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1x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docx
- 文档编号:28640034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46.14KB
201X201x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docx
《201X201x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X201x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X201x版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不同时间尺度划分和近代气候变化的特点。
2.根据有关材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
1.特点: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阶段:
阶段
时间
特点
地质时期
距今22亿年到1万年
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
历史时期
近1万年
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
近代
近一二百年中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
世界气温明显波动上升
判断
1.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
( × )
2.全球变暖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 × )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直接影响着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
①暖湿时期;古代文明和经济兴盛。
②干冷时期:
古代文明和经济衰退。
(2)影响生态环境:
气候变迁引起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
2.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近代全球气候变化整体趋势是变暖。
(2)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影响农业和工业生产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农业
北半球温度带北移,热量条件更有利于作物生长;高纬度地区变暖,农作物生长期
热带半干旱区,作物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
延长,产量增加
降低。
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工业
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减少;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获得广阔的市场
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使产生大量温室气体的工业活动承受的压力和负担加重
②影响人类健康:
夏季持续高温,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增加疾病的发病率,扩大疾病的传播范围。
③影响海平面和海岸带。
④影响生态系统:
破坏生态平衡,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遭受损失,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土地荒漠化加剧。
3.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及治理措施
(1)原因:
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2)治理措施:
全人类共同合作,加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
判断
1.调整工业结构可以遏制全球变暖。
( √ )
2.全球变暖百害而无一利。
( × )
探究点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阅读材料和教材图4-2-3“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变暖影响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9月3日,第22届太平洋小岛国峰会在马绍尔群岛共和国首都马朱罗举行,与会领导人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给小岛国带来的严峻影响。
太平洋小岛国峰会成员为库克群岛、基里巴斯、瑙鲁、纽埃、马绍尔群岛、帕劳和图瓦卢7国。
会议指出小岛国目前面临的气候环境非常脆弱,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岛国未来,而这些国家缺乏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与技术,因此形势会越来越严峻。
会议呼吁节能减排,以此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1)读教材图4-2-3,据图分析:
图中两条曲线高低变化之间有何关系?
你能推测公元前8000年左右我国气温的高低吗?
(2)据材料一图分析,全球变暖对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中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的农业将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二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给小岛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已经举国移民新西兰,为了不让其他岛国重演图瓦卢的悲剧,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虚线上升阶段,表示雪线升高,气候变暖,该时期实线往往也高;虚线下降阶段,表示雪线降低,气候变冷,该时期实线往往较低。
公元前8000年左右,挪威的雪线高度低,说明气温低,我国的气温也应较低。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更加干旱。
中纬度地区作物水分亏损,使粮食生产潜力降低。
高纬度地区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
(3)随着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将呈上升趋势,小岛国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4)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一方面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推广新能源;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同时要努力加大国际间的合作。
1.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的影响
②对工业的影响
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
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
A.极冰融化B.毁林
C.沿海低地被淹D.燃烧矿物燃料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答案
(1)(自上而下,自左向右)BDAC
(2)原因:
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
(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治疏浚河道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
(4)①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解析 第
(1)题,注意前后因果关系自左向右依次为B、D、A、C。
第
(2)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
第(3)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道以防内涝。
第(4)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
(2018·衡水高一检测)读“中国的气温变化(虚线)与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实线)比较图”,回答1~2题。
1.公元1700年以后,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为( )
A.逐年上升B.逐年下降
C.波动下降D.波动上升
2.近3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
C.降水量增加D.太阳辐射增强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曲线判断,公元1700年以后,中国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第2题,据图分析,近3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上升,这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2018·开封高一检测)科学家对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进行推测,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减少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气候变暖主要是由温室气体所致,要缓解气候变暖,即减少温室气体,选项①③④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②可以消耗温室气体。
第4题,物种灭绝与粮食生产关系不大,全球变暖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全球变暖会使旱涝灾害加剧。
5.下图是“近15万年及未来2.5万年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末次冰期大约经历了________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属______________。
(2)在冰期,气温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看,引起全球近15万年来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12万 间冰期
(2)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期间仍存在温暖期和寒冷期的变化
(3)自然因素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曲线所示信息能正确理解间冰期与冰期的概念,末次间冰期与现代间冰期之间即为末次冰期的时间,大约是12万年,我们现在处于间冰期。
第
(2)题,由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到冰期中仍有温暖期和寒冷期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气温下降。
第(3)题,全球近15万年来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树木的生长与气温和降水有关,而树木生长的快慢通过树木的年轮就能体现出来。
由图中可以看出,M时期树木生长缓慢,可能这一时期气候寒冷或降水稀少,而其前后气候温暖或降水丰富。
第2题,M时期为寒冷的时期,世界上冰雪量会增加,由于大量海水结冰,海平面下降。
(2018·北京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
C.南方地区D.东北地区
4.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
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
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D.油菜开花期滞后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同一组数值的等温线,其相差距离越远,则该地气候变暖越明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变暖最为明显。
第4题,气候变暖,甜菜种植区域将北移,小麦种植海拔升高,水稻种植北界北移,油菜开花期提前。
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亡的现象。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
B.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
C.人类捕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
D.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
6.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根据题干描述和北极熊的生态环境推知,“浮冰行者”溺亡主要是由全球变暖、极冰融化造成的。
第6题,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灾害天气增多;积温升高,作物种植纬度升高,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提前,故②③项正确。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
中国代表解振华强调,全球气候治理要巩固互信基础。
材料二 全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图。
(1)曲线图反映的全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趋势加剧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1)呈上升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
(2)燃烧化石燃料;毁林。
(3)使用清洁能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
(1)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其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增温,全球气候变暖。
第
(2)题,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消耗化石燃料增加,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另外,毁林造成二氧化碳的消耗速度降低。
第(3)题,使用清洁能源、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都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 X201x 高中地理 第四 自然环境 人类 活动 影响 第二 全球 气候变化 学案中图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8640034.html