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得病.docx
- 文档编号:28648395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91KB
人为什么会得病.docx
《人为什么会得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为什么会得病.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为什么会得病
人为什么会得病?
看小儿歌
小儿有病令人怜,全仗医生仔细观。
令人抱出光明处,先将面部用心看。
额属心兮颏属肾,左肝右肺两腮前。
鼻乃脾经为主宰,五经辨色要心虔。
白者气虚黄有积,赤者为热青主寒。
鼻塞声重伤风重,眼下青色主饮痰。
口唇赤白阴阳判,赤者胃热白者寒。
虫积唇内生白点,疳气鼻燥体态干。
有痛啼哭总不止,有积襁褓不耐烦。
抱出贪凉欲赴冷,此乃内热使之然。
若是当风即畏缩,必是伤风与阴寒。
鼻冷疮疹耳冷热,遍身发热是风寒。
手足心热口发渴,纹沉食积是真诠。
若是下午手心热,阴虚盗汗夜生烦。
倘若手指稍头冷,便是惊风一例看。
只有中间一指热,小儿一定是伤寒。
中指微微独自冷,定然麻痘恐相缠。
复看指纹记歌诀,浮沉色气审的端。
要看指纹风气命,三关内推细心研。
三关寅卯辰部位,病之吉凶在此间。
初起风关病无碍,气关纹现恐缠绵。
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命难全。
指纹何故浮然样,邪在皮肤病易蠲。
忽而关纹沉沉状,已知入里病盘旋。
身安脉纹红黄色,紫脉为热红伤寒。
青主惊风白疳疾,三关见黑命恐难。
伤食弯外青兼紫,脉纹弯内是风寒。
腹痛纹入掌中里,色淡气弱禀先天。
关纹滞涩皆因积,邪遏阴营卫气连。
食郁中焦风热炽,不行推荡病何迁。
复诊掌后关中脉,浮沉迟数审的端。
七至八至为数热,四至五至为迟寒。
浮脉主表病在外,沉脉主里病内潜。
数脉六至腑有热,迟脉三至主脏寒。
浮而有力风与热,无力气需宜培元。
沉而有力痰食积,沉而无力气滞间。
迟而有力痛难禁,迟而无力是虚寒。
数而有力本实热,无力疮疡恐熬煎。
若要分别阴阳证,气息冷热用手探。
口中气热小便赤,舌黑必燥下为先。
气微便清手足冷,参芪桂附妙如仙。
再看胸腹坚与软,虚实此中可细参。
脾胃本虚中气弱,四君六君选用焉。
此是儿科真妙诀,神而明之世称贤。
陈飞霞云:
小儿指教,但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用之不尽矣。
第一章中医摄生
第一节、人为什么会得病
人为什么会得病?
《内经》岐伯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然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疾病。
若起居无节,酒色过度,可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各种疾病。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才是长生之法。
病是自家生,由于社会、家庭、工作原因;自然环境;遗传因素;劳逸失度;饮食卫生;七情与六淫不及或太过,都是重要致病因素。
以七情与六淫不及或太过致病为例;
一、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
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
七情致病,可分内因致病和外因发病两个方面。
内因致情志病以神伤,脏、精、气、血、阴、阳亏虚,恶梦惊骇,郁邪内扰发病。
外因诱发情志病以情绪刺激,六淫内扰,环境变迁,劳伤,跌扑损伤等扰乱神府,发生情志病变。
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发病,极其广泛;七情外发,首先扰乱气机;七情内发,精气先虚;七情发病,首伤属脏;有反复性;有兼夹性;有周期性;与气候相关;有传变规律;淫情交错;郁情不离;加重痼疾;疠害危笃。
七情调摄,古今养生家和医家都非常重视对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的调摄,以此作为健身益寿或治疗疾病、促进药效的手段。
《内经》总结出“恬淡虚无”的调摄法,指出人们若能保持愉悦安静,虚怀若谷的精神面貌,遇到意外事件能正确处理,自解、自语、自悟,才能颐养真气,却病增寿。
内因致情志病;
1.神伤神来源于父母之精的交合。
当胚胎形成,生命之神也就开始孕育,藏于脑中,靠后天饮食营养物质不断地滋养,因而保持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状态。
《黄帝内经》将神分属五类,所谓神、魂、魄、意、志,在名称上有所不同,实际上都是神的类属。
若脏、精、气、血、阴、阳亏虚,不能上营于脑,供神明之用则神虚,神虚则病发情志病变。
“神虚则心志颠倒。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又如情志刺激,亦首伤神府,发生病变的说法。
“思则心气上通于囱,脑髓实则思易得,过思则心火烁脑”,“喜怒哀乐则神虚”。
指出情志发病与神府密切相关。
2.脏虚五脏储藏精气,上濡神府,化为五志。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五脏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精气的储藏和情志变化。
“五脏皆小者,少病,若燋心,大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
”又说:
“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
”从生理上指出了情志由五脏精气化生,五脏大小高低与情志病密切相关。
3.精亏人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是人体神志生成和情志变化的重要物质。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指出精是神志的生成物质,神是由精气反映出来的。
精气不足则神失滋养,五神失藏,则易出现“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等精气亏虚所致情志病变。
4.气虚气是神的生成物质,直接关系着情志生成和情志变化。
“气乃脏腑之大经,为动静之主,故曰神机。
”“气者,精神之根蒂也。
”气盛气衰都直接反映在情志变化上,如心气不足,心神失藏,多表现神志恍惚、悲伤;心气实则神气内动,多表现无故喜笑等。
若肝气不足,肝魂失藏多表现疲乏无力,善惊易恐;若肝气实则肝气内动,肝魂不宁,多表现急躁易怒等。
“今时之人,逆于生乐,起居无节……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这里明确指出,把妄作妄为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五十岁就已显得很衰老了。
所谓妄作妄为,是指错误的生活方式,它包括范围很广,如劳伤过度,房劳过度,过于安逸等等。
更重要的是现代人条件好起来了,房劳肯定随之增加,而容易过度。
过早的性行为,早孕、多产都直接消耗真“水(精)”,也就是消耗了属于“水(精)”的最精华物质,于是人体属于“水(精)”的功能就会降低。
这个真水如果不是通过房劳而消耗,就会部分转化为“火(气)”去加强心脏的功能,心脏的功能得到加强,全身各处能得到充足的能量,人就不容易生病。
实际上完成生育后,对于养生来说,房劳就可免。
现代医学主张节止房劳,这是有道理的。
这个世界物质太丰富了,人的欲望往往比较强烈,难以自制,但是人的欲望多,同样消耗人体中属于“水(精)”的精华物质,精神耗散。
男子泄精会没有力气,因身体之精华的耗损,没精可以化气,所以产生不了力量;女人在行房事时,或排卵期,会分泌黏性的液体,乃为身体营养的精华。
养生家把情绪调节作为治病的良药。
医家更重视调节情志,将七情调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预防和治疗虚劳大病的根本之点。
大凡病原七情而起,仍须以七情胜服化制以调之。
二、六淫致病
六淫之一,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亦均可发生,中医学认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从而产生外风病证。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
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六淫之二;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防寒保暖不够,则常易感受寒邪。
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六淫之三;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
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多挟湿,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六淫之四;湿为长夏主气。
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
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
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
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
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则易形成湿浊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六淫之五;燥为秋季主气。
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
燥邪外感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
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凉燥病证。
六淫之六;火热为阳盛之气所化,故火与温热常可混称。
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的病邪;而火则常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等病变。
火热为病亦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之侵袭;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成。
此外,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热亢盛除可见血热或动血症状外,尚可见火邪扰心的神志不安,烦躁,或谵妄发狂,或昏迷等症。
人为什么会得病,生活中以七情与六淫致病为主。
但是,人的生老病死又是天经地义的事,病与死没有富贵贫贱之分。
岐伯曰:
女子七岁。
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
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
中医学在对衰老、疾病原因的认识上,除了七情太过、六淫致病之外。
三元理论认为:
“疾病万千,不离三元。
何谓三元?
毒郁虚”。
三元医学理论认识疾病,认为世界的万千疾病的病因、病机、辩证、治疗,不离三个字:
“毒郁虚”。
毒就是有热了,上火了,血热了,湿热,伤风、伤寒了。
有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造成身体的肿胀、渗出、疼痛和器官损害坏死变性的改变。
郁就是身体的各种不流行、不通畅、即郁滞不通。
包括气、血、痰、湿、食、水在体内造成的不畅或堵塞。
气滞则胀,血滞则青或疼痛,痰阻则难咯或出现神志病变,湿盛则沉重,食积则不消,或大便艰。
水停则胀如腹水。
虚就是不足,即气血阴阳的不足。
气虚无力,血虚则无华色,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世界的万千疾病,有毒了,不通了,虚弱不足了,除此三者,没有别的病。
无毒无虚腑脏经络通畅,则无病。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是中医医学的整体观念,治病时辨证论治,要分清毒郁虚。
整个自然界是一元,一元产生阴阳二气(即自然界相互对立又依存着的两种属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从阴阳的二元论到毒郁虚的三元论,才更适合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元论能统领疾病的各种辨证方法(阴阳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任何以一种辨证方法和其它辨证方法割裂开来,或者以一种经典理论(如六经辨证)来限制和阻止其它医学理论的发展,都是非常错误和不得人心的。
三元医学理论的毒郁虚之间,也存在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
也不能把毒郁虚完全割裂开来。
即毒中有郁有虚,郁中也有毒有虚,虚中也可以有毒有郁。
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三中有一,或者三中有二,才能完整系统的认识疾病。
中医重视脏腑功能和精气神的作用,又很强调阴阳协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肾阳亏虚、脾胃虚衰、心脏虚衰、肝脏衰惫、肺脏衰弱、精气衰竭、阴阳失调等等致病因素有关。
同时,病也是自己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将近一半的人有病时自己买药解决,有三分之一的人则根本不理会任何“小毛病”;许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些疾病被药物的缓解作用所掩盖而积累成大病;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塞几口已成为普遍现象;一部分人很少和家人交流,在缺乏交流、疏导和宣泄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群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上班时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办事外,几乎常年窝在空调房中。
“温室人”的自身机体调节和抗病能力多低下;睡眠时间不足的人经常不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另有好多人经常失眠;人每天使用电脑超过8小时。
过度使用和依赖电脑,除了辐射外,眼病、腰颈椎病、精神性疾病在办公室群体中十分普遍;三餐没有规律,有超过1/3的人不能保证按时进食三餐,确保三餐定时定量的人不满半数。
人的疾病多是由自己造成的,除了上面所讲应牢记之外,人生四惑(酒、色、财、气),酒可乱性;色为万恶之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百病生于气。
五劳(久坐、久视、久立、久卧、久行),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
病有四层,肌肤受邪;经络受邪;脏腑受邪;病入膏肓。
看来人的疾病不是好色便好酒,私心杂念从此起,一切外物俱能诱,诱出元神不当家,大病小病齐来找。
人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与死亡的一系列过程中,人类的机体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后,便逐渐进入衰老(或称衰退)的过程,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
怎样叫我们有限的生命得到应有健康与快乐?
此书会告诉你一种易想不到的答案。
我们要健康,我们要找回健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为 什么 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