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协同与协同知识管理理论.docx
- 文档编号:28654533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09.43KB
知识协同与协同知识管理理论.docx
《知识协同与协同知识管理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协同与协同知识管理理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协同与协同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协同与协同知识管理理论(第三代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的发展
知识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知识管理活动不仅仅涉及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还包含越来越广泛的外延。
有人认为“知识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Rickson,佃76),但较为公认的是,佃86年苏黎世国际劳工组织(ILO)会议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识管理”一词⑴。
用“知识管理”一词来形容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并阐明知识管理,最早始于美国的管理大师彼得・德
鲁克(PeterF.Drucker)。
早期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围绕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展开的。
理论研究与组织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从探讨信息技术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现有的知识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的。
20世纪70-80年代,一些大型的企业开始关注知识管理的实践。
佃75年,
ChaparralSteel公司开始关注知识的管理并以此来确保其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佃80年,DEC公司采用大型知识库支持其结构化工程和销售活动;随后,ArthurD.Little公司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其商业和政府客户开发了面向知识的系统(KBS),USAA用KBS将专家的知识传递给使用者。
佃85年,保尔•斯特拉斯曼的《信息盈利》一书,使人明白了知识是可以鉴别和度量的,企业的管理者们认识到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许多知名的公司也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
美国学者彼得•圣吉(PeterM.Seng®在《第五项修炼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系统方法;日本的野中郁次郎
(IkujiroNonaka)在其《知识创造公司》中,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螺旋模型等。
同时,IBM、惠普、施乐等国际知名公司也开始实施其知识管理计划。
但是,前期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过多地强调“以信息为中心”、以竞争战略理论、核心竞争理论和信息管理等理论为依据,使用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如何收集处理信息以构建核心竞争力和保持战略竞争优势。
大部分知识管理实践忽视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于隐性知识的创造、共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以及相关的组织结构、实施模式、人员激励、组织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仍然较缺乏。
在这种背景下,逐渐产生和发展出了第二代知识管理(SecondGenerationKnowledgeManagementSGKM)的概念。
第二代知识管理的概念是MarkW.McElroy在他的《第二代知识管理》一文中明确提出的。
他认为,不像第一代知识管理一一好像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第二代知识管理更考虑了人力资源和过程的主动性,第二代知识管理更多地考虑了人力资源和过程的主动性,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知识生命周期、知识过程、知识规律、知识结构、嵌套的知识域,组织学习和复杂性理论等几个方面⑴。
IlkkaTuomi提出知识管理将从第二代进入第三代。
认为第一代知识管理是以数据信息的存储和获取为核心的;现阶段的第二代知识管理提出了隐性知识、组织学习、情景嵌套式知识和实践社区的概念,并且从实践的角度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组织改变过程,其中管理措施、评价系统内容管理等是共同发展的;而第三代知识管理则强调“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强调知识表示不再是静态的数据库,而是动态的、支持灵活有效思考的,强调把边界知识作为处理的重点,注重跨组织的学习和知识创新过程⑵。
此外,KostasMetaxiotis等也提出知识管理的三代划分:
20世纪70-80年代是关注个人知识的第一代知识管理,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关注群体知识的第二代知识管理,而未来的第三代知识管理将更加紧密地与企业战略、流程结合,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和动力[3]。
并提出第三代知识管理的研究方向:
建立评价知识管理框架、方法、知识评估系统和智力资本的标准;分析知识管理系统的投资和成本;利用新技术促进显性知识共享;在其它社会组织中应用知识管理。
可以看出,上述几位学者关于知识管理发展阶段的认识存在异曲同工之处,都把不同组织、主体间的知识协同作为知识管理的最新发展阶段。
一、协同化是组织进化的重要趋势
第一次协同化浪潮:
20世纪60-70年代,以哈肯创立协同学为里程碑;
第二次协同化浪潮:
20世纪80-90年代,以战略协同为目标;
第三次协同化浪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环境下的全方位协同,既包
括传统资源的协同,也包括业务流程的协同、信息和知识协同等。
二、知识协同是组织实现竞争优势的必然途径
1、知识协同是知识管理的必然趋势
2、知识协同是创造新知识的必然途径
3、知识协同是激活知识资源的重要手段
三、协同知识管理的内涵
罗炜等提出了协同知识管理(CollaborativeKnowledgeManagementCKM)的概念,即在广义企业范围内,通过将知识共享嵌入到业务过程中去管理市场环境,以及产品、过程和资源等业务发生的变化,以增强广义企业的柔性,并提高决策质量。
这里与知识管理的概念相一致⑴。
2005年度蓝泰管理报告中,认为协同知识管理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有机结合,由目标链、结构链、过程链、平台链有机构成,从理念与文化、组织扁平化、执行、过程控制及方法体系、知识门户四个方面为客户提供管理思想、咨询服务(培训)、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协同知识管理以组织成长观、人本发展观、知识创新与组织学习观为基石,以实现知识型组织为最终目标。
这种知识型组织将以知识为基础,以智慧为核心,以人为目的,通过团队协作实现组织的持续创新和健康成长。
侯巍巍提出,协同知识管理是从企业组织整体战略角度出发,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把企业成员的工作、学习、沟通、决策和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结合的一种信息化管理方法。
它以知识和流程为主线,把知识采集、知识创造、知识分享融合到企业的日常流程运转中,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员工的能力提升提供一个公共的平台⑶。
胡昌平、晏浩认为,协同知识管理就是连接组织内部各个部门或人员,整合组织内部知识资源,协调组织内部各类系统,使其保持长期合作性,促进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使知识管理各个环节都能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去运作。
其具体内容应包括:
目标协同、技术协同、资源协同。
面向协同知识管
理的内容与目标要求,按照企业知识流动的特点,构建了协同知识管理模型。
沈丽宁认为,企业协同知识管理是从企业组织整体的战略角度出发,把企业内部各部门或人员连接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把企业成员的工作、学习、
沟通、决策协同在一起,并实现和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结合的一种信息化管理方法。
它以知识和流程为主线,把知识采集、知识创造、知识共享融合到企业的日常流程运转中。
协同的本质就是打破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的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共同的目标。
协同要素是企业内部开展知识交流和共享的保证,是协同的支撑。
主要有人力协同、技术协同、资源协同和流程协同四个要素,围绕企业协同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构建战略四边形,推动知识管理的良性循环。
其中人员、技术、资源和流程分别是协同知识管理的主体、手段、对象和过程⑴。
四、知识协同的内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本和核心竞争力。
与传统的协同过程不同,面向知识的协同过程以知识为核心,目的是最优地利用知识资源。
Karlenzig将知识协同定义为:
它是一种组织战略方法,可以动态集结内部和外部系统、商业过程、技术和关系(社区、客户、伙伴、供应商),以最大化商业
绩效。
Karlenzig指出:
知识协同不应被限制在单一公司的围墙里。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知识协同的概念,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1)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角度认识知识协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著名的复杂科学研究基地圣菲研究所(SFI)的科学家霍兰开始建立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其基本思想是: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在这种理论中,系统的成员成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简称为主体。
主体与环境的反复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与积累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使系统演变和进化。
凯
瑟琳M•埃森哈特和D•查尔斯盖鲁尼克认为知识协同(KnowledgeSynergy系统是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各业务单元之间的联系是暂时而且变动的,他们称之为“维可牢组织(VelcroOrganization),各业务单元之间的知识协同效应是在企业管理者规定的背景和环境下自然涌现的。
(2)从协同工作角度认识知识协同。
Robin等对协同设计过程的协同知识进行了形式化定义,并重点研究了协同过程中的知识交换与共享⑴。
Samaddar
指出知识创新是一项高成本活动,通过协同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创新,并对主从关系知识协同进行了数量建模和分析oLin提出了一个面向标准语义网语言的MSE本体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和多学科设计团队之间进行知识交流与交换[3]oMcKelvey和Almb将知识协同定义为一种“活动”⑷,如协作开发、协同
著作和协同研发等,在活动中参与各方都积极投入知识创新中,在合作协议或合作结果中,这些活动的成果是“可见的”,如专利或科学论文等。
倪颖杰、许建新、恒永兴认为,知识协同就是用团队和企业的知识来协同企业的工艺设计过程,它强调“知识”反映了经济环境和企业竞争的焦点,而“协同”则代表了企业的工作模式o知识协同就是通过对团队和企业战略性资源一一知识的运用,促进协同企业间以及协同企业内部的工作,提高企业自身以及协同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强调优化动态联盟内协同的企业间以及协同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
上述知识协同概念主要强调利用多方面的知识来支持某一方面的工作和决策。
(3)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认识知识协同。
Anklam指出协同是知识管理的发
展趋势,并将以知识协同为标志的知识管理新的发展阶段称为第三代知识管理⑹。
Leijen和Baets在研究知识密集型流程再造问题时,进一步研究了多代理间知识协同问题⑺,认为知识协同是一个知识请求者首先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解决某个问题,而另一个知识提供者恰好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共识,贝U可以整合双方的知识,以弥补知识请求者的知识需求,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陈昆玉和陈昆琼认为知识协同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思想之一,其目的在于获得“1+1>2的知识协同效应,并对企业知识协同的分类组合及运作机理进行了分析⑴o指出企业知识协同就是指企业通过整合组织的内外部知识资源,使
组织学习、利用和创造知识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
车阿大、林志航和高国军认为,知识协同处理就是权衡、综合各个知识源对某一个
问题的看法,最终产生一种能代表全体知识源的统一看法。
张中会、屈慧琼和
万建军认为,知识协同指通过整合组织的内外部知识资源,使组织学习、利用和创造知识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部分总和的效应。
简而言之,就是去挖掘信息之间的一种关联,更好地整合各种信息,把它们变成一种可再利用的知识⑻<
上述知识协同概念主要强调知识的共享、创造和整合,与知识管理的概念比较接近。
目前,有关知识协同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发展之中,知识协同的概念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和解释。
由于知识协同的理论基础涉及知识系统工程学和协同
学等有关理论,知识协同的过程就是系统实现1+1>2的效应涌现过程。
樊治平
等面向知识系统的角度,从知识活动过程来考虑知识协同的定义,认为知识协同是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由多个拥有知识资源的行为主体(组织、团队、个人)协同参与的知识活动过程,是组织优化整合知识资源的管理模式和战略手段⑷
为更形象地说明知识协同概念,进一步描述了知识协同的概念模型,如图1。
图1知识协同的概念模型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
资料来源:
樊治平,冯博,俞竹超•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管理,2007(11):
85-92
五、协同知识管理和知识协同的异同
从上述文献综述情况看,目前,有关协同知识管理和知识协同的研究文献并不十分丰富,尤其缺乏被普遍认可的观点,而且,这两个概念界定上还存在较大争议。
国内外学者使用较多的是“知识协同”这一概念,并且是由国外学者首先提出的“知识协同”概念;“协同知识管理”主要是国内学术界的提法,国外学者使用较少。
可以认为,两者都是在知识管理和协同工程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的管理思想,都应该属于第三代知识管理的范畴,在很多方面两者是类似的。
相对而言,知识协同更多表现为一种管理理念,是在概念层面上对新阶段知识管理的抽象,而协同知识管理更多表现为这种理念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或者说是一种实现途径和手段。
六、基于知识共享的协同系统
当前协作系统对知识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
张成洪等提出了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框架,但其知识框架是集中式结构,缺少对协同环境的动态和开放性的有效支持,难以适应大规模的虚拟组织环境下的知识共享⑴。
王忠群、谢晓东认为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的关键是提供一个强大的语义模型作为支撑,同时,其动态和开放性要求提供灵活的系统体系结构和机制以便进行深层次的知识挖掘、共享和知识创新。
他们结合语义网技术,对虚拟组织中资源共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知识共享框架。
该框架采用了分层的体系结构,它一方面使得虚拟组织成员能够方便地共享异构知识、产生创新知识、实现互操作,为虚拟组织协同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得框架具有可扩展和灵活性,满足虚拟组织的动态变化需求,最终实现虚拟组织成员相互协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以期获得组织联盟的最大利益。
为了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在网络协同系统中,信息的存储、传输以及应用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对信息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刘海学等按照信息理解与信息服务的层次性,设计了一个基于知识共享的协同系统理论框架,将知识共享和协同理论中诸要素归纳起来,如图2所示。
在图2中不
同的协同实体之间通过协同信息的交换实现协同工作过程和知识共享。
由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多层抽象,使得描述不同层次信息的语义形式也形成一种层次化的结构体系,语义信息服务从逻辑上看,分为数据层、协同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四个层次,可以分别从这四个层次实现具有一定程度信息理解的知识共享和交换⑴。
图2基于知识共享的协同系统框架
资料来源:
刘海学等.基于知识共享的协同系统框架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技术,2006
(1):
4-6
李丹等认为,企业群的知识协同性是描述在知识的协同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企业群面向知识的战略、资源、过程、制度的内部协同及与群外竞争者、合作者的外部协同的过程。
企业群运作过程中,存在三类基本机制促进合作行为的发生,分别为权力机制、市场机制(知识需求导向机制)和信任机制。
面向知识合作层面,三类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约束或激励作用[2],他们构建了基于知识的协同系统模型。
七、知识协同的组织形式
知识协同具有丰富的组织形式,其包括协同团队、知识社区、知识联盟、知识创新型网络组织、虚拟团队等多种形式,知识协同是这些组织进行知识耦合与共享,实现有效的知识重用和快速的知识创新的最佳手段。
图3描述了知
识协同的一般组织模型。
知识协同团队是知识协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常常是构成知识社区、知识联盟和知识创新型网络组织的基本单元。
1)知识社区是人们进行信息互换、知识共享的一种非正式组织形式。
2)知识联盟常常是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企业通过结盟的方式实现知识共同创造或转移。
3)知识型网络组织是一种虚拟的组织形式,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连结多个组织,实现协作的知识创新。
图3知识协同的一般组织模型
八、知识协同模型的研究
知识协同模型研究,包括概念模型、过程模型和算法模型等,实现了知识协同的部分形式化、系统化描述。
九、知识协同技术的研究
主要是协同工作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于网络化的知识协同实践与发展提供了部分技术支撑。
Anklam指出知识协同的关键技术与工具是在线知识库、知识门户、WEB会
议系统、协同项目环境、个人信息交互专业指引工具等。
十、知识协同的应用
随着知识协同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知识协同也逐渐被应用到其他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协同设计。
zdrahal等研究了在钟表行业的不同设计阶段进行知识协同的问题。
指出机械设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活动。
设计有许多阶段组成,从需求到详细的规范。
由设计阶段到决策过程的转换是由通常可获得的领域知识、设计知识以及唯一的原始知识支持的,这些知识值得保存下来以备将来使用。
Hubka
V.和EderE.W.研究了工程设计中需要的设计知识的需求、范围和组织方式通过获取以前的设计模型,在修改后对知识进行重用。
虚拟企业。
Haake研究了虚拟企业之间如何通过知识共享、传递和捕获知识,帮助合作伙伴并且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文章指出,分布的团队必须形成相连的业务流程和实现知识共享。
新产品研发。
Manuel研究了药品发明和研发项目中科学家之间的远程同步协同问题。
通过软件开发,实现不同科学家间的可视并共享数据,这些通过时
时使用标准的内外部网络资源来完成
知识创新。
Oliveira等提出了一个科学的知识管理环境,在此环境中,研究人员可以共享他们的数据、以前的经验、想法并可获得必要的信息去执行任务,作决策,与其他人员协作并传播知识。
供应链。
刘勇军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供应链知识协同思想体系框架,并给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供应链知识协同实现方法,指出供应链上的知识交流可以借助于知识节点和弧两类对象进行抽象表示,可以揭示出供应链协同的知识流。
目前,知识协同应用主要集中在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协同设计和协同工作方面。
国内研究侧重于基于知识的协同工作,偏重于技术;国外对基于知识的协同工作研究集中在知识协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上,偏重于实践应用。
国外的知识协同研究大多有研究的行业背景和实施的案例。
从整体上看,关于知识协同的管理问题的研究还尚属于一个崭新的课题。
上述研究表明,知识协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文献的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分散,研究视角也有局限,应用领域偏重于信息技术,尚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因此,由于知识协同理论与方法不够完善,从而无法指导企业的知识协同运作与实践。
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充分显示了其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说明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协同 管理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