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中和法的运用.docx
- 文档编号:28640229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49KB
《金匮要略》中和法的运用.docx
《《金匮要略》中和法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匮要略》中和法的运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匮要略》中和法的运用
《金匮要略》中和法的运用
【摘要】 和法是八法中颇具特色的治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及广泛的运用。
该文归纳了《金匮要略》中和法的八种分类及具体运用,指出运用和法应以恢复脏腑功能、调畅气血、鼓舞正气为桥梁,从而平衡人体自身的紊乱和与外的失调关系。
在充分发挥和法治疗优势的同时,将仲景的整体观、治未病观和重视人体正气的观念始终贯穿其中,为养生治病等奠定基础。
【关键词】 和法;《金匮要略》
和法属于八法之一,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和法既不同于汗、吐、下诸法专事攻邪,也不同于补法专事扶正,而又不离温、清、补、泻等法的配合使用。
戴天章言:
“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1]”。
和法在《金匮要略》中占有重要位置,大体可归纳为调阴阳和营卫、和解少阳、表里双解、调和肝脾、调和胃肠、调和寒热、调和气血、分消上下八类。
1调阴阳和营卫
用于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
选方为栝蒌桂枝汤,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栝蒌根清热生津。
用于风湿兼气虚“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
选方为防己黄芪汤,调和营卫,振奋卫阳使风湿外达。
用于血痹重证“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选方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助阳和营、益气祛风行痹。
用于虚痨失精“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选方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桂枝汤 阴阳而守中,龙骨、牡蛎潜镇固涩。
用于虚痨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选方为小建中汤,甘温建中,使阴阳相生相和而病愈。
用于阳虚寒逆之奔豚气病“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至心”。
选方为桂枝加桂汤,调和阴阳、平冲降逆。
用于寒疝腹中痛“心腹卒中痛”。
选方为柴胡桂枝汤,以小柴胡汤调阴阳、利枢机、扶正祛邪,桂枝汤化气调阴阳。
用于营卫郁滞之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
选方为芪芍桂酒汤,调和营卫,泄热利湿。
用于气虚湿盛阳郁之黄汗“身重,汗出则轻,久久必身瞤,胸中痛,腰以上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
选方为桂枝加黄芪汤,以桂枝汤和营卫散外邪,和阴阳复气化,黄芪通达阳气而除湿。
用于黄疸兼表虚证“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
选方为桂枝加黄芪汤,以桂枝汤和营卫解表,黄芪扶正祛水湿。
用于恶阻轻证“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
选方为桂枝汤,调和阴阳,平冲降逆。
2和解少阳
用于热郁少阳之呕吐:
“呕而发热”。
选方为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清少阳郁热而降逆止呕。
3表里双解
用于腹满里实兼表寒证“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
选方为厚朴七物汤,表里双解,以厚朴三物汤行气除满去里实,去芍药之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寒。
用于里实兼少阳证“按之心下满痛者”。
选方为大柴胡汤,和解少阳,攻逐阳明,表里双解。
用于寒疝兼表证“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
选方为乌头桂枝汤,双解表里寒邪,以大乌头缓急止痛,桂枝汤和营卫解表。
用于虚寒下利兼表证“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
选方为“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以四逆汤温里,待阳气恢复而表证仍在再予桂枝汤调和营卫解外邪,从而表里双解。
4调和肝脾
用于肝郁化热之奔豚气病“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选方为奔豚汤,调和肝脾,养血疏肝,补肝体畅肝用而平冲降逆。
用于妇人妊娠肝脾失调之腹痛“妇人怀妊,腹中绞痛”。
选方为当归芍药散,重用芍药,使肝血足而肝气条达,健脾而除湿邪。
用于血虚湿热之胎动不安胎动下坠或妊娠下血,或腹痛,或曾经半产等,伴神疲肢倦,口干口苦,纳少,面黄形瘦,大便或结或溏。
选方为当归散,养肝血而胎得养,健脾运而气血充且湿热除,使邪去而胎安。
用于妇人肝脾失调兼有水气之腹痛“妇人腹中痛诸疾”。
选方为当归芍药散,养血疏肝,健脾除湿。
5调和胃肠
用于胃阴受伤之胃反“胃反呕吐者”。
选方为大半夏汤,和胃降逆、补虚润燥。
用于热利兼呕“干呕而利者”。
选方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和胃降逆,清热止利,主治其肠,兼以和胃。
用于寒饮呕吐“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选方为小半夏汤,散寒化饮,和胃降逆,治疗停痰宿饮,水饮上逆所致的饮食不得下。
用于胃寒气逆之哕“干呕哕,若手足厥者”。
选方为橘皮汤,以橘皮开达被郁之胃阳,生姜散寒通阳。
用于胃虚有热之哕“哕逆者”。
选方为橘皮竹茹汤,复气虚,除虚热,降胃气而哕逆平。
用于蛔虫病“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
选方为甘草粉蜜汤,意将毒药混于甘味药中诱蛔虫食后除虫,和胃缓痛。
6调和寒热
用于寒热错杂之呕吐“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选方为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调和寒热,散结除痞,通畅中焦。
用于蛔厥“腹痛,手足厥冷,吐蛔,静而时烦,得食而呕”。
选方为乌梅丸,寒温并用调寒热,温脏杀虫安蛔。
7调和气血
用于产后气血郁滞之腹痛“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
选方为枳实芍药散,入血行滞,和血止痛。
用于妇人风血相搏之腹痛“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选方为红兰花酒,活血利气止痛。
8分消上下
用于百合病变发热“百合病变发热者,”。
选方为百合滑石散,以百合养阴润心肺,滑石清热利小便而表热除。
用于肺痈之血腐脓溃“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
选方为桔梗汤,分消上下,桔梗开提肺气以祛痰排脓,生甘草倍桔梗清热解毒。
用于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
选方为栀子大黄汤,以豆豉清上,栀子、大黄、枳实泻热从小、大便出而清下。
《金匮要略》全书运用和法的方剂共31首,占全书总方剂数的10%上,涉及病种22种,涵盖内、妇、外各科,超过全书论述病种的50%,可见和法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广泛,用之恰当,疗效显着。
汗、吐、下等法,作用趋势单一,驱除病邪强调因势利导,而和法的作用趋势则因病因证而异,并非单纯发散、涌吐或导泻,也非一味补益,而是通过多法的综合而安正驱邪。
如厚朴七物汤,和法是解表散寒的汗法与行气除满的下法的综合;再如乌头桂枝汤的和法是解表散寒的汗法与温阳止痛的温法的综合。
和法的实现除上述多法综合而外,也可由一法实现,如以温达和,以消达和,以补达和等。
如小建中汤是甘温建中而和阴阳;栀子大黄汤是上下分消而达和。
和法的另一特点是常与它法配合使用,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和法与补法同用;芪芍桂酒汤是和法与清法同用。
运用时需分清主次,方能相得益彰。
和法并非孤立于其它七法之外,而是与其它七法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金匮要略》以论述内伤杂病为主,病种多具病位深、病程长、虚实夹杂、表里寒热不清、累及脏腑多、病情错综复杂等特点,治疗时单纯祛邪或者一味扶正已不再适用,然此时运用和法却能恰到好处。
治疗时明确病变的层次,通过和阴阳、和营卫、和脏腑、和表里、和寒热、和气血这些看似温和的治法来恢复脏腑功能、调畅气血、鼓舞正气从而平衡人体自身的紊乱和与外的失调关系。
和法也用于治疗外感疾病,尤其以治合病、并病见长,如用小柴胡汤治热郁少阳之呕吐,其目的是驱邪外出。
使用和法需注意“和而勿泛”,当切中病机,衡其所宜,否则贻误病情,使之迁延难愈,或变生他证,危及生命。
在和法的八种具体分类中,以调阴阳和营卫运用最为广泛。
“若五脏元真通畅”,则人体阴阳相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
当人自身的平衡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后,就出现所谓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
营卫不和,邪气易凑,正邪相搏,枢机不利,升降失司,清浊逆乱,诸证皆生。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故中医选用药物、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疗法等途径治疗疾病阴阳失调的状态,其目的是恢复人体平衡稳态的属性,从而达到“人即安和”的目的,可见和法最能体现中医整体观念的特点。
和法不仅是治疗法则,也是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
顺应人身,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才能保持人体本身的调和和人与外环境的协调,从而强化机体的自卫机制和自稳状态,提高抵御病邪和驱邪外出的能力。
在充分发挥和法治疗疾病优势的同时,应加强仲景治未病的观点。
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延治和误治的情况,尽量避免让疾病 到错综复杂的阶段。
治疗疾病时,以重视人体正气为根本点,在注重扶正的基础上祛邪,令人体正气充足而通畅,则即病亦能早愈。
【参考 文献】
[1]戴天章.广瘟疫论[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5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匮要略 中和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