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报告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docx
- 文档编号:2865631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966.05KB
总结报告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docx
《总结报告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报告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结报告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概述
一、生理学(physiology):
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生理学的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划分:
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
三、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有生命的物体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研究构成动物(人体)各系统器官和不同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
各个器官、细胞的功能外在表现和内部机制
整体水平上各系统、器官、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部分的功能活动如何制约、相互协调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判断题---各个水平与包含内容是否一致)
细胞及分子水平:
细胞及其所含的物质分子(细胞生理学)
器官和系统水平:
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器官和系统生理学)
整体水平:
研究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协调的规律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按照进程划分为:
慢性实验:
在一段时间内在同一动物身上多次、重复地观察完整机体内某器官或生理指标变化,一般在清醒状态下进行。
急性实验:
急性实验就是对动物进行一次性实验,等实验结束后将动物处死(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二、急、慢性实验的优缺点★
优点:
慢性实验:
获得的结果较符合整体的生理功能活动
急性实验:
有利于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条件和对象简单、单纯
缺点:
慢性实验:
实验条件要求高、时间长,整体条件复杂,影响因素多,结果不易分析,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急性实验:
其特定条件不一定完全代表他们在整体条件下的活动情况,结果具有局限性
第三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四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metanbolism)、兴奋性(excitability)适应性(adaptability)、生殖(reproduction)
一、新陈代谢(★名词):
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新陈代谢:
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和能量代谢(能量的转换利用)
二、兴奋性
一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两种表现形式:
兴奋:
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的运动状态,或原有的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
由运动转为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三、适应性
适应:
机体按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的过程
适应性:
机体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体内各种活动,以适应变化的能力
适应:
生理适应、行为适应
四、生殖:
生物体繁殖后代、延续种系的一种特征性活动
繁殖:
无性繁殖、有性繁殖
第四节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和生物节律
一、内环境和稳态
1、内环境(★名词):
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
体液分布:
体液(60%)包含细胞内液(40%)和细胞外液(20%);细胞外液包含血浆(5%)组织液(14%)脑脊液和淋巴液(1%)★
2、稳态:
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因素(渗透压、温度、pH、化学组成)等的相对稳定。
稳态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固定状态,而是各种理化因素在变化中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相对恒定状态,例如体温的相对稳定;酸碱度的相对稳定。
生理意义: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生物节律(名词):
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按一定的时间规律周而复始的出现,就叫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就叫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存在的意义:
使机体对环境变化作出前瞻性主动适应,也是临床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手段之一。
4、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nervousregulation):
机体内许多生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填空)(神经中枢、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与生俱来的,其反射中枢基本上是在大脑皮层以下较低部位,反射弧比较固定,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条件反射:
后天获得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其建立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二、体液调节(humoralregulation)
定义:
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到达并作用于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的一种调节方式。
包含(激素:
内分泌细胞或内分泌腺分泌,如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特殊化学物质:
细胞因子、组胺、代谢产物: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CO、H+)
调节三种方式:
远距分泌:
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进入到血液循环,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靶细胞,来完成其调节作用
旁分泌和自分泌:
内分泌细胞分泌合成的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组织液,经扩散作用到达邻近的细胞后发挥特定的生理作用,称为旁分泌调节。
若这些激素或者化学物质又反馈作用于产生该激素或化学物质的细胞本身,就称为自分泌调节
神经分泌:
下丘脑内有一些细胞能合成激素,激素随神经轴突的轴浆流至末梢,由末梢释放入血,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体液调节的特点:
作用缓慢而持久,作用面较广泛,调节方式相对恒定,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和自身稳定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定义:
★某些细胞或组织器官凭借本身内在特性,而不依赖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内环境变化产生特定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特点:
调节强度较弱、影响范围小、且灵敏度较低、调节常局限于某些器官或组织细胞内
第六节自动控制系统
一、反馈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分类:
★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一)负反馈★(记住例子)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例如:
压力感受器反射;体温调节;血液内葡萄糖、Ca2+浓度等
生理意义:
负反馈可使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特点:
正常生理条件下,体内控制系统大多数程中的都是★负反馈控制系统
(二)正反馈★(记住例子)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同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例如:
排尿反射、血液凝固、正常分娩活动、膜去极化过程中Na+内流,及疾病时的恶性循环等等
生理意义:
保证某一功能活动按照一定的方向、顺序加速,直至完成特点:
★1、正常反馈的情况下,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刺激尿道感受器再生状态2、破坏系统的稳态或平衡
3、正常人体内、正反馈控制系统较少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功能:
屏障作用、半透膜特性、物质转运、跨膜信息传递、能量转换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1、(★填空或选择)基本结构(三层):
外致密带2.5nm中透明带2.5nm内致密带2.5nm
2、(★填空或选择)分子组成:
脂质、蛋白质、糖类
3、液态镶嵌模型:
细胞膜是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α-螺旋或球形蛋白。
(1)脂质成分:
所有的脂质分子都是双嗜性分子(★判断题)
(2)蛋白质:
(★分类依据:
蛋白质位置与结合程度)表面蛋白、整合蛋白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给出物质说明是那种转运方式)
细胞常见的物质转运方式:
单纯扩散、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一)单纯扩散(simplediffudion):
生物体内,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人体内单纯扩散的物质:
1、O2、CO2、N2、NH3、尿素、乙醇等:
既是水溶性又是脂溶性,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进行物质转运
2、水:
虽然是极性分子,但其相对分子质量极小,且不带电荷,因此也可以通过单纯扩散进行物质转运。
水分除可以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转运外,还可以通过水通道进行跨膜转运。
(二)易化扩散(★名词):
指非脂溶性物质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的方式: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和氨基酸是如何转运的)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又称为载体转运,是由细胞膜中的特殊载体蛋
白协助完成的。
体内由载体转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载体转运的特征:
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的特征:
①离子选择性②离子转运速度快③离子通道的门控(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④动力是电-化学梯度
通道阻断剂:
★(记住)河豚毒素可以阻断钠通道、四乙胺可以阻断钾通道
(二)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
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使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逆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
方式:
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
进行的必须条件
②避免细胞内钠的过度增高,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和形态。
当大量细胞外Na+进入膜内,由于渗透压的关系,必然会导致过多水分进入膜内,将引起细胞的肿胀和结构破坏。
③形成和保持细胞内外Na+、K+的不均匀分布,从而建立一种生理性势能储备。
2、继发性主动转运(★记住):
许多物质在主动转运过程中,并不直接消耗能量,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的浓度梯度中的势能完成物质的转运。
Na+的浓度梯度是钠泵分解ATP消耗能量所建立的,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转运过程称之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第二节:
一、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1、信号转导(★名词):
生物体外界及身体内部环境变化的信息(刺激信号),作用于细胞的特殊结构(通常指受体),通过一系列反应实现对细胞功能活动的调控,这个过程称为信号转导。
2、细胞外刺激信号:
物理、化学、生物信号
3、受体和配体(★记住概念)
受体:
是位于质膜或细胞内能与胞外信号物质结合并能引起特定生物效应的大分子物质。
配体:
能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物质,通常是体内的各种化学信号,如激素或神经递质等。
分类:
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酶活性的受体、通道偶联的受体、及核受体等。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征:
特异性、高亲和力、饱和性
二、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一)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信号分子:
★(名称及部位)
受体、G蛋白、G蛋白效应器——细胞膜
第二信使、蛋白激酶——胞浆内
(2)G蛋白(★特征)
1)静息时由α、β、γ三个亚单位组成;
2)存在2种形式:
非活性形式(结合GDP)活性形式(结合GTP)
3)可以被受体与配体的结合而激活
4)α亚单位具有与鸟甘酸的结合位点、与受体及效应蛋白的作用位点、GTP酶活性
(3)第二信使学说:
★(记)即胞外信号首先作用于膜受体,通过膜的信号转换过程,由此诱发细胞的各种反应。
以膜为界,将胞外的信号物质如激素或递质称为第一信使,而胞内的信号分子(如cAMP)称为第二信使。
(4)蛋白激酶类型: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酪氨酸蛋白激酶
(二)G蛋白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区分三种,记住第2、3种)
(1)受体—G蛋白—cAMP—PKA途径
(2)受体-G蛋白-DG/PKC途径和受体-G蛋白-IP3/Ca2+系统
(3)受体-G蛋白-离子通道途径
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的特征:
★
1简单快捷②配体是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③效应蛋白大多是转录因子,因而最终产生的生物学效应通常都是基因转录
三、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核受体★是指定位在细胞内包括位于胞质或胞核的一类受体,属于由激素调控的转录调节因子家族。
分区★:
N端区、铰链区、DNA结合区、激素结合区
大题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
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
答: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是指在信号转导的过程中,当配体与受体结合使受体活化后,都要与G蛋白(一组能与GTP结合的调节蛋白)相互作用,完成细胞内信号传递的一种途径。
包括三种方式
(1)受体—G蛋白—cAMP—PKA途径:
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了G蛋白,活化的G蛋白激活膜上G蛋白效应器,催化形成第二信使cAMP,然后激活蛋白激酶PKA,使蛋白质活化,诱发反应;
(2)受体-G蛋白-DG/PKC途径和受体-G蛋白-IP3/Ca2+系统:
激活另一种G蛋白,使膜上磷脂酶C(PLC)激活,水解二磷酸脂酰肌醇,生成IP3和DG,IP3激活Ca2+系统,DG激活PKC系统;(3)受体-G蛋白-离子通道途径:
直接或通过第二信使调节离子通道
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
1)α亚单位具有与鸟甘酸的结合位点、与受体及效应蛋白的作用位点、GTP酶活性的作用;2)G蛋白含有不同的类别,如激活作用、抑制作用、作用于磷脂酶C的蛋白;3)G蛋白在静息时由α、β、γ三个亚单位组成,而且与受体是分离的,此时处于非活性状态(结合GDP);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构型改变,变为活性状态(结合GTP),然后通过触发信号传递的同时,水解GTP,重新变为无活性状态。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RP)★(名词):
就是细胞在静息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
(习惯上以膜外电位为零时的膜内电位的数值来表示)
膜电位的状态:
极化、去极化、反极化、超极化、复极化
静息电位产生的条件:
★
1、静息时膜两侧离子的不平衡分布
2、静息时膜对离子通透性的不同
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的三要素★
1、K+在膜内外的不平衡分布及由此形成的电化学驱动力
2、膜对K+、Na+的相对通透性;也就是说静息电位是由EK和ENa综合作用的结果
3、钠泵的生电性作用
二、动作电位★(记住)以神经和骨骼肌为代表的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适当刺激后,其膜电位将发生短暂的、可扩步的电位变化,称之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特征:
1、全或无特性:
即动作电位要嘛不产生,要产生就是最大幅度;
2、可以进行不衰减的传导:
动作电位产生后会迅速的沿细胞膜传遍整个细胞,且传导过程中波形和幅度始终保持不变;
3、具有不应期:
一次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主要是在峰电位期间,细胞将失去对其它刺激的反应能力,这段时间成为不应期。
离子跨膜移动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电-化学驱动力
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或膜电导
三、离子的通透性(膜电导)的三个状态:
(★记住)
备用状态:
通道关闭、对离子不导通、可以感受刺激
激活状态:
通道开放,离子可由通道进行跨膜扩散
失活状态:
通道关闭、对离子不导通、不可感受刺激
四、阈电位与阈刺激★(记)
阈电位(TP):
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阈刺激:
能使细胞达到阈电位的刺激
能引起兴奋的最小强度称为阈强度
具有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只有阈刺激和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阈下刺激只能引起局部兴奋
神经冲动在有髓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是跳跃式的与无髓的不同。
局部兴奋:
阈下刺激会使少量Na+通道开放形成小幅度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兴奋
局部兴奋的特点:
刺激依赖性、电紧张性扩布、总和反应
五、
兴奋性:
细胞所具有的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可兴奋组织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细胞、肌细胞和一些腺细胞称作可兴奋细胞或可兴奋组织
相对不应期:
在绝对不应期之后,神经的兴奋性有所恢复,但要引起组织的再次兴奋,所用的刺激强度必须大于该神经的阈强度
绝对不应期:
在神经接受前一个刺激而兴奋时的一个短暂时期内,神经的兴奋性下降至零。
此时任何刺激均归于“无效”。
六、神经肌接头
神经-肌接头:
接头前膜、接头后膜、接头间隙
神经-肌接头的结构特征:
(1)在轴突末梢的轴浆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大量囊泡,囊泡内含有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2)接头后膜有规则的向细胞内嵌入,形成许多增厚的皱褶,可以增加后膜与前膜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兴奋的传递。
(3)接头后膜上存在N2型胆碱能受体,属通道耦联的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可与ACh特异性结合,并引起通道开放。
(4)终板膜上存在大量的胆碱脂酶,可水解ACh,使其失去活性。
七、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记很重要)
1)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接头前膜去极化,接头前膜上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
2)Ca2+由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进而使大量囊泡向接头前膜内侧移动,与前膜融合,并以出胞的方式使贮存在囊泡中的Ach分子释放
3)Ach分子通过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与膜上胆碱能受体结合,通道开放,使Na+,K+等离子通透性增高,通过跨膜移动,引起后膜去极化,出现终板电位。
4)再通过电紧张性扩布刺激周围肌膜上的电压门控Na2+开放,产生肌动作电位。
5)释放的Ach分子和在后膜上结合的Ach分子会迅速的被胆碱酯酶分解
八、肌管系统
肌小结:
肌原纤维上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区域,由中间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所组成。
肌管系统:
包绕在肌原纤维周围的模性管状结构,包括两套独立的管道系统,即横管系统和纵管系统。
横管系统:
又称为T管系统,与肌原纤维相垂直,由肌膜向内凹陷形成,与肌细胞外液相通。
纵管系统:
又称L管系统,即细胞内的肌质网,其与肌原纤维相平行,一般围绕每条肌原纤维,形成网状结构。
终池:
纵管系统在肌小结两端处扩大并吻合连接成小池状,称为终池
三联管结构:
每一横管与两侧肌小结的终池合称为三联管结构,是完成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
九、
等长收缩:
肌肉收缩过程中仅有张力的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
张力不变,仅有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成为等张收缩。
不完全强直收缩:
刺激频率达到一定程度、每一新的刺激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过程,则肌肉还未完成舒张又发生新的收缩,收缩的复合发生在舒张过程,描计的肌肉收缩曲线呈锯齿状。
完全强直收缩:
刺激频率增高到一定程度,使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
收缩期便开始新的收缩,收缩的复合发生在收缩过程,描计的肌肉收缩
曲线完全重叠,看不到锯齿状。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
大题2、从刺激运动神经开始到肌肉出现收缩,经历哪些生理过程?
(为什么出现收缩?
?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答:
1)肌肉的兴奋-耦联是指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的滑行为基础的机械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2)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内部;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纵管系统对Ca2+的释放和再聚集。
3)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传向细胞内,通过三联管结构,动作电位使邻近终池膜及肌质网膜上大量Ca2+通道开放,Ca2+释放到胞质中,使胞内浓度变大,触发肌丝滑行过程。
进而引起肌肉收缩。
第三章、血液
第一节
一、组成:
血浆+血细胞
二、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血细胞比容略小于红细胞比容)
三、分类:
盐析法: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血浆蛋白的生理意义:
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②运输脂溶性物质、激素、离子、维生素及代谢废物等低分子物质
③参与凝血、抗凝和纤溶等过程
④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
⑤营养功能
⑥缓冲功能
四、血量
循环血量:
人体和动物体内的血液通常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内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
贮备血量:
人体和动物体内的血液少部分滞留在肝、肺、脾(鱼类)、皮下静脉丛等贮血库中,称为贮备血量。
(判断题)一次失血≤10%全血量:
不损害正常生理活动,机体调节机制可进行代偿(恢复)
失血≥20%全血量:
代偿不能维持动脉血压,引起生理活动障碍
失血≥30%全血量:
危及生命
正常成年人:
红细胞>血液>血浆
四、血液粘滞性:
血液或血浆的粘滞性通常是指与水相比的相对粘滞性,是由于液体内部的分子摩擦形成的阻力,表现为流动缓慢、粘着的特性。
血液粘滞度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等渗溶液: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高渗溶液:
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低渗溶液:
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
等张溶液: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形态的溶液
六、血液的功能
1、运输功能2、缓冲功能3、调节体温4、参与生理性止血功能5、免疫功能
第二节
一、血细胞造血阶段
A、造血干细胞阶段B、造血祖细胞阶段C、前体细胞阶段
二、贫血(记住原因,学会区分)
贫血: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些理化、生物或药物等因素均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导致骨髓造血功能降低,血液中全血细胞减少
VitB12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四、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2、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称为可塑变形性
影响因素:
(出判断题)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比值越大,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也越大。
双凹圆碟形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远大于异常情况下出现的球形红细胞。
红细胞内的黏度:
黏度越大,变形能力越小。
当血红蛋白变性或浓度过高时,可使红细胞内黏度增加。
红细胞膜的弹性:
弹性降低,变形能力降低。
如衰老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3、血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能相当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其大小以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来表示。
红细胞沉降率:
抗凝血静置于一根细长的带有刻度的玻璃管中,以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五、红细胞叠连:
多个红细胞彼此较快地以凹面相连,形成一叠红细胞,称为红细胞叠连。
(肺结核、风湿热等病理条件下)(原因是血浆—判断题)
溶血:
在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低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膨胀并双侧凸起,当红细胞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时红细胞破裂,称为溶血
六、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1)运送O2和CO2
(2)缓冲pH
红细胞成熟因子------叶酸、维生素B12
造血部位:
成人骨髓,特别是扁骨、短骨、骨骺才具有造血功能。
七、
八、白细胞(区分各种功能)
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占得数目最多约为50%~70%
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有: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功能:
①吞噬消化作用②分泌功能③处理和提呈抗原④抗肿瘤作用:
名词:
化学趋化性:
在化学物质(细胞的降解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病毒、异物等)的吸引下,渗出的白细胞借助变形运动迁移到炎症区发挥作用;
九、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胸腺内分化成熟;参与细胞免疫,可长期对抗病毒、细菌、癌细胞的侵犯,且与器官移植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有关
B淋巴细胞:
骨髓内分化成熟;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受到抗原刺激时转化为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自然杀伤(NK)细胞:
直接从骨髓中衍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
十、血小板的来源:
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形成的小块胞质。
区分粘附和聚集:
粘附:
指血小板黏着在非血小板表面
聚集:
血小板之间相互粘附
第三节、
大题3.1、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
?
生理性止血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的现象。
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1)首先是受损伤局部及附近的血管收缩,若损伤不大,可使血管破口封闭。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除损伤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外,还有损伤处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粘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一些缩血管物质,如5-羟色胺,血栓烷A2、内皮素等使血管收缩;
2)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组织而激活血小板,使血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总结报告 生理学 重点 知识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