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玩具召回背后的经济政治化倾向.docx
- 文档编号:28671590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07KB
浅析玩具召回背后的经济政治化倾向.docx
《浅析玩具召回背后的经济政治化倾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玩具召回背后的经济政治化倾向.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玩具召回背后的经济政治化倾向
浅析“玩具召回”背后的经济政治化倾向
摘要:
文章以2007年美国召回中国产玩具事件为例,结合国际环境和事实进行分析,透视出隐藏在中美两国经济纠纷背后的政治化倾向,对今后处理国际关系有一定借鉴意义。
中美贸易摩擦只是表象,其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构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格局的过程中,与日益强大的中国之间的矛盾。
因而,必须认清复杂的国际环境,吸取经验和教训,坚决反对和抵制国际经济的政治化,推动中国的和平崛起。
关键词:
经济政治化;玩具召回;中美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各种贸易摩擦频频发生,中国毒食品、毒轮胎、毒玩具的传闻盛极一时。
相伴而来的是更多的贸易设限和双边会谈,给中国贸易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国际贸易中的摩擦在所难免。
但为何只要涉及到中国产品就倍受关注?
以中国玩具召回事件为例,为何错在美方企业,受指责与牵累的却是整个中国和中国制造?
一桩平常的贸易纠纷却呈现出了非常态的发展。
这究竟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是某些政治集团不遗余力推动的结果?
其中复杂的政治斗争值得深思。
一、玩具召回事件始末
2007年8月2日,美泰公司宣布召回旗下万件原产地为中国的玩具,并指出该批玩具表漆的含铅量可能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水平。
迫于美国舆论的压力,美泰公司披露了中国供应商名字——佛山利达公司。
随后,该公司上下游供应链、检验链上的疏忽被海外媒体一一曝光和放大,遂被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求整改,其产品也被暂停出口。
11日,利达公司副董事长张树鸿自杀身亡。
短短一周,这家拥有十多年良好生产记录的玩具制造企业轰然倒塌。
事件继续升级。
8月14日,美泰公司宣布了其史上最大的一次产品召回,涉及约1820万件中国产玩具,理由是这些玩具含有可能会被儿童误吞的磁铁或者可能含有铅涂料。
召回引起了各界的空前关注。
中国玩具生产企业及相关质检部门迅速反应,随即加强了对所产玩具或零部件的检查,并出台新的质量安全细则,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期间,中美贸易焦点再次集中到了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上。
美国等西方国家某些媒体和个人对中国产品大加批判,中国制造被整体“妖魔化”,销往全球的中国产食品、玩具、药品等引起了大面积恐慌。
美国部分商店甚至打出“本店不销中国产品”的牌子以示“清白”,美国家庭也被告知谨慎购买中国玩具和食品。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掀起了频频召回和调查中国产品的狂潮。
8月9日,美国以缺乏某种安全装置为由,回收万个中国制造的轮胎。
14日,美国FDA大范围回收中国产疑似含有二甘醇的牙膏。
17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启动一系列包括轮胎、服装、玩具、自行车等在内的进口设限措施,并明确表示这类措施将主要针对中国产品。
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对此事发表声明,称中方反对将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经贸问题扩大化并实施贸易保护。
9月21日,美泰公司公开澄清被召回的绝大多数玩具是由于产品本身设计上的失误,而非中国制造商的问题。
尽管真相已揭开,但对中国产品的指责已然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二、贸易摩擦背后的政治化倾向
玩具召回事件的始末呈现出了非理性的发展。
美企产品自愿召回演化成中国制造信誉危机,再升级到“中国经济威胁论”蔓延,贸易摩擦只是托辞,蓄意诋毁和破坏中国经贸形象是手段,谋求其政治利益才是肇事者的根本目的所在。
对召回事件的“特别关照”基于产地而非产品
事实上,产品召回在世界市场并不罕见。
美国近20年来仅玩具召回就高达550次。
2007年7月,美国就有30起产品召回事件。
8月初美国福特公司召回360万辆问题汽车,至少两人因汽车电路起火而丧生。
24日美新大华公司召回万台日产吹落叶机,其废弃机体可能造成油箱起火。
这些召回美国媒体只是一笔带过,美国政府也将其当作一般经济事故低调处理,他国民众更是鲜有人知。
而中国玩具召回事件一出,美国各大媒体与政客反应强烈,措辞严厉,回应态度于前者大相径庭。
汽车和落叶吹扫机起火对消费者的伤害不会比不上玩具磁铁松动。
对他们,召回产品有无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madeinChina”。
回顾美国近几年来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召回事件,涉及到中国制造的无一不被炒得沸沸扬扬。
美国媒体与政客对中国玩具召回事件的“特殊待遇”,已经超出了产品本身。
一场场针对中国的舆论施压和公然诋毁,旨在破坏中国制造的声誉,编造中国产品输出给全球带来的安全隐患,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长。
对中国经济和产品威胁的声讨淹没了真相本身
事件发生以来,美国舆论将矛头直指中国制造,夸大报道,以偏概全。
从产品质量来看,且不说美泰公司召回的1820万件玩具大多由设计失误所致,就其比例来说召回玩具也仅占2006年中国220亿件出口玩具的千分之一。
美国忽略中国出口产品的巨大基数,而单单强调问题产品的绝对数,显然不公平。
实际上,正如各国际质检机构调查结果,中国的出口商品绝大多数是安全的。
就拿同期被翻出来炒作的中国“毒食品”问题来说,2004~2006年间中国对美国的食品出口合格率分别为99%、99%和%,食品安全状况并不比其他国家差,甚至还略胜一筹。
但美国仍以查处的极少数不合格食品为由对进口中国食品大家限制。
从管理结构来说,中国出口产品有一半以上来自合资企业。
如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外商合资方也难辞其咎。
可一旦出现问题,负面报道往往是针对中国厂家。
虽然美泰公司事后公开向中国制造商道歉,并表示“负全面责任”。
但美国少数政客和媒体反对此感到很不自在,不去关注美泰公司的设计监管问题,却诬蔑美泰公司此举是在同中国“拉关系”。
将值得称赞的公开道歉升级到企业与他国间的政治经济交易,司马昭之心,可见一斑。
贸易摩擦中的战线一致体现了共同的政治目标
此次事件波及甚广,除中美外,其他国家也纷纷卷入。
英法等国部分媒体推波助澜地借事件炒作,加速了中国产品负面消息的扩散。
阿根廷等国借此机会对中国进口产品进行调查或设限。
“有心”人并不真正关心玩具召回事件真相及解决办法,他们的尖刻的批评针对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中国。
部分发达国家的政治集团是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或是支援其政治伙伴,而部分加入的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表现在加剧国家间矛盾的升级,借此抢占中国产品撤出后的国际市场空缺。
总之,一旦中国产品出现问题,他们对中国的政治敌意便掩盖在全球经济安全的大旗下,你刚唱罢我登台,妄图以此来影响民意和美国等政府的对华态度,最后达到干扰和损害中国对外关系,阻挠中国和平发展的目的。
三、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原因分析
中国产品的销售业绩是多年来美国消费者和采购商对产品质量最直接的投票,怎么可能瞬间成为“安全隐患”?
美国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内专家学者不会不知中国经济现状如何,怎么到现在才对中国的生产条件感到“震惊”?
中国入世后积极实现开放国内市场的承诺,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大大提高了富裕国家公民的“幸福指数”,怎么凭空就侵害和威胁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公民权益?
大张旗鼓地宣传召回产品事件,背后另有隐因。
欧美国家在价值观上的优越感和强烈的推行欲
基辛格曾经指出,美国的外交思想始终认为国家间的道德标准是统一的,而民主国家“在道德上高人一等”,这就使得“美国人倾向于把外交问题看成是善与恶之间的交战”,导致“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并招致多数国家的反对”。
欧美国家同美国有着相似的价值理念和政治体制,加上他们在经济、军事、技术上占据优势,掌控着主流媒体和主要国际组织,推行其西方价值体系的观念一直有增无减。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就提出了基于自由市场理念的发展模式——“华盛顿共识”,广泛用于拉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但实际效果并不如意。
拉美地区经济年增长率不升反降,失业率从1982年的%上升到了2002年的%,赤贫人口从1987至1998年增加到了1450万。
而以此同时,中国、越南等探索出了独立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中国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协商一致的民主制下,经济建设稳步前进,政治地位也不断提高。
相形之下,欧美国家感到其高人一等的价值体系和发展模式受到了威胁和质疑。
于是,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在世界经济中玩弄政治斗衡,迫使中国实现“改革”,加入其“西化”的阵营。
在这种局势下,经贸问题被政治化也就不足为奇。
美国认为阻止中国的崛起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从个别问题玩具到全部中国产品,再到中国经济体系,最后落脚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
美国无疑是借题发挥,来了一次宣扬大国理念,批判中国体制的全球演讲。
人民币汇率问题、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工人失业到中国产品威胁和中国经济侵害,阻止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目的。
20多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
1978年至今,中国GDP年均增长%,是美国的3倍。
着名的预测机构GlobalInsight预计,2009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发达国家,想维护强大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世界经济政治的控制,害怕中国的崛起导致自身竞争力的相对下降,于是两国矛盾在所难免。
美国一些对政府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专家学者认为,不能和中国搞“政治”协议,这样会带来经济上的灾难。
实际上,他们正妄图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以此赢得足够的法码,寻求最大的政治。
起初,在中美贸易关系问题上,美国将人权与中国最惠国待遇挂钩。
其后,在中国复关和入世问题上,美国又以中国比世界任何国家存在更多的正式贸易壁垒和政府保护主义为由,百般拖延,甚至提出台湾应与中国同时加入GATT和PTO的无理要求。
而中国加入WTO后,中美之间的经贸问题就更加复杂。
从美国国会极力阻挠中海油收购美国尤尼科,到联想购并遇阻,美国坚持中国的投资可能威胁其经济安全。
而对于美国大规模在华投资,则有人认为“这让北京手上有了‘人质’,一旦两国爆发贸易战,在华有大规模投资的美国跨国公司将蒙受重大损失”。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一部分人感到不安,对国家安全的过度敏感驱使他们竭力阻止中国的崛起,借贸易摩擦来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以维持当前的国际格局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既得利益。
四、结论
中美两国紧密的经贸关系演绎着政治内涵,阻碍着双赢贸易格局的正常发展,两国人民和领导不能不慎思之。
中美之间的合作必不可少,利大于弊。
但两国交往越是密切,摩擦也会不可避免地增加,需要正确处理和应对。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妥善处理分歧,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充分享受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抵制恶意的经贸政治化行为,推动国际交往的稳定发展。
1、柳剑平.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2.
2、傅梦孜.中美经贸关系可能演绎的政治内涵[J].国际经济评论,2007(4).
3、Kissinger AmericaNeedaForeignPolicyTowardaDiplomacyforthe21stCentery[M].Sinon&Schuster,2001.
4、Stock’sChinaWorries[J].YaleGlobalOnlineMagazine,2007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玩具 召回 背后 经济 政治 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