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docx
- 文档编号:28668692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81.35KB
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docx
《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
2008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笫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第1至第4页,第Ⅱ卷第5至第8页。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班级填在试卷指定位置。
2、第1卷答案写在第Ⅱ卷卷首答题栏内。
第Ⅱ卷答案写在各题指定答题处。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满分50分。
)
1.下列成语或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①围魏救赵②退避三舍③田氏代齐④卧薪尝胆⑤纸上谈兵⑥楚王问鼎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⑤D.①③⑤⑥
2.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事实有关的是
A.形成了儒家思想“天人感应”的学说B.有助于四大发明的诞生
C.使古代农业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特点D.结束了封建迷信盛行的状况
3.汉武帝以后的封建社会,孔子的政治影响长盛不衰,其原因不包括
A.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B.统治者对经过改造的儒家学说加以利用
C.儒家思想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具有优越性
D.研究儒学的学者众多,声势浩大
4.中秋节的由来说法不一。
其中一种说法是源于在八月十五稻谷成熟时节,各家向月朝拜土地神而形成的习俗。
这种起源主要说明了
A.古代农民落后的迷信思想B.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C.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占主导地位D.农民对月亮的特殊感情
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呈现承上启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南北经济趋向平衡②创制出白瓷,为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③张扬个性和对异域文化的认可④诗歌完成向七言诗的过渡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近代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A.都改变了世界经济贸易格局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都促进了文明区域的扩大D.都体现了强烈的传教精神
7.马克思说过:
“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
”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①焚书坑儒②秦兵马俑③隋大运河④清文字狱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8.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这说明租庸调制
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物租和劳役租相结合
③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的赋税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严格控制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9.唐朝出现了大量以反映战火频繁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
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
A.将爱国与忠君相互混淆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
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
10.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古代君主加强思想控制的史实时写道: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从当时巩固王朝统治的角度来看,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影响;②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官学独尊,而其他学派并未被禁止,因此不宜称之为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③唐太宗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的做法,有利于巩固自身的统治;④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上文中错误共有
A.一处B.两处C.三处D.四处
11.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巩固了契丹在中原的统治地位B.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
C.保护了契丹传统的民族文化D.收揽了汉族人民的民心
12.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13.千百年来,诸多“马背上的民族”驰骋在横直亘千里的亚欧大草原上,创造出草原文明。
对“草原文明”最本质的认识应为
A.游牧民族所拥有的较先进文化B.通过暴力征服了广大农耕民族
C.所处地区经济非常发达繁荣D.发展中客观上沟通东西文化交流
14.郑和下西洋期间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活动是
A.当时商品经济活跃发展的表现
B.明政府加强与海外诸国往来的一种手段
C.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明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的体现
15.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16.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
A.制造枪炮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B.对外努力维护中外和好的局面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D.生产的产品占领了中国一部分市场
17.19世纪60年代,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低税率国家,这在当时最符合
A.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C.中国传统手工业者的利益D.法国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
18.“三国干涉还辽”充分说明了
A.俄法德三国结成同
B.西方列强间的关系建立在各自的利益上
C.德日在远东地区的矛盾激化
D.三国奉行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国际法准则
19.康有为“尊孔”,陈独秀“力排孔教”,二者的相同目的是
A.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B.借“尊孔”或“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群众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制造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20.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颁布
21.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的反袁斗争一败一胜,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B.帝国主义是否支持袁世凯
C.人民群众是否广泛参与D.革命党人是否武力讨伐
22.右图是中国近代的一张火柴商标,其中设计最能反映
A.抵制洋货运动
B.“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轻工业发展较快
23.“街上到处是五花八门的广告。
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商标。
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
”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北京B.西安C.南京D.天津
24.《杂文月刊》上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
我变;孙中山说:
看我的。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没有历史一句的文学描述
B.折射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救国的探索
D.反映了他们反帝反封建的决心
25.中共“二大”指出: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对这一论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这一论断的依据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目标
C.为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提供了政治基础
D.开始改变单纯依靠工人阶级开始战斗的策略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26.(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
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
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
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之道(交通要道)也。
其盛非宋州可比。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图一西汉商业城市分布图图二唐朝商业城市分布图图三明朝商业城市分布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社会城市(集镇)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商业城市发生的变化。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5分)
27.(12分)
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今天,科技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史》本纪中各学科的科技内容频次统计
学科频次学科频次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0农业科学298
数学6矿业工程7
物理学0冶金工业21
化学9金属工艺105
天文学958轻工业和手工业102
测绘学6建筑科学194
地球物理学117水利工程339
大气科学507交通运输28
海洋科学10机械23
自然地理学16武器122
生物学76能源16
医药卫生73
材料二:
阅读下列表格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三:
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及),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制造等等,无一不与造船、练兵相为表里。
材料四: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译书分类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古代项目
22
25
25
9
25
7
7
8
8
洋务项目
24
24
22
12
8
10
10
6
5
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4分)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公元1-1500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世界科技成就的50%以上,请分析科技成就辉煌的原因。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洋务派对“西学”怎样认识?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四洋务派对“西学”内容的关注与传统科技有何不同?
(4分)
28.(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孙鞅日: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日: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世,不易礼而亡。
……”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
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驱者导,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
材料三:
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
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有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日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商鞅的思想观点是什么?
其思想观点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中起怎样作用?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二中朱熹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3分)
(4)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改革有时也会以失败而告终。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3分)
29.(1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海路通商章程,将所带货物呈单备查,抛锚寄碇一律给价,照定例上纳税课等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
——中俄《天津条约》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不得摘抄材料)(3分)
(2)材料二中,沙俄的侵略要求与英国的侵略要求相比,有何发展?
(3分)
(3)根据材料三,为什么说日本的侵略要求与前两者相比更加具有危害性?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趋势?
(3分)
2008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期中联考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D
C
A
C
B
A
D
B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D
A
B
C
C
C
B
C
C
A
二、非选择题
26.
(1)政治军事的需要,商业的发展,交通要道人口聚集。
(4分)
(2)由主要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南方、沿海和运河地区发展。
(3分)(3)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的推动,人口南迁的影响,南方海外贸易的发展,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等。
(5分)
27.
(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领域。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相应发展。
(4分)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政府的高度重视等。
(4分)
(3)认为基础自然科学是军事工业发展的前提。
注重对与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有关的西方科技的介绍、研究。
(4分)
28.
(1)观点:
商鞅主张根据社会现实改革和制定相应的制度,反对盲目遵循古代传统。
作用:
对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和建立新的封建制度起了促进作用。
(4分)
(2)朱熹看到了王安石变法中用人不当等问题,因而全面否定变法,是不正确的。
新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更主要的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从而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失败。
(4分)
(3)主张:
君主立宪制。
理论依据:
三权分立学说。
(3分)
(4)取决于改革与保守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3分)
29.
(1)取消清政府的行商制度,在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
(3分)
(2)由沿海通商自由发展到陆路通商自由。
(3分)
(3)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方便。
(3分)
(4)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3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季 湖北省 部分 重点中学 期中 联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