 昆虫田间分布型和取样方法
一、昆虫的田间分布型
根据昆虫在田间的分布型,采用相应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就更符合田间实际情况。
常见的昆虫田间分布型有:
随机分布、核心分布型、嵌纹分布型
1.随机分布也称波松分布,
2.非随机型是不均匀的分布。
又可分为
(1)核心分布型也称奈曼分布。
(2)嵌纹分布型也叫负二项分布型。
二、田间调查取样方法
随机取样方法包括:
1.对角线取样法适宜于密集的或成行的植物和随机分布的结构,有单对角线和双对角线两种。
2.棋盘式取样法适宜于密集的或成行的植物和随机分布的结构。
3.分行取样法适宜于成行的植物和核心分布的结构。
4.z字形取样法适宜于嵌纹分布的结构。
除了以上几种随机取样法以外,还有一种在调查农作物产量时采用的等距取样法。
第七章设施作物害虫防治原理
概述:
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治虫方针指导下,贯彻以栽培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栽培生物群落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协调好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等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害虫,使其不至成灾。
2、治虫方针与方法——重点
第一节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的概念和设施作物害虫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
第二节栽培技术防治措施——重点
栽培技术防治的基本措施和常用方法。
适宜圃地,育苗或栽植前应先进行地下害虫调查,虫口密度过高时,应进行土壤消毒等预防措施,保证苗木及幼树安全。
一、适地适时,合理配置各种作物。
二、合理轮作。
三、选用良种壮苗。
四、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五、培育抗虫品种。
六、加强抚育管理,及时修剪;清除病枝虫枝,减少病源虫源。
七、即时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减少害虫潜伏场所,也可消灭越冬害虫。
补充材料:
农业防治(agriculturalcontrol)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降低害虫种群数量或减少其侵染可能性,培育健壮植物,增强植物抗害、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或避免有害生物危害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过多的额外投入,且易与其他措施相配套。
此外,推广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常可在大范围内减轻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甚至可以持续控制某些有害生物的大发生。
农业防治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农业防治必须服从丰产要求,不能单独从有害生物防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第二,农业防治措施往往在控制一些病虫害的同时,引发另外一些病虫害,因此,实施时必须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因地制宜。
第三,农业防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且多为预防性措施,在病虫害已经大发生时,防治效果不大。
农业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一、合理安排作物布局
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避免在适宜某些害虫发生的田块种植其嗜食作物,避免相邻田块种植同种害虫的嗜食作物,阻止害虫的扩散蔓延、交叉侵染,并能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就可以获得控制害虫的效果。
在蒜地周围不种葱、韭、洋葱等其他寄主植物,能有效地减少葱蝇和种蝇的发生。
烟草田远离桃、李、杏、梅等果树种植区,能减轻烟蚜、烟青虫、小地老虎的发生。
二、轮作与间作
轮作是农业防治中历史最长也是最成功的方法。
合理轮作可以破坏害虫的寄主桥梁,使某些害虫失去寄主食物,恶化其生存环境,使其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
合理的间作和套作不仅能改变田间小气候,增强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同时还能较好地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和某些作物的抗生或保护作用。
采用白菜、甜椒、番茄与玉米间作,不仅减少了有翅蚜迁飞传毒,减轻了病毒病的发生,也使棉铃虫蛀果率下降了30%。
辣椒地里套种苋菜或空心菜,可避免地老虎的危害。
在温室中每隔一定距离点种蒜苗,对白粉虱、蚜虫有驱避作用。
蔬菜轮作时,前后茬尽量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菜种,对于单食性和寡食性虫而言,可起到恶化营养条件的作用。
此外,合理的轮作还可使土壤中有机质得到补偿,蓄肥能力增强;也可使土壤中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得到繁殖。
三、设置诱虫植物
利用害虫对寄主植物的嗜好性和对不同生育期和长势的选择性,在作物行间种植诱虫作物或设置诱虫田,吸引目标害虫,利用杀虫剂集中消灭诱虫作物上的害虫,可减轻其他作物的危害。
用杨树枝把诱集防治棉铃虫。
用胡萝卜花诱杀棉铃虫成虫。
利用芥菜作引诱植物诱集小菜蛾,再辅以农药集中杀灭芥菜上的幼虫,是一种防治甘蓝类蔬菜上小菜蛾的简单而有效方法。
四、水肥管理
水的管理直接影响到作物与害虫生长的小气候,抑制或杀死害虫。
冬灌能够破坏多种地下越冬害虫的生境,减少虫口密度;如适时冬灌或春灌可消灭大蒜田韭菜迟眼蕈蚊的部分越冬幼虫和蛹。
在种蝇危害的大棚内勤浇水,能杀灭大量地下种蝇幼虫。
植物营养对害虫取食、寿命和繁殖力影响极大。
不同植物或不同的施肥体系对作物害虫的影响不一致。
植物缺氮有利于红蜘蛛的大发生,而氮肥过多,植物疯长,则有利于蚜虫、棉铃虫等多种害虫的大发生。
优质蔬菜生产应坚持增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策略。
在施用有机肥时,必须充分腐熟,否则会加重多种地下害虫对蔬菜幼苗的危害。
因此,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注意土壤中氮、磷、钾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养分平衡,不仅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增强作物的抗虫和耐害补偿能力。
五、合理安排种收日期
合理安排种收日期的目的是将作物的敏感生长期与害虫的危害期错开,使作物免受虫害。
调节大豆播种期,使结荚期避开豆荚螟成虫的产卵盛期,能减轻其对春、秋季大豆的危害。
调整萝卜播种期,使其敏感期(3~5叶期)避开幼虫高峰期,可以减少危害。
还有一些害虫在作物成熟时离开寄主进入越冬场所。
及时收割、进行干燥脱粒,可阻止幼虫人土,减少次年越冬虫源。
六、清洁田园
清除农作物的残留物,破坏害虫繁殖和越冬的场所,是控制害虫危害的重要措施。
对乔木和灌木植物,如能及时地修剪荫枝、枯枝、弱枝和病虫危害枝,不仅可改善树木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还可集中处理废枝,减轻蚧类、螨类和蛀杆类害虫的危害。
防治荔枝主要害虫荔枝蝽蟓、荔枝蒂蛀虫、荔枝龟背天牛、荔枝叶瘿蚊和荔枝瘿螨时,采用秋、冬季修剪带有果蛀虫、瘿螨或瘿蚊等的害枝和害梢,并清除地上的残枝落叶,减少虫源,荔枝放梢时,剪除弱枝和虫枝,并捡拾落果以清除藏匿其中的幼虫,在新叶、花穗抽发期和幼果期,结合疏花疏果剔除虫苞、卷叶、卵块和被害的幼果等,防效十分显著。
七、翻耕灭虫
翻耕可以毁灭田间农作物残留物、自生苗和杂草,破坏害虫的隐藏场所,深耕还可以把害虫埋到很深的土中,使其窒息而亡。
番茄移栽前,深翻土地,精细整地,可减轻蚜虫、白粉虱、茶黄螨、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此外,深耕土地还可将有机质迅速埋到土里并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获得作物高产。
八、选用良种壮苗和培育抗虫品种。
第三节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的概念与常用方法。
1、捕杀
2、诱杀
3、阻隔或阻杀
4、高温烈日杀虫
第四节生物防治
一、生物防治的概念
二、生物防治的内容
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和以激素治虫等等。
第五节化学防治
缺点:
抗性、残留、再猖獗。
(“3R”问题)
一、化学防治的概念
二、农药的分类
三、农药的加工剂型及其应用方法
四、合理使用农药
五、防止药害产生
六、常用农药简介。
建立在前面的基础知识之上,提出:
方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IPM)
方法——1、植物检疫。
2、设施(农业栽培)技术防治措施。
3、物理机械防治。
4、生物防治。
5、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学习任务)
依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则,选取最优的技术组配方案,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较长时间的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点掌握:
害虫的田间分布型、治虫方针和方法、栽培技术防治措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第八章设施作物常见主要害虫种类
概述
概述设施作物常见害虫种类及为害特点。
九个目+螨类:
直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翅目、同翅目、
缨翅目、半翅目、膜翅目、(蛛形纲 叶螨、瘿螨等)
第一节设施作物主要食叶害虫
主要种类:
刺蛾类、毒蛾类、夜蛾类、舟蛾类、螟蛾类、卷蛾类、枯叶蛾类、尺蛾类、天蛾类、斑蛾类、蝶类、叶甲类和叶蜂类等等。
第二节设施作物主要刺吸类害虫及螨类
主要种类:
介壳虫类、蚜虫类、粉虱类、木虱类、蓟马类、叶蝉类、蝽类和叶螨类。
半翅目蝽类:
以荔枝蝽象重点介绍--充分阐述知识结构。
1、分类:
2、分布:
3、寄主:
4、为害性:
5、形态特征:
(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施 虫害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