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节目说明及举例.docx
- 文档编号:2866046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6.14KB
访谈节目说明及举例.docx
《访谈节目说明及举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访谈节目说明及举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访谈节目说明及举例
《艺术人生》赵丽蓉逝世五周年特别节目
案例
流程:
7.11第一次策划会策划:
宣明栋;编导:
马宁
7.14第二次策划会策划:
陈镭、徐小帆、雷蔚真、石林(小品作家);编导:
马宁;制片人:
王峥
7.15第三次策划会策划:
陈世龙;编导:
马宁;制片人:
王峥
7.15第四次策划会策划:
杨继红;编导:
马宁;制片人:
王峥
7.16录前会策划:
陈镭、雷建军;编导:
马宁;制片人:
王峥;主持人:
朱军
7.17录像
策划会成员:
制片人王峥——顾及节目制作的理念与操作两方面,进行协调控制。
栏目日常策划(如陈镭)、电视领域的专家(如杨继红)、艺术领域的专家——确定节目的基调、设计节目的环节、写主等人的开场和结束语、道具等细节的设计。
编导——前期预采、写策划案、修改策划案。
主持人——参加录前会。
其他相关工作人员——道具、街采、资料片、观众安排等辅助工作。
这是一期特别节目的策划过程。
这一选题的特点是:
并非单一嘉宾,嘉宾数量较多;选题时效性并不强,而且几乎不存在独家信息。
在具体的策划会议之前,编导马宁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预采嘉宾、外拍、搜集文字和影像资料等,她会在几次策划会上讲述或者展示这些具体的素材。
编导在获取足够的信息之后写成方案初稿,接下来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即确定节目的基调和结构。
第一策划会上,文案初稿的结构是用八个经典镜头来解说赵丽蓉的一生。
策划宣明栋在结构上结出建议,编导对方案进行相应修改,这一稿仍不成熟。
第二策划会,想要解决的是主题和结构两个问题。
节目组请来为赵丽蓉制作了大部分作品的小品作家,他补充了一些关于主人公的故事,并提出用“人民的艺术家”作为赵丽蓉的定位。
这一定位后来修改为“笑谈赵丽蓉”的欢快气氛,并将主人公定位为一个变通人,挖掘她真实生活中的细节。
用关键词来形容她独行的个性和经历,“老来红”和“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两个词,说的正是这位老艺术经过62年的积蓄期后,最终通过大众传媒的发展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并至今仍念念不忘的艺术发展。
编导更加关注的是结构问题。
由于嘉宾数量较多,有赵丽蓉的两个儿子、评剧团的同事、小品的搭档等,嘉宾谈话的顺序和主题就决定着整个片子主题能否成形和到位。
环节设计上,分为四个阶段来谈;导演谈初火阶段、评剧团的同事谈积累阶段、巩汉林和两个儿子谈磨炼阶段和顶峰阶段,这四个阶段用小品来衔接。
这次策划会上,主题进一步深入,结构也初步确立,策划的各种意见将由编导进行取舍,修改成为第三稿的文案。
第三次策划会,在主题和结构基本确定的情况下,主要关注工目的环节设计、道具等细节问题。
台湾策划人陈世龙提出利用观众来形成环节,形式可以采用街头采访,并设计了几个开场:
模仿赵丽蓉的表演、小品的原声等。
制片人王峥更多地参与了具体决策;将开场定为展现赵丽蓉墓地的片子,现场是朱军赵丽蓉的两个儿子谈五年地去世时的情景;将街头采访和小品精彩镜头编在一起。
四个环节进一步设计成:
开场、评剧生涯、小品表演的磨炼和顶峰、绝唱;在道具上考虑使用《北京青年报》报道赵丽蓉去世的版面。
另外,由于节目录制当天是赵丽蓉逝世五周年的忌日,制片人与记者和观众进行联络。
第四次策划会,与第三次策划会相隔不过几小时,但由于策划人的不同,思路也被重新打开。
策划人杨继红认为,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做人物的魂,以老艺术家如何成功的历程来打动人,在艺术评价上冷静,有多元的标准,赵丽蓉在德与艺术更成在“德”,并用一些反传统的艺术手法获得成功。
在上可以将戏剧空间与生活空间相结合,用小品中指代性的断面引出主题,带出访谈,谈主人公生活中可类比的真实事件。
为服务于结构而设立的几组人物关系,用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引出两个儿子的访谈、用《功夫令》引出昔日同事的访谈……
编导汲取两次策划会的灵感,改出第四稿文案。
录前会上,除了进一步确定方案中的开场和衔接问题以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让主持人理解文案中的意图。
前几次策划会上提及的环节在最后一次会上落实:
以小品来串联的结构不可行,小品画面被制作成集锦放在开头;街头采访的质量不高,被舍弃了;道具上使用背景喷绘、赵丽蓉练习书法来献给赵丽蓉本人的感情,用康乃馨来形容这位生活中的平常老太太,这成为这期节目的结尾。
编导还建议请来朱军的妻子,她曾在赵丽蓉的小品中伴舞。
录像
现场:
布置了背景喷绘和写有书法的牌匾,观众进场之后即可看到。
开场:
墓地的片子、主持人介绍本期主题、小品集锦。
访谈环节:
儿子谈去世前的情况;合作过的演员、评剧院同事、小品搭档谈赵丽蓉的艺术成就;儿子谈母亲的生活和为人。
赵丽蓉生活表演生涯中的一些故事很幽默,访谈的氛围并不沉重。
道具:
每人带来一束花,讲述自己心中的赵丽蓉。
结尾:
观众送花。
策划会评估
编导马宁的前期采访准备时间很长、采访量大,因此策划会上有足够的素材基础。
编导对策划会上的诸多意见进行取舍,她的角色是决定者,判断一个点子、一个想法有没有用。
而由于策划人的不同,几次策划会对后期的作用有大有小,这取决于每个策划人的擅长之处能否也节目设计的具体需要结合起来。
比如台湾策划人陈世龙擅长结构组织,他在细节上提供的环节设计,就对这次节目多位嘉宾组合谈话的形成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期节目也有遗憾,《艺术人生》曾做过名为“背影”的追忆特别节目,而这期特别节目却显得无特别之处。
赵丽蓉“平民艺术家”的定位也没有明确地在节目中表现出来。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策划人:
阿忆谈话实录
阿忆:
香港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和内地42家电视台同步联播《夫妻剧场》栏目总策划
各位专家的发言已是高屋建瓴,但阿忆觉得点滴的具体意见,会对《面对面》的日后工作更有帮助。
这主要是因为,《面对面》栏目组有着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在大方向和原则问题上没什么可改正的。
所以我觉得,我该提些更具体的细节意见,供同仁参考。
我担心牛群那期节目,如果当作剧组未来的方向,其中的严重瑕疵,会造成一系列问题。
以前,我们各个媒体的各个栏目,纷纷请过牛群,给牛哥塑造成一位毫无瑕疵的公众形象。
这个公众形象牛群,恐怕只有牛嫂知道真实的牛哥不是这样,这是一个假象。
是我们企图把牛哥恢复成牛嫂熟悉的那个真实的牛群,便有了《面对面》的这次尝试。
这个逆向性访谈的尝试是好的,但存在着严重问题。
阿忆认为,过去略去牛哥的一切瑕疵,去美化他,塑造的是一个假象,现在略去他去蒙城的善良部分,去丑化他,营造的仍是一个假象,两种假象都对观众认识牛群不利,都违背了新闻的客观原则。
尽管在这期节目中,有对牛哥去蒙城的肯定性的旁白解说,但它根本抵不过王志现场访谈中那些非常狠的问题的冲击力。
可以说,王志的访谈效果,完全遮盖了外景片对牛群的过场式的肯定。
据阿忆的经验,这些旁白,根本不是为了客观地介绍牛哥的功劳,而仅仅是为了播出丑化牛哥的片子又不至于太过刺激,搞的缓兵之计(剧组员工笑)!
这期节目的工作方法是袭击,让被访对象猝不及防,而后彻底击溃他。
为什么战争需要宣战?
这是自信!
是使自己战争发起者脱离受责的一个努力。
为什么法庭要在原告被告均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质证?
这是公正和现代原则!
为的是获得更准确的谁是谁非。
为什么拳击比赛拳师必须是同一个重量级?
这是要让赛手对等挑战!
只有这样,观众才看着过瘾。
但牛群这期节目,牛哥毫无准备,根本没有处在与王志对等的状态。
一个是重拳出击,一个是猝不及防,观众是否爱看一场从始至终一方将另一方不断打倒的拳击比赛。
这是阿忆看这期节目极不舒服的一个原因。
另外,我们是否应该有个铁律,现代人不该问的问题,不问。
比如,对一位非官员类的公众人物,他的收入是多少,这样的问题根本不该问。
我看到王志紧追猛打,求知牛哥为五洲牛肉干儿做宣传的报酬是多少,觉得非常不舒服。
尽管牛群是副县长,不是一般意义的相声演员,但王志不特意申明是在拷问副县长而不是拷问明星的情况下,一再要知道牛群的收入,总是让人觉得不舒服。
是否该强调一下,这是在求证一位政客的收入,而不是在窥探一位明星的收入隐私。
还有,要防止一个年轻人,在向长辈发问时,显现出不显现的态度,即使这位长辈是坏人,被判了刑。
观众并不喜欢红卫兵,他们希望王志是一个研究者,冷静而客观,带有文明社会基本的礼仪。
除了牛群这期,我觉得《面对面》还有些需要改正的问题。
第一,主持人有些问题数度重复。
这类重复的问题,一方面是在主观诱导嘉宾,企图获得一个主持人想要的结果,一方面是在打发时间。
比如马燕那期,王志屡次问马燕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阿忆猜想,王志这次是提升马燕一下,让她的读书愿望更光辉一些。
他一遍遍问,为什么要读书,翻来覆去。
到后来,我就猜想,他大概想要这样的答案——我原来是发现不读书,生活太苦了,现在发现读了书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如此,这期节目似乎就得到了最光辉的答案,但这个答案真实吗?
马燕要读书的真实想法,就是要摆脱西北的苦难!
而在王选那期,王志屡次问王选,为什么不放弃起诉日本。
我觉得,那是在填充时间,方法是把原来没问透的问题再问一遍。
阿忆认为,一个有经验的主持人,应该把一个问题分层次问透后再向下发展,一个好编导,应该主持人现场问的问题,分类集中,编在同一个地方,而一个好的策划班子,应该提前为主持人做好准备,让主持人避免散乱求证,甚至节目时间还没到,就没有问题可问了。
第二,王志的问题中,有相当比例的问题太笼统,没有明确的针对性。
这是内地主持人的习惯,经常问一些大而空的问题,任由嘉宾怎么回答都行。
如果嘉宾善于回答问题,像潘石屹,他会讲故事,把抽象而空洞的问题具体化,以一个小故事作为回答。
但大部分中国人,本来就不会面对镜头说话,对于大而空的没有规定性的问题,更容易不知所措。
我的意思是,你问申奥成功时您多大,他的答案只有一个,容易控制时间和继续推进,但如果你问申奥成功您有什么感受,他会有1000个回答,大部分像这个问题一样空洞无物。
而在《面对面》节目中,这样的问题很多。
如果我们设计不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只让主持人单枪匹马地现场想问题,想不出新问题便偷懒问一些内涵很小而外延极大的问题,这是策划班子的失败。
第三,攻击性问题,毫无疑问是王志的特色,但阿忆觉得每期节目应该有个比例。
如,70%是攻击性问题,另有30%是一般问题。
既给大家紧张感,也让大家舒服。
这不是一半儿一半儿,不是中庸,是最大程度地让更多的人舒服,不引发对唇枪舌战的反感。
第四,每集导视,都应该把握好度。
现在有的节目导视好,有的不好。
在阿忆心中,导视的作用,是把原本就该看这期节目的观众动员来,同时把不一定要看这期节目的观众也吸引来,而不是把他们赶走。
它是广告,是统一战线,因而要慎重而兼顾。
回顾第一次美伊战争的那期,导视就不好,赶走了阿忆这样的生于军营长于军营的人,让我觉得那嘉宾是个胆小鬼,是懦夫,是被两声枪响就吓出病来的逃兵,甚而怀疑他病的真假,觉得他耸人听闻,煞有介事。
最后,我想起我妈教导我的话——一定要背后狠狠地表扬别人,这样才显得真诚,而缺点要当面提——所以阿忆说了好多缺点,但忍不住要违背妈妈的教导,当面说几句《面对面》的好话。
实在忍不住,因为说千说万,《面对面》是个难得的好节目!
最近两三年,我常说什么样的人当话语节目的男主持最好,他必须符合3个标准!
第一,他必须容貌不周正,王志同志非常符合这个标准,尤其是嘴部。
大家不要好,我这是在夸王志。
第二,语言不能太流畅,王志虽然语言流畅,但他声音非常之低沉和和缓,由此造成的感觉是不流畅,给人以一种真实感。
第三,穿着不能太齐整,王志这点特好,尤其是马燕那期,他在外景中,穿得如普通人一般普通,非常真实。
阿忆特别喜欢王志主持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色,那就是“我关注”、“我怀疑”、“我仍不大相信”。
把这3句话都连在一起做的主持人,并不多。
“我关注”,所以我把你请来,我有很多问题。
“我怀疑”,因为我不能站在你这边,我必须保持客观。
而且,即使你回答完了我的问题,我可能仍然保持不信的态度。
对我个人来说,我特别敬佩有怀疑精神的人。
《面对面》还有一点特别好,是它的“点状结构”。
一般的人物访谈节目,我们常常是希望用短短的30分钟,把一个人的一生都走上一遍。
这是极端错误的。
但是我们很少找到有对付这种错误的有效办法,而《面对面》找到了。
它由外景展示故事过程,用访谈讲细节讲感想。
也就是说,最为我们关注的东西,才由访谈来解决。
最可贵的是,在外景和王志访谈之间,衔接得特别好。
很多节目也是穿插,但衔接得特别拙劣,是两张皮。
我看《面对面》样片,是特意抱着挑错的想法的,但仍觉得衔接很自然。
这种“点状结构”,节省了很多叙述时间。
近期《鲁豫有约》策划书
一、本期栏目主题:
"蜗居"下的青春
二、背景浅析
导向:
以《蜗居》为切入点,将目光投向被称作"蚁族"的新兴群体。
通过他们的故事,讲述80后所承受的由于工作、买房、爱情、婚外恋带来的生存压力,感受他们为梦想与期望在都市生活中历经的种种波折,更体现他们为人生目标而执着奋斗的精神力量。
事件热度:
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又一部反映80后精神面貌与生存现状的现实类题材电视剧--《蜗居》,以高收视率再次成为时下人们思考与热议的话题。
剧情围绕房奴、包养、贪官、小三等社会热点问题展开。
从今年7月首轮播出到现在,《蜗居》持续不断地在各大传统媒体和网络论坛上制造着话题:
有关毕业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有关房价的"不能承受之重",有关贪官和小三是否值得同情,有关这几个主角到底在道德上能不能站住脚或者被原谅等等,几乎每天都会在相关的论坛里引发大讨论。
普通观众的争论更加激烈并且深入,逼迫在眼前的现实感造就了他们强大的代入效果,并因此而产生了情绪。
事件的核心群体:
《蜗居》讲述外地姐妹俩在上海的酸甜苦辣生活,姐姐由于毕业后留在上海却一直为房子而发愁,当孩子出生后,十几平方米的房子不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拆迁就随之而来,无处可住的悲惨情况魔咒般笼罩夫妻俩,于是爱情间的摩擦、姐妹亲情间的亏欠、工作上的问题接踵而来。
伴随着"蜗居"的,是一个被称作"蚁族"的社会群体。
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今年9月出版的《蚁族》一书中,这样定义它--"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类弱势群体。
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临时性工作,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
不仅仅是在上演《蜗居》的上海,在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都有"蚁族"的身影。
他们多数如《蜗居》中的姐妹俩,是大学毕业生,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家人的期望,更为了能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地,用努力与青春坚持着,奋斗着。
社会认知度:
很多人对于"蚁族"这个词也许并不熟悉,但是通过《蜗居》所反映出来的部分"蚁族"的生存现状却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与广泛争论。
剧中不仅讲述姐姐海萍一家买房的艰辛与奋斗,还讲述了妹妹海藻为了姐姐和自己能有个优越的生活环境而离开了深爱自己、打算买了房子就结婚的男友小贝,做了有权有势的市长秘XX思明的"小三"的故事。
买房,还是"蜗居"?
嫁给爱情,还是嫁给生活?
成了网上不少人热议的话题。
人们对于《蜗居》主要持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为什么《蜗居》会取得高收视?
因为每个人都想有个家,但是飙高不下的房价正让很多人成为"房奴"或在努力通往"房奴"的路上,剧中人物为此付出的辛酸、奢望和奋斗,也能感同身受。
就如同导演滕华涛所说: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2、《蜗居》的走红,不仅仅在于它选取的题材,更重要的是它如实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内心状态。
有的电视剧为了好看,设计了许多矛盾冲突,甚至一些莫名其妙的巧合,而《蜗居》的创作恰恰摒弃了这些,细腻地扑捉到一个外乡人在大城市求生的各种细节,柴米油盐琐碎日子中的平淡,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朋友,观众看到的不是海萍、海藻(剧中人物),而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朋友搬上了荧幕,所以《蜗居》才会在网络论坛引发大讨论。
3、丫丫网一份关于"蜗居"状态下新上海人调查显示,接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有房子不一定幸福,但没有房子肯定不幸福".一个网友愤怒地说:
"80后的人被房价压垮了,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爆发力。
"在80后中引起共鸣的电视剧《蜗居》,把房子对人的影响真实地表达出来。
4、网友"叶子"之前也有一个像"小贝"那样疼她,一心想和她过小日子的男友,相恋七年却分手收场,原因很现实:
对方买不起车,也买不起房。
"眼看身边的朋友、同事一个比一个嫁得好,就会怪男朋友窝囊、没本事,说得多了真会伤感情。
""叶子"承认是现实打败了爱情,她说可以体会"海藻"的心态,自己虽然不会为了生活成为"小三",但再找男朋友,一定是要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虽然大部分的网友都批判"海藻"太物质,但也纷纷表示身边有不少情侣迫于生活压力而分手的例子。
5、海藻弥补了宋青春年少时候的空白,也成为了宋彰显自己权力的手段。
虽然不可否认宋为爱情的付出要比常人大的多,一句"我要让我的女人过得好",已经让旁观者感动得稀里哗啦,这不同于小贝对海藻说的甜言蜜语(都是些空头支票),而宋一直在付出。
海藻爱上的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她所有要求在宋那里都能得到满足的那种安全感加虚荣感。
三、栏目定位
1. 内容定位:
本栏目的宗旨是--"寻访昔日英雄和有特殊经历的人群,它将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的秘密。
"秉持人文主义精神,关注大时代、大背景下普通个体或某一群体的生存现状、生命故事与命运轨迹。
其关注的中心就是被访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我们关注的不是嘉宾是否为名人,而是他们必须是有故事的人。
本期栏目聚焦"蜗居"这一社会现象,追踪中国新兴弱势群体"蚁族"的生存现状。
目前,大学生与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两大就业难群体。
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从过去金字塔的顶端变为普通劳动者,他们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地位逐渐降低,被称作"蚁族"的他们正经历着怎样的现实?
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遭受的困境?
通过他们的讲述,他们内心世界里的挣扎、痛苦,他们这个群体的生活现状,这些观众心中所关注的、所疑虑的问题,将一一得以解决。
本期话题的选择符合广大观众深切期待了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部分真实情况。
通过对亲身经历着"蜗居"生活的人物进行采访,透过他们与鲁豫面对面真实的交流,配上真实的影像、影视资料画面,把观众带入《鲁豫有约》所建构的情境之中,一起去共同感受这一群体的心声。
通过话题人物的现身说法映照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时尚热点的"现实性"选题,深入挖掘被访人物的内心世界,透彻分析这些独特个体在社会大事件中的位置和作用,还事件一个真相。
观众从这一栏目了解了他们身边正在发生的甚或是即将发生的时尚热点事件和话题的原貌。
2. 受众定位:
《鲁豫有约》自加盟湖南卫视以来,不仅逐渐加大了对当下的热点问题和焦点新闻的关注度,节目嘉宾也趋向年轻化,话题选择也显年轻态。
比如,改版当晚播出的"《奋斗》男主角三人行"就是邀请热播电视剧《奋斗》中的三位演员做嘉宾,吸引聚集了一批忠实度较高的年轻高学历观众。
本期选题紧跟此趋势,定位于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紧贴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同时《蜗居》和《奋斗》虽有共通之处,但采访对象选择现实中的年轻人而不局于电视剧本身,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观众均能感通深受。
3. 风格定位:
放松、温馨、感动 以民主、平等及尊重采访对象的态度为根本,努力营造放松的、愉快的、有人情味的谈话氛围,注重与场内外观众的互动、交流。
四、受众分析
1. 凤凰卫视一直致力于沟通两岸三地甚至于整个大华语圈,具有全球的视野,再加上广泛的信息采集量和较为宽松的意识形态空间,受到知识分子青睐。
作为凤凰卫视话语空间的代表,《鲁豫有约》的目标受众定位于一批文化层次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的人群,注重节目内涵和深度,体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本期栏目通过《蜗居》的热播,聚焦中国目前买房、就业、婚外恋等社会普遍问题,相信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受众都会关注。
2. 《蜗居》是近期占有高收视率的电视剧,是当前人们仍广泛讨论的话题之一。
看过《蜗居》的观众一定愿意关注与它相关的电视栏目。
3. 大学生、毕业大学生、"蜗居"者、"蚁族"或其他与本期主题人物相关的人群都会关注自己的故事,这其中也包括他们的亲友与关注他们的人。
五、嘉宾分析
1. 与电视剧《蜗居》主角有相同、相似经历者。
如一对"蜗居"在大城市的已婚夫妇,上有老下有小,正为月月还房贷努力拼搏;一对未婚的恋人,他们对婚姻与未来的打算。
让他们共同讲述"蜗居"下的生活故事。
2. 来自北京的"蚁族",1-2人 北京"蚁族"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于今年9月出版的《蚁族》一书中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蚁族"规模与代表性,让他们讲述"蚁族"的生活方式、群体文化及现状,包括自己的故事和身边人的故事,说出"蚁族"人对未来出路的思考与不同人的选择。
(最好有恋人面对买房现实分手和选择做"小三"的故事)
3. 从"蜗居"或"蚁族"中走出并成功的人。
请他回顾曾经的艰苦日子,以及那段日子对其人生的意义。
当他走过这段人生的时候,有着怎样的感慨,体现出为梦想奋斗、坚持的精神力量的可贵。
4. 嘉宾选择要在不同城市、不同境遇的"蜗居"者和"蚁族",既有故事的差异性又有命运的共通性。
5. 嘉宾要有一定的表达欲,能与主持人顺利地交流。
六、主持人
1. 主持人:
陈鲁豫
2. 主持人要求:
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始终保持一种平等对话的态度,谈话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做到民主与平等的统一。
人格化传播的特定形式要求主持人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冲破大众媒介所造成的受众情感障碍,营造出一个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传播环境。
七、栏目内容
1. 播出时间:
12月(《蜗居》热播、热议期间)
2. 播出形式:
日播型访谈节目
八、栏目特点
1. 节目优势
(1)《鲁豫有约》选择了一个为广大观众所接受的节目形式
《鲁豫有约》节目选择了谈话式的节目采访方式,迎合了大众口味。
对被访嘉宾而言,在轻松、愉悦的气氛里,更容易敞开心扉,与主持人之间的交流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透过小小的演播室,栏目本身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知识分子的醒思精神清晰的呈现在公众面前;通过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以小见大的折射出社会和人生种种况味。
看《鲁豫有约》不仅仅是在看一档电视栏目,也是在看一种历史,在亲历一场文化的盛宴。
(2)《鲁豫有约》节目选择了适合大众口味的栏目话题
节目正是要通过展示这些有特殊经历的人的丰富精彩的人生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去感动观众,启发观众思考,让观众分享嘉宾的喜怒哀乐、人生经验。
《鲁豫有约》在寻求公众话语和个人话语之间的共鸣点,提供了个人心理寻求社会思想的辅助,以及个人窥视他人心理秘密心态的平台。
(3)节目细节生动感人
在《鲁豫有约》中,我们能听到或看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感人的细节。
只有真实生动的细节才是真正典型的细节,也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人物故事的亮点,也成为揭示人物性格的闪光亮。
2. 预期
伴随《蜗居》的热播和节目已积累的忠实观众,节目一定会有高关注度与收视率
九、推介渠道
凤凰卫视、湖南卫视与其他购买本节目版权的电视台轮番播放本期节目预告片与导视。
十、具体拍摄制作
1、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访谈 节目 说明 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