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危化品特性及防范汇总.docx
- 文档编号:2865903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3.06KB
最新危化品特性及防范汇总.docx
《最新危化品特性及防范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危化品特性及防范汇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危化品特性及防范汇总
2010危化品特性及防范
危险物料危险、有害特性及
处置措施
调度科编制
2010年2月
一、天然气
二、干气
三、液化石油气
四、凝析油
五、轻油
六、导热油
七、甲醇
八、三甘醇
九、乙二醇
十、氮气
十一、高温水蒸汽
十二、乙炔
十三、氧气
十四、乙烷
十五、硫化氢
十六、一氧化碳
物料危险、有害特性及处置措施
采油厂在生产中所涉及的危险有害物料主要有:
天然气、干气(瓦斯气)、液化石油气、凝析油、甲醇、轻烃、导热油、乙二醇、三甘醇、氮气、氧气、乙炔、乙烷、一氧化碳、硫化氢、高温水蒸气(水)等。
其主要危险特性是易燃、易爆、有毒、窒息、高温烫伤等特性。
各种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形态、危险性及应急处理方法如下。
一、天然气
1、组分
天然气属甲A易燃易爆气体,油田天然气以烃类中的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为主,同时还含有在常温下呈气态的非烃类组分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油田气的化学组分随着油田所在地区的生油条件、地质年代、油气开采方式、油气分离方式以及分离时的压力、温度条件的不同有所不同。
2、火灾、爆炸特性
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烷烃混合物,属甲类易燃、易爆气体,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
其密度比空气小时,如出现泄漏则能无限制地扩散,顺风飘动,遇明火回燃;其密度比空气大时,泄漏后易于存留在地面、沟坑、低洼、死角处,较长时间积聚不散,增加了火灾爆炸危险性。
表1-1天然气中主要危险物质火灾、爆炸特性参数表
物料名称
化学式
相对密度
引燃温度
(℃)
爆炸极限(V%)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甲烷
CH4
0.55
537
5.3
14
5.1
61
乙烷
C2H6
1.03
515
3.0
12.5
3.0
66
丙烷
C3H8
1.50
466
2.2
9.5
2.3
55
丁烷
C4H10
2.00
405
1.9
8.5
1.8
49
戊烷
C5H12
2.48
309
1.4
8.0
1.8
49
由表中可以看出,天然气各主要组分的燃点、爆炸下限都很低,爆炸范围也很宽。
如有泄漏,即会散布于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一旦有明火接触,则会出现燃烧或爆炸。
天然气中70%-90%以上为甲烷。
3、甲烷的主要危险特性如下:
[一、标识]
中文名:
甲烷英文名:
Methane
分子式:
CH4相对分子质量:
16.05
危规号:
21007,21008UN.No.:
1972
[二、理化特性]
熔点:
-182.5℃沸点:
-161.5℃
临界温度:
-82.6℃临界压力:
4.59Mpa
相对密度[水=1]:
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
0.55
外观性状:
常态为无色无臭的气体,能被液化和固化;能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易燃,燃烧温度可达1950℃。
三、危险特性]
闪点:
-188℃爆炸极限:
5.3%~15%引燃温度:
538℃
最小点火能:
0.28mJ燃烧热:
889.5kJ/mol
最大爆炸压力:
0.717Mpa
与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爆炸或燃烧,流动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火灾爆炸危险性大。
四、事故处置]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静电防护服。
切断气源,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消防措施:
对于因泄漏引起的燃烧,应立即切断气源,如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扑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对周围设施可喷水降温。
健康危害及急救措施:
本品气体浓度高时可窒息,极高浓度时有生命危险。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五、储运措施]
密闭输送,管道和设施应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损坏和泄漏;装设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易泄漏地点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
二、干气
1、组分
干气主要由C1和C2组份组成,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等,另含有微量的硫化物。
2、火灾爆炸特性
爆炸极限(V%)1.3%~6.75%,火灾危险类别甲A类,干气易于泄漏、扩散,与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
流动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火灾爆炸危险性大。
3、窒息性
空气中浓度过高时,能使人窒息。
急性中毒时,可有头痛、头晕、呕吐、乏力甚至昏迷。
尚可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行性失语及偏瘫。
长期接触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
4、储运及处置措施
见甲烷的主要危险特性。
三、液化石油气
1、组分
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为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2、火灾爆炸特性
极易燃,闪点低、爆炸范围宽,爆炸下限低,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液化气的主要危险特性如下:
一、标识]
中文名:
石油气[液化气]别名:
液烃石油气
英文名:
liquefiedpetroleumgas;Compressedpetroleumgas
危规号:
21053UN.No.:
1075
二、理化特性]
外观性状: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
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也用作燃料。
三、危险特性]
闪点:
-74℃爆炸极限:
5%-33%引燃温度:
426℃-537℃
该物品闪点较低(-74℃)
①常温下易气化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低于-50℃,因此它在常温常压下易气化,气化时吸收周围大量热量,易造成人员冻伤。
1L液化石油气可气化成250~350L,而且比空气重1.5~2.0倍。
由于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所以外漏时常常滞留聚集在地面下的空隙及地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吹散,即使在平地上,也能顺风沿地面飘流到远处而不易逸散到空中。
因此,在储存、灌装、运输、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远处的明火也能将逸散的石油气点燃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②受热易膨胀
液化石油气受热时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大。
其体胀系数在15℃时,丙烷为0.0036,丁烷为0.00212,丙烯为0.00294,丁烯为0.00203,相当于水的10~16倍。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大约温度每升高1℃,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02~0.03MPa。
据实验,规定灌装量为15kg的钢瓶,超装1.5kg,在35℃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40C时就有可能引起瓶体爆炸;若超量灌装2.5kg,在20℃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25℃时就可能使钢瓶爆炸。
③流动易带电
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Ω⋅cm,导电性较差,在流动、过滤、混合、喷雾、喷射、冲洗、加注、晃动等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荷。
若静电荷的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泄漏速度,则会造成静电荷的积聚。
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的能量大于可燃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发油气爆炸事故。
实验证明,液化石油气喷出时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9000V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气体中常含有液体或固体杂质,在高速喷出时与管口、喷嘴或破损处产生强烈摩擦所致。
液化石油气中含液体和固体杂质愈多,在管道中流速愈快,产生的静电荷也就愈多。
据测试,静电电压在350~450V时所产生的放电火花就可使液化气点燃或点爆。
在装卸、储运作业过程中,都存在静电积聚的危险,自身或与管道、容器、油泵、过滤介质以及与水、杂质、空气等发生碰撞、擦磨,特别是输送速度过快,都可能造成静电积累,若防静电措施不好,积聚的静电荷放电能量大于可燃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易燃易爆物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火灾事故。
④遇火易燃爆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为2%~10%,自燃点约为446~480℃,最小引燃(爆)能量约为0.26mJ。
就是说,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处于2%~10%的范围内,只要受到0.26mJ点火能量的作用或受到446~480℃点火源的作用即能起火燃烧或爆炸。
1kg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4%(化学计量浓度)时,能形成12.5m3的爆炸性混合气,爆速可达2000~3000m/s,爆炸威力相当于10~20kg梯恩梯爆炸的当量。
在标准状况下,1m3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30m3的空气,产生100760kJ的热量,形成2100℃的火焰温度。
可见,液化石油气一旦燃爆,将会造成严重危害。
⑤含硫有腐蚀性
液化石油气中大都含有不等量的微量硫化氢,硫化氢对容器设备内壁有腐蚀作用,含量愈高,腐蚀作用愈强。
据测定,民用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对钢瓶的内腐蚀速度可高达0.lmm/年。
液化石油气容器是一种受压容器,内腐蚀可使容器壁变薄,降低容器的耐压强度,缩短容器的使用年限,导致容器穿孔漏气或爆裂,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同时,容器内壁因受硫化氢的腐蚀作用会生成硫化铁粉末,附着在容器壁上或沉积于器底部,随残液倒出,遇空气还有生热引起自燃的危险。
[四、事故处置]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严格限制出入,切断一切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沟槽或孔洞,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燃烧的气体,同时喷水冷却罐体。
可用的灭火剂为雾状水、二氧化碳、泡沫。
健康危害及急救措施:
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上。
本品可致冻伤。
长期接触低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等症状,情绪不稳定,植物神经紊乱。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五、储运措施]
储存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罐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泄漏时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丙烷与液化气及相似,参照液化气管理、处置。
四、凝析油
1、组分
组分主要为C5-C12,20℃工况条件下密度小于0.82g/cm3。
2、凝析油危险特性
物料名称
爆炸极限V%
闪点℃
自燃温度℃
火灾危险性分类
性质
凝析油
1.1~8.7
-2
482~632
甲B
易燃
凝析油为甲B类火灾危险性液体,各组分闪点低,爆炸下限低。
装车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易燃介质蒸汽从槽车的口或接管处溢出,会在整个环境中形成爆炸性气体云团,一遇明火就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如果装车过程中不慎冒罐,大量的凝析油外溢,并随意流淌,便在大范围内形成易燃易爆环境,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
易积聚静电
油品导电性较差,在流动、过滤、混合、喷雾、喷射、冲洗、加注、晃动等过程中会产生静电荷。
若静电荷的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泄漏速度,则会造成静电荷的积聚。
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的能量大于可燃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发油气爆炸事故。
在油品的装卸、储运作业过程中,都存在静电积聚的危险,油品自身或与管道、容器、油泵、过滤介质以及与水、杂质、空气等发生碰撞、擦磨,特别是输送速度过快,都可能造成静电积累,若防静电措施不好,积聚的静电荷放电能量大于可燃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易燃易爆物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爆炸、火灾事故。
凝析油有一定的毒性,主要吸收途径为皮肤接触,长期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并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3、处置措施
(1)凝析油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经变色或者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现场人员要立即撤离,可用灭火剂有: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可用水冷却周围设备。
(2)凝析油吸入急救
皮肤接触:
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者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
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或人工呼吸,并就医治疗,食入:
饮足量温水,呕吐,并立即就医治疗。
(3)凝析油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到安全区,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排水系统。
(4)凝析油防护工程控制与个体防护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工作场所采用巡检方式。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
戴耐油手套。
4、凝析油储运
储罐区要有禁火标志和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要注意流速,不超过3m/s,设置静电接地。
五、轻油(混烃)
1、组分
主要组分为C5-C10。
2、火灾爆炸特性
物料名称
爆炸极限V%
闪点℃
自燃温度℃
火灾危险性分类
性质
轻油
5~14
482~632
甲B
易燃
轻油为甲B类火灾危险液体,闪点低,爆炸下限低;轻油一旦泄漏汽化较快,快速扩散,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自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3、处置措施和储运
与凝析油相同。
六、导热油
使用的导热油具有低蒸汽压、低粘度的高质量矿物油,闪点(闭口)为210℃,燃点243℃,自燃点350℃。
导热油使用温度在280℃以上,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泄漏,遇点火源会发生燃烧,也可能因飞溅造成人员烫伤。
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分解,应定期检测导热油的物化性质并更换导热油。
热油炉系统在大修或更换新油时,应用清洗剂清洗炉内的油垢和残炭。
导热油内的水分和循环系统的气体是影响导热油系统稳定使用的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应排除杂质和水分,热油炉系统内,要设置高位排气,低位排污设施,并定期排放。
不同类型的导热油混合使用,须经混合试验并出示确认安全可靠证明后方可使用。
导热油系统应采取隔温措施,避免触碰。
系统发生泄漏及整改漏点时要注意避开可能的泄漏方向,人员必须采取防烫伤防护措施。
发生烫伤事故,应立即用凉水冲洗或冷敷,送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导热油为可燃液体,温度如在燃点以上,一旦泄漏会立即燃烧,此类火灾如不能很快控制泄漏物,燃烧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只有在介质温度降到燃点以下才能制止燃烧。
所以,控制此类火灾的关键是快速降温。
导热油高温运行过程中会分解产生一些易燃易爆气体,在系统内已进入大量空气的情况下,动火时也要防范火灾、爆炸事故。
七、甲醇
1、用途
为防范介质形成水化物,堵塞管线,使用甲醇;甲醇主要用于化工等。
2、主要危险特性
甲醇为无色澄清液体,易燃,有刺激性气味。
爆炸下限低、易燃烧、蒸汽易爆炸,有毒。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一、标识]
中文名:
甲醇别名:
木酒精英文名:
Methylalcohol
分子式:
CH4O相对分子质量:
32.04
危规号:
32058UN.No.:
1230
[二、理化特性]
沸点:
64.8℃熔点:
-97.8℃
临界温度:
240℃临界压力:
7.95Mpa
相对密度[水=1]:
0.79相对密度[空气=1]:
1.11
饱和蒸气压:
13.33kPa(21.2℃)
外观性状: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能溶于水、醇、醚;有毒,对眼睛有影响,严重时可致失明,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TWA)为25毫克/米3。
[三、危险特性]
爆炸极限:
5.5%~44.0%最小点火能:
0.215Mj
引燃温度:
385℃闪点:
11℃
燃烧热:
727.0kJ/mol自燃点:
385℃
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与铬酸、高氯酸等反应剧烈,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四、事故处置]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静电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可用砂土进行混合吸收,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处理。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消防措施:
可用灭火剂包括抗溶性泡沫、1211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
健康危害及急救措施:
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可引起病变,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如果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如果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五、储运措施]
储存设施应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防止损坏和泄漏;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米/秒),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灌装时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口罩,防止中毒及影响视力;发现甲醇蒸气浓时,必须先进行通风。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六、防护措施 ]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七、理化性质]
熔点(℃):
-97.8 沸点(℃):
64.8 临界温度(℃):
240
相对密度(水=l):
0.79 相对密度(空气=1):
1.11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1.2℃)
燃烧热(kJ/mol):
727.0
溶解性:
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八、三甘醇
1、组成:
分子式(Formula):
C6H14O英文名:
Triethyleneglycol
分子量(MolecularWeight):
150.17
无色无臭有吸湿性粘稠液体
2、危险特性:
燃烧性:
可燃,爆炸极限(V%):
0.9%- 9.2%
与硫酸、异氰酸酯、高氯酸及强氧化剂不能配伍。
长时间或反复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神经系统损伤。
皮肤接触:
如果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污染部位。
如果化学品已浸透衣服,立即脱去衣服,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
眼睛接触,翻开上下眼睑,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清洗。
立即就医。
与这种化学品接触不要戴隐形眼睛。
吸入:
如果吸人大量的化学品,立即转移受害者至空气新鲜处。
如果呼吸停止,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休息。
立即就医。
食入:
如果化学品被吞下,立即就医。
可检测浓度下:
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
逃生:
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3、理化性质(PhysicalProperties)
沸点289.4℃相对密度(15℃)1.1274闪点330℃(闭杯)
燃点412.8℃蒸气压1Pa(20℃)
能与水、乙醇、苯、甲苯混溶,难溶于醚类,不溶于石油醚。
有吸湿性。
它具有与烷基相连的氧原子和羟基,因此具有醇和醚的性质。
用途(Useage)
用作溶剂、萃取剂、干燥剂
九、乙二醇
1、组成
中文名称乙二醇别名甘醇英文名称Ethyleneglycol
分子式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62.07
2、物理特性
熔点-13.2℃沸点:
197.5℃闪点:
110℃蒸汽压6.21kPa/20℃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20/4°C)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乙二醇常可代替甘油使用。
60%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C时结冰。
乙二醇水型防冻液的冰点值同乙二醇质量份数不成线性关系。
浓度在59%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59%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当浓度达到100%时,其冰点上升至-13℃。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树脂、增塑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
3、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属低毒类,人的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人经口,致死)。
国内未见相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因误报。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大鼠吸入12mg/m3(连续多次)八天后2/15只动物眼角膜混浊、失明;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9/28人出现短暂昏厥;人吸入40%乙二醇混合物加热至105℃反复吸入14/38人眼球震颤,5/38人淋巴细胞增多。
5、危险特性
可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燃烧时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
十、氮气
氮气 Nitrogen
一、主要组成与性状
分子式:
N2
危险性类别:
第2.2类 不燃气体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二、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危化品 特性 防范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