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docx
- 文档编号:28644986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6.65KB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docx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2022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2022备考建议]
截至2017年,河南省高考已连续7年采用全国新课标卷(其中2013-2017年采用的是全国新课标I卷)。
因此,了解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的命题特点及我省考生的答题情况,将有助于2018年的语文高考备考。
1、精准落实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导向。
国务院2014年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中提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认真落实《实施意见》对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利用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
如作文题中,让考生从材料所给的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其所认识的中国,意在引导考生站在正确的立场,以正确的视角和方法来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
又如论述类文本阅读中,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阐述气候正义,引发考生对气候治理及其涉及的各类公平问题的思考,激发考生的法治意识、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
2、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彰显文化自信。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选文中体现了热爱知识、清廉正直、笃于亲情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古代诗歌阅读,选取了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借以强调中国选拔人才历来以德行为先的传统。
另外,文言文阅读题继续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舍弟献丑垂询内人等谦敬词在交际语境中的得体使用。
以上考査内容既与《纲要》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也符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下称《课程标准》)]的要求。
3、落实高考改革要求,注重考查关键能力。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将实用类、文学类和论述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考内容,加强对信息筛选、逻辑推断、审美鉴赏等能力的重点考查,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覆盖,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引导作用。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着重考查考生的逻辑论证和判断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着重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着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现代文阅读部分的选材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全方位考查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包括3道大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合计35分。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选用的是关于气候治理的自然科学类文章。
选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第段先提出气候正义这一论题,接着分别从空间维度(区域关系)和时间维度(代际关系)进行论述,最后一段加以总结。
文本行文简明精练,条理清晰。
该题有两点变化值得注意:
一是第2小题通过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考查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下称《考试大纲》)中新增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要求;二是第1小题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以往均为选出错误的一项。
通过分析201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1、考查内容主要为社科类文章,涉及文学理论、考据学、美学(文艺理论)、古代金融、考古等多方面。
2012年的考查内容涉及科技方面,2017年为关于气候治理的自然科学类文章。
2、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通过对《考试大纲》中今年新增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对考生理解文本提出了更高也更具体的要求,而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恰恰是众多考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3、从2015年开始,命题更加强化整体阅读意识,要求考生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作出选择,对原文语句、语段进行简单加工改造的选项很少,而对原义中相对分散、隐蔽的信息进行整合,或根据相关语句进行适当推理的选项较多。
因此,以往的依据显性信息进行简单比对的思路已经无法满足答题的需要,而是需要考生在真正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借助隐性信息进行判别。
2、落实三字方针。
一读,即读题干选内容,审清题意;二找,即对题读文,找出备选项在文中的检索范围;三比,即比较备选项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等现象。
3、掌握比对方法。
①关注逻辑关系。
要了解几种常见的复句,如因果、假设、条件、递进等,注意其所用关联词语。
②关注语意关系。
如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原因与结果、有据与凭空、异位与异意等。
4、坚持限时训练。
平时就要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模拟考场情境,逐渐提高浏览文字的速度和进行信息处理的速度。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延续了往年对小说文本的考查,选文为当代作家赵长天的小小说《天嚣》。
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在表现手法上带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特别是环境描写比较突出。
小说主题鲜明,通过一场灾难来反映军民和谐、民族团结,进而表现人性的美好。
试题在强调思想性的同时,加强了对小说的谋篇布局、艺术效果分析等鉴赏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考试大纲》的新要求。
第4小题采用客观题型,由原来的5选2改为4选1,多选变单选。
4个选项分别考了小说的环境、人物、细节、主题等,题型比较常规,难度适中。
第5小题和第6小题为主观题。
第5小题考的是对文本谋篇布局的赏析说明,立足于作品整体鉴赏设题,侧重于对结构、人物、主题等的理解和考查。
第6小题是对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的分析,立足于作品局部鉴赏设题,侧重于对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取向的考查。
第5小题参考答案:
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第6小题让考生分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考生可以从小说的叙事视角、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以及读者的阅读感受等方面进行探究。
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①要点缺失。
不少考生没有从叙事视角的层面考虑,作答时仅答出留下想象空间这一个要点,导致作答不全面或表述雷同。
②生搬硬套。
一些考生不管题干如何设问,统统从小说三要素及主题的角度作答,缺少独立思考,答题套路化现象严重。
③答非所问。
题设要求分析的是小说以美好的谜结尾的艺术效果,但个别考生答成了为何是谜。
第6小题参考答案: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真实。
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来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通过分析201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2、选择题考查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2015年起改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20112016年题干为选出最恰当的两项,且为梯级赋分;2017年题干为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3、简答题中,人物形象几乎每年必考。
探究题较为灵活,题目、人物、情节、主题等均可成为探究对象。
近几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的都是小说。
因此,我们备考的重点仍然是小说,但对散文的复习也不能舍弃。
1、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如小说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小说的艺术特点、小说的叙事角度、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小说是如何表现主题的、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小说是如何布局谋篇的等。
2、掌握解读小说的基本策略。
第一步,通读全文抓情节。
在快速浏览小说的过程中,弄清楚人物、事件、外部环境、结果等基本要素。
为了比较迅速地把握这些信息,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圈画词句、写关键词等方式。
3、强化审题意识,增强审题能力。
准确审题是准确答题的前提。
审题时要严谨细心,最好能将题干中的关键指令勾画出来,务必弄清楚题干共有几个问题以及问题的先后顺序,避免因审题失误而丢分。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形式骤变,选用了4则非连续性的新闻材料,其中材料二为图表形式。
此次新闻材料围绕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制作、观众构成、制播运营模式,以及美国电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进行讨论。
有文字、有图表,有一定的阅读跨度,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梳理与整合能力。
第7、8小题为客观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信息的梳理、分析和整合的能力。
分别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4选1)和正确的两项(5选2),要点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较强的筛选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
第9小题为主观题,在比较中归纳整合文本的信息内容,需要找到问题的区间,分析归纳后有条理地进行概括,要求考生养成条分缕析的思考和答题习惯。
第9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本题要求考生回答两种制播运营模式的不同,先要在文中找到分别介绍两种制播运营模式的文段(材料三和材料四),然后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
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①无视题干限定条件。
一些考生忽视了题干中制播运营模式这一限定条件,泛泛而答两者区别,犯了方向性错误;还有一些考生虽然是从制播运营模式出发,却只谈一方,不作比较。
②照抄原文,不会概括。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没有现成答案,需要考生借助文中信息加以推断、概括,但不少考生只是照抄材料原文,缺乏概括能力。
③不会筛选,舍本逐末。
材料三对央视纪录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有非常明确的概括,但一些考生偏偏对此视而不见,选择用其他不重要甚至不相关的材料内容作答。
第9小题参考答案:
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的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通过分析201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1、20112016年的考查文本均为人物传记,题型和考査点相对稳定。
2017年的考查文本为非连续性文本(新闻)。
2、人物传记的传主为近代、现代和当代中外名人,对国家和民族有突出贡献,涉及艺术、教育、军事、科学等领域。
材料基本围绕人物重要经历、主要成就、人格精神等方面进行叙述。
4、2015年选文由他传变为自传,这一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的作答难度远大于以往叙事为主的他传。
2017年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首度出现,2018年考查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加强对此类题目的练习。
1、掌握新闻类文本的文体知识。
新闻的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语言特色准确性与生动性兼顾。
2、掌握新闻类文本阅读的基本策略。
新闻类文本亦属实用类文本,阅读时应树立两个意识:
①理思路意识。
阅读时应理清文本的写作思路,弄清楚每段分别写了什么,段落之间是什么关系,全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段落内部句子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②关键句意识。
要特别留意文中关键句,如标题、导语、总起句、过渡句、结论句等。
3、掌握新闻类文本阅读的做题技巧。
①增强审题意识,提高审题能力,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表范围、时间、程度等的词语)对答案内容和表述形式的要求与提示。
②要学会带着问题读文章,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内容,然后对有关文字进行加工,进而得出答案。
③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要做到表意准确清楚,切合题目要求。
④分点作答。
可根据分值大致确定答案要点的数量。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包括3道大题(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合计35分。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题选文取材于《宋书谢弘微传》,文本讲述了谢弘微的生平经历及品质,包括贫穷节俭、乌衣之游等。
选文体现了全国卷的一贯特点:
一是选文出自二十四史,二是传主为忠臣良将、清官廉吏。
谢弘微热爱知识、清廉正直、笃于亲情,其优秀品质值得考生学习。
所设3个选择题,仍是断句、文化常识和句意理解,难度适中,没有脱离高中语文教学内容。
翻译题仍是文中的两句话,难度不大。
第13小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文言翻译题仍然侧重考査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考生在翻译时要做到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所选取的两个句子难度适中,大部分考生能通其大意,但每个句子中又有相关难点,能够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第13小题参考答案:
(1)品行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法制度,侍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忿开话头。
通过分析201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3、从设题角度看,2013年以前一直是考查实词、判断人物性格(筛选信息)、文意理解、翻译句子这4个知识点,2014年开始把判断人物性格的筛选信息题变成了文言断句题,2015年开始把文言实词题变成了古代文化常识题。
1、要回归课本,做好知识积累。
由于高考文言文的命题原则是材料出自课外,但考点的内容根基在课内。
所以我们复习文言文时一定要抓好课本复习,把必修1至必修5中的每一篇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现象归纳整理一下,如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使文言知识系统化,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首次考查了古代文化常识,应引起重视。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知识庞杂,包括古代天文、历法、地理、官制、称谓、科考等诸多方面。
我们在复习时,不妨以教材为圆心,首先对课本中涉及的相关常识进行分类整理,再适当辐射补充。
2、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尽量多阅读一些史传文,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要增进对古人生活情况、思想观念的了解,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在阅读史传文时,要把握所写人物、所叙事件、所作评论这3项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竖线标出文章的层次,注明每一事件的起止,并圈出四名(官职名、年号名、地名、人名),补出省略部分。
3、要精读精练,掌握解题要领。
做文言断句题时,我们首先要通读全文,理顺上下文的语意脉络,注意文句的连贯性和陈述对象的变化,正确理解所给句子的意思,初步判断停顿。
其次,我们要比较选项异同,找出各选项断法的不同之处,将其作为重点辨析的地方。
最后,我们要抓住标志,巧妙断句。
这些标志主要包括对话标志词、句首虚词、句尾虚词、固定结构、句子结构等。
做文言文翻译题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语境原则,即将所译句子放到上下文中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字字落落实,要牢记对留删补换调六字方针,对实词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要准确翻译,对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也应到位。
要避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弄错结构、弄错主语、误译专名(人名、地名、官职名)等情况。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古代诗歌阅读题选用了欧阳修的律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这首诗浅显易懂,且诗的内容和考生在考场答卷的情形相映成趣,容易引起考生共鸣。
考生在答题的同时,也了解了古人考试时的情形,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体制的变革。
该大题今年的最大变化是第14小题采用了客观题(5选2)考查形式,需要考生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等都有较为准确的理解。
第15小题要求考生赏析诗中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难度不是很大。
通过分析201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古代诗歌阅读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1、2011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对古代诗歌阅读题的考查题型相对稳定,2道小题均为主观题;2017年则变为1道客观题(5选2)、1道主观题。
2、从选材上看,所选多为唐宋诗词中不太知名的作品,篇幅不长,体裁以五律、七律为主,也有短篇古体诗。
3、从考查点设置上看,是一诗两问,重点考查诗歌的形象、情感、语言、表达技巧和景情关系,其中思想感情每年必考,艺术手法时有考查(已涉及的艺术手法有景情关系、抒情方式、写景手法等)。
2、培养审题意识。
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3个方面的提示性信息。
我们答题时要先思考再动笔,可以把题干中的关键字圈出来,提醒自己看清题目要求,熟悉不同题型的答题要领,才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名篇名句默写题依旧沿用理解性默写形式,主要考查考生对名篇名句的默写和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通过分析201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名篇名句默写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2、2013年以前均为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出下句写上句的考査方式,2014年开始考查理解性的情景默写,给出简单明确的描述,让考生写出符合此描述的诗句。
考试不能再仅凭死记硬背得分,而是必须在理解名句名篇的基础上,根据题干的提示选择恰当的句子,同时做到书写正确。
这种题型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更高,难度也有所增加。
3、选文会经典重现,尤其是《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14篇古诗文篇目,如《蜀道难》《离骚》《阿房宫赋》等,这提醒我们一定要依标扣本,细致、全面地复习,不要以为考过的一定不会再考。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包括5道小题(第17、18、19、20、21小题),合计20分。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在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设计上,沿用了成语使用、语病判别和补写语句等题型,并用表达得体题替代了关联词语填空题,用逻辑推断题替代了图文转换题。
第20小题为补写语句题,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做补写语句题,首先要通读文段,了解大意,确定中心(对象);其次要逐句分析句意,并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语段主要是讲药品使用不当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第一句是中心句,接下来几句举例说明。
根据第一句但若使用不当以及尾句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推知,第①空应填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之类的文字。
第②空可根据后文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推知,应填药物浓度会逐渐上升之类的文字。
根据前文中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后文中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再由然而这一转折词可推知,第③空应填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之类的文字。
20小题参考答案:
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②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第21小题为逻辑推断题,主要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该题是新出现的题型,是对考生语言文字运用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题干为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语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说法过于绝对。
成绩的取得需要多种因素,并不是只有兴趣就行;毕业后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不仅要看成绩,更要看个人的实践能力,还有人际交往能力等。
第21小题参考答案:
①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②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通过分析201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该部分考查的题型和知识点相对稳定。
客观题主要考查成语运用、病句辨析和语句衔接等,主观题主要考查长短句变换、补写语句、仿写、图文转换、逻辑推断等。
1、全面复习,不留盲点。
本部分的命题十分灵活,如2017年高考逻辑推断题闪亮登场,这提示我们不能局限于考什么,练什么,而应遵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着眼于自身语言表达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语言运用的众多考查点,尤其是和基本语言表达技能有关的压缩语段句式变换等题型,我们都应做到认线、规范训练,注重积累。
我们面对每一种题型,从技巧解析到强化训练,均应规范操作,力争做到考点分析透彻、训练强度适中、规律总结到位。
要经常对成语及谦敬词等进行积累总结,扩充我们的知识储备。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继续采用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
材料提供的12个中国关键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科技等多个领域,每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
12个中国关键词包含的内容很宽泛,既有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也有事关普通百姓生活层面的广场舞共享单车;既有具有崭新时代特色的高铁移动支付,也有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中华美食长城京剧。
这些关键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这些关键词也是考生解读时代、解读中国的钥匙,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审视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以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等言说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展示考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
作文题目的任务驱动很明显:
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关键词在自由灵活的搭配组合中可呈现丰富的意蕴,给考生提供多元选择角度和极为广阔的立意空间。
考生可以进行多元组合,如通过长城京剧来讲述古老文明的中国,通过大熊猫空气污染美丽乡村来谈中国的环境保护。
在内容主旨上,可以歌颂中华文明的光辉灿烂,也可以展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优势;可以运用批判思维,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体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可以运用辩证思维,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继承与创新发展与隐患等关系视角,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多样、立体的中国。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试题虽然立意面更广且开放,审题难度大大降低,但对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的考查却没有降低。
考生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必须在平时养成多看、多读、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的习惯。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试题以其积极的导向、鲜明的时代气息、广阔的发挥空间等特点赢得了广泛赞誉,考场上也涌现出不少佳作,但作文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里简单归纳如下:
有些考生没有养成细心审读题目的好习惯,对试题中的任务指令视而不见,以致行文失当、题意偏离。
(1)未按照题意体现关键词。
材料中给出的12个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但偏偏有些考生无视这一路径,而是自选线)关键词不足。
题目要求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对关键词数量的限制非常明确。
有的考生未能准确把握这一限制指令,文中只涉及一个关键词,或是罗列了诸多关键词,都大大影响了得分。
(3)缺乏读者意识。
题目要求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既是任务驱动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
考生是否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读者进行写作,并注意话语策略,直接关系到作文分数。
有的考生在写作时未能把握住这一行文目的,完全抛开读者,明显背离题意核心,致使关键词的指向不够明确,影响了得分。
试题中的12个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为写作提供了相当广阔的空间。
即便如此,依然有考生在作文中呈现出部分与关键词无关的内容,削弱了题意的表现力,使得分受到影响。
一些作文虽然结构精致,行文颇具文采,也有明显的读者意识,但游离的内容还是造成了遗憾。
也有不少考生面对所选择的关键词,搜肠刮肚还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乏味。
通过分析201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写作部分的考查内容,我们得出:
1、连续7年考查的都是新材料作文,20112014年为单则文字材料,2016年为漫画材料,2015、2017年为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
2、作文线个特征:
①传播正能量,关注现实问题,关注社会进步,弘扬美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②注重思辨性和批判性思维,倡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③针对性强,尽量指向对某个具体的现实问题或现象的思考和认识,具有评论性色彩。
1、突出训练重点。
新材料作文的训练是复习备考的重点。
训练时,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多种类型。
就内容而言,要重视现实材料兼顾其他材料,像故事材料、名言材料、漫画材料等,材料重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形式而言,要单则材料和复合型材料(注意多则材料的对比或类比关系)兼顾。
需要注意的是,从2015年开始,作文试题考查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写信权衡与选择等)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如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I卷要求考生从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出发,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条途径,让考生阐述对提升语文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新课 语文试题 评析 备考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